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惊天动地党课(5篇)
篇一:百年大党惊天动地党课
2022年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五课心得体会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五课心得体会
2021年11月9日,田山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完成灯塔“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五课《党课开讲啦》的集中观看及讨论。
田山支部要求党员11月4日至11月16日以自学的方式完成“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五课《党课开讲啦》的个人学习,按要求完成课堂作业及模拟测试,并将学习心得分享至山东e支部——学习园地——心得体会板块。
本期灯塔大课堂由主讲人谢春涛、黄一兵、杨凤城分别主讲了《党的光辉历程》、《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伟大成就》。本期课程主要介绍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1921年到2021年,过去的一百年间,中国大地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本期“灯塔大课堂”以《党的光辉历程》、《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伟大成就》节目为主要内容,带领我们循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回顾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共同找寻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奥秘。
观看结束后,党员们积极谈认识、谈体会,纷纷表示:通过收看这期“灯塔大课堂”专题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理解,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等问题。通过学习使党员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筑牢了初心使命,并表示将为开创新时代田山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五课心得体会
《党课开讲啦》节目已播出3期,三堂党课有滋有味、引人入胜。三位讲师以
接地气、冒热气的讲述形式引领广大党员干部重温了党的百年历程,回顾了党的伟大发展成就。讲党课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要把党课“讲透”“讲活”“讲燃”,调浓党课的“党味”,把每一堂党课讲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讲党课要“鞭辟入里”,把党课“讲透”。讲党课要用心,不能为“讲”而讲,使内容空洞无物,尽是正确的废话、空泛的大话、无用的空话,如此党课不仅会打消听者的积极性,且毫无益处。党课要有红色底蕴,要有紧扣历史、紧贴时代的丰富内容,要以实景、实物、实例、实事为载体,不断扩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转变传统党课“理论灌输”的方式。讲党课,要讲精、讲深才能把党课讲好,既要讲好历史发展脉络、经验,再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壮阔画卷;还要联系时代背景,从现实出发,让党课富有“生命力”,让听者大受其益,让党员干部在学史知史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激活党员干部的“红色细胞”。
讲党课要“生动有趣”,把党课“讲活”。党史是鲜活的、生动的,不能照本宣科、泛泛而谈,而要别开生面、声情并茂,要注重讲什么、怎么讲、在哪里讲,既要从内容上着手,还要从讲述方式和创新形式上着力。讲党课,要多组织宣讲活动,从身边人、身边事说起,灵活运用“党课+科技”“党课+艺术”等丰富的形式呈现党课,将政治性、思想性与时代性、艺术性融为一体,用好当地方言俚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党史;要多组织“现场党课”,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珍贵文物、历史纪录片、文献和照片,为党员干部讲述生动的红色故事,让党员干部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感悟党史的的精神力量,从红色故事中聆听初心的声音,让党课“有滋有味”。
讲党课要“引起共鸣”,把党课“讲燃”。讲党课要声情并茂,不能只讲理论、陈述史实,要带着深情讲,讲出共鸣来。党课要有温度,就要从一封封感人
至深的红色家书、一段段感人肺腑的鱼水之情、一个个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说起。红色家书里有共产党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大义,“半条被子”的故事里镌刻着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初心,舍生取义的壮举里有气壮山河的英雄胆魄和不折风骨的顽强意志。要让听者入景入情,从先辈先烈无私奉献、爱国爱民的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在重温烽火岁月、倾听党史故事中激发奋进力量,让党课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五课心得体会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3期《党课开讲啦》节目,《党的光辉历程》《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伟大成就》已顺利播出,每一堂党课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每一位主讲老师激情澎湃、讲述精彩,受到广大党员同志的喜爱,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同志应从党课中用初心蓄满信念坚定的底气、用恒心涵养对党忠诚的正气,用决心凝结担当作为的志气,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砥砺奋进新征程,书写人生新篇章。
用“念兹在兹为人民”的初心,蓄满信念坚定的底气。回顾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想信念不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党员同志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优良传统、百年奋斗历程中补充“钙物质”,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要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面对复杂环境不迷失方向、面临巨大压力不退缩逃避、面向糖衣炮弹不缴械投降;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把为民情怀融入血液、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人民安危常挂于心,愿意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去拼搏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用“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恒心,涵养对党忠诚的正气。品读贺页朵写下的24字入党誓词,不难发现入党誓词里“永不叛党”这一句从未改变。“对党忠诚”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对党员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第一品质和第一誓言,党员同志要无条件地对党忠诚,坚定政治立场,不信鬼神、不入宗教,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与党携手奋进,同心同行;要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坚守原则底线,不逾越规矩,不搞潜规则,自觉运用遇事用规矩、办事讲规矩、成事靠规矩的做事原则,老老实实地说话、办事、做人,忠心耿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
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凝结担当作为的志气。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从繁荣发展的改革时期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携手共绘富裕小康的宏伟蓝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无论身居何职、身处何地,党员同志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放在心中,把“小我”融入“大我”,在平凡岗位中履职尽责、一心为民、奉献自我,在重大斗争一线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起磨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担当实干。
篇二:百年大党惊天动地党课
【微型党课】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世人所瞩目。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一个光荣、伟大、正确的党。总结我党
