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环嘉陵江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
强攻决战再出发 嘉陵江畔谱华章
——某某县强力推进环嘉陵江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
中共某某县委 某某县人民政府
(2020年2月)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的关键之举。去年下半年以来,某某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构建现代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推进大会精神,立足资源禀赋,瞄准区位优势,以“强攻决战”的奋进姿态开展产业发展效能革命,强力推进环嘉陵江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引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上了新台阶。
一、聚力“五个三”,创造园区建设加速度
始终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以构建现代特色农业“3+3”产业体系为目标,迅速规划和启动环嘉陵江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强力打造“一江两岸、九镇百村”现代农业产业盛景。
(一)围绕“三带融合”,高点定位抓规划。实施“39111产业工程”,规划3年时间(2019-2022年),在环嘉陵江9个乡镇、沿岸100个村,建设10万亩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一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带。立足沿江两岸低海拔浅山丘陵地形的实际,建设以某某雪梨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其中:新植某某雪梨6万亩、猕猴桃1万亩、中药材2万亩、小水果0.6万亩,发展优质粮油2万亩,培育规模养殖场20个,建成特色水果绿色生态示范区、现代粮油优质高效示范区、种养循环示范区。二是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带。以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为重点,规划培育产地初加工企业20家、精深加工企业10家、农产品专业市场3个、信息中心1个、物流中心1个,建设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三是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带。以发展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文化康养为主,重点打造梨仙湖、亭子湖、药博园、七彩田园、鳌鱼湾、云台观、狮岭田园等乡村旅游景区(点)10个,建设嘉陵江百里锦绣梨乡画廊。
(二)推行“三种模式”,因地制宜建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新模式,不断扩大覆盖面。一是统规统建,分户经营。打破原有村组区划,由乡村两级统一规划建园,配套建设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尊重群众意愿,在不打破原有承包地地界基础上对农田进行修整,通过“互换并地”实现“小并大、零变整”,再具体核算到户到人,分户经营、效益自享。陵江镇金陵村新建梨园1200亩,覆盖农户165户,户均经营连片产业园7.2亩。二是统规村建,集体经营。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规划统一建管,集体经济经营利润按股分红。浙水乡四坪村建设梨园100亩,投产后可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60万元,人均分红400元以上。三是统规自建,业主经营。积极招引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成千亩以上产业园2个、百亩园16个。耀德杨梅家庭农场在东青镇中心村建成某某雪梨、杨梅种植基地1200亩,套作杭白菊1000亩,2019年吸纳就业180人,实现收入55万元。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农户自建产业小庭园1.65万个、2.9万亩。
(三)拓展“三个渠道”,整合资源增投入。统筹涉农项目资金、民间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破解示范带建设资金瓶颈。一是整合项目投入。推行以一个重大项目为依托,配套其他相关项目的“1+N”整合方式,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3亿元。落实“三个百亿产业”奖补政策,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2019年兑现奖补资金1500余万元。二是激活业主投入。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农户投入2.3亿元。东青镇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7人,投资4000余万元,发展某某雪梨3550亩,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1450亩。三是引导金融投入。持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投入各类金融资金近6000万元。其中,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158万元、小额信贷1600万元、“政担银企户”担保贷款20余万元、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贷款3400万元。
(四)健全“三个机制”,夯实保障促长效。强化科技支撑、联农带农、风险防范,有效保障示范带建设“稳中求进、长效发展”。一是健全科技支撑机制。组织18名高级农技人员联乡包片,建立“一个特色产业+一名首席科技专家+一个技术指导小组”的专家服务团队4支,大力推进“四新”示范和“四良”配套,推广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11项,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万亩,建成科技示范基地20个、科技示范户237户。二是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广温氏畜牧“五统一保”和“订单生产+保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产品分成+劳务收入”等联农带农模式,农企利益联结覆盖面达95%以上。陵江镇贵合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带动农户发展瓜蒌1.6万亩。三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构建订单生产兜底、保险保本垫底、入股分红保底、二次返利托底的“四位一体”风险保障体系,订单生产率达100%,产业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五)坚持“三轮驱动”,跟踪问效强推进。明确“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主抓,列出“任务书”,排出“时间表”,拉出“责任单”,推进示范带建设“一周一个样、一月一大步、半年大变样”。一是建立“9+3”专班推动。9个乡镇组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和实施专班,县农业农村局、文旅体育局、交通运输局分别组建特色农业产业、生态康养旅游、干道公路联网规划和督导专班,挂图作战、挂联督导。二是实行“发点球”督导推动。围绕重点任务,建立“1名县级部门班子成员牵头督导+1名乡镇党委书记牵头主抓+1个乡村组干部专班”的工作督战队9个,每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采取现场核查推、排位通报逼、“点对点”督等方式进行督导。三是开展“大比武”考评推动。将环嘉陵江9个乡镇示范带建设任务定向纳入乡村振兴“大比武”考评内容,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县产业发展“大比武”流动现场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环嘉陵江“九个乡镇打擂台”现场推进会,以“比武”赛业绩,以“考评”促发展。
