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语哲学意蕴与现实指导意义】
浅析成语的哲学意蕴与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
成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成语原内容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蕴含了隽永的哲学道理。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成语的哲学意蕴。(1)物质与意识;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3)运动观;
(4)联系发展观;
(5)质量互变规律;
(6)对立统一规律;
(7)认识与实践观。哲学作为最本质的学科,对于现实中我们生产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成语;哲学;意蕴;
指导;
意义
Abstract:
Idiom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idioms reflec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contains a philosophical truth meaningful. We use the Marx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Idioms from seven aspects. (1) the material and consciousness; (2) the unity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gularity; (3) the concept of motion; (4) development view; (5) the quality of exchange law; (6) the law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7) understanding and view of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y as a discipline, for the reality of our production and life has a strong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diom; philosophy; implication; guide; significance
目录
一、成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1
(一)物质与意识……………………………………………………………… 1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
(三)运动观…………………………………………………………………… 5
(四)联系发展观……………………………………………………………… 5
(五)质量互变规律…………………………………………………………… 5
(六)对立统一规律…………………………………………………………… 6
(七)认识论与实践观………………………………………………………… 6
二、成语的现实指导意义………………………………………… 7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7
(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7
(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8
参考文献 ………………………………………………………………………… 10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是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定型语,是经过人们一再推敲、反复锤炼而成的语言精华,是人们认识的结晶,它概括了人们在探知客观世界奥秘中的实际体验与思维成果,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一、成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
(一)物质与意识
1.物质是在意识之外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随物赋形”。它说的虽是作画之理,即画画要针对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但同时也说明了物质是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
“掩耳盗铃”。偷铃的人怕别人听到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做法。“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声音是客观存在的。决定它的也是客观性的东西,不论你怎样捂住耳朵,它都不会因此而消失。此类成语还有:画蛇添足;
凭空捏造;
杞人忧天;
无中生有……。
2.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要发生作用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因而,过分地强调意识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如:“画饼充饥”。“画饼”只是人们头脑中饼子观念的表现,就如房屋设计图案只是关于房子观念的表现一样,实质上还是思想形态的东西。企图以画饼来充饥,无异于用精神代替物质,用幻想代替现实,其结果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空想。此类成语还有:望梅止渴;
白日做梦;
描鬼画神……。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如“触类旁通”。接触过某方面的事物能了解同类的另一些事物。这说明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促使认识的深化。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表示这一含义的成语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人定胜天;
愚公移山……。
然而,有时人们会忽略意识的能动作用。如:“因噎废食”、“饮鸩止渴”就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
2.物质都有其客观的规律性。物质的规律性是客观的,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如:“揠苗助长”本来是想庄稼长得快,但因违背了庄稼的生长规律,其结果是庄稼歉收,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
3.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主观符合客观,主客观相统一。在成语中,有些内容反映的却是主观脱离客观的思想。这类成语有:钻冰求火;
竹篮打水;
抱薪救火……。
(三)运动观
1.物质的运动是多样的、复杂的。反映哲学这一意义的成语有:千变万化;
变幻莫测;
瞬息万变……都是运动的一般形式,而静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成语“百动不如一静”,反映的就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有些成语反映的却是否认了物质的运动。如:“刻舟求剑”,剑掉在水里,人却不立刻下水找剑,而只是在船上刻下掉剑的地方,等船停了再找剑。这样自然是找不到剑了。船是运动的,水是运动的,掉剑的地方肯定就会变了。
2.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空间相联系的。如:“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快。这种快是与人的一生或一段长时间相比较而言的,体现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如:“远水救不得近火”,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这个成语一“远”一“近”有着鲜明的空间特征;
一“缓”一“急”又有着鲜明的时间特征,用空间特征借喻时间特征,表示空间与时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联系发展观
1.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反映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成语如:“础润而雨”。意思是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人们根据生活经验,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中推论出各种事物之间有普遍联系。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说明了“唇”与“齿”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唇”与“齿”相互依存,生死与共。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现实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的特点。如:“洛阳纸贵”。“洛阳”与“纸贵”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但由于左思的《三都赋》风行洛阳,从而使纸价上涨。把“洛阳”与“纸贵”联系了起来。这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问题、看待事情。而有些成语反映的是一种孤立的观点。这样的成语有:管中窥豹;
