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岭煤矿质量认定书煤矿x]
毕节市青松岭煤矿
煤炭建设工程
质
单位:
二 0 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目录
TOC \o "1-5" \h \z 目 录 1
第一章矿井概况 2
第一节井田概况 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节矿井安全条件 1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节矿井设计情况 22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节 矿井井巷工程量及移交标准 28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单项工程工程质量评定依据 3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 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31
附件: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小组组织机构 开工建设批复文件 联合试运转批复文件 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安全专篇批复文件 开采设计批复文件 采掘工程平面图( 1 :5000)
矿井概况井田概况第一章
矿井概况
井田概况
第一节
、交通及地理位置
(一)、矿井交通 毕节市青松岭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竹林镇, 隶属毕节市 大方县竹林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 106°052〃?106° 02 ‘仃,
北纬26°210〃?26°338〃;交通;矿区直距毕节市 15KM矿区有矿 山公路可直达竹林镇、毕节市,交通较为便利
(二)、地理坐标
东经 106°0'52〃?106°2‘ 0,北纬 26°210〃?26°338〃。
二、 自然条件
(一) 、地形地貌
矿区中部高地是分水岭。最高海拔 1658.6 米,向北逐渐见底, 海拔 1 350米,从分水岭向南逐渐变低,海拔 1407米,属低中山、斜 坡地形
(二) 、气候条件
该区属于压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平均气温为 14.1 C,
极端最高气温 34.1 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10.7C。年降雨量为
1398.4mm,平均 1235.7mm,无霜期 234 天。
(三)、水系及其主要河流
矿区地处长江与珠江分水岭西北端, 区内溪沟发育, 地表水的主
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地表水大多为雨季 “ 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
水量较小,旱季时干涸。
(四)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01),矿区地震烈 度为W度,本区及其邻近区域近年来未发现有强地震活动, 矿区属无 震害区,区域稳定性良好。
二、井田境界及储量
(一)、矿区范围
青松岭煤矿与原洋冲煤矿整合后,井田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
井田平均走向长1.4km,倾斜宽约0.7km,矿区面积2.315km2,开采标 高+ 1510?+ 1100m,主要开采M8、M9、M14煤层。拐点坐标见表3-1-3。
整合后的青松岭煤矿矿区范围与被整合前的青松岭煤矿、 洋冲煤
矿矿区范围关系如示意图3-1-1所示:
表3-1-3整合后青松岭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
X
Y
0
2920904.0000
1
2920923.0000
2
2919978.0000
3
2929988.0000
4
2918890.0000
5
2918233.0000
6
2918990.0000
7
2919006.0000
(二)、地质资源量及可采储量
1、总资源量
根据《贵州省毕节市青松岭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07 年8月,青松岭煤矿核实的地质资源储量为 1052kt,其中:122b资 源量为 303万吨, 333资源量为 438万吨, 334资源量为 311万吨。
