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等教育理论研讨x

| 浏览量:

高等教育理论研讨

一、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反思

自 1978 年以来 , 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沿着“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双重轨道上走过了三十年的艰难发展历程 , 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一般教育原理的“大伞”和体系下研究高等教育

实践中的理论问题。例如 , 在我国最早出版、影响也较大的由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一书中所阐述的高等教育理论问题 , 更多地带有一般教育原理的痕迹。正如潘先生所说 , 因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学科 , 并无成熟的科学体系可以遵循” , “总的来说 , 是参考普通教育学的一般体系而定 , 但并非照搬” , “它的内容是从高等教育方面取材 , 不同于普通教育学。”另外 , 这是第一本高等教育学专著 , 读者面较广。“考虑到读者对象一般并未学习普通教育学 , 所以普通教育学所阐述的一般教育与教学的重要理论 , 在高等教育学中仍有阐述” ( 潘懋

元,1984) 。在第二阶段 , 注重吸纳和运用其它学科的一般理论和具体理论来探索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在第三阶段 , 研究者一方面继续强调以其它学科诸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

科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理论问题 , 另一方面却更加急迫地希望建立起高等教育学自身的话语和理论体系 , 以划定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和其它学科的边界。

在这三阶段的发展历程中 , 人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

究, 一是探讨一般教育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特殊应用 , 二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般理论研究 , 三是高等教育理论中的具体理论研究 , 四是其他学科的一般理论和具体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渗透、融通和应

用。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三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问题域和概念体系 , 但是目前主要还存有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 ,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 还很薄弱。汪永铨先生

早在 1999 年就指出 ,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高等教

育学学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专有科学语言和完整的概念体系 ; 高等教育

实践经验还没能很好地上升到理论阐释和建构层面 ; 真正属于高等教育领域的专门理论还没有得到建立 1。甚至于 , 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研究是否有自己的理论 , 以及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哪些命题属于高等教育原理等问题的认识都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 ( 喻岳青 ,1999) 。这是我国学术界开始主动反思高等教育理论自身性质的表现。随着高等教育理论研

究自我意识的持续增强 , 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体系上也得到持续完善, 出版了很多在学界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学》专著 , 从而形成了一种颇为繁荣的局面。不过 , 从最近一些学者关于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现状的分析中 , 我们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这一判断并非不合时宜。例如:胡建华先生分析了“六五”到“十五”以来全国教育科

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 , 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项目比例只在 18%-29%之

间( 胡建华 ,2005) 。别敦荣先生通过对《高等教育研究》这一权威性期

刊 21 高等教育学研究 1997-200》年发表的 1《》 7 篇文章的统计分析 ,

发现属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的文章只有 3”2篇( 别敦荣 ,2008) 。这些

数据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薄弱提供了考量的框架。如果没有持续的量变积累过程 , 发生质变的可能性总是不大的。

第二 , 比较缺乏对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的自觉反思和研究 , 研究共同体在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时对自身所谈论的理论的性质缺乏明确的说明 , 也还没有自觉反思这些理论的来源。不可否认 , 知识的积累和理论的生成与创新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沉淀。与其它国家

相比 ,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还处于“青春期” , 至今也就只有三十年的时间。而且 , 高等教育理论现状的不尽如人意 , 也并不是我们不重视理论导致的。相反 , 理论长期以来是受到重视的 , 一个研究是否运用了某种理论 , 得出了某种理论观点 , 这往往会成为判断它是否具有影响力和穿透力的重要标准。不过 ,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主体一般很少主动去追

问理论的本质与特征、理论的来源以及构成理论的要素等关键问题 , 而是偶尔从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那里寻求零星的灵感 , 或是潜意识中认为这是哲学家的事情而将问题抛给了他们。实际上 , 如果缺乏对“理论”本身的追问 , 难免会在研究中迷失方向。追溯理论观念的起源和理论的内在规定性 , 是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

前提。这在其它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

第三 ,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还远未形成 , 防碍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量和质上的繁荣与提升。尽管高等教育学术界已注意到方法

论的重要性 , 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却面临尴尬的局面:一方面 , 从教育理论共同体的构成看 , “大多是师范大学的教育系培养出来的”,而且教育理论共同体的后备军大多来自文科 , 他们在学术课程和研究氛围中遭遇的“更多的是人文传统”。从教育研究的产出看 , “尽管有一些数量性的研究 , 但这并没有成为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主流” , 在教育研究领域 , 实证主义的范式还根本没有形成 , “尤其是在教育政策方面还

远远没有认识到科学决策对实证研究的倚重” 2。另一方面 , 受到近年来西方后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 , 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也掀起了对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指责和批评。不可否认 , 这些指责和批评有助于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反思 , 从而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也应注意到 ,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西方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领域并未因为受到大量猛烈批判而被彻底放弃。