盲人摸象;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上升性和前进性的特点。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句强调青“胜于”蓝,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后来居上,新事物高于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上升前进的。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明旧事物内部虽已衰亡,但表面上依然很强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成语中反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也有很多。如:蹈规循矩;
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
(五)质量互变规律
1.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律性。如:“非驴非马”。它所蕴含的哲理是说:事物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不能混淆不同事物的不同质的界限。在认识事物时,既要看到不同事物的区别,驴是驴,马是马,不应当驴马不分,同时又要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承认中间状态的存在。
2.质与量的统一就是度。只有在一定的度内才会做好事情。成语如:“哀而不伤;
过犹不及;
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
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或者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度,那么正确的行动也变成了错误的了。这类成语如: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功亏一篑……。
3.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量变转变为质变,首先要有量的积累。反映量积累的成语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量的积累引起量变,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同时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滴水穿石;
积土成山;
绳锯木断……另外如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所表达的哲学含义是质相同的事物,量可能不相同。
(六)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的内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存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并行不悖;
不是冤家不聚头;
刚柔相济……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这样的成语有:冰炭不同炉;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此外,成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也含有矛盾的斗争性,但只是反映了矛盾双方的激烈斗争的形式和一方战胜另一方的结局,反映的对立性不全面。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反映内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祸起萧墙;
物腐虫生……反映外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外因是相互联系的。反映这一关系的成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泥而不滓;
自力更生……矛盾的同一和斗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反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月满则亏;
泰来否极。
3.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反映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成语“讳疾忌医”、“模棱两可”却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
对待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打蛇打七寸;
釜底抽薪……。
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分析客观事物时,要把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相结合。对待具体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量体裁衣……。
在分析矛盾时,要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下面这些成语反映的内容正好脱离了这种方法。如:截长补短;
拆东墙补西墙;
割肉补疮……。
(七)认识论与实践观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论就是一种反映论。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可知论,如成语“格物致知”。唯心主义的反映论却是不可知的,如成语“蝶化庄周”。 既然认识论是一种反映论,那么这种反映有时难免会片面化、表面化。反映这—哲学思想的成语有:不求甚解;
井底之蛙;
浅尝辄止……。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动力,反映实践对认识的影响的成语有:多见广识;
孤陋寡闻;
熟能生巧;
百闻不如一见;
老马识途;
……我们强调“知行合一”,有理论就要靠实践来证明,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反映认识对实践的影响的成语有:开卷有益;
运筹帷幄;
必躬必亲;
游刃有余……。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看问题处理事情要理论联系实际,反映这一哲学观点的成语有:兵无常势;
审时度势;
实事求是……在认识论中,还存在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思想。成语如:生搬硬套;
依葫芦画瓢;
纸上谈兵……。
综上所述,成语所表现的人们的主观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进行细致观察、周密思考、深入辩析、反复验证而形成的,它的哲学含蕴是广泛而深刻的。
二、成语的现实指导意义
成语作为中华文化千百年沉淀的精髓,至今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成语的作用是巨大的,小到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引导我们乐观、积极地生活,保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大到提高国民素质及道德水平,使我们每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
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容宽容的成语有很多,比如,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大度包容: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多可少怪:可:许可,允许;
怪:责怪。允许的多,责怪的少。指对人比较宽容大度。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克逮克容:指能和顺而宽容。宽以待人,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胜。《周易·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好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两条成语均是强调团结的力量。形容团结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同仇敌忾……。
同样,作为“四书五经”的《礼记》,记载有很多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语典故。比如,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有所终,解释是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出自《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姑息养奸,解释是为求苟安,无原则地宽容。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出自《礼记·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利不亏义,解释是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出自《礼记·儒行》。临财不苟,解释是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出自《礼记·曲礼》。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成语作为其中的一种承载工具,记载着很多文化知识和内涵,更承载着我们当代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成语、学习成语、运用成语,势必将会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很好的传承开来、将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汉大成语大词典[K],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
[2]成语概说[X],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3]成语故事大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相关热词搜索: 意蕴 浅析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