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代号
开课单位 医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医学影像(1)-物理基础 英文名称 Medical Imaging
I – Physics Principle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医学成像》系列课程的第一部分,侧重成像方法和系统的物理原理。内容覆盖传统的 X-ray、计算机断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核医学、超声等成像方法。各种成像方法的基本的物理原理到具体的成像实现以及基本的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概念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能够掌握基本的医学成像系统设计相关知识。课程设计环节则鼓励同学探索这些成像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预期学习成效 对医学影像的一般物理学基础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课程负责人 YUAN CHUN 课程团队
苑纯
学分学时 学分 3 总学时 (教学+实践) 48 学时安排
42 / 6 / 0
(授课/实践/课外) 课程分类 本科 课程类型 本科专业课 授课语种 中英文 课程特色 外文教材,中文为主进行授课(双语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教材及参考书
1. Medical Imaging Physics – Fourth Edition, W.R. Hendee, E. R. Ritenour. Wiley-Liss Inc. 2002.
2. Fundamentals of medical imaging, Paul Suete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 The Physics of Diagnostic Imaging, D.J. Dowsett, PA Kenny and R.E. Johnston.
Chapman
Hall Medical, 1998. 4. Medical imaging signals and systems, Jerry L. Prince, Prentice Hall, 2005
先修要求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适用院系及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生物医学成像方法为主要内容,从基本的物理原理到具体的成像实现介绍传统的 X-ray、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 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核医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超声等成像方法。基本的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概念在本课程中也有所涉及。
本课程平均每周 3 学时,4 个接触实际医学成像设备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报告要求选课的同学不仅要掌握在课堂上所学的医学成像系统设计相关知识,还要通过适当的自学调研,探索这些成像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ntroduces imaging method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edical imaging systems to be analyzed include conventional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nuclear medicine (PET and SPECT), and ultrasound. Each of these modalities will be introduced from basic physical principles to the process of image formation. Also, basic concepts in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will be introduced. The course includes three hours of lecture per week and four laboratories that will involve actual medical imaging devices. A course project will also be assigned so that students will not only design new medical imaging systems with the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classroom, but also explore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with reasonable amount self-learning.
三、成绩评定标准 所占比例% 平时作业、期末大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相结合 四、教学安排 第几讲 主要内容 教学要素 教学 时数 实验 时数 课外学时 (与每讲对应)
活动 内容 每讲 时数 1 Introduction 讲授(LEC) 3 0 阅读 0 2 CT 讲授(LEC) 3 0 习题 0 3 NM/PET/SPECT 讲授(LEC) 3 0 习题 0 4 CT/NM Clinical App 案例教学(CAS) 3 0 阅读 0 5 Ultrasound 讲授(LEC) 6 0 习题 0 6 Lab – Ultrasound 实验(LAB) 0 3 习题 0 7 Midterm 习题课 3 0 习题 0
(SES) 8 MRI 讲授(LEC) 15 0 习题 0 9 MRI Clinical 案例教学(CAS) 3 0 阅读 0 10 Project Review 研讨会(COL) 3 0 报告 3
合计 教学时数:
42
实验时数:
3
课外学时:3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代号
开课单位 医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神经科学及神经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 Foundations of Neural Science and Neural Engineering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的核心原理,了解神经科学及神经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
预期学习成效 学生将能够对神经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具有参与神经科学相关研究项目的知识背景和初步能力。
课程负责人 苑克鑫 课程团队
熊巍、刘晓冬
学分学时 学分 3 总学时 (教学+实践) 48 学时安排
48 / 0 / 0
(授课/实践/课外) 课程分类 本科 课程类型 本科专业基础课 授课语种 中文 课程特色 外文教材,中文为主进行授课(双语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教材及参考书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 (Bertil Hille); Neural Engineering (2008, CRC Press, Q42 FN497); Neuroscience (Dale Purves, ISBN 77, 医学馆) ; Neural Engineering (ISBN: , MIT Press);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s (Eric Kandel, R338 FP95);
先修要求 无先修要求。
适用院系及专业 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全校理工各专业 二、课程内容简介 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系及相关工程系本科生,讲授神经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课程重点在于神经科学的核心原理。
Course Description Mainly targeting BM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build the knowledge foundations and to clarify the core principles of neural system at molecular, cellular as well as circuitry and system levels.
