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25-02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9篇

| 浏览量: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9篇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1

  铸就辉煌,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从“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到“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的改革探索,再到“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的默默坚守,是亿万人民挥洒汗水、埋头苦干,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的底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定能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创造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奇迹。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2

  收看了《党史故事100讲》这个栏目,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性的,还有思想上的。

  我们必须发展自己,强大自己,革命烈士的榜样作用,时时刻刻都应鼓舞着我们。我们不但要了解熟悉我党发展的光荣历史,更要从中得到鼓舞,吸取力量。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时时刻刻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党员本色。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找准自己的位置,谨记党员的身份,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报和服务社会。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党员教师的我们要从严从实的要求自己,着力于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正心、修身,严格自省、自励、自律,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地,自觉阔别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门邪道,塑造良好的师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榜样。课前严格按照新课标的标准备好每一节课,扎实的上好每节课,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人的一生,实际上是不断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以后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用革党的光辉旅程鞭策自己,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勇于开拓,不断提高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本领。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3

  多少时代变迁,几经更遥远,在和平之鸽的庇护下,祖国不断向前。

  当人们刷屏微聊时,当青少年听摇滚乐学着非主流时,那些红色经典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先列事迹是否被人们遗忘?不,当然没有,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天空中出现那一抹红色,是那么鲜艳,那么夺目,心头莫名滋生起自豪感来。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是的,小时候的我酷爱看战争片,一看便起劲,看见王二小被敌人抓去便急得哇哇大叫,一看见鬼子被炸,共产党打胜仗又破涕为笑,嘴里还振振有词,我长大也要杀鬼子,保家卫国,遥想当年的激动。我心中也泛起点点涟漪,遥想共产党当年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一切为前线的决心,是多么英勇的风采。

  革命先烈,我敬重你们,你们的鲜血,浇灌明日的朝阳,用身躯,铺垫远方的路。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总是穿梭于枪林弹雨中,和敌人斗智斗勇。在此,便涌现出一大批保家卫国之英雄,那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宁死不降的抗日英雄杨靖宇,英烈浩气,威震敌胆的英雄魏,拯民……太多太多。正是有这些英雄的舍生忘死,才有今天的繁荣昌盛,俗话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呀。”

  漫漫长征路,一路艰辛坎坷谁知道?过草地,翻雪山,淌泥泞,十万八千里,路途之遥远,九九八十一难,克服重重难关,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多么凛然的气势,穷山恶水,不怕苦、不怕累,正因为共产党员心中有德念,有希望,脚下才有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站在长征大桥之上,望车川流不息,贡江的水流向远方,想起一句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掏尽英雄。路边的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成了最美的风景。再向前,在广场上,革命先烈的雕像,栩栩如生,手握枪柄,武装起来,一种大义凛然的正气瞬间弥漫我。有几个孩童正在上面拍照,稚趣横生。党的十九大指出:让红色精神光耀新时代,让红色基因融入时代,是的,泱泱华夏,炎黄子孙,中国人的红色 情结与俱生来,它流动在民族血脉里,遗传于民族基因中,我敬仰红色,它是新时代的生命与鲜血浇灌的赞歌,唱响新时代的乐章。

  如今,祖国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屹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革命英魂也能含笑九泉,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与时俱进,在大江南北展现红色风采。

  敬重革命先烈,我们是红色接班人。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地推出了形式各异的“讲党史故事”活动,目的就是要调动情感激起共鸣、回溯初心激发力量。讲好一个党史故事胜过讲“一打道理”,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把党史故事讲得精彩、讲得深入人心,转化为奋进路上的强大力量。

  从党史故事中汲取信仰力量,补足精神之钙。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领导下的中国不可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持续以理论武装头脑,设立对党员开展理论培训教育的党校,建立严格的党员学习制度,这是我们党一直以来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讲好党史故事,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历练,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党史故事中感悟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自觉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从党史故事中汲取初心力量,涵养为民之心。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征程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语口号文化,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一大批主题鲜明、语言生动,从“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到“备战备荒为人民”,再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个党史故事展示出一部部与民同甘共苦、为民无私奉献的史诗。讲好党史故事,就是要党员干部自觉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做实事,多办好事,多解决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急事难事,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和时代风采。

  从党史故事中汲取斗争力量,增强担当之力。百年奋进,斗争相随。党史故事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故事里有与国民党*斗争、与地方武装军阀斗争、与日本军国主义斗争、与党内的错误路线错误观点斗争,也有与国际社会反动势力斗争。我们党在斗争中成长、壮大、成熟,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讲好党史故事,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主动投身乡村振兴、投身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急难险重任务之中,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和智慧。

  “明镜所以照行,古事所以知今。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讲好党史故事,加强信仰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血脉,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汇聚强大动能。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5

  聆听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细品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听红船的故事,品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诞生。百年来,小小红船一路开天辟地、力挽狂澜、艰辛探索,从最初仅有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如今9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在不断的革命与奋斗中直面时代潮流,勇担历史使命,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期党员干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应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与初心,坚持对本职工作不懈进取的态度,从红船故事中汲取精神之钙,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无畏胆气,直面危机与考验。

  听抗战的故事,品舍身为国、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十四年的持久抗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华夏大地的平静安宁。伟大的民族精神正如国歌中所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筑起了一道信念“长城”,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一个又一个辉煌。硝烟已散,精神永存,激情燃烧的抗战岁月中培植出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面对空前磨难与危机时,所葆有的舍身为国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铭记英雄的铮铮铁骨、浴血奋战,传承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着眼当下,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不畏困难,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前进、前进、再前进。

