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优秀教师和生源流失现象及建议]
巍山一中的发展,在巍山县可持续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的托底作用,巍山县学生的受教育状况也关系着巍山社会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失衡的区域公共政策,我校已经或正在遭遇优秀教师和生源的流失,这导致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继而引发教师和学生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出现了让人忧心的“县中塌陷”现象。如果不及时对现有巍山高中教育发展模式及其政策进行系统性调整,这一趋势就有可能加剧。防止“县中塌陷”现象蔓延,避免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县中衰落”固然有多方原因,或许,县域中学的没落有着诸多的因素,但是这些高中没落的背后,却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优秀教师和生源的流失。对于县城高中教育质量的下滑,巍山相关部门也是留意到了该问题,经过多年的持续教育投入,巍山一中的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甚至媲美某些州属高中。然而,让人诧异的是硬件资源的差距缩小,却没有带来巍山一中师资和优秀学生流失问题的扭转。
一、优秀教师缺位和优秀教师流失的成因
1、师资力量起点低
鉴于巍山一方面要发展经济,而另一方面又要加大投入教育资金,对于高中教育的普及更是迫在眉睫,但又受落后地区经济的影响,发展高中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如何招收教师是学校领导面临的一大难题,条件不优越,留不住本校优秀教师,同时又招收不到优秀教师。因此,县教育局只能从本县抽调上初中的部分教师到高中任教,这些教师上初中不错,但对高中教材不熟,没经验,一开始很难挑起重任,影响整个学校发展高中教育的进程,从而造成高中教师起点低,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2、优秀教师流失大,缺乏学科带头人
一个学校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负责任的一批教师队伍就相当于一辆赛车拥有优秀的赛车手,拥有必胜的砝码。而优秀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他要具有几届的带班经验。在我校待遇不高,就必然会造成优秀人才往待遇好的学校去任教,致使人才流失,缺乏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比率少,对发展以“老”带“少”,以“经验丰富”带“经验不足”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从而影响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
3、教师队伍“老龄化”、优秀毕业生缺位
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的能力整体不如从前。十多年前,巍山一中的教学骨干大多毕业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师专、师大。当年这些院校招考的都是最优秀的毕业生,教学能力完全不输给州属重点中学。但他们如今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尴尬,当前我校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在校教师大多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缺乏优秀的年轻教师。但近年来大环境改变,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择业观也发生变化,最优秀的毕业生基本都选择留在条件好的城市。州属重点高中的教师招聘门庭若市,吸引了很多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而我们这里,报名的人很少,特别是今年的6.13全省招聘、有些学科居然是1:1报名招考、教师质量良莠不齐。巍山一中教育的每况愈下也给每位教师提出了挑战,曾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他们。特别是优秀的教师回我校的特别少。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这些毕业生进来后,由于学校的福利不高、当地政府的政策待遇不好等原因,有些毕业生不安于现状,优秀的辞职离开或是不太优秀的留下来却不安心工作,思想波动大。这就导致我校的教育事业缺乏后备力量。此外,我校的教师岗位相对固定,每年招聘的人数也较少。30岁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还常常被州属高中或者私立高中以高薪挖走。优秀的年轻教师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缺口。
4、收入偏低 、福利待遇低
教师工资明显低于公务员、医生、律师和商人。一些政策性补贴、资金不能兑现,教师的收入更低。政府严格禁止公立学校预算外收入用于班主任津补贴、超课时补贴、周末加班补贴、高考奖励、绩效奖励。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校教师把公务员、医生、律师和商人列为再就业方向的前几位。导致他们流动到政策宽裕的公立学校或则待遇更好的私立学校。
5、生源质量下降及透支教师精力是优秀教师流失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这几年州属高中实行平行志愿在各个县拨尖,县域高中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加之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禁止补课;
