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引领实践实践提升实效x
作业引领实践 实践提升实效
长期以来, 大部分政治教师课后仅布置文本性作业, 学生只 需抄抄写写就可应对的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不断 推进和深入,已然不适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只有加强实践性作业, 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探索, 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实效。
一、实践性作业的概念界定 实践性作业是指教师根据课标要求, 针对教材知识, 指导学 生走进生活、深入社会,结合学生实际,带着《思想品德》的问 题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 自主探究, 从而获得知识或加深对教 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各种能力和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种开放 性、动态性的作业。
二、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原因
1、 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在生活中找教育, 为生活而 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 之成”等教育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 只有将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通过亲身感受获得 知识,才能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 “知行统一原则”等教育 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
2、 课标要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 “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 题之中, 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 “做”中“学”、 “学”中“做”,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 作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德育行为化。
3、 学科特点 思想品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一门德与智、知与 行相统一的学科。
学科知识来源于实践, 最终要回归于生活世界 指导实践,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在思想 品德教育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指导 学生生活实践,从而做到知、情、行的统一,形成正确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4、发展需要 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应用, 不仅可以提高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扩展视野, 陶冶情操, 也能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道德品质, 最大限度 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提升生活能力、 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 实践性作业的完成须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注重学科间的横 向联系,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 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不同于文本性作业的布置, 需要教师认真 研究、全盘考虑、统筹兼顾。
1、 内容针对性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与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相联系, 为 教学目标服务, 运用教材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完 成实践性作业,只有如此,才能正确指导学生的实践行为;反过 来,只有这样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才能培养学 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从而将理论 知识与自身行为实际紧密相连, 使实践性作业成为达成教学目标 的有效途径。
2、 操作可行性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不追求高、难题目,而应简单、易操作、 易实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经验、环境等相结合,充分考虑学 生的认知规律、 认知水平和学习心理特点, 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 和行为特点及地域情况。总之,要具体且可行。
3、 形式多样性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 创造多 种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而不能使方法形式过于单一。
学生可通过观察、搜集、查阅、走访、调查、问卷、体验、主动 参与等方法进行, 可由个人单独完成、 小组合作完成或全班共同 完成等形式完成。
4、 内容生活化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内容应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贴近学生的 生活实际与生活紧密相连, 立足于地方的生活环境, 关注学生身 边的生活, 结合不同时期的生活热点和社会热点。
让学生在生活 的实际情景中感受所学政治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实践的热 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实践活动。
5、 难度层次性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 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差异, 布置具有一定梯度的作业, 既满足了优生的学习需求, 又兼顾了 学困生的接受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和获得成功 的体验,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享受学习 成功的乐趣。
四、实践性作业的类型 《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求注重三维目标,为促进教学目标的 完成,也应将实践性作业分为知识型、能力型、情感与态度型三 种类型,也可将其有机结合,综合设计。
1、 知识型实践性作业
知识目标是基础, 《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和抽象性,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枯燥乏味、不易理解和掌握。布置 知识型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 感知课堂教学内 容,加深对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在实践中构建知识,从而 促进教学中知识目标的生成。
例: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遭遇险情有对策》一课前,我布置
了如下实践性作业:
标题:遭遇险情的对策
目标:了解身边险情,掌握应对各种险情的知识。
内容: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访问了解、查阅资料等方法,分 别对遭遇地震、泥石流、台风、洪水、交通事故、火灾、溺水、 中毒等险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每小组指定完成其中一种险情的 应对措施。
效果评价: 通过以上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的险 情,并保持高度的警惕。提升了学生紧急避险的意识。通过各小 组针对不同险情的对策的学习, 学生丰富和掌握了应对各种险情 的知识,提高了自护自救的能力。 2、 能力型实践性作业
能力目标是关键, 通过实践性作业的布置, 针对社会存在的 实际问题, 经过实践、 思考、分析,从而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实践中促进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发现、 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例: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珍爱生命》一课后,我布置了如下 实践性作业:
标题:远离交通伤害 目标: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注意交通安全,减少学生交通 事故的对策。
内容:( 1)查阅近几年在交通事故中学生死伤的有关数据。
(2)观察我校学生在上下学时骑车和步行中不安全行为的情况, 采访学校保卫处、保安、学生等,找出学生易发生交通伤害的原 因。( 3)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结合我校和地方道路交通实际 情况,制定一份减少我校学生交通伤害的措施。
效果评价: 以下是某一小组在作业报告中内容: “我认为造 成学生易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薄弱, 如,走路或骑车不靠右行、 单手或双手脱把骑车、 一车承载多人、 路上嬉戏打闹……还有其他机动车辆在经过学校路段未减速行 驶和避让学生 为减少因交通而对学生的伤害,我认为( 1)
学校要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在上下学路段设置警示标识,提醒过往车辆。( 3)值日老师和 保安在道路上做好引导和提醒。( 4)地方交警在学生上下学期 间加强交通指挥……”从上可以说明, 实践性作业提高了学生的 观察能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提出 了较为合理且可行的措施,提高了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能 力。
3、 情感与态度型实践性作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三维目标的灵魂, 情感和态度型 实践性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国家、 社会、家庭、他人、学习、 生活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爱在屋檐下》一课后,我布置了如 下实践性作业:
标题:走近父母 感恩行动 目标:了解父母、感恩父母、报答父母。
内容:( 1)“镜头特写”:用手机或相机拍下在工作和生 活中最能体现父母的辛劳和对自己关爱的瞬间, 待收集后利用班 级多媒体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2)“赞美父母”:在理解和 感激父母的基础上, 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 并附上父母 对你的寄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搜集古今中外赞美父母的诗句、 名言、故事,制作一份以“赞美父母的爱”为主题的手抄报。
(3) “感恩行动”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家庭实际情况, 制定一份感恩父 母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效果评价: 通过作业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 对家庭的付 出和对自己的关爱, 消除了与父母的隔阂, 提升了孝亲敬长的意 识和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恩情,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 念。
总之,要使实践性作业成为架起课堂内外的一座桥梁, 成为 连接学校、 家庭和社会的一条纽带, 促进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教学 实效的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实践 实践 作业 实效 作业引领实践实践提升实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