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4常见酸导学案
常见的酸(一)
学习内容:
酸碱指示剂、几种常见的酸 学习目标:
1.知道石蕊和酚酞遇酸溶液、碱溶液、中性溶液时显示不同的颜色;
2.了解常见的酸有哪些,会写常见酸的化学式;
3.知道浓硫酸的吸水性、腐蚀性、溶解性,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4.知道浓盐酸的挥发性,能解释浓盐酸瓶口出现“白雾”的原因;
5.知道浓酸沾到皮肤、衣服上时的处理方法; 自主探究:
一、酸碱指示剂:
1.如果把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四种物质分成两大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得出结论:
石蕊和酚酞溶液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它们被称作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
;
色的石蕊溶液遇酸溶液显示
色,遇碱溶液显示
色;
色的酚酞溶液遇碱溶液显示
色,遇碱溶液显示
色; 二、常见的酸:
1.写出下列常见酸的化学式:
盐酸
硫酸
硝酸
醋酸
2.浓盐酸有
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
(填“烟”或“雾”),浓盐酸有
性气味; 浓盐酸长期敞放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或“减小”); 实验室里如果使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产生的后果是
; 三、浓硫酸的特性:
1.浓硫酸是一种粘稠的油状的液体,密度为 1.84g/cm 3 ,质量分数为 98%。
2.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长期敞放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或“减小”);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很强的脱水作用,使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碳化;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
冲洗,然后涂上 3%~5%的
溶液。
稀释浓硫酸时,要:酸入水,沿内壁、缓搅动。否则,会使水立即
,硫酸液滴向四周
,从而导致危险。
课后练习:
1.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变化是(
)
A、溶质的质量减小
B、溶剂的质量减小
C、溶液的质量减小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
)
A.变成红色
B.变成无色
C.变成蓝色
D.不变色 3.下图的几个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4.如上右图所示,若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 U 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
)
A.浓硫酸
B.食盐固体
C.氧化钙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
5.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 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捣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 1:1 浸泡 10 分钟)。
⑴用研钵捣烂的目的是
; ⑵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 2:将步骤 1 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⑶过滤的目的是
。
步骤 3:将步骤 2 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植物 名称 植物 颜色 浸取液 颜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月季花 萝卜花 丝瓜花 蓝紫 大红 紫 黄绿 红棕色 玫瑰红 紫红 黄绿 黄绿 橙黄 黄绿 黄 粉红 粉红 粉红 黄 ⑷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填植物名称)
。
⑸将月季花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
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
色。
⑹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相关热词搜索: 上册 九年级 常见上一篇: 煤矿运销系统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