2、 矿井工业资源量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2b+333XK=675.3 (万吨)
式中k----- 可靠性系数,取0.7?0.9,矿井地质构造简单、
煤层赋存较稳定的矿井,K值取0.85。
3、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设计计算的断层
煤 柱 - 防水 煤 柱 -井 田 边 界 煤 柱 - 地 面 建 筑 物 煤 柱 =1687.8-
(136.5+13=1538.3kt
(3)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052kt
(三)、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二可采储量宁(年生产能力x储量备用系数)
=528.0 - (30 x 1.3)?13.5(a)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矿井服务年限为 13.5 年。
四、 煤层赋存情况
(一)、地质构造及特征
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3 B)、龙潭组(Pd)、长 兴组+大隆组(P3c+d)、三叠系大冶组(「d)、及第四系(Q)。上二 叠系龙潭组(Pd)是区内唯一的含煤地层。各地层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由坡积、冲积、崩积等所形成的砂泥、砾石、
粘土组成,分布于冲沟、洼地及斜坡地带,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一般厚0?10m。
(2) 三叠系大冶组(Tid):下部为浅灰色厚层泥质灰岩,局部还夹
有一些泥质条带。
中部为灰白色厚层块状鲕粒灰岩。
局部为浅灰色厚 层块状细晶灰岩。上部为紫红色薄层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岩石风 化强烈,且岩石较为破碎,节理较为发育。厚 480?550m。
(3) 长兴组+大隆组(Psc+d):深灰色厚层状含燧石结核、条带灰
岩,层间常夹有机质条带或薄层,偶夹条带状炭质泥岩,顶部为深灰 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薄层状泥灰岩,产腕足类化石,厚 27?100m。
(4) 龙潭组(P3I):为本区含煤地层。上部为石灰岩、粉砂岩、细砂 岩夹燧石灰岩,产 M0 煤层;中部为灰色至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黑 色泥岩、石灰岩,局部夹少量炭质页岩,产 M8、 M9、 M14 煤层。下 部由灰、深灰色燧石岩、细砂岩、粉砂岩组成。
(5) 峨眉山玄武岩(P3B):绿灰色、深灰色玄武岩、玄武质火山角 砾岩,夹少量灰岩、燧石灰岩、砂岩、页岩、未见底。
2、构造
矿区属大煤山背斜南东翼。矿区总体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 130 度一180度,倾角3度-6度,矿区发现断层一条(F1)为逆断层,断 层倾向 118 度,倾角 40 度断距 8 米,未发现断距大于 10米的断层, 未见对矿井开拓影响较大的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于简 单型。
(二)、煤层
1 、含煤地层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j)为区内唯一的含煤地 层,属滨海至浅海型海陆交互相沉积,煤层属于沉积矿床。矿区范围 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j),总厚335.12m,共含煤22层,可 采9—18层,含煤层总厚度8.25m,含煤系数2.3%。根据矿山提供资 料和工程揭露情况,矿区达到稳定可采厚度的煤层有三层:M8、M9、 M14,其它煤层不可采或仅零星可采。
2、可采煤层
根据地质简测、井下开采情况及老窑调查所取得的资料,结合邻 区矿井地质勘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矿区内龙潭组含全区可采煤层 三层(M8、M9、M14 )。按其煤层的层位、煤层结构、厚度及其稳 定性、连续性、顶、底板特征分述如下:
M8煤层:顶板为泥质灰岩或泥灰岩、泥岩等岩石,厚1.8~ 2.2m, 平均厚2.00m,煤层倾角约为5°煤层底板为粘土质粉砂岩、砂质页 岩及粘土岩,稳定性较好。
M9煤层:顶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一般厚 0.75?0.8m,平均 煤层厚度0.8m,煤层底板为粘土质粉砂岩、炭质粘土岩及粘土岩,M8 煤层距M9煤层间距10m。
M14煤层:产于龙潭组中部,M9煤层之下,距M9煤层约80m,
