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期国开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考试(大作业),答案及全面宪法知识,2篇
[最新] 2021 春期国开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终结考试(大作业) 答案及全面宪法知识 2 篇
试卷一 试题及答案 一、 作为时代新人, 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答:
在我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今天, 作为时代新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我待、 责无旁贷。
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通过信仰上的高度认同、 思想上的不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工作, 参与道德实践, 进而引领社会风尚。
具体而言, 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 年 10 月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到了 党的十八大, 将其归纳为 3 个层面、 24 字方针。
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研究, 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石, 也是确立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重要逻辑遵循和观点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不仅深刻地体现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而且内在地反映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 要义提炼和集中表达。
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 共同彰显了 中国精神、 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第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 信。“文化自 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 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 信, 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 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 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一是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要深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 不断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创新。
二是要从革命文化中继承基因。
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的危难之际, 成长于战争岁月 , 以“五四” 精神、 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苏区精神、 长征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为核心的革命文化, 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在和平年代, 以革命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更为生动、 更为可感的呈现。
三是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资源。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灵魂, 要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 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 新时代”, 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
这一判断, 明确了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从国家发展战略来讲, 到 21 世纪中叶, 我国要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个人层面来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赶上了 国家强盛富裕、 全面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是历史发展的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新时代下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各种价值观同时存在, 使得大学生面临的精神环境呈现出严峻性与复杂性。
因此, 作为时代新人, 更应该在个人生活中严格遵守私人道德; 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 强调秩序;在工作中爱岗敬业, 勇于争先, 履行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 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四大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章中做出了 详尽而明确的规定。
一、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 也是公民权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包括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批评、建议权, 检举、 控告、 申诉权和取得赔偿权等。
二、 人身权利和自由。
人身权利和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也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
其内涵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权;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 住宅不受侵犯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等。
三、 经济、 文化和社会权利。
公民享有经济、 文化和社会权利, 是实现自由平等社会的基本要求。其内涵包括劳动权、 休息权、 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的权利和文化活动权等。
四、 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 损害公民身体健康、 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试卷二 试题及答案 一、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正确理解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答: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构成了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道德规范、 精神气质的总和,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在 5000 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
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 追求进步、 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 形成了 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 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 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的宝贵民族性格。
爱国主义成为动员和鼓舞人们为祖国的生存发展前赴后继、 奋斗不息的伟大精神旗帜。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 继承、 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培育、 继承、 发展起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的底气, 是中华民族风雨无阻、 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二、 如何理解法的基本特征? 答:
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法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法既调整人的行为, 也调整社会关系。
法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为。
马克思说:
“对于法律来说, 除了 我的行为以外, 我是根
本不存在的, 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法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了 明确的指引 , 因此, 它不是一般的社会规范, 不同于对人的行为有相当约束作用和影响力的社会习惯、 道德。
社会习惯、 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 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通过社会舆论、 行为人自身的品质修养等因素来实现的, 如村规民约、 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 社会良好风俗等。
法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制定或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制定” 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 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 赋予法律效力。“认可” 通常有三种情况:
①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社会规则, 如习 惯、 经验、 道德、宗教、 习俗、 礼仪, 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②通过加入国际组织、 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 认可国际规范; ③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做出概括, 产生规则或原则, 并赋予这种规则或原则法律效力。
法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
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 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 指引人们的行为, 调整社会关系。
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 以及可以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 使人们获得某些利益或者自由。
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
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
前者要求人们必须做出一定行为, 如依法纳税、 抚养儿童、 赡养老人等; 后者要求人们不做出一定行为, 如不得欺诈、
不得胁迫他人、 不得盗用他人的注册商标等。
正是因为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 所以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法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
然而, 不同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在性质、 范围、 层度和方式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
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之处在于, 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 军队、 法庭、监狱等为后盾和保障的。
试卷三 试题及答案 一、 新时代青年应如何学习脱贫攻坚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答:
脱贫攻坚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 中国人民意志品质、 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是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精神、 中国价值、 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 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新时代青年应努力学习和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应当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在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与历史同向。
当代青年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尊重、 顺应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提升民族自信心, 增强时代责任感, 与历史同步伐、 与时代共命运。
与祖国同行。
青年只有自觉将人生目 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紧紧联系在一起,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奋进、 同发展。
与人民同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国家的主人。
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 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 当一个人在青年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 那么他所创造的就是多彩的青春。成就出彩人生要通过社会实践来现实, 要通过事业来展现。时代造就英雄, 伟大来自平凡。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 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 苦干实干, 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 过在一起、 干在一起, 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 脱贫事业, 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在脱贫攻坚斗争中, 1800 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 脱贫攻坚征程上, 生动诠释了 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同时, 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杰出人物, 但是只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发挥聪明才智, 为社会做出贡献, 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好高骛远、 畏惧劳苦、 贪图安逸, 最终只能虚度年华、 抱憾终生。
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 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在当今中国, 最重要的社会实践, 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基层一
线砥砺品质, 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 在实践中发现新知、 运用真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创造无悔的青春。
二、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 这一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 还包括在宪法统帅下形成的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
其中, 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 民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刑法。
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1)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确定了 国家的基本原则、 国体、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
(2) 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 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调整国家政治关系, 维护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 国家安全等, 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民商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 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 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 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 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 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 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
相关热词搜索: 作业 电大 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