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5-02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7篇

| 浏览量: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心得体会7篇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心得体会篇1

  这几天,我学习了公司下发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这本书主要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党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对我们学好党的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深深的吸引了我,“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勇、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而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有了新的舵手。我们要把学习党史活动与自我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相结合,使学习活动成为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求实务实、推进学习工作的过程,永远坚持党的领导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岗位,都要树立高度的职责感和敬业精神。

  通过这次学习,我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认识,也深深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警世真理。我深深懂得;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汗水浇灌了神州大地繁茂的花蕊,拼搏托起了一个不羁的灵魂!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会为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而努力奋斗!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心得体会篇2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认真学习党史,能让我们从党发展壮大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和智慧。通过学习党史,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段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以下是学习党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是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从党史中汲取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不断夯实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步调一致、行动统一。

  二是矢志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要强化坚守初心的自觉,努力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我们要干的事,把我们在干的事变成群众支持的事,把我们干成的事变成惠及群众的事,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事、揪心事、烦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强化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担当的本质内涵,把组织的重托、人民的信任看得比泰山还重,以事业为重、以担当为荣,自觉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担起自己该担的那份责,答好时代之问,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更大业绩。

  四是汲取继往开来的精神力量。要从党史中汲取敢闯敢试、拼搏进取的智慧力量,继承我们党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用革命先烈先辈的感人事迹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鼓舞士气、激励自己,不断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浩然正气,把工作干得更好。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心得体会篇3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集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这部著作,除了可以学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到关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和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不能相互否定等重要论断,学到用历史思维治国理政的方法,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可以增强做好党史工作的信心。

  在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党史工作发挥过独特作用,如党的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就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到了统一全党思想、维护党的团结、凝聚全党力量的重要作用。正是看到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党中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建立专门的党史研究部门,目前已形成中央和省市县四级基本框架,在党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一些地方的党史工作出现了被边缘化的情况。从外部来看,主要问题是机构编制不全、职能弱化、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等等。从内部来看,主要问题是党史部门积极性不高、做好党史工作的信心不足等等。我们要正视、解决这些问题,在主观上不断增强做好党史工作的信心。

  党史工作的信心,源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史工作的极端重视和对党史功能的全新认识,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还是“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的论述,都生动、明白地说明了党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的论述,在《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还有很多,鞭策着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朝着为党工作这一神圣目标而努力。最近,中央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党史工作的意见,还将制定出台党史工作条例,这些都为我们做好党史工作增加了底气。

  党史工作的信心,还源自于对全面从严治党形势的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法律法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严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变,党内政治生活日益趋于规范和健康。在这种大格局下,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史工作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是可以预见的。

  党史工作的信心,更源自于各级党史部门的努力。党史部门在一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是客观事实,各地也在努力弥补,但无论如何这不能成为我们做不好工作的理由。为此,首先就要从转变观念做起。我们需要有老黄牛的精神,但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我们需要有把板凳坐穿的精神,但不能只坐板凳、不站讲台。我们需要有“四苦”精神,但不能只会苦干、不重工作创新。我们需要出成绩,但不能只重业内评价、不重社会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力量,但不能只满足于争取编制,不做结构调整、内部挖潜的文章。

  总之,只有我们群策群力,才能化大势为大胜,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这就是我学习这部著作的一点体会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心得体会篇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的中心机关支部组织学习党史,每月至少读一本指定的学习资料。

  我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书,记下了所有重要论述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全书的学习,感觉心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全书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的像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类正道是沧桑的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有时。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让我们正确认识到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评价。高度评价毛泽东、邓小平的丰功伟绩。讲述了古田会议、五四运动、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讲话,我们永远记得英雄前辈为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深度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讲话、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上改革开放的强国道路。通过对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跨越的学习,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裕起来的伟大飞跃。

  通过学习《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始终做以下事情

  一、学党史坚定理想信念。

  二、学党史推动方法创新。

  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水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挥逢山开路、遇水桥的开拓精神和奋斗志向,更好地开拓未来。

  三、学党史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中国共产党员,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神圣时刻,我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与时俱进,总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党史中吸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庆祝百年生日。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心得体会篇5