煤层平均厚度1.10m,在区内厚度较为稳定,全区可采。有两层矸厚 度0.10-0.2米厚,煤层结构较简单。
各煤层特征见下表。
表2-3-2煤层特征表
顺序 煤层 | 煤层平均 |层间距 |煤层倾角| 结构 | 顶底板岩性
厚度(m
厚度(m)
(m)
1
M8
2.00
10
2
M9
0.8
75-80
3
M14
1.10
(度)
顶板
底板
5
无夹矸
泥岩
粉砂岩
4
无夹矸
沙岩
粉砂岩
6
有夹矸
沙岩
粉砂岩
五、水文地质情况
区域地下水类型有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 基岩裂隙水和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三类。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分布于补郎向 斜核部及局部分水岭地段,含水层为三叠系夜郎组,水位埋藏较深, 地表缺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沟谷中下部, 含水层为二叠系龙潭 组,含水微弱;松散堆积层孔隙水零星分布于残坡积层中。
(一)含水层的特征
1、 第四系(Q)?孔隙性潜水层
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山间洼地及各冲沟的沟底地段,岩性主 要为耕植土及粘土,局部地段混夹灰岩的风化碎块和崩积块体, 出露 厚度0?10m,含水性较差,动态变化极不稳定。
该层总体上讲具透水性,季节性含水。由于该层分布零星,地形 有利于自然排水,富水性弱,地下水对矿床的充水不会构成威胁。
2、 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id)及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为岩溶 裂隙含水层
大冶组和长兴组岩性和富水性相近, Tid在受外力的作用下易变
形破坏,并失去隔水性。所以将大冶组和长兴组合并为同一层来 研究,把两层统称为“ Tid +P3C”岩溶裂隙含水层。
大冶组(「d):在矿区内大面积出露,地形上常形成斜坡、陡崖
或陡坡,其间发育有方向各异的季节性小冲沟。岩性主要为浅灰~ 灰色灰岩,中部偶夹薄层泥灰岩及泥质灰岩,厚度〉 280m。根据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地表调查,分析认为该层中富水性中等。
长兴组(P3C):区内出露面积较小,在地表形成陡崖,岩性主要为 灰~深灰色灰岩、 含燧石结核灰岩, 层间常夹有机质条带或薄层, 偶夹条带状炭质泥岩,厚27?100m。据地表水文地质测绘,工作 区富水性相对较强,可达中等,但含水不均一。
(二) 隔水层的特征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I):岩性主要为浅灰色泥岩夹细砂岩、 粉砂 岩,灰岩、粘土岩、煤层及煤线等,底为粘土质硫铁矿层。含可采 煤层 M0、 M12、 M13 和 M14。
该组是含水层与隔水层交互的含水层,其中灰岩、燧石灰岩为主 要含水层,含岩溶裂隙水,细砂岩、粉砂岩含少量水,为弱含水 层,粘土岩、泥质页岩为相对隔水层。各含水层之间无明显水力 联系,水位高低不一,富水性不均一,总的趋势是北部比南部富 水性强。
(三) 充水因素
1 、地表冲沟水
矿区地表水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 一年要分季节性降水, 一般 4~ 9月,在矿区内溪沟较为发育,季节性的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 水、山坡紊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 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 冲沟附近的网状、 脉状裂隙密集, 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老窑及
原矿井浅部采空区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2、第四系孔隙水 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蓄水量有限, 对煤矿开采影响小。
3、龙潭组弱裂隙含水层
该组主要为碎屑岩, 富水性总体微弱, 在构造裂隙带及应力破坏 影响的地段,含水量相对会较大,矿床开采到这些地段,矿井出水量 会比正常出水量增大。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4、采空区积水
主要是指本矿的以前开采的采空区内积水。
由于以前对矿井地质 和测量工作不够重视,井下巷道资料不全,采空区的位置、范围和积 水情况不明。
