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
单选题 1.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动机强度和任务难易度之间的关系是: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由此可知①④错误,排除 A、B、D 项。
2.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A、零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答案:D 3.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C 解析: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人们将采取的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道德意志就是意志在道德行为活动中的运用,题中该学生的道德意志需要提高。
4.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答案:C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使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5.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提出了“素丝说”。他认为人先天如待染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这一学说体现了墨翟所持的观点是()。
A、内发论 B、遗传决定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答案:C 解析:墨翟提出的“素丝说”体现的是外铄论的观点。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教育等。
6.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A、认知策略 B、调节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B 解析: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7.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答案:D 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8.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
A、以学生为本
B、以学校为本 C、以知识为本 D、以成绩为本 答案:A 解析: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学生的需要,尤其重视学生个体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开发理念。
9.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C 解析:教学认知能力是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10.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材料组织的阶段是()。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命阶段 答案:B 解析: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这一阶段属于关注学生阶段。
11.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答案:C 解析:复式教学是指一位教师在一节课堂上同时向两个及以上不同年级(或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教学,它是适用于人口分布相对稀少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它是用组织一个班直接教学(“动”)与其他年级自己做作业(“静”)的方式来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这种方式
适用于学生较少的情况,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都得到锻炼,能力较强。
1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答案:D 13.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答案:A 解析: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是教学的任务之一。
14.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下列关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先教后学、以教定学转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B、由关注信息的传递转向关注信息的吸收内化 C、由依赖传统教学手段转为依赖微视频的制作与使用 D、由强调全班同步学习转为允许个体异步学习 答案:D 解析:翻转课堂让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并没有强调是否允许个体异步学习。
15.高三学生小辉因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感觉前途无望。根据理性情续疗法原理,小辉的这种不合理信念属于()。
A、主观要求 B、相对化 C、糟糕至极 D、片面化 答案:C
解析:糟糕至极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如果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将是非常可怕的、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这就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
16.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答案:C 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7.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方法是()。
A、自陈量表法 B、主题统觉测验 C、罗夏克墨迹测验 D、句子完成法 答案:A
18.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从众效应 B、木桶效应 C、期待效应 D、投射效应 答案:C 解析: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尔塔效应”。是指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题干所述为期待效应。故正确答案为 C 19.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答案:D 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20.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经验直观 答案:B 解析:模象直观指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均属模拟性形象。
21.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班级活动 答案:C 解析:群众性教育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活动的规模常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数较多,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对活跃学校生活、创造某种气氛和一定的声势有很大的作用。群众性活动的方式有集会活动,竞赛活动,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文体活动,墙报和黑板报,社会公益劳动和主题系列活动等。
22.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因为冷,王军冬天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A.A、道德认识水平 B.B、道德情感水平 A、 B、道德意志水平 C、 D、道德行为水平 答案:C
解析:王军虽然知道不能迟到,但是不能够坚持下去,这说明道德意志水平薄弱,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应在于提高其道德意志水平。
23.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答案:C 解析: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24.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A
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与思想家。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25.对于备课的认识错误的是()。
A、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B、认真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C、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 D、教师只需要在上课前进行备课,平时则不需要 答案:D 解析: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教学资料,为上课做准备。
2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A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璋活动,它并非游离于其他思维形式而存在,而是包括了各种思维形式,其中发散思维是其核心。
27.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应有的责任感 B、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义务感 D、应有的道德面貌 答案:B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8.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体群体 B、松散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答案:D
解析:以个人好恶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非正式群体。
29.心理学家指出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
A、警觉反应阶段 B、抗拒阶段 C、衰竭阶段 D、结束阶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阶段,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
3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提出。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老子 答案:C 解析: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
31.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答案:A 解析: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注重个人价值,要培养“自然人”,社会本位论注重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32.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下列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答案:D 解析: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示范法。
33.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B 解析: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34.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答案:C 解析: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5.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是()。
A、社会实践活动
B、学科活动 C、课外阅读活动 D、科技活动 答案:B 解析:学科活动是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可以分学科组成不同的小组,如数学活动小组、语文活动小组等;也可以依据某一专题成立小组,如以化学实验为专...
相关热词搜索: 答案 能力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