一方面又把高考成绩作为对学校的最大考核,“减负”变成了“加正”。因此、学校以大量的时间投入为表象,促使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全力以赴,通过研究高考、应对高考,以获得高考佳绩为目标。老师和学生每天早上6点多开始起床,晚上10多才离开教室。他们每天工作、学习长达十四个小时,而要保证这种充足的时间,就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只有封闭,学生才能不受任何干扰地接受训练。巍山一中目前高考成绩还算优异应当说主要归功于老师们的吃苦耐劳。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教育学生、研究高考上。老师针对大纲、考纲,把考点一个个梳理,一个个通过,每一个考点都设计专门的应对策略。但这种长期高压工作的结果是,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90%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近56.10%被调查教师在工作中存在“应付”的现象,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高考成绩的优异是最终目标,一切的评比、晋级、等都以考试成绩为参照。但这种模式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魏山一中优秀学生的流失情况及成因
1、优秀学生流失情况
年份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县前50 | 县前100 | 县前200 |
2013 | 704 | 528 | 2 | 18 | 36 |
2014 | 697 | 537 | 2 | 12 | 49 |
2015 | 702 | 498 | 2 | 9 | 47 |
2016 | 583 | 460 | 3 | 18 | 52 |
2017 | 553 | 447 | 0 | 23 | 71 |
2018 | 565 | 414 | 2 | 14 | 51 |
平均(2013—2018) | 1.83 | 15 | 51 | ||
2019 | 538 | 403 | 0 | 5 | 18 |
2020 | 548 | 372 | 0 | 6 | 19 |
平均(2019—2020) | 0 | 2.2 | 18.5 |
通过上表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从2019年起大理州州属高中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政策后、对巍山一中的优秀学生录取影响很大。2013—2018年全县前50名录取的平均值为1.83人,2019-2020年全县前50名录取0人,下降100%;
2013—2018年全县前100名录取的平均值为15人,2019-2020年全县前100名录取平均值2.2人,下降85%;
2013—2018年全县前200名录取的平均值为51人,2019-2020年全县前200名录取平均值18.5人,下降64%。
2、优秀学生流失成因
(1)政府集中州内优秀师资、优质生源打造州属超级中学
与“县中衰落”现象相对应的,是政府在复制衡水中学模式,也就是集中区域内的优秀师资、优质生源打造超级中学。不断上演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源争夺,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生态,导致了州属高中营养过剩,有的县域高中变成了不毛之地。”可以说,生源流失是当前县城教育止步不前的一大重要因素。优质生源的大量外流使县城高中的生源相对较弱,留下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学习习惯上都与优质生源有一定差距,这就导致其在后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和招收到大量优质生源的名校相比,从而使县城高中的升学率、教育成果总是略低一筹,也就更难吸引到优质生源,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步一步地将县城高中教育拖垮。留在县域高中的往往都是家庭经济能力差或则成绩进不了州属高中的学生,有人为这种超级模式点赞,肯定这种模式带来的高考效率,认为“县中衰落”无关紧要。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之处在于,公平和效率是教育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县中衰落”,不仅事关州内教育公平发展,更关乎社会公平,事关能否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家长和学生的名校情结
很多农村家长不知道什么是985,211,也不清楚这专业那专业,他们关心的就是孩子学校今年考上几个清华北大,家长和学生天真和幼稚的认为我去了这所高中就有机会进入清华或北大。目前“大学独木桥”变为了“名校独木桥”。在这种单一评价模式下,县城高中在优秀学生数量极少的情况下,名校比拼战中越来越处于劣势,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的比例下降。而这才是县城高中困境和优秀学生流失的真实内涵。
(3)除了学生主动“流失”,巍山一中还面临生源的三重“竞争”
一是昆明或外地州的民办高中来巍山掐尖;
二是外地州优秀公办高中来巍山掐尖;
三是民办连锁高中祥华中学也要来掐尖。民办高中为了品牌效应,按照相关政策,可以去外地市、县去掐尖。他们通过一些奖励和扶持办法,让许多学生心甘情愿的来民办学校读书:民办学校面向全省招收优秀新高一学生,凭中考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录取后可能免吃住,还可能发放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如考上清华、北大,每生可能获得额外奖励10万元左右的奖励。