当井下的采掘巷道意外贯通采空区时, 其中的大量积水 就会突然涌出,冲毁工作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四)矿井涌水量及水文地质类型 矿井直接冲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和老窑采空区积水,地表 冲沟水,长兴组岩溶裂隙水为直接冲水水源提供补给,故本矿区 属于裂隙水充水为主,岩溶水充水为辅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 中等复杂类型。
根据地质报告和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选择比拟法对矿井涌水量 进行预测。根据计算结果,暂取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50m3/h 最大涌 水量 130m3/h
第二节 矿井安全条件
一、 煤层顶、底板情况
M8煤层:顶板为泥质灰岩或泥灰岩、泥岩等岩石,稳定性差, 易风化崩解,遇水易膨胀、软化,为不稳定伪顶。底板为粘土质粉砂 岩、砂质页岩及粘土岩,稳定性差,为不稳定底板。
M9煤层:顶板为含燧石灰岩,稳定性较好,不易风化崩解;底 板为粉砂岩,稳定性差,为不稳定底板。
M14煤层:顶板为含燧石灰岩,稳定性较好,不易风化崩解;底 板为粉砂岩,稳定性差,为不稳定底板。
综上所述,各可采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较差,如果支护不良,可 能出现顶板跨塌、片帮、底鼓、支架下陷等工程地质问题。本矿区工 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巷道顶、底、帮的支护管理 工作,预防不良事故发生。
二、 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青松岭煤矿与洋冲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前近三年的瓦斯等级鉴定 情况见表2-3-2。
表2-3-2整合前近三年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矿井 名称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鉴定等 级
绝对瓦斯 涌出量
3
(m /min)
相对瓦斯 涌出量
(m3/t)
绝对瓦斯涌 出量
3
(m /min)
相对瓦斯 涌出量
(m3/t)
绝对瓦斯涌 出量
3
(m /min)
相对瓦斯 涌出量
(m3/t)
安谷 煤矿
1.73、8.30
1.05
8.64
1.51
9.07
低
洋冲 煤矿
0.58
8.64
无鉴定数据
无鉴定数据
低
青松岭煤矿与洋冲煤矿整合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 量可能会增大,由于矿井缺乏瓦斯梯度等相关资料, 深部瓦斯数据无 法准确预测。建议矿井在投产时及时进行瓦斯等级鉴定,加强矿井通 风和瓦斯管理,米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不发生瓦斯事故。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编制的《毕节市青松岭煤矿 M8、 M9、 M14 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 ,青松岭煤矿 M8、M9、M14号煤层分别在井田范围内+1414m、+1424m、标高以 上区域,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对 M14 煤层未作出突出危险性 鉴定。根据鉴定的结论,开采标高向下延深50m范围为不突出区,建议矿 井在向深部延深和开采 M14 煤层时,应对此区域进行煤与瓦斯突出 鉴定,若鉴定为突出煤层, 必须补作防突设计或修改设计。本次设计 暂按无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
三、 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该矿 M8、 M9 、 M14 煤层的煤 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然发火倾向鉴定结果, M8、 M9、 M14 煤层无煤尘 爆炸性和自然发火倾向。
对以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职工与矿井的安全。
四、 地温、地压
1、地温
矿井开采多年均未发现地温异常区, 地温属正常范围, 预计向深 部延深后,地温有所升高,生产过程中应及时进行监测。
2、地压
根据煤层顶板结构和岩性分析, 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较小, 通 过本矿和邻近矿井的开采情况来看, 本区未发生过冲击地压, 本次设 计暂按无冲击地压考虑。
