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1年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

| 浏览量: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 100 条 (1 2021 年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原则,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倡导先行先试,推动简政放权改革再深化,精准监管举措再细化,政务服务体验再优化,要素保障能级再提升,法治化建设进程再加快,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1.实施关键重大项目“定制化”审批。推出全流程审批服务套餐,针对审批过程中所有涉及到企业和政府的事项,充分减层级、减环节、减时限,提供个性化全流程审批服务。建立项目服务专员机制,为重大项目建设方提供“店小二”式服务。(责任单位: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2.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实现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充分运用“多规合一”平台统筹协调项目前期策划生成,进一步压缩施工许可办理前手续办理流程,为项目出库提供加速度。实现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在 1 个工作日内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一次性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的可同步申办获得不动产权证。(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办、市水务局、市文旅局、市大数据局、市地震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3.推进施工图“自审承诺制”。推进施工图审查改革,逐步扩大免于施工图审查的项目范围,实行“自审承诺制”管理,强化参与单位的质量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建设、勘察、设计单位共同签署自审承诺书替代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作为申报施工许可手续的要件。(责任单位:市建委)

 4.深化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加大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力度,帮助建设项目“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探索将区域评估嵌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文旅局、市政务办、市气象局、市地震局)

 5.优化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的审批手续。对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审批办法重新修订并统一解读,需要改变使用功能的,采用正、负面清单和部门间认定函的方式进行规划认定和消防审核。(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房产局)

 6.简化社会投资中小型项目水电气等外线接入工程审批手续。社会投资中小型项目在办理外线工程行政审批时,对于附属小型市政公用设施接入工程,符合标准的,免于办理规划、施工、占路、掘路、伐移树木等审批手续(存量建筑参照办理)。(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管局、市绿化园林局)

 7.推行用电“管家式”服务。推行高压企业“三全”办电、低压小微企业接电“阳光业扩”服务。推行高压企业全过程线上办理,可凭主体资格证号“一证”办电。推行电网可开放容量信息全公开,供电方案现场答复。推行办电业务流程全透明,电力接入行政审批线上“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办理进度在线查询。对于直接开放的低压小微企业用电申请,推行 1 个工作日内完成客户业务受理,2 个工作日内完成电源接入,线上全过程可视化点单式办电服务,实现便捷办电、快速投产。(责任单位:南京供电公司)

 8.实施省级重点园区“开门接电”服务。在省级及以上重点园区内,推进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深度融合,打造区域电网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网”。推行由园区提供基础通道(管沟、管廊、管孔等),供电公司负责电气设备接入,打造省级重点园区“开门接电”服务。(责任单位:南京供电公司、各省级重点园区)

 9.实现水电气业务报装一窗办结。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水电气业务报装综合受理窗口。综合窗口通过统一收件、统一出件、资料共享、并联审批,实现用户一次申请,同步办理获得用水、用电、用气服务。(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南京供电公司、市政务办、市大数据局)

 10.进一步压缩工商类用户(非居民)用水报装办理和行政审批时间。无外线工程,供水企业办理报装时间不超过4 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用水报装及办理行政审批总时长在现有基础上再压减不少于 40%,其中外线审批办理时间不超过 5 个工作日。(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绿化园林局、市公安交管局)

 11.进一步压缩工商类用户(非居民)用气报装办理和行政审批时间。无外线工程,供气企业办理报装时间不超过4 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用气报装及办理行政审批总时长在现有基础上再压减不少于 40%,其中外线审批办理时间不超过 5 个工作日。(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绿化园林局、市公安交管局)

 12.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扩大“多规合一”平台基层招商人员使用覆盖面,推动工业和经营性招拍挂项目在土地出让前由各级土地储备中心牵头开展空间协同,落实

 建设条件。(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发改委、市投促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13.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将新建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的不动产首次登记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内办结。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预售商品房的预告登记及抵押权预告登记、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等不动产登记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不限办理地点、不限办理时间,推动实现户籍电子证照在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政务办、市大数据局、市公安局)

 14.提高项目竣工验收效率。修订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实施办法,对新建投资建设项目开展多部门联合验收,进一步强化验收服务、整合优化竣工验收流程、简化竣工验收程序,提高项目竣工验收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实现竣工验收一口受理、并联推进、一口出件。(责任单位:市建委、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人防办)

 15.简化企业开办手续。申请人自主选取符合规定的名称,并承诺对名称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将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与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对接联通,实现名称申报和注册登记无缝衔接。进一步压缩企业登记审批周期,实现 6 个环节(企业登记、印章刻制、涉税业务办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存缴登记)半日办结。(责任单位:市市场监