三、巍山一中优秀教师和生源流失建议
巍山一中在面对诸多问题,或许学校应该学会困中求变,而不是抱怨师资的流失,更不是用“堵”的方式来阻止“优秀教师人才和优秀学生的流失”,这样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中学所遇到的困境。
(1)学校层面
面对当下的困境,学校应该做的三件事。一是提升自我管理,形成“育才为主,吸引为辅”的人才模式。因此,县域中学想要一改没落,就要提升自我的管理水平,形成自我培育人才的机制,把有限的资金放到学校的教师身上,激励教师逐渐成为教育能手,或许成效没有挖人那么快,但是却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二是释放教师资源,提升教师地位,减少学校管理及后勤人员数量,人力资源向一线下沉。优化学校管理人员和后勤的数量和结构,既是解决一线教师人员紧缺问题的关键,又是提升一线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学校崛起的当务之急。三是实施合理的奖学金制度,提升自我教学水平。因此,巍山一中应转变教育观念,落实教育优先理念,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全面育人。学校不仅要激励老师,更要激励学生,让普通老师成为教学能手,也要让普通学生成为优秀者。积极建立合理的奖学金制度,让农村的孩子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更是扶智的正确打开方式,让穷人家的孩子凭借实力得到资助,而非单一的同情,有时候也会同情“伤人”。另外,在育人方面,实现全面育人,就需要学校不能只是简单地追求成绩,在兼顾成绩之余,更要培养孩子的爱国之情,感恩之心,否则培养的人才,最终不是国家的人才,更不是家乡的人才。当然,对于县域高中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的是多方共同努力。
(2)政府层面
首先,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审视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地位。县域普通高中是城乡教育的纽带,寄托着当地民众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最后期望。“县中塌陷”对当地人最后的“教育梦”和对未来的信心来说,是严重的打击和挫伤,也不利于就地就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县中塌陷”也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其次,要明确高中教育公共服务边界,严禁高中学校各种形式的跨规定区域招生行为。全面普及背景下的高中教育越来越具有基本公共产品的属性,当地政府作为这一产品的提供方,其服务范围是有边界的,即高中教育是为当地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产品。民办高中教育是对当地政府高中教育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补充,不能单一运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法则进行生源配置。各级政府应严禁高中学校跨规定区域招生,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的“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的要求。再次、政府加强对县域高中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具体来说,一是提高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保障水平,完善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财政经费分担体制,实施中央、省、县(市区)按比例分担机制。二是全面提升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条件,制定出台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实施“县中”振兴人才固本计划,逐步缩小县域普通高中与州属高中教师待遇差距,建立县域普通高中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岗在人在津贴在,同时对县域普通高中优秀人才实行聘约管理。四是实施优质高中优秀人才“县中”支教工程,试点启动州属优质高中优秀教师支教县域普通高中行动计划。五是政府允许学校将预算外收入按照一定比列用于教师绩效奖励。六是政府禁止抽调县内不满足条件的初级中学教师到高中任教和允许学校自主招聘优秀教师。七是在教师职称评聘给与适当的优惠政策。
(3)家长和学生层面
从学生和家长层面来说,应该借助近年来部分高校推出的农村生招生计划,拓宽自己的升学思路。另外,对选择州属高中还是县属高中时,应该做出理性的判断。打破“名校情结”和“学历社会”是治本之策。只有这样,农村生的选择才是多元的,县城高中的发展才能生机勃勃。
巍山一中的教育在发展上的确面临着许多难以避免的问题,但遇到问题并不能止步不前,在困难面前要寻找突破口、迎难而上。教育是具有独立性的。当前很多县城高中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突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县城高中走了出去,其中也不乏一些十分优秀的人才, 寒门可以出贵子,县城高中也可以大放异彩。
相关热词搜索: 生源 流失 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