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改革开放时期”专题研讨发言、党员党史学习培训总结
党员干部 “改 革开放时期”专题研讨发言 、 党员党史学习培训总结
按照这次研讨安排,近期,我重点自学了党史改革开放时期专题部分,结合党办工作实际,谈些认识和体会。
8 2018 年 2 12 月 8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0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通过学习和思考,有以下突出感受。
改革开放 0 40 年多来,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下进行的伟大革命,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实现了大转变。我认为这方面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而不断深入进行。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根本
的变化是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体制改革。改革对我国社会分化的影响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国营企业改革使社会产生了自由流动的资源,这些资源随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增加。二、自由流动资源的出现与增加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组织与分配方式的变革。三、多种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的发育。四、功能专一的组织和角色群体的出现与增加逐渐导致了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经济与行政、行政与法律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初步分离。改革以来,这一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的结构变迁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也是中国经济从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再到维系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现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以看出,文化的发展趋势与时代发展潮流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回顾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穿着、饮食、习俗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像我们这些 90后,回去翻看以前的老照片、老视频,对比现在多样化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例如 0 80 年代,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当时中国人的交流是通过电话、书信、电报等方式进行的,而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网络世界中,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多样化,生活品质得到逐步的提升。我们可以这么去想,当物质条件不够充裕时,人们只会想到“先填饱肚子再说”,等到大鱼大肉吃多了,人们自然就会将目光投
向自己的精神世界。当我们利用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时,有没有想过这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福利”?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哲学理论理解这个问题。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在阶级社会,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党仍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文化是有阶级性的观点,但它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突出强调,而是放在其应有的深层理论基础的地位上。另一方面,对于文化在民族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更科学的认识。审视文化的立足点和视野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其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概念的先后提出。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其次,关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不能脱离政治,但不能从属于政治。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也不可能放弃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种领导主要表现为宏观的指导、方向上的把握和引导,变得日趋理性,变得更为科学和富有张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研讨材料
从 9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8 1978 年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回顾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9 1949 年 0 10 月 1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鉴于中国原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直接走入社会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将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过一个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基础上,再将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 3 3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各类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地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进行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国工农业生产 2 1952 年底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到 3 1953 年,抗美援朝取得了重大胜利,新解放地区的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经过 3 3 年多的努力,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国营经济得以
建立并起到领导作用,对私人资本主义釆取的利用、限制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人民民主政权更为巩固。3 1953 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从 3 1953 年起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期间,建设了一批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矿企业,生产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迈出了新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在国家工业化起步的同时,社会主义改造也顺利进行。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从实践上看,在 3 1953 年以前,重点放在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托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4 1954 年到 5 1955 年底,是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发展阶段。5 1955 年 1 11 月,中共中央召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工作会议,确定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原来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公私共有,转归国家支配。这时企业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了。
1955年底和 1956年初,各地掀起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到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末,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各地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到 6 1956 年底,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所有制的改造。
对于手工业的合作化,主要釆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步骤
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尽管也有一些不足,如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但在这样复杂、困难、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没有引起社会震荡,经济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了很大增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和了不起的奇迹。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6 1956 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党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和主张,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 1956 年 1 1 月,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经过几年的思想改造,知识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会议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年 4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其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7 1957 年 2 2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这篇讲话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研究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
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
从 7 1957 年 6 6 月开始,由于对形势作了严重脱离实际的估计,反右派斗争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反右派斗争之后,党的领导人试图将主要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加快发展生产力,迅速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但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建设社会主义急于求成,片面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8 1958 年全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过程中,全国人民以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干劲。但是,“大跃进"严重脱离实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助长了瞎指挥和浮夸风,并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同时,由于高指标和浮夸风的影响,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之从 9 1959 年起,我国连续 3 3 年遭遇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严重的困难使人们一度发热的头脑清醒起来。0 I960 年冬,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由于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到2 1962 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在共和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候,全国人民为克服暂时困难而忘我工作,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无数英雄模范人物。
4 1964 年 0 10 月,成功地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石油工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建成了大庆油田,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4 1964 年底到 5 1965 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从 6 1956 年至 196 76 年的 0 20 年间,虽然曾走过弯路,出现过挫折,但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做了重要准备。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当时占世界人口 4 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无从谈起。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过近 0 30 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等事业取得
了重要进步,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 0 20 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要深刻体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直。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新...
相关热词搜索: 党史 党员干部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