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表(6篇)
篇一: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1、辛亥革命
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1911年10月
直接目标:三民主义
历史功绩::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推翻清朝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5月4日
意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提出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几大
(1)
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3)十六大:十六大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十七大: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4.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5.内战
爆发:重庆谈判破裂,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结束: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当军队主力被歼灭,为解放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中国从此走上了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向社会主义过度。
6.抗日战争
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十月底武汉广州沦陷
口号是以空间换时间
战略相持阶段:标志是1938年11月到1945年6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方针。
口号是苦撑待变
战略反攻阶段:标志是1945年6月到九月
口号是对敌人的最后一战
7.国共合作
8.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
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背景和意义
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意识到掌握武装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经历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放弃攻打大城市,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在文家市决策中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三湾改编中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1927年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胜利会师.
历史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从理论上处理好了武装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对苏联革命道路的迷信,开始走中国
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了党工作中心的第一次历史性转移.从中诞生的井冈山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中国人民从此成为中国社会的真正主人。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1.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核心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1、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2、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3、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
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
1.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2.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确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突然在南京路上向游行的群众开枪,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有170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反帝运动。
7.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
8.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9.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10.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党中央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
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3.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14.红军反“围剿”战争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红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5.中央红军主力长征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
16.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7.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了“八一宣言”。
18.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19.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20.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
2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部进入平型关,八路军发起攻击,取得了抗战以来歼灭战的第一个胜利。
22.《论持久战》发表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23.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出动百余个团,沉重打击了日军。
24.皖南事变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突袭。
25.大生产运动1942年底,中共中央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26.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春,延安整风运动开始。
27.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29.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抵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
30.土地制度改革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31.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2.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
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篇二: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实用标准
党史大事记时间表
时间
1920年8月
1921年7月
事件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备注
上海
12名代表: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寿、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福海(旅日)、包惠僧
12名代表代表53名党员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1月
1923年2月
香港海员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2月7日吴佩孚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史称二七惨案。
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4年1月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0多位共产党员参加了这次大会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25年1月
中共四大
明确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为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1925年5月
五卅运动
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叶挺独立团当先锋
1927年-1937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27日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失败
中共五大
汉口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1927年8月1日
举行“八一”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927年9月
1928年6月
秋收起义
中共六大
地点:苏联莫斯科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
福建上杭古田村
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931年9月18日
1931年11月
九一八事变
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瑞金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934年10月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推行,中央革命根据地反第五次“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实行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胜利完成了长征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分析了日本入侵中国之后社会各阶级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1935年12月25日
瓦窑堡会议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派遣周恩来到达西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结束内战,转向抗日
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月7日
抗日战争
“七七”卢沟桥事变
宣告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7年8月
洛川会议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9月23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1937年9月25日
平型关大捷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1338年
六届六中全会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9年10月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一文中,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大工程”。
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
1940年8月20日
1942年-1945年
百团大战
延安整风
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
1941年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1942年
《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1942年
《反对党八股》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2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止.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号召全党紧密团结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去夺取革命胜利。
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判与自我批判。
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948年秋
1949年3月
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
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三个“转变”:
工作重心
乡村→城市
总任务
农业国→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1949年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新中国成立之初
党领导人民开展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
1949-1952年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0年6月6日--9日
1951年底
七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
党政机关有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三反”运动
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1952年
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
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1953年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1949-1956)
在一个相当长得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
“三农”
1954年
第一届人大
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了“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现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
1955年4月18日-24日
万隆会议
周恩来总理帅代表团参加
亚非会议(亚非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56年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
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
1956年底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我国从新民族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6年9月
1956年为社会主义初阶段的起点。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详细阐述是在十三大
1957年2月
中共八大召开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务必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还联系农业合作化问题、工商业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少数民族问题、肃反问题、少数人闹事问题,以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勤俭节约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等问题,系统地分析和阐明了正确处理各方面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1958年5月
八届二中全会
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959年
1961年1月
庐山会议
八届九中全会
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
七千人大会