第三节 矿井设计情况
一、矿井开拓方式
(一)、井口数目及位置
设计新系统共有3个井筒,即主平硐、行人进风井、回风斜井
1、 主平硐;
从原洋冲煤矿工业场地1444M标高施工一主平硐,井底位于 M9 煤层底板,担负煤炭、材料、矸石运输以及进风、行人、排水、 敷设各种管线等任务,投产时巷道长约1440米,坡度3%。。井筒 净断面8.9 m2掘进断面9.3 m2,为直墙半圆拱巷道,采用锚喷支护, 井口 20米和局部破碎地段采用砌碹支护,井筒安设胶带输送机和 18 kg \m 轨道。
2、 行人进风井
利用原青松岭煤矿主斜井改造为行人进风井,该井筒沿 M8煤层 布置,担负行人、敷设各种管线、进风等任务,长约 1350米坡 度5%。,净断面7.0 m2,掘进断面7. 6 m2为直墙半圆拱巷道,采用 锚喷支护,井口 20米和局部破碎地段采用砌碹支护,井筒不安设 轨道。
2、 风井
利用原青松岭煤矿主斜井上部新掘专用回风井,,该井筒沿M8煤 层顶板穿层布置,与M8煤层回风上山联通,井筒长约230米,倾角 25度,净断面8.9 m2掘进断面9.3 m2,采用锚喷支护,井口 20米和 局部破碎地段采用砌碹支护,不铺设轨道,掘进时铺设临时轨道。
表5-1-2井筒特征表
序号
井筒特征
井筒名称
备注
主平硐
进风井
回风斜井
1
井口 坐标
X
2920492
2920207
2919990
Y356014792
方位(°
317
325
336
3
井筒(坡度)倾角
3%o
5%
25
4
井口标高(m)
+1411
+ 1487
+1558
5
井底标高
6
井筒长度或斜长(m)
1440
1500
256
7
井筒断 面(m2)
净
8.9
7.0
8.9
掘进 1
9.3
7.6
9.3
8
锚喷
厚度(mm)
250
250
75
材料
锚喷
锚喷
锚喷
9
井筒装备
皮带机
蓄电机车
(二) 、水平划分及标高
青松岭煤矿主采煤层为缓斜煤层倾角4度,井田内煤层赋存可采范围 标高在+1510M--+1100M之间,上煤组M8、M9在+1435M设置开采水平, 后期开采M14煤层时在+1305M设置开采水平。
(三) 、井底车场布置
主平硐在M9煤层底板落平后布置石门平车场,车场位于 M9煤 层底板岩层中。井底车场按串车提升要求设空、重车线,铺设600mm 轨距、22kg/m钢轨,车场采用人力调车方式。巷道断面形式为三心 拱,支护材料采用锚喷支护。
(四)、通风系统及方式
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回风平硐引风道安 设两台对旋轴流式通风机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 入式通风。
(五)、开米顺序
1、盘区间的开采顺序
盘区间的盘区开采顺序为T一盘区T二盘区T三盘区T四盘区T五 盘区。
2、 盘区内的开采顺序
盘区内划分条带,采用倾斜长臂采煤法,条带间的开采顺序相 对于主平硐为后退式,
3、 区段间的开采顺序
区段间由上向下开采。
4、 煤层间的开采顺序 井田内分煤组布置,采用煤组下行式开采
盘区内采用煤层下行式开采,回采M8煤层,在回采M9煤层。
5、 工作面的推进方式
采面布置为倾斜长壁工作面, 俯斜开采, 由盘区边界向大巷方向 推进。
四、运输方式与设备选型
(一)提升、运输方式
1、主平硐
主平硐设计选用 1部DTL800\2X 160胶带运输机运煤;采用
CDXT—2.5TJ 型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机车运送矸石、材料、设备等, 配套 MF1 .0—6型矿车。
2、副井
矿井在副斜井(+1487m?+1400m)装备架空人车,担负矿井井 上、下人员的输送。
3、 运输大巷
采用DTL800\2X 160胶带运输机运煤。
4、 工作面
工作面采用 DTL650\2X 160胶带运输机运煤、SGB-420/30型刮 板输送机,工作面运输巷铺设转载刮板机运输。
(二) 轨道
主平硐、轨道大巷铺设600mn轨距18kg/m钢轨及木轨枕。工作 面回风巷铺设600m轨距15kg/m钢轨及木轨枕。
(三) 矿车
设计选用MF1.0-6型矿车运送矸石、材料、设备,MC1-6A 1吨材料 车运送材料,MP1-6A
1吨平板车运送设备,满足矿井运输的要求。矿车规格特征见表
5-3-1。
表5-3-1 矿车特征表
矿车类型
型号
容积
/ 3、
(m )
载重(kg)
外形尺寸(mm)
轨距
(mm)
轴距
(mm)
自重
(kg)
装 煤
装矸
长
宽
高
1吨矿车
MF1.0-6
1
1100
1600
1900
960
1200
600
508
500
1吨材料 车
MC1-6A
2000
2000
880
1150
600
550
494
1吨平板 车
MP1-6A
2000
2000
880
410
600
550
464
人车
XRB8-6\4
3960
1200
1538
600
1200
1800
五、生产移交