  听春天的故事,品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四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此开始吹向大江南北,中国也翻开了新的篇章,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看华夏五千年历史,是创新引领民族进步、时代发展、国家昌盛。新时期党员干部,当以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掌好时代舵盘,抓住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让创新之风贯穿工作,成为当代中国一张最亮眼的名片。

  知党史,修党性。从过去的故事中,学习那些薪火相传的优秀精神,勇担时代重任,不懈奋斗,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6

  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尊重历史、立足眼前、放眼未来,只有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党史使我明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拥党、立志、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同时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我们平时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武兼备之才。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注意荣辱观,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也必须坚持,认真学习,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另外,我们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最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就应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地位,勤奋、努力的学习,努力地培养自己创新精神,要甘于奉献,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7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知识结晶,是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留下了尤为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我们尤其需要通过学习党史不断地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本周我观看学习百家讲坛《党史故事100讲》第38讲:解放思想历史转折,让我受益匪浅。随着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的发表,掀起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新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也迎来了社会发展的转折点。

  实践是人的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能动的活动,它能够使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使主观精神同理论实际联系,从而证明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启示我们思想的力量不在于多么的高远,而在于脚踏实地,我们要敢于直面现实,思考现实,进而解决难题。同时也启示我们思想不应该被高居于象牙塔之上,思想的精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常识之中,存在于普遍的人性之中。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实践变得更加严谨,因此思想、理论必须不断地创新。

  陈云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将从学习中学到的理论,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此外,我们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认识真理、理解真理并发展真理。当然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史,努力提升自身思想素质。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8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的营养剂。”近期我学习了《党史故事100讲》中的部分内容,每一则党史都是对我思想的“洗礼”,每一则故事都值得我认真思考学习,我们要常常学习党史,学习其中蕴含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通过对《党史故事100讲》的学习认识到了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人——陈望道,深刻感悟到了他对信仰的坚持。他为了能够避开人们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中躲进家乡的一个柴屋,他不畏环境的简陋,专心致志的翻译《共产党宣言》,将马克思的深刻思想变成中国语言,虽然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丝毫没有放弃,他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曾因为精神过度专注翻译错将墨汁当成糖蘸着吃了却浑然不知,甚至还对母亲说:“真甜。”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执著追求值得我们敬佩,这正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通过对《党史故事100讲》的学习还认识到了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他们在国家有难时,不畏生死、挺身而出;在人民群众利益遭受损害时,先人后己、勇往直前,没有丝毫的犹豫与畏缩。这是他们作为共产党人的信仰,也更是作为共产党人打担当与责任,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悟,去传承,是每一名党员的必修课,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该铭记于心的历史镜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始终将忠诚的政治本色摆在首位。我们都曾在学党史时认识了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都曾在国家危难之际见识了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我们在种种事迹当中看到了什么叫做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那就是在国家有难时不畏生死、挺身而出,在人民群众利益遭受损害时先人后己、勇往直前,没有一点犹豫、没有一丝怠慢。“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座右铭,这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读党史不仅是为了学习先辈们的精神,更是为了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执行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的。

  从党史中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真正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句歌词背后的深意,我们明白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安居乐业,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共产党就是我们的底气。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所以面对疫情、洪灾、地震等大灾大难,我们不再害怕,我们知道共产党会来救我们,共产党会来保护我们,共产党不会丢下我们,不论何时何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要有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在工作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坚定扎根基层的初心,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群众服务工作,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做实、做细。

【党史故事青年说】初心篇9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今天的老百姓对共产党的理解,依然要靠9100多万的每一个,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老百姓的心头有杆秤”,同志们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党员同志都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每一个党员都有义务和责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严于律己、以身示范的点滴累积之中,不断立起党员形象,共同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形象即是责任,维护形象也是一份担当,这是我的第一个新理解。

  3名女红军自身饥寒交迫,也要将一条被子一分为二,给群众留下半条。这份圣洁之美,生动诠释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真正将人民放在心头最为重要的位置,并已升华为“人民至上”的磐石信念。可以说,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所系,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披荆斩棘,无往而不胜的关键所在。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从去年以来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极为深刻、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人民至上。共产党人说到了、做到了,正如百年前她一诞生就宣示的一样!这是我的第二点新理解。

  半条被子是桥梁、是纽带,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便是我、我便是你,“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党心和民心在半条被子中融为一体,“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们看到,亿万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我们看到,在人民的拥护下,我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敢于和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逢敌亮剑”。我们看到,在人民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三大改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换。我们看到,面对人类历极为罕见的全球性疫病,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无数白衣天使“逆行出击”,亿万中国人民居家守望,最终取得了战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我们看到,今日之中国,在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民族自豪感和制度自信力更强了。历史和实践一次次证明,有了人民的支持,纵然前路曲折多艰,我们也必攻而克之;纵然危机重重,我们也必战而胜之。这是我的第三点新理解。

  中国共产党党史是的教科书,是的清醒剂。让我们时刻不敢懈怠,让我们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对“半条被子”的领悟也必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不变的,我想,或许就是这一份赤胆忠诚,这一颗璀璨亮丽的红心吧。

相关热词搜索: 初心 党史 青年 党员初心故事 我入党的初心故事10篇 初心故事分享 讲一讲你的入党初心 老党员讲初心故事 党史百年中的初心故事 初心的故事 党员讲述初心故事 基层党员初心故事 党员个人初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