反左,系统的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教训
1964年
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5年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966年5月
1966年8月
1969年
文化大革命
导火索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八届十一中全会
中共九大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970年4月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
中美建交
1972年9月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日建交
1975年
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周恩来作报告
1976年4月间
“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76年10月6日
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十年动乱结束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由此引发了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11月
安徽改革
从此,中国农村开始了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性变革。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的二代领导集体。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随后又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1979年
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1981年6月
十一届六中全会
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982年9月
十二大
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4年4月
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984年10月
十二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4年9月26日
中英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恢复行
使主权。
1985年2月
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带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6年9月
十二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1987年10月
(1987-1992年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
十三大
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要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2、我过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正确的认识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三步走”战略:
1、从1981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2、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3、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1987年
1988年
中葡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邓小平第一次鲜明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且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4月
1989年
设立海南省,全省作为经济特区
十一届四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总书记
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义。
1992年1月
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志这样一个传统思想的束缚,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992年10月
十四大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5年
十四届五中全
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泽民在会上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第一次在中共的重大纲领性文献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所做的明确表述。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1997年9月
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新三步走”战略,即:
1、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3、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地写进了党章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所有制格局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拓展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1998年底
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1999年
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正式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2000年2月
提出“三个代表”
力量之源
1、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科学的2、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概括、高瞻远瞩的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000年
胡锦涛当选总书记
党的十六大
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2003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003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的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正确提出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3月全国人口与资源工作会议等一系列的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系统全面的阐发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1、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社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决定》,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1、“八荣八耻”的提出:2006年3月4日,胡锦涛
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时提出
2、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出: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是建设和本谐文化的根本
“八荣八耻”
主要内容包括
一、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解决举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题—解决走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精髓—解决精神状态、精神风貌)
社会主义和谐荣辱观
(基础—解决行为规范)
2007年-2012年
十七大
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①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去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套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略)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
(略)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略)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2008年10月
十七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30年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
2、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利
3、健全农村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注:2010年修改选举法
2008年9月
十七届四中全会
1、四大考验:※
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2、四项要求:※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3、四个“大兴”
※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2010年10月
十七届五中全会
※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基本要求:
①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⑤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2011年
胡锦涛七一讲话
建党90周年
1、成就
①三件大事(略)
②党和人民必须加倍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
(略)
2、党建
3、建设
①经济建设
②政治建设
③文化建设
④社会建设
4、外交
5、两个宏伟目标:一个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另一个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这两个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和共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同奋斗!
2011年10月
十七届六中全会
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内容
略
2012年
十八大
文案大全
篇三: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党史基本知识
党史的基本知识
工人阶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以这个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1919年),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1921.7.23-8.3;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2)出席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出席大会。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
其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再次,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
最后,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2.7.16-23;地点:上海
代表: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代表党员195人。
中心议题: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大会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还指出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历史意义:党就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6.12-20;地点:广州
中心议题:国共合作的问题。
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党的“三大”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策是正确的。它对于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促进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概况:1925.1.11—22,在上海召开,代表党员994人。
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大会总结了一年来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并决定在全国积极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党史基本知识
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大会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总书记。党的“四大”为革命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国民革命的中途夭折
蒋介石在广州制造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都预示着国共统一战线开始遭到破坏。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公然背叛革命,这也(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共合作因此正是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途夭折。
大革命时期宝贵的经验教训
(1)、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及的领导权,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和坚决依靠广大的农民作为自己的主要同盟军;
(3)、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927年——1936年)七一五政变、西安事变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撤销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选举了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意义:这就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3、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这是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后,起义军一部分撤至花县改编为红四师,由徐向前等领导转战到海丰、陆丰,和彭湃领导的农民赤卫军会合,开展游击战争;另一部退到广西左右江,其中有些同志后来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左右江起义;还有一部分部队在韶关附近遇到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广州起义是中共用革命武装向反革命武装的进行了又一次积极、英勇的反击。是中共单独领导的,在大城市中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连接起来,是中国革命战争由中共单独领导的伟大开端。
4、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被迫退守文家市,在这重新制定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史称文家市决策。在转移的过程中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1928年,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各地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者84人),代表全国党员4万多人。共产国际负责人布哈林和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米夫也参加了大会。