 管局、市政务办、市税务局、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公积金中心,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16.探索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登记机关对商事主体登记申请人提交的登记材料实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即时予以登记确认,核发营业执照。(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7.在全市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加载到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执业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企业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填写一张申请表单即可开业,实现“证照联办、许可合一”。(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18.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试点行业许可证告知承诺制改革,在加强监督指导、守住质量安全底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办、市司法局、市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19.试行经营范围全类登记制。进一步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除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规定需要办理许可经营以及禁止经营的项目外,申请人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经营。(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20.在市场准入领域提高审批效率。对现存审批事项采取取消准入条件、放宽准入要求、制定准入标准等细化措施。通过告知承诺、行政协助、数据共享核验等手段实现减审批时限、简提交材料。(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办、市各有关部门)

 21.推行“容缺受理”。对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非关键要件“容缺后补”。在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因提交的申报材料中非关键性材料(不影响安全和公共利益)存在缺陷或瑕疵、需补正或撤换的,启动容缺受理,待申请人在约定时限内补交所缺资料后即予以核准。容缺力度与企业信用挂钩,对容缺后补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优化服务容错机制,因“容缺受理”出现相关业务办理问题,酌情予以免责。(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发改委、市司法局、市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22.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探索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优化市场主体注销办理流程,推进各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压缩办理时间。(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政务办、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23.提高改革协同性。市级部门之间加强统筹协调,在下放审批监管事项时同步下沉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合理分

 配监管力量,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基层承接能力。(责任单位:市各有关部门)

 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24.市场监管领域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的行政检查都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抽查事项、抽查计划、检查结果及时、准时向社会公开。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风险分类管理结合起来,减少对守法诚信企业的检查次数。(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各有关部门)

 25.探索重点领域“互联网+监管”。加快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规范监管行为,实现信息可追溯,减少人为干预,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各有关部门)

 26.试点违法违规用地智能化精准监管。推行“网格化巡查、网络化处置、清单化管理、一体化考核”工作模式,提高智能监管的覆盖面和时效性,构建信息动态感知、数据精准分析、问题分类管控机制,强化责任层级传导和指挥调度,提升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连片的一般耕地以及村庄周边、工矿区周边等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易发、多发

 区域的实时监管水平,做到全覆盖、全天候智能监管,全链条、全闭环精准督查。(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

 27.开展转供电环节加价专项整治工作。针对转供电环节违规加价和截留降低电价政策红利等问题,加大宣传力度,畅通举报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处罚等手段,引导规范转供电主体价格行为。(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

 28.试行“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机制。对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市场监督管理“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机制。评估已出台的新业态准入和监管政策,坚决清理各类不合理管理措施。(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各有关部门)

 29.实施“有温度的执法”。进一步细化行政处罚裁量权,落实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提高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免罚情形的把握能力。对于不予行政处罚的,除责令改正外,通过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措施,促进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各有关部门)

 30.探索非现场执法。开展《南京市非现场执法管理办法》立法调研,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执法的创新转变,提升行政执法效能。(责任单位:

 市城管局、市司法局、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

 31.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信用承诺制改革,在工程建设项目、财政资金管理等多领域使用信用承诺书,切实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做好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履责补过,恢复良好信用形象。组织编制信用惩戒豁免行为清单,建立轻微偶发失信行为豁免惩戒制度,鼓励企业履责纠错。(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32.将“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延伸到企业服务。针对部门职责不清、管辖争议等疑难复杂问题,完善健全问题受理、综合研判、协同处置、多方监督的全链条处理机制,到问题现场推动问题解决。实行重点问题跟踪督办,倒追责任,杜绝部门间推诿扯皮。(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33.建设“宁企通”企业服务平台。统一汇聚全市各类惠企政策,集中受理政策兑现申报事项。建立惠企政策事项库,在政策发布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形成可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单事项或“一件事”),在“宁企通”平台展示、办理。实现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秒触发”,一站直达、一网通办“云兑现”,解决企业“政策不知晓、找不到、不会用”

 的问题。(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大数据局、市各有关部门)

 34.推行线上线下结合的企业服务模式。为重点企业配备相对固定的服务专员,深入企业将惠企政策宣传到位、解读到位、指导到位,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政策宣传解读推送体系。加强企业风险提示。(责任单位: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

 35.政策兑现“一窗通办”。依托“宁企通”平台,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政策服务窗口,集中受理惠企政策兑现,实现惠企政策兑现“一窗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各有关部门)

 36.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宁企通”企业服务平台智能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市场主体信息,实现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优化直达资金监控,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市各有关部门)

 37.建立“南京合伙人”制度。重点从我市八条产业链中优...

相关热词搜索: 南京市 优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