譬如:美国尽管自 2”世纪 7”年代以来因为符号互动论、本土方法论等思潮而经历了方法论大战 , 但是那种强调观察、调查统计和定量法的操作性实证主义仍然是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方法论的主流 , 在教育研究领域里 , 大量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仍然是以定量法研究而完成的 3。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体系的构建上面临艰巨的任务 , 需要在竭力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同时 , 避免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所经历的曲折。

二、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之思

在现代学术界公认的学科划分中 ,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仅仅勉强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人文社会科学以前一度将获得与自

然科学平起平坐的地位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 教育学过去在相当长时间里为跻身人文科学之林费尽心思。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 高等教育学实际上受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多重累积挤压。

面对这一现实 , 需要研究主体以宽阔的视野 , 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论观和教育理论观的演变历程 , 反思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

理论是什么 ?人文社会科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历程。大约从 19 世纪开始 , 西方学术界在静心反思科学发展历程时不无感伤地发现 , 当自然科学从形而上学中获得解放时 , 人文科学却还长期保留着它对形而上学的从属关系 ; 而日益增长的自然知识的力量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压抑着人文科学 4。为了寻求人文科学的有限独立 , 为其探寻近似自然科学那样广阔的哲学基础 , 人文科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理论是什么”这个问题“解惑”。对自然科学的尊崇和非难这

两种相互冲突的心态一直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解惑”历程 , 形成了两种大相径庭的理论观念。

其一是实证主义的理论观念。这种理论观念是狭隘的科学观念的滥觞 , 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为自然科学的成功大为着迷的心态。尽管

自孔德提出实证主义以降 , 其间经历了以石里克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和美国式的操作性实证主义两个阶段的流变 , 但实证主义的根本精神却是一脉传承的。

在实证主义那里 , 理论被放到自然科学的天平上称量 , 自然科学成为科学的典范 , 形而上学的断言被以科学的名义除名 ; 科学的基础是观察 , 研究的程序是从假设开始 , 通过观察得来的经验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 科学作为独立于社会和道德价值的中立活动 , 并不对它的研究对象做出价值判断 , 其任务是在坚持事实和价值的分离的基础上对可观察现象给予简练的描述。

其二是后实证主义的理论观念。这种观念不仅试图破除实证主义的客观主义和价值中立的神话 , 而且也向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发起攻击。在后实证主义看来 , 理论仅仅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 , 是“可错的” , 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个人价值判断和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影

响和限制。科学对事实的观察和说明总要通过现存的“范式”或理解

的框架而展开 , 科学革命是经验观察和先验范式之间互动的双向过程《。在后实证主义思潮的鼓舞下 , 人们不再相信自然科学会提供某种真理性

知识或普遍性法则 , 以及能够从中产生普遍有效的解释和预测 , 也不再相信过去被奉为圭臬的科学观念及其所涵括的客观性、合理性和真理

性的标准。人们转而相信科学获得巨大成就的秘诀与其说出自某种方法论的内在逻辑 , 毋宁说取决于科学的社会、文化、制度和组织等因素》。

上述两种理论观念对教育研究者探索教育理论的性质都产生过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教育理论性质上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争。教育学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总是喜欢追问“教育学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

尽管较少有人认真反思何为“科学” , 但这种追问的语气大多以实证主义理论观为依据所确立的“科学标准”审视教育学。这在教育学界曾风靡一时 ,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对学界造成很多困惑。根据实证主义理论

观, 如果教育学是“科学” , 那么它必定遵循“客观主义”和“价值无涉”原则。不过 , 在奥康纳看来 , 教育理论不可避免地含有形而上学和价值判断成分 , 这使得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 因而与高度发达的

自然科学比较起来 , 教育理论至多仅仅一种“尊称”罢了 7。显然 , 教育理论有自己的独特性质。正如周作宇教授所论 , 以往从科学和哲学看到的教育理论 ,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其学科自身的局限性。只有在关注教育

活动的同时 , “在文化大结构下探讨教育理论 , 才能真正把握这种独特性质”。石中英教授通过对教育问题、教育概念、研究主体等教育学

活动诸要素具有的若干重要文化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 揭示了在 - 唯科学主义 . 遮蔽下的教育学活动的“文化性格” , 指出“教育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类以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为前提 , 以事实发现和知识积累为目的 , 以严密的逻辑体系为依托的科学活动 , 而是一类以价值建构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科学或文化科学” 8。这些研究旨在提示 , 教育理论的科学性有其自身的独特内涵 , 不能“曲于一蔽”而忽视教育理论的人文性一面。

关于教育理论的性质的争论仍在继续 , 因为作为思想源头的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理论观之间还有激烈的竞争 , 尽管实证主义理论观在遭受后实证主义思潮的批判和讨伐过程中已失去了往日的权威而逐渐式微。不过 , 在西方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领域 , 科学仍被视为可以解决一切相关