88年的光辉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灵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的历史阶段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的领路人。近代以来,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光明道路。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事业。中国人民正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惊天动地伟业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人类社会是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法则前进的。人民之所以信任和拥护我们党,历史之所以选择我们党,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我们党在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始终能够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时代的前列,依靠并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二、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88年的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由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成长为一个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成为长期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灵魂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关头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贫如洗、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迅速恢复了国有经济,很快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灵魂。
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共产党人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是有了立身之本,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无数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在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中,许许多多的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激励。
四、中国共产党88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的历史阶段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历史的、具体的,是民族精神的深刻写照和集中体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些名言警句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延绵几千年的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激励和鞭策下,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这些传统文化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总结出了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提出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丰富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内涵。党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优良传统和作风,保证了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要求,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多次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作风建设,提出了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号召全党牢记
“两个务必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做到
“为民、务实、清廉
”,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的传家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打牢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思想基础。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革命传统是对每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许多典型案例揭示,某些领导干部走上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犯罪道路,究其原因是道德品质出了问题,荣辱观发生了颠倒。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建设,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大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讲道德、讲修养、讲廉耻,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破坏,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讲党的光荣与伟大,是党课永恒的主题。如何才能把这一永恒的主题常讲常新呢?今天,我愿意来做这方面的尝试。下面,我用九个关于“天”和“地”的成语来概括我们党的光荣与伟大:第一个成语是“昏天黑地”。这是指党成立前旧中国的面貌。毛主席不是有首诗吗?里面就有这么二句:长夜难眠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反映的就是这一情况。这里的“魔怪”,主要是指帝国主义,当年它在中国是无孔不入、无恶不作,我们党诞生前,就是这么一个灾难深沉的时代。这二幅图片,就是中国当时这种“昏天黑地”的真实写照。
第二个成语是“开天辟地”。有部关于我们党诞生的电影,名字就叫做《开天辟地》,相信大家都看过。为什么叫开天辟地?因为“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也就是说,关键是个“新”字。新在哪里呢?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革命领导力量。有了这些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和新的革命领导力量,中国就有了全新的革命,从此,中国也真正有了新的希望。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连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第三个成语是“战天斗地”。这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二十多年的革命历史。战什么“天”,斗什么“地”呢?战二个“天”,也就是指打国民党和日本,因为他们的旗帜一个是青天,一个是红日,都是“天”,但不是老百姓的“天”,是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天”,是帝国主义的“天”。斗二个“地”,一是指搞土地革命,二是指收复失地。我们党就是以这样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战天斗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取得了战天斗地的完全胜利。
第四个成语是“改天换地”。在党的领导下,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天改了,天是人民的天,地换了,地是人民的地,因此是改天换地。大家看看这二幅图片,“改”了以后的天是多么的晴朗辽阔,“换”了以后的地是多么地平坦塌实。
第五个成语是“补天修地”。这是指建国之初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地恢复了国民经济。中国古代有个神话传说,说天曾经破过,地曾经裂过,幸亏有了一个叫女娲的神仙,才得以补好了天,修好了地。建国初,连年战争造成国家千疮百孔,满目疮夷,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也完全是一幅天溃地烂的摊子。幸亏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才得以迅速地补好了“天”,修好了“地”,医治好了战争的创伤。
第六个成语是“翻天覆地”。这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集中的体现就是老百姓里“五子登科”(房子、车子、票子、本子、梯子;本子是指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梯子是说个人的事业发展空间)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样的典型很多,余姚的小路下村就是一个。以前的小路下是穷的典型,俗话说,有女不嫁小路下,现在的小路下成为了奔小康的样板,连民航售票点都开到村里了。当然,不单小路下,全余姚、全宁波、全浙江,乃至全国的变化,一样巨大。这样的变化,难道不是翻天覆地的吗?
