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驾驶员应急处突能力:部队应急处突喊话词
浅谈提高驾驶员的应急处突能力
前 言
驾驶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人群,工作时间一般不规律,工作过程中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工作环境活动空间狭小,还会接触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开车开的是一种心态,要想驾驶汽车在复杂多变的道路上行走自如,强烈的交通安全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控能力、熟练正确的操作技巧、丰富的驾驶经验是应急处突的前题和安全行车的保障。
一、驾驶员具备应急处突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众所周知,汽车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产财安全,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应急处突能力,造成事故,无论轻重都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相应的危害。
(一)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
事故致人损伤,在救治过程中双方及家人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浪费精力和时间,家庭收入减少,有的甚至延误升学、升职、就业等机会,最终也只是对伤者直接损失的赔偿,无法弥补其间接损失。受害人变残、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严重者死亡,在给受害人及家人带来痛苦的同时,使得原本完整的家庭瞬间残缺,失去子女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余生难安……,孩子从此得不到应有的爱护,难以愈合的创伤将影响和改变他们的将来。而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有的让家人一起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日常生活拘谨,工作生活一蹶不振;
严重的承担刑事责任,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的同时,更给家庭、自己的以后、孩子的将来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对道路设施、通讯设施、管道设施、供电设施等造成损害,轻者部分丧失作用与功能;
重者完全报废,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化学危险品运输车发生交通事故,还容易发生爆炸、泄漏、污染等二次损害。交警现场处理事故,医院全力抢救伤者,消防参与救援等等都需要增加社会成本;
事故导致交通受阻或中断也会对社会和其他公民生活产生影响。一旦恶劣的交通事故发生,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势必会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给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属、亲属带来巨大伤害,会导致一定范围内的矛盾升级,受伤害人员或其家属往往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出现家属闹丧、上访、封路等事件。而过激行为的出现,公安等相关部门势必要介入,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变,也浪费了原本就比较紧缺的警力资源,同时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长期的驾驶实践表明,驾驶员的应急处突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如果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提升驾驶员的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十分必要。
二、应急处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存在于一点一滴中,隐于一时一刻里。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没有丝毫重复的机会。无情的车轮不知碾碎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多少幸福的家庭由此而支离破碎。
(一)不良心态引发的交通事故
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包括侥幸、冒险、失落、焦虑等,已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是极易造成车辆安全事故的“危险源”。
案例1:2020年7月7日12时许,贵州省安顺市一辆车牌号为贵G·02086D的2路公交车从安顺火车站驶向客车东站,在途经虹山湖大坝中段时,公交车急转弯横冲到对面车道后,冲撞护栏并坠入水库。驾驶员张某钢因生活不如意和对拆除其承租公房不满,人为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个人极端犯罪,造成21人死亡,15人受伤,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事件凸显了驾驶员心理健康对应急处突过程的重要性,告诫我们,全社会都应关注职业驾驶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的情绪、心理健康状况要予以关心和关爱;
告诫驾驶员要抑制愤怒和急躁,遇事多沟通,用最恰当的方法自我调节和稳定情绪,以饱满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确保行车安全。
(二)不良习惯引发的交事故
不良行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经常、长期反复发生的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是诱发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驾驶员的不良习惯有不按规定让行,超速驾驶,不系安全带,随意变道抢道,开车打手机,疲劳驾驶,换道不打转向灯等等,
我仅从中选取“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作为案例分析,其他就不一一枚举了。
案例2:2020年3月5日南京江宁区发生一起车祸,监控画面显示,当时一辆电动三轮车沿着斑马线通过交叉路口,一台小客车风驰电掣地驶来,巨大的撞击力,将电三轮掀翻,造成骑手肋骨骨折,所幸并无性命之忧,两车不同程度受损,江宁交警大队确认,事故是因为小客车闯红灯超速行驶引发的。小客车司机除了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外,还因超速闯红灯,面临驾驶证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近年来,超速闯红灯引发的事故,十之七八都造成了亡人事故,令许多家庭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车祸猛于虎,超速闯红灯,无疑是一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它的危害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一些道路,许多司机因为红绿灯路口没有监控,肆意超速闯红灯,殊不知,此举,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漠视,更是对他人行车安全和生命安全的威胁。生命无价,逝去便无法再回来,借此案例提醒大家,一定要将安全驾驶放在首位,开车控制好车速,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敬畏生命,谨慎行车!