  经过一段时光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联系当前我的所见所闻,的确有很多感触,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英明,真切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国家的实力一天天比一天强。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100多年的屈辱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痛。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然后是一个个的不平等的条约,最后的《辛丑条约》彻底把中国打入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制度,之后又是军阀混战,至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我们才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从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八年抗日,三年内战,各方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这样100年过去了,但大家都就应清楚;

  历史老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选取了中国共产党。事实也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透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我党的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得来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的武装发动,在动乱的年代为人民开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刘伯承等一批元帅运筹帷幄,再无数个不眠夜的灯下统领大军为百姓作战。工农红军从1928年起,不断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结合了不怕死的爱国战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顾一切只为革命的胜利。最难忘的是红军的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横渡金沙;

  铁索桥在险,同样能够征服;

  饥寒交迫再苦,同样能够忍受。是的,我们牺牲了很多的战士,但是我们最终以一支部队的名义克服天险,走完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路程上,只要回首长征就点燃了一种精神,照亮了一个民族,我觉得,无论将来我们走到哪里,长征将会是一首精神之歌,不断唱响耳畔。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心得体会篇6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作为一名文史工作者,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的深入学习,深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更极不平凡。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必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同大家一起回忆先辈们探寻革命道路时筚路蓝缕、艰辛奋斗的岁月。调研中曾多次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学习这段历史,深受教育、鼓舞和启迪。新时代只有传承好红色基因,坚定政治信仰永葆初心,共产党的江山才能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党的力量才能不断凝聚,方向和道路才能永不迷失,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一、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在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上,无数革命先烈以对理想的执着、对信仰的坚定、对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对党的无限忠诚,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迹。他们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奋斗铸就的优秀的革命和建设精神,在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彰显出了优秀的政治品格。如夏明翰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体现了为革命慷慨就义的革命英雄主义。在主题教育中,要积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在重温历史中回望初心,从先烈先辈身上汲取力量,在不断检身正己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矢志不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必须坚守艰苦奋斗作风。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克敌制胜、排除万难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红色基因。10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历史表明,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生活理念和工作作风,更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党员干部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激励着我们党百折不挠、锐意进取、不断取得胜利。与革命年代相比,虽然各方面情况改变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要继续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切实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始终做到发奋图强、勇于担当、不懈奋斗。

  三、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革命年代条件那么艰苦,斗争那么残酷,但只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立足扎根、发展壮大。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成败。在新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四、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必须具有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革命战争时期的广大军民精诚团结、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写了“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的辉煌赞歌,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铮铮誓言。革命先烈有的身陷囹圄,有的遭受酷刑,有的被锁骨游街,有的被活埋暴尸等,但他们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彰显了无怨无悔、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展现了震天撼地、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慨,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五、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必须全面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灵魂工程、固本工程抓下去,赓续红色血脉,保持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政治信仰永葆初心。一要将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同推进。要突出红色基因的特色,围绕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制定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的具体措施。彰显地方红色文化特色,从总结历史经验中,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二要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过程中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我们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关键所在。三要传承和弘扬好红色基因,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视、可听、可读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将红色基因的根脉转化为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四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把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注重引导党员群众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从历史经验中筑牢精神支柱、化思想自觉为行动自觉,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三门峡这块红色热土,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让我们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光荣传统,重温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教育活动,坚定信念,增强使命担当,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让红色基因在崤函大地开花结果,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心得体会篇7

  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百年历史,常读常新。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承载着过去,影响着现在,昭示着未来。“明理”,是明白一个道理,从党史学习教育中,领悟到纷繁历史脉络一以贯之的一个“理”。

  学史明理,就是要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从党始终坚持刀刃向内开展自我革命中,搞清楚我们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搞清楚我们党为什么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铸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政党传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的国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在深学细研中,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何以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弄明白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阐发了五四运动的里程碑意义,揭示了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创造开天辟地伟业的历史必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形成与发展演进中,搞清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搞清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书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尤其是饱含对一些重大史实的深刻总结,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提供了遵循。

  这些重要论述深化了对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新认识,开辟了新视野,为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学习党史,就是要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牢固树立大历史观,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要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共产党 心得体会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