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感悟
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感悟 学好党史“必修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一场深入灵魂的理论学习,更是一场融入血脉的精神洗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回顾历史,不是从成功中寻求“心理慰藉”,更不是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党员干部要学好党史“必修课”,从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忆往思来,涵养绝对忠诚的意志品质。“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溯党的光辉历史,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扬帆起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和民族的希望。党史蕴藏着共产党人“从哪里来”的红色密码,更立起“到哪里去”的精神坐标。学习党史,要深入细致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铭记“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涵养对党绝对忠诚的意志品质。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淬炼“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
容”政治判断力,历练“不须悟性三关语,自有澄心一炷香”的政治领悟力,锤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政治执行力,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论知识根植于火热实践中,让历史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继往开来,续庚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党团结和带领人民闯过激流险滩、越过惊涛骇浪、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无论是为了革命事业振臂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是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焦裕禄,或是将青春和生命绽放在脱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崭新篇章。“学党史,知方向。”学之愈深,知之愈明。学习党的历史,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历史观,心怀“国之大者”,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信心、恒心。
鉴往知来,厚植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
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翻开历史的书卷,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革命历史经验教训,还是“给群众留半条被子”的女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等英雄人物感人事迹,都生动地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切为了人民”写在纸上、放在心上,更落实到行动上。正是因为紧紧依靠群众、不断根植群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学习党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人民”中心词,深刻把握关键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思想理论,了解党史史实、把准党史脉络,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执政为民。要自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虚心拜群众为师、躬身向群众学习、积极汲取群众智慧,把人民群众作为实践工作的源头活水。
准确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21-06-27 17:15:4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 Word 文档收藏本文
准确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基本内涵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是中央
提出的明确要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的要求紧密关联、内在一体,必须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
(一)“学史明理”,我们要“明”哪些“理”? 党史学习教育需要总体谋划、系统布局,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的要求中,明理是第一位、基础性的。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学史明理就是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1. 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本道理。从民族复兴的历史方位看,是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条件下展开的。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是代表先进阶级、走在时代前列的政治力量,唯有我们党能够担当起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从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看,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经历重大曲折后引领社会主义复兴。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秉持一往无前、敢于斗争的奋进精神,唯有我们党能够担当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世界高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的历史责任。从伟大飞跃的历史接续看,是中华民族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伟大飞跃、实
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伟大飞跃、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中国长期执政,唯有我们党能够担当起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向着更加美好未来进军的历史大任。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上下一心,把中国从落后挨打的贫穷国家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负责任大国,把中国人民的向往从追求温饱、实现小康转变为追求更加富裕、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把从全国党员不足60人的小党弱党发展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强党。共产党一路走来,历经坎坷、饱经风霜、苦难辉煌。学史明理就是要弄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2. 弄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基本道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它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犹如一轮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
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创立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指导全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看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全面胜利,都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取得的。我们坚信,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向着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这一重要论断既体现了我们党对马
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心,又表明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郑重选择。学史明理就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 弄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 100 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 18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500 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 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就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科学逻辑的支持、又有实践逻辑的支持,既遵循普遍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是有利发展的、又是人民
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产物,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实践基础、人民基础。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学史明理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优势,始终不渝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风险所惑,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学史增信”,我们要“增”哪些“信”? 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
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个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学史增信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明真理才能生真信,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方可崇大德、行大道。
1.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步赶上时代,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人间正道。增强道路自信,就是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
2.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增强理论自信,就是要学懂
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领未来。
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注重将有益做法与实践经验及时上升到制度层面,为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
相关热词搜索: 崇德 力行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