人类和社会的问题 , 客观性、合理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规范、科学方法仍被当作追求有效性的不二法门。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理论观念之间的竞争和对抗 , 实际上仅仅一种合理性对另一种合理性的竞争和对抗。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之争也是如此。相比之下 , 当前我们对

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的探讨已经落后于教育学和其它人文社会科学 ; 持续分化的理论观和教育理论观也为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套

上令人迷惑的外衣。但不可否认 , 理论观和教育理论观的持续深化和分化为反思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理论观念之间的纷争 , 让我们能够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 , 从更为综合的层面思考和应用理论。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 , 不能不从理论最一般的特点出发。

首先 , 应超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界限 , 从更为宽阔的视野把握理论的一般性质。理论既产生于对“真实世界”进行科学研究之前的非事

实性或非经验性思考过程 ( 即研究者的信仰、想象力等 ), 也可以产生于这个“真实世界”的结构。正如亚历山大指出 , 理论是由先验环境和经验环境双向互动组成的思想的连续统一体 , 观察、方法论假设、推测、规律、分层、定义、概念、模式、一般理论假设等是这个连续体的主

要成分 9。

其次 , 我们也不能不从教育理论的独特性质这一视角去考量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形式这个事实本身决定了教育

理论和高等教育理论之间的亲和性。一定意义上 , 离开一般教育原理谈论高等教育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 ,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高等教育理论所具有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理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它是研究主体在特定

时空下对高等教育问题而非其它教育问题做出的尝试性解答。高等教育问题主要来源于研究主体对高等教育历史和实践的追溯和关注。高等教育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价值问题构成高等教育问题域。

研究主体采取不同方法研究问题域中的各种问题所得出的脱离个别事

物的一般化解答和抽象 , 是高等教育理论的表现形式。概而言之 , 高等

教育理论除了含有理论的一般性质外 , 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 它是关于

高等教育的理论 , 是对高等教育问题做出的尝试性解答。不论是以实证

主义还是以后实证主义的理论观为基础解答高等教育问题而形成的高

等教育理论 , 都有其存有的价值。一方面我们不应排斥那些更多地受到

可精确描述的观察的影响而具有经验描述特性的高等教育理论 ; 另一方

面, 也不应该否认那些较少受到观察的影响的高等教育理论存有的合法性。

三、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未来发展的初步探索

在我国高等教育六十年改革发展的实践中 , 尤其是近三十年来 , 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理论研究 , 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强劲迅猛的发展态势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大

潮,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仅没能对实践发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 而且也没有充分发挥它对实践的引领作用。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呈

现的诸多问题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新中国高等教育经历六十年的发

展, 高等教育总规模在 2007 年已超过 2700 万人 , 毛入学率达 23%,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 7000 万人 , 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10。遗憾的是 , 我们很少能看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成就及其路径所做出的具有理论穿透力的解释。

理论能不能引领实践 , 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对实践中的事实和价值问题

做出合理的解释 , 提出合理可行的决策咨询 , 并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当前亟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 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永葆活力的需要 , 而且是理解和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实践 , 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另外 , 高等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要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自 2”世纪 9”年代以来 , 学术

界已经开始从逻辑起点和学科问题及范畴两条路径着手 11,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在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

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是 , 在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过程中 , “大多以教育学体系为参考框架” , 而且“理论体系与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区分问题还没有得

到较好解决 , “缺乏以科学的方法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 薛天

祥,1994) 。具体来说 , 在当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 还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 , 当后实证主义理论观在社会科学领域大行其道时 , 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却刚刚踏上以实证主义理论观为基础构建理论体系的道路。

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 , 我们一方面不要放弃以实证主义理论观为基础构建的“科学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 另一方面也要自觉地反思和超越这种“科学的”理论体系 , 认识到这种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实践的解释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局限所在 , 从而促成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多元格局 , 以更好地服务和引领高等教育实践。

第二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学术界积极关注和回应高等教育实践的呼唤 , 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 在“破题”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 但在“立论”方面往往乏善可陈。有鉴于此 , 以学科发展为取向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随之兴起 , 这些研究严格遵循高等教育的概念、知

识和逻辑体系 , 在“立论”方面进展不小 , 却又疏于“破题”。很显然 , 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 应竭力避免这种钟摆现象 , 注意处理好“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三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 需要理性对待“本土经验”和“外域理论”之间的关系 , 应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 , 将“外域”的理论和经验变为“本土”生长的资源。不可否认 , “外域”的经验和理论对我们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不过 , 自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诞生的一百多年来 , 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 正沿着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昂首前进。这尤其需要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

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 更好地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路径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和阐释 , 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最后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还必须对高等教育学和其

它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当前 , 以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

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股强劲潮流 , 学科的融

合无疑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但其它学科的方法和

理论主要是为解决其自身领域内的问题的工具 , 并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普

适性 , 因而在“借用”时一定要注意其限度 , 切实关注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

高等教育理论研讨

相关热词搜索: 研讨 高等教育 研讨 理论 高等教育理论研讨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