案例3:2019年8月10日18时10分许,在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案例。马某凯驾驶陕A0×××0号轻型厢式货车,途中连续驾驶未休息极度疲劳,沿河堤路由西向东行驶至上林桥北口立交南侧辅道时,操作不当致车辆失控冲入南侧人行道内,与行人丁某香发生碰撞,其驶回道路内时又与相对方向高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丁某香当场死亡,高某及其所驾驶二轮电动车乘坐人胡某怿受伤,肇事车辆受损。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责任认定:马某凯疲劳驾驶机动车对路面情况观察不足,临危操作不当且在容易发生危险路段超速行驶致车辆失控发生交通事故,其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四十二条全款之规定,为一方过错,应负此事故全部责任。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货车司机马某凯能够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确保自己在驾驶机动车四个小时就在路旁停歇一会,有效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提及疲劳驾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当困意来袭时,大家总是心存侥幸,想着“再坚持开一会也没事”,殊不知这“一会”,有时就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疲劳驾驶会导致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操作失误增加,甚至会出现下意识操作或短时间睡眠情况,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操控能力,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综上所述,驾车陋习说起来不算什么大事,但这些小节却容易酿成大祸,小则伤车伤人、大则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最易突破底线导致动作上变形,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只有循序渐进、严格标准,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能一丝不苟,每一个操作规范都落实到位,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处罚力度,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能使习惯性违章现象不再蔓延,逐步提升驾驶员的应急处突能力。
(三)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
酒后驾驶这么危险不负责任的行为总是有人不怕死去做。调查表明,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这类驾车者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结果险象环生,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严重威胁交通安全。驾驶员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要充分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从根本上杜绝酒后驾车这一严重违法行为。
案例4:福建平潭“7.1”醉驾一次死亡2人事故:2020年7月1日1时6分许,孙某某醉酒后(181.5mg/100ml)驾驶鲁G91**Q号小型轿车(车上载有王某某)沿金井大道由东往西超速行驶至事故路段时,因超越前车撞到道路左侧路沿后继续行驶,又碰撞道路右侧路沿后驶入花圃,碰撞花圃的地下管道通风设施墙面后起火燃烧,造成孙某某、王某某当场死亡及车辆受损。孙某某由于酒精的作用超速超车,且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孙某某全责。
全国各地酒驾危害宣传广泛,适值公安机关打击酒后驾驶之时,孙某某仍我行我素,酒后驾车,断送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孕育需要漫长的时间,生命的毁灭却只在瞬间,血淋淋的教训,提醒饮酒后正准备驾车的朋友,“生命无价 酒后禁驾”,这既是亲人的嘱托,也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未来的负责。
三、提高驾驶员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的方法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汽车行驶安全和应急处突能力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驾驶员掌握了确保安全的快速反应能力,才能减少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驾驶员应急处突应具备的能力
应急处突能力”是重要的专业能力和基本的技术能力,是应对处理好驾驶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1.良好的职业道德
树立全心全意为乘客、用户和货主服务的思想,履行在日常行动中,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计个人得失,文明行车,礼貌行车。
2.较高的安全素养
能够全面了解掌握最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把安全行车作为对国家、集体和自身安全的重大责任和应尽义务,严格按章行车,绝不违法违规。有高标准的安全行车记录。
3.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要求驾驶员要在行车过程中不感到疲劳,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的应付行车中各种异常情况,具备优秀的视觉特性,反应特性,操作的稳定性、抗疲劳特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过硬的驾驶操作能力
手脚动作配合协调,方向盘掌握稳妥,车速合理,变速时离合器、油门配合适当,制动运用得当,能准确处理复杂情况和紧急危险情况。熟悉路况、车况,能动车就知道车辆是否存在问题、是何问题,是否影响行车安全。
5.较高的驾驶预判能力
对一些复杂的交通情况能正确分析研判,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对行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和总结,积累自己的驾驶经验。
(二)提高驾驶员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的方法
1.培养驾驶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强化自我约束的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大力发扬敬业爱岗、遵章守纪、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将作风建设贯穿于每个驾驶员的职业生涯中。
