2024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看体会(4篇)
篇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看体会
研讨发言: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不断深化对党建规律的认识,在党建引领下,深刻把握基层治理的发展脉络、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和价值目标,切实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一、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社会治理,要着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其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治理的核心理念,要综合运用治理手段,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应坚持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要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完善党建引领,特别是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制度引领和技术引领。
政治引领,要求基层党组织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置于首位,确保基层治理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思想引领,要求将思想建设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奋进力量,促进基层治理朝着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组织引领,就是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基层党组织与基层治理的高效结合;制度引领,主要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基层治理,引导带动党员干部严格履行职责,让基层党组织变得更加坚强有力;技术引领,就是及时把先进技术应用于基层治理中,推动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
二、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党建引领能力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引领能力建设是根本。没有强有力的党建引领能力,基层治理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要增强党建引领能力,突出理念、组织、机制、技术等方面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治理难题,不断推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突出理念引领,开创基层治理崭新格局。引领群众构建平安共同体,共筑联防联治的社会治理网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优化基层治理形式和方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党
建工作与基层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业务工作互融互促,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二是突出组织引领,打造基层治理战斗堡垒。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优势转为基层治理效能。因地制宜成立民生服务类、治安联动类和新兴行业类专业社会组织,将安全工作纳入各类组织的日常工作中。以各类党组织为核心、众多专业社会组织为支撑,形成“小核心、大团队”基层组织结构。
三是突出机制引领,促进基层治理主动服务。建立联合对接服务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着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矛盾多方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对各类社会矛盾分主次、分类别、分阶段、分规模实施精准化解。
四是突出技术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智能系统。将新兴数字技术运用于社会服务,形成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新形态。建立客观、准确、实时的基层治理分析评估系统,将基层治理的着眼点放到前瞻治理、前期处置上来。
篇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看体会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讨发言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讨发言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紧扣新时代**发展定位,科学绘制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把组织工作的重点聚焦到省党代会提出的“党建引领能力显著跃升”奋斗目标上来,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构建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多方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
一、聚焦基层治理规范化,在组织保障上下功夫。
组织有力量,基层治理就有保障。围绕基层治理“谁来抓”“抓不实”等问题,健全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专项工作组具体负责、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推动部门“一把手”兼职社区委员,机关党组织副书记任职网格支部书记,使组织联系更紧密、社会动员更有力、工作推动更顺畅。大力推行“社区点单、领导派单、部门接单、定期晒单”工作机制,落实“单位+社区”双考核,推动由“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转变。着眼为基层减负赋能,深化街道(乡镇)体制改革,厘清街道(乡镇)、部门职责事项,全面赋予街道“五项权力”,优化职权行使流程,通过赋权、赋能推动行政执法权限与力量下沉,确保基层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二、聚焦基层治理专业化,在建强队伍上出实招。
加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是支撑。在疫情“大考”中,更加凸显了社区工作者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针对基层治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强社工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录一批、内部选拔补充一批、社区党委兼职一批的方式,加强专业化培训,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充实社区网格力量,按照“一网格一长”原则,配齐网格员、网格长;落实社区“三长”待遇保障,通过给待遇、给荣
誉、给关怀,激发工作热情。下沉执法力量,推动人员、资源、权力下沉一线,组织城管、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派驻街道(乡镇),建立综合执法队伍,切实为基层“减负”“增员”。强化应急力量,参照部队“营连排”建制,由在职党员、干部组成应急队伍,平时作为共驻共建活动的志愿者,战时作为党委政府防火防汛、疫情防控的“常备军”,着力打造一支专兼搭配、平急结合、数量充足的工作队伍。
三、聚焦基层治理精细化,在网格治理上做文章。
实践证明,网格化治理是精准把控和防范社会风险的重要方式。以“一网多用、平时好用、战时管用”为目标,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坚持网格长(员)持证上岗,通过完善网格责任体系、工作流程,健全网格工作纪事,确保全面掌握实情、快速解决问题,推动网格化管理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运行。按照“功能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的工作思路,高标准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公共服务窗口前移,下放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权益维护等公共服务办理事项权限,采取帮办代办形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服务。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书记项目”和“共驻共建共享”相融合,创新开展“友邻携手·相知相帮”活动,实时动态掌握一线情况,实现问题在网格发现、矛盾在基层化解。
四、聚焦基层治理信息化,在资源整合上求突破。
治理智能化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对标“城市大脑”目标定位,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利用大数据平台技术支撑,整合相关部门服务资源,开发集智慧党建、公共服务、综合治理、应急管理、执法监察于一体的智能平台,组织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联合进驻平台,推动部门资源统规统管,城市管理一网融合。深入探索吹哨报到约束机制、服务群众响应机制和任务落实工作机制,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目标,研发“对话部门”“随手拍”等应用程序,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对接,市民通过发帖、拍照上传的方式,将问题反馈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事项职责清单进行智能化接单、派单,迅速处置问题,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篇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看体会
【中心组研讨发言】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
基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就是要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作用,汇聚治理资源,协调治理行为,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心系百姓,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办好千家万户“家门口”的事。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也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才能不断激发创造力、战斗力、执行力,才能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篇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看体会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坚持党建引领则是实现基层治理的重要动力和保障。
首先,坚持党建引领可以使基层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组织是最基本、最基础,最广泛、最重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可以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广泛、独特的思想引领、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持。党建引领可以融入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党建工作,增强基层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坚持党建引领可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治理模式转型升级。在党的领导下实行群众路线,广泛开展民主协商,实现党员联防、群众参与、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解决问题模式。同时,党组织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组织协调、依法监督、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方式,建构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形成有效的治理体系。
此外,坚持党建引领可以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学习、思想引领、岗位锻炼、政治考核等方式,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觉悟和专业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业务精通、忠诚可靠的基层治理队伍。同时,党组织可以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工作氛围,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使命感,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方向
发展。
最后,坚持党建引领可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员队伍基础。在党的领导下,党组织可以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组织管理、选人用人、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党组织可以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带头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服务等方式,做到以党员为中心、以群众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优化基层治理环境作出贡献。
总之,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群防群治、法治保障、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才能夯实基层基础、巩固社会基础、保证社会稳定,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热词搜索: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看体会 党建 基层 引领最新推荐New Ranking
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党建经费使用不规范问题整改报告怎么写(2篇)党建经费使用不规范问题整改报告怎么写
3党费及党建经费整改建议怎么写(2篇)党费及党建经费整改建议怎么写
4党建结对帮扶活动党建结对帮扶活动
5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评价(2篇)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评价
6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立项书卫生院社区(7篇)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立项书卫生院社区
7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立项书进度安排(3篇)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立项书进度安排
8党组织书记领办党建实施方案(3篇)党组织书记领办党建实施方案
9党校党建特色亮点工作党校党建特色亮点工作
10支部党建融入日常工作(3篇)支部党建融入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