生产移交一盘区 M8煤层10801采煤工作面和10802回风巷、
108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首采工作面布置在一盘区 M8煤层中,即
10801工作面。
第四节 矿井井巷工程量及移交标准
一、矿井井巷工程量
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为 2842m (包括改造巷道488m),掘 进体积15358m3;其中岩巷970m,占总工程量的34%,煤巷1872m, 占总工程量的66%。
井巷工程量汇总表
顺序
单位工程名称
巷道
类型
支护 形式
铺轨
掘进 断面 (m2)
长度
(m)
工程量
/ 3、
(m )
备注
一一一
开拓巷道
1
主平硐
岩
锚喷
18kg/m 单
8.9
144C
13392
2
行人进风井(改造)
半煤岩
锚喷
7
135C
10125
3
风井
岩
锚喷
8.9
256
2139
4
回风上山(改造)
半煤岩
锚喷
8.9
877
8156.1
5
井底车场
岩
锚喷
8.9
50
465
6
机电硐室、消防材料库
半煤岩
锚喷
9.7
90
909
7
轨道斜巷
岩
锚喷
8.9
60
558
8
引风道
岩
砌碹
5.6
25
192.5
9
安全出口
岩
砌碹
6.3
30
255
二
准备巷道
1
运输大巷
半煤岩
锚喷
7.8
604
5496.4
2
轨道大巷
半煤岩
锚喷
22kg/m 单
7.8
550
3630
3
回风大巷
半煤岩
锚喷
8.9
550
5115
4
联络巷
半煤岩
锚喷
7
120
900
5
材料巷
半煤岩
锚喷
7
120
900
二
回采巷道
1
10801运输巷
煤
工字钢
7.8
516
4695.6
2
10801回风巷
煤
工字钢
7.8
516
4695.6
3
10801开切眼
煤
工字钢
6.5
120
830
四
硐室
1
米区变电所
半煤岩
砌碹
9.7
20
202
2
机车充电硐室
半煤岩
砌碹
9.7
20
202
3
消防材料库
半煤岩
砌碹
9.7
20
202
合计
7228
62610.2
二、移交工作面
全矿井划分为五个盘区,开采顺序为由上到下,生产移交为一盘
区M8煤层一采二掘三个工作面。
即:
采煤工作面:10801采煤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108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108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首采工作面布置在一盘区 M8煤层,即10801回采工作面
第二章单项工程工程质量评定依据
毕节市青松岭煤矿单项工程建设规模为 30万吨/年(整合),矿
井《开采设计方案》和《安全专篇》报经贵州省煤炭部门和煤矿安全 监察局,分别以黔煤规字[2008]599号、黔煤安监林字[2008]164号文 件同意毕节市青松岭煤矿进行“ 30万吨/年(整合)”技改工程建设。
已于2011年8月6日完成建设,2011年11月14日毕节市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局以安市煤安监管呈字[2011] 号文批准我矿进行联合试
运转工作。矿井(整合)技改工程已竣工,煤矿成立了工程质量验收 小组,对完成的巷道技改工程等工程项目依据下列标准进行了评定验
收:
1、煤矿井巷工程及验收标准( MT5009-94)
2、《煤矿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GBT213-90)
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
4、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毕节市青松 岭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
5、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毕节市青松 岭煤矿(整合)安全专篇》
6、《煤矿安全规程》( 2010)
7、毕节市青松岭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在矿井现场检查资料。
第三章 青松岭煤矿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在 2011 年 月 日由矿工程质量验收小组对矿井的矿建工 程、土建工程、 安装工程等工程进行了验收。矿井单项工程共含有单 位工程 44个,已竣工 44 个,竣工率 100%。其中矿建单位工程 16个, 竣工 16个,竣工率 100%;土建单位工程 16个,竣工 16 个,竣工率 100%;安装单位工程 12 个,竣工 12 个,竣工率 100%。以上三类工 程单位工程均达到规定要求。