第七个成语是“惊天动地”。这是指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对美好明天的期待。100多年前的拿破仑就曾经预言,中国是头睡着的狮子,一旦醒来,必将震撼整个世界。现在,中国这头睡着了的雄狮已经完全醒过来了。我们马上就要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我们还要建设和谐社会,按照现在形势的发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让外国人感觉到中国“惊天动地”的时候,“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将来的事情不了”。
第八个成语是经天纬地。这是指我们共产党人的才能。经和纬在这里都是治理的意思。所以蒋介石给他二个儿子起名叫经国和纬国。可惜,经国无“经”,纬国不“纬”。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就曾感叹,像周恩来这样这样的人才怎么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现在,我们更是人才济济,盛况空前。
第九个成语是顶天立地。这是指我们党的作用。一个家庭,不能没有顶梁柱,一个国家,也不能没有顶梁柱。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就是国家的顶梁柱,正因为如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才得以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无论是在过去炮火纷飞的战场上,还是在现在挥汗如雨的跨海大桥工地上,都离不开共产党员顶天立地身影。完全可以说,没有党和党员的支撑,就不可能有新中国的建立,更不可能有今天的伟大成就。
这样一来,总共是九个成语,九个“天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展望未来,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跨进
21世纪的步伐仍在不尽平坦的道路上坚实地迈进、向前
……让我们全体共产党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共同努力,用心血和汗水让新世纪火红的太阳更加绚烂。
(余姚市文联党支部
王永江)
篇三:百年大党惊天动地党课篇四:百年大党惊天动地党课
┃
窗 口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宝贵经验,推动宁夏出版高质量发展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撰文/王刚摄影/陈绘宇4月15日,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自治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宁夏师范学院张宇龙博士为广大干部职工作了宣讲报告。报告会上,张宇龙以“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宝贵经验”为题,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宝贵经验5个章节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和历史性贡献作了深入浅出地宣讲和阐释。在互动环节,聆听报告会的干部职工积极提问,张宇龙一一作答。宣讲会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锤炼初心、坚定信念,切实学出新境界、学出新担当、学出新状态,切实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不断丰富学习形式,认真落实好各项“规定动作”,创新提出了“自选动作”。各党支部高效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等,学习红色经典、党史理论等。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每周五下午3:30~5:30,组织本部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自学、研讨、观看视频党课。宁夏黄河文化实业公司以“党史开讲啦”为载体,通过党员“自学党史找选题、结合实际说体会”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宁夏人民出版社每周五开设“四点半课堂”,以党员干部领学、集中自学、观看视频等方式融会贯通地学习。通过丰富的学习形式,教育党员干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62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篇五:百年大党惊天动地党课
学校做一件好事;每位党员帮扶一位有困难的学生。党员们积极行动起来,利用空余时间找自己所负责的入党积极分子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其尽快成长,使他们聚集在党旗下。
通过谈心,每位积极分子都主动向党组织汇报了自己的思想情况,谈了对今后一段工作的打算,并纷纷表示要与党员一起同心协力,风雨同舟,共同战斗。
为了确保我校的教学质量不出问题,每个共产党员都身先士卒,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们把爱心献给学生,为了帮扶学困生,党员们放弃了中午休息时间给他们补课。党员们这种自身的开拓进取、克已奉公精神,无声地感染、教育着广阔群众。
正是这种无声的行动鼓励了每一位老师的干劲,带动了整个教师队伍,使我们的学校呈现出稳定,向上、进取的良好事态。可以说我们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不相互拆台,对外一个声音,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群众评议党员的工作中,满意度到达95%。
总之,通过“七一〞系列活动,使我校全体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又鼓足了勇气,我们有信心为促进和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迎接新的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 百年大党惊天动地党课 党课 惊天动地上一篇:基层治理微党课(2篇)
下一篇:2024年村书记党课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