二、实现“四个大”,提振产业发展新动能
始终把提质增效作为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的根本遵循,以优势特色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强力打造“全市一流、全省领先”的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示范“高地”。
(一)产业集聚力度大,呈现大基地、大建设的强劲态势。9个乡镇以大气魄、大手笔规划建设产业带,环江两岸、田间地头,机声隆隆、人声喧腾,处处都是施工现场,处处焕发产业新貌。半年来,新建产业园2.8万亩,其中某某雪梨2.5万亩、猕猴桃0.3万亩、套作中药材1.6万亩,新培育畜禽规模养殖场52个。新建保鲜库、烘干房6座,新培育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厂3个。果王公司创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所生产的某某雪梨、红心猕猴桃饮料等产品成为川航公司航空食品。
(二)项目投资力度大,呈现大投入、大带动的良好态势。9个乡镇依托涉农整合项目,围绕“硬任务”,打好“组合拳”,全力推动示范带建设提速上档。半年来,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等涉农项目7个,整合投入资金1.3亿元。在亭子镇、浙水乡、八庙镇、东青镇、鸳溪镇等5个乡镇13个村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投资3650万元,带动376户贫困户、1143人脱贫,人均增收达1800元以上。
(三)招商引资力度大,呈现大开放、大发展的良好态势。9个乡镇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主战略来抓,围绕主导产业全链融合招引市场主体。半年来,招引甘肃巅峰国贸、敏顺农业、峻汉药业等龙头企业10家,培育鑫旺农机、永佳瓜蒌等农民专合社12家,培育耀德杨梅、众鑫园等家庭农场35家,回引返乡创业187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0人,总投资达到3.6亿元。八庙镇招引返乡创业人士张毅计划三期投资3亿元,新建鳌鱼山康养旅游度假区,2019年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
(四)产村融合力度大,呈现大联动、大提升的良好态势。坚持以“产”带“村”、以“村”促“产”,统筹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补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聚,推进产村互融、联动发展。半年来,建成联网主干道66公里,新建村组道路87公里、田间作业道15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100%,组道路硬化率90%,入户路硬化率80%;
新建和改造防旱池350口、排灌渠系11公里,农田灌溉渠系水利系数提高到0.55;
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5%,农网改造、宽带网络行政村覆盖率100%。提速场镇改造,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0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7个。
三、推进“四转变”,打造产业融合升级版
2020年,我县将按照全市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坚持环嘉陵江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新建标准化示范基地3.5万亩,新培育规模养殖场(小区)12个;
建成园区主干道70公里、作业道16公里、排灌渠系13公里、防旱池20口;
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6家,新培育适度规模种养大户128个;
新建产地初加工厂5个,启动温氏集团生猪屠宰和加工生产线建设;
按照“1+9+N”发展模式,建成县级物流园区1个,完善9个乡镇物流运输专线,在产地配套建设预冷保鲜库、仓储库房、烘干房13座,新增冷藏运输车12辆,促进示范带农产品冷链集散、初加工、区域内销售、运输和配送一体化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着力在产业布局、发展动能、经营模式、产业业态等方面转方式、下功夫,推动我县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跨越。
(一)推进产业布局由“长藤结瓜”向“连片集聚”转变。坚持“适地适业、查漏补缺”,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组团为基本形态,按照“以路为轴、沿江推进,组团布局、点状开发,长藤结瓜、带状开花”思路,新建千亩以上产业园10个、百亩园22个,新建户办小庭园5300个,确保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档,环绕百里嘉陵连片集聚、链式发展。
(二)推进发展动能由“高耗低效”向“绿色生态”转变。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秸秆利用率达9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建成种养循环示范区1个、示范基地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建成川东北生态农产品示范带。
(三)推进经营模式由“散户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坚持“三园联动”建基地,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村集体+专合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带内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覆盖面达100%,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0%以上。
(四)推进产业业态由“传统种养”向“延链融合”转变。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与工业、文旅、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农户发展康养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农村电商等,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和“一乡一特、环江一业”。
相关热词搜索: 嘉陵江 强力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