(2)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对驾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行车中必须要有两种基本意识:一是确保行车的安全;二是把自己的任务、目标完成好。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是驾驶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种完整体现。
2.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首先要端正态度、深化观念、加强学习,通过安全宣传、法规教育培训和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使驾驶员正确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防范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驾驶员的安全知识、安全素养、安全技能、安全意识责任心、职业操守,强化安全底线的概念,增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自觉性。
3.提高驾驶员基本业务技能
定期组织汽车驾驶员学习相关培训资料,掌握车辆的技术性能和道路的类型、结构及注意事项,坚决摒弃不良习惯,逐步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培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维护保养车辆和简单诊断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努力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在驾驶中积累务实可用的好办法,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对,增强处理纷繁复杂事件的能力。
4.提高驾驶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汽车驾驶是一项对人体精力和体力消耗较大的工作,驾驶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驾车出行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要注意的是夏季昼长夜短,温度普遍较高,因天气炎热加上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我们要科学的安排好行车时间,长途驾驶应配备2名以上驾驶人,每名驾驶人连续驾驶车辆的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二小时后最好进入服务区休息20分钟,并且应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保障安全、谨慎驾驶。
日常生活和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进而影响到驾驶员的情绪,甚至影响心理健康,部门单位要全方位关注驾驶员的生活,做到技能训练与心理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多种形式梳理疏导思想矛盾症结,倾听驾驶员的建议和意见,为驾驶员排忧解难;
同时要求驾驶员在掌握驾驶技能的同时,能够适时地把握自己,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缓解消极情感,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减少因心理原因造成的技术失误,为上路的安全行使奠定心理基础。
5.提升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1)及时掌握正确处理信息。驾驶员无论是在任何恶劣天气、危险路况上行驶,首先是收集来自道路、车辆、电台的各种信息,仔细分析判断予以预测,作出相应的操作动作,联系实际及时调整偏差,再修正误差的操作,经过不断反馈多次控制,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2)掌握和熟悉汽车安全驾驶的各种应知应会。驾驶员不但要掌握法规制度,还要熟悉自己的车辆性能,在安全开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开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开车意识。
(3)学习运用交通安全心理学,注重心理健康。通过案例分析、法规宣传使驾驶员认识交通事故的实质,正确认识事故出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了解预测事故发生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关联,探索驾驶员的安全心理,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纠正各种违章行为,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为消灭萌芽事故,建立科学的依据。
(4)提高个人运用驾驶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找准应急要点。对驾驶员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行车状况开展实操演练,掌握各种路况下车辆户外规律,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开拓驾驶员的见识面、阅历面,提升行车应急工作的实操性、适用性,使驾驶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精准拆弹”,为驾驶员实际工作应急处突提供保障。
(5)开展各种实战演练。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消防、防恐防暴等应急演练,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应急处置行为,使驾驶员掌握突发险情处置流程、措施和应对方法,会报警,会疏散人员,会使用防控器械,会自救互救,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公共交通有序、稳定、安全地运行提供了保障。
结束语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驾驶员的应急处突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驾驶员要积极寻找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共性与普遍性,将法律规章、驾驶程序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任何时候,都保持头脑清醒,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知识上无盲区,技能上无短板,法律规章上的全覆盖,从细节上、程序上克服侥幸心理、麻痹心理,一旦可能会出现问题,那么马上高度重视,把风险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化解危机。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驾驶员 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