大会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在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形势是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大会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并批评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盲动
党史基本知识
主义的错误。
党的六大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大会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认识不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毛泽东、朱德以灵活的作战方针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
在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广大的根据地纷纷进行了土地的改革和根据地建设,成为了我们党坚持武装革命的坚实基础。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
1933年9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军事围剿。红军在博古、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的错误指挥下,先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继而又犯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的错误。中央红军作战几年,节节失利。到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向红二、六军所在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这时,又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遵义会议主要作出四项决定:1.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不久,决定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又称军事指挥小组),周恩来任团长。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略中国,由来已久。九一八事变(1931年,沈阳),一二八事变(1932年,上海),华北事变(1935年)。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发出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地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与东北军、西北军实际上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后停止了内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要求、四项保证)。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争的方针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上海淞沪会战),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和敌后战场的开辟。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毛泽东关于持久战的理论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全面地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以及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提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的全部发展过程,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和人民战争
党史基本知识
的战略思想;强调指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规定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这两篇著作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是指导抗日战争的理论纲领。
党坚持团结、抗战、进步、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共方针,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代表:豫湘桂战役)
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4.23—6.11;地点:延安
内容: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朱德《论解放区战场》、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论统一战线》。大会总结了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意义:党的七大实现了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的基础上的团结,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熟时期,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大发展,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中国的抗战,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
解放战争
1、党领导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斗争。重庆谈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1945年至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民盟、青年党等)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召开的会议)。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辽沈战役(第一个战役,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负责指挥。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至11月2日结束,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第二个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负责指挥。
淮海战役于19848年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
淮海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平津战役(第三个战役),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负责指挥。
党史基本知识
平津战役在1948年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1949年3月5-13日;地点:西柏坡。
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提出了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任务。报告最后提醒全党要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会议根据这个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意义: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做了充分的准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新中国的成立
1、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2、选举产生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源、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以及由五十六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4、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意义: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953年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1956年)
2、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3、1956年到1966年,新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道路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4、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北京。
内容: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国家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同时,还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意义:八大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她的路线是正确的,她的历史功绩在于正确地分析了形势,适时地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革命转移到建设上来,制定了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以及经济上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八大的重要文献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针,它的基本内容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开展,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此外,中国也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党史基本知识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
1982年9月1日至9月11日,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了新的重要论点,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18日)
1、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2、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大会指出:(1)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4)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5)明确回答了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14日)
1、江泽民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2、十六大报告一个鲜明的亮点和特色,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4、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关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同时也表明,在党面临的一系列任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任务、中心任务。党和国家其他任务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
5、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21日)
1、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3、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4、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补充:
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十四大(江泽民)。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陈独秀“右倾”)、遵义会议(王明“左倾”)、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
党史基本知识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篇四: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运动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获得2008奥运会举办权
2003中共16大召开
2003非典爆发
2008中共17大召开
2008北京奥运会举办
中国军团获得50枚金牌
共100枚奖牌
篇五: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表篇六: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重要事件
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2.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确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突然在南京路上向游行的群众开枪,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有170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反帝运动。
7.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
8.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9.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10.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党中央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
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2.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13.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14.红军反“围剿”战争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红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5.中央红军主力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
16.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7.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了“八一宣言”。
18.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19.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20.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
21.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部进入平型关,八路军发起攻击,取得了抗战以来歼灭战的第一个胜利。
22.《论持久战》发表
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23.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出动百余个团,沉重打击了日军。
24.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突袭。
25.大生产运动
1942年底,中共中央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26.延安整风运动
1942年春,延安整风运动开始。
27.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29.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抵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
30.土地制度改革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31.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2.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关热词搜索: 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党史 时间表 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