三、成绩评定标准 所占比例% 平日出勤率占 10%,期中考试成绩占 40%,期末考试成绩占 50% 四、教学安排 第几讲 主要内容 教学要素 教学 时数 实验 时数 课外学时 (与每讲对应)
活动 内容 每讲 时数 1 神经系统的科学及工程简介神经元信号转导 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2 神经元信号转导 I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3 神经元信号转导 II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4 神经元信号转导 IV 讲授(LEC) 3 0 自学 1 5 神经元信号转导 V 讲授(LEC) 3 0 自学 1 6 神经元信号转导 V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7 其中考试 其他 3 0 自学 2 8 感觉系统 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9 感觉系统 I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10 感觉系统 II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11 运动系统 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12 运动系统 II 讲授(LEC) 3 0 自学 1 13 大脑发育
讲授(LEC) 3 0 自学 1 14 大脑可塑性 讲授(LEC) 3 0 自学 1 15 语言与语音 讲授(LEC) 3 0 自学 1
16 情绪 讲授(LEC) 3 0 自学 1
合计 教学时数:
48
实验时数:
0
课外学时:17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代号
开课单位 社会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当代世界与中国 英文名称 Contemporary World and China 教学目标 1.学生对当今世界热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洞悉世界政治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
2.学生对中国重大外交政策和立场有清楚的了解,提高政治辨别能力,站稳政治立场。
3.学生通过学习对国际政治、全球治理和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更加深入,有助于进入更高的社会科学领域学习。
预期学习成效 1.服务于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培养,能够成为全球胜任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能够具备站在世界看中国和看世界的能力,更好扩大全球视野。
课程负责人 赵可金 课程团队
傅莹
章百家
李莉
陈小工
吴大辉
学分学时 学分 3 总学时 (教学+实践) 48 学时安排
48 / 0 / 48
(授课/实践/课外) 课程分类 本科 课程类型 全校性选修课 授课语种 中文 课程特色 文化素质课,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教材及参考书
1. 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编:《中国外交》(2018 年版),世界知识出版,2018. 2. 中国联合国协会主编:《联合国与和谐世界》,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
3. 张小明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4. 门洪华著:《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叶自成著:《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 陈启懋主编:《中国对外关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7. 赵可金、倪世雄著:《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先修要求 无 适用院系及专业 全校各专业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当代世界中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立足中国、开阔国际视野。课程首先介绍当前国际社会的基本政治、 经济、安全格局及其渊源。在此基础上,课程详细分析世界
上的热点问题,介绍其来源、主要因素、进展、相关国家之 间的互动以及该问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应对等。这些热点问题包括:朝鲜核问题、伊拉克战争、恐怖主义问题、导 弹扩散与导弹防御、中国边界问题、国际资源关系、外空技术合作与控制、国际贸易与 WTO、金融危机及其应对等。通 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世界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国际问题分析思路。
Course Description The course will giv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s to global issues and help students to take a global
perspective. The course will clarify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ecurity
arrangements and its foundations. Then, it will also discuss the hot issues like North Korea, climate change,
trade and resource issues. Through the studies, the students will grasp the basic capability to understand
global issues and China"s policy.
三、成绩评定标准 所占比例% 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满分为 100 分 1.基础知识考试,70% 2.课后作业,20% 3.出勤,10% 四、教学安排 第几讲 主要内容 教学要素 教学 时数 实验 时数 课外学时 (与每讲对应)
活动 内容 每讲 时数 1 本课程主要介绍当代世界中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立足中国、开阔国际视野。课程首先介绍当前国际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安全格局及其渊源。在此基础上,课程详细分析世界上的热点问题,介绍其来源、主要因素、进展、相关国家之间的互动以及该问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应对等。这些热点问题包括:朝鲜核问题、伊拉克战争、恐怖主义问题、导弹扩散与导弹防御、中国边界问题、国际资源关系、外空技术合作与控制、国际贸易与 WTO、金融危机及其应对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世界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国际问题分析思路。
讲授(LEC) 48 0 自学 48
合计 教学时数:
48
实验时数:
0
课外学时:48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代号
开课单位 社会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美国创新史 英文名称 The innovation history of America 教学目标 1. 了解美国创新创业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以及与国家兴盛演化的历史规律。
2. 深入了解 10 个美国典型的基业长青型企业创业成长案例。
3. 了解 5-10 个美国典型产业从兴起到衰败的演化史,以及当时美国的STI 特征。
4. 能客观看待中美之间 NIS 阶段性差异,分析两国独特性和共性,理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总结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预期学习成效 1.全面理解美国创新的历史及特点。尤其是 19 世纪创新崛起的群体企业家形象 2.战后美国综合优势转为创新优势,引领第三次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特点 3.开拓国际视野,又红又专,自信同时尊重世界各国文明,提升能力,将来引领华夏文明对世界做更大贡献。
课程负责人 吴金希 课程团队
王巍 戎珂 王勇 龙登高
学分学时 学分 2 总学时 (教学+实践) 32 学时安排
32 / 0 / 54
(授课/实践/课外) 课程分类 本科 课程类型 全校性选修课 授课语种 中文 课程特色 外文教材,中文为主进行授课(双语课),文化素质课,通识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教材及参考书
((2)
拉里•施韦卡特,莱恩•皮尔森•多蒂.美国企业家:三百年传奇商业史(American Entrepreneur:the Facinating Stories of the People Who Defines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M]译林出版社 2013. 3)
Mansel G. Blackford. A History of Small Business in America,2nd edition [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3. (4)
Arun Rao,Piero Scaruffi. A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Wealth in the History of the Planet, 2nd Edition [M].Createspace,2013. (5)
M.Belfiore.黄晓庆等译.疯狂科学家大本营[M].科学出版社,2012.
先修要求 基本的社会学,管理学常识 适用院系及专业 工科院系为主。
二、课程内容简介 一部美国经济发展史就是一个移民的创新创业史。本课程希望通过讲授、研讨、阅读、案例分析,使得同学们了解美国各个历史阶段创新创业的特征,以及与国家兴盛演化的历史规律...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