矿井单项工程各大生产系统均已形成, 根据验收标准进行验收评 定,矿井单项工程所含单位工程竣工率达了到 100%,根据《煤炭工
程建设工程质量认证办法》 单项工程评分计算办法, 该单项工程得分
65.23 分,符合合格单项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单项工程
单项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毕节市青松岭煤矿
工程地址
毕节市大方县竹林镇
设计规模
设计概算(万元)
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30万吨/年
2560
110000000
开工日期
09年05月
竣工日期 2011年8月
建设单位
毕节市青松岭煤矿
设
计
主要单位
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资质
甲级
参加单位
资质
施
工
承建单位
涟邵建工集团
资质
参建单位
毕节市青松岭煤矿
资质
资质
资质
监理单位
资质
资质
质量监督单位
毕节市青松岭煤矿
单位工程总数
设计(个)
竣工(个)
竣工百分比(%)
合 计
44
44
100%
其
中
矿建
16
16
100%
土 建
16
16
100%
安装
12
12
100%
单项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青松岭煤矿
工 程 主 要 内 容 及 移 交 标 准
一、 主要工程内容:
(一) 矿建工程
单位工程16个
(二) 土建工程
单位工程16个
二、 移交标准:
(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二)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三)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工
程
宀
兀
成
形
象
进
度
一、 工程形象进度:兀成设计量的100%
二、 工程完成情况:
(一) 矿建工程: 单位工程 16个
(二) 土建工程: 单位工程 16个
(三) 安装工程: 单位工程 12个
该单项工程所含的单位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于 2011年 月
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各大系统运行正常。
单项工程质量认证得分计算表
工程名称:毕节市青松岭煤矿
工程
性质
工程
类另y
优良 品数 (个)
合格 品数 (个)
合 格
(个)
优良 品率
(%)
合格 品率
(%)
主 要 工 程
矿建
9
9
100
土建
8
8
100
安装
6
6
100
小记
23
23
100
般 工 程
矿建
7
7
100
土建
8
8
100
安装
6
6
100
小记
21
21
100
合 计
44
44
100
单项 工程 质量 认证 得分 计算
单项工程质量认证得分
=(A1y+0.7A1h+0.9A2y+0.6A2h ) X 100/A
=(0+0.7X 23+0+0.6X 21)X 100/44 =65.23
计 算 说 明
1、单项工程质量认证得分=(A1y+0.7A2y+0.9A2y+0.6A2y )X 100/A 式中:A 认证的单位工程总数;
A1y ――评定为优良等级的主要单位工程个数
0.7A1h 评定为合格等级的主要单位工程个数
0.9A2y 评定为优良等级的一般单位工程个数
0.6A2h ――评定为合格等级的一般单位工程个数
2、评定为“优良工程”的单位工程,应计入合格品数
序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期 间安全 状况
工程质 量事故 情况
事故处 理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优良
合格
可用
主 要
般
——一
井筒
1
主平硐
m
1440
锚喷砌碹3%o
S 净=8.9m2
V
良好
无
无
V
2
行人进风井改造
m
1350
锚喷5°
2
S 净=7.0m
V
良好
无
无
V
3
回风井
m
256
锚喷250
2
S 净=8.9m
V
良好
无
无
V
二
主要巷道
4
皮带运输大巷
m
582
工字钢--3 %
c C 2
S 净=7.0m
V
良好
无
无
V
5
轨道运输大巷
m
580
工字钢--3 %
2
S 净=7.0m
V
良好
无
无
V
6
总回风上山(改造)
m
877
锚喷6°
c C 2
S 净=7.0m
V
良好
无
无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期 间安全 状况
工程 质量 事故 情况
事故 处理 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主 要
般
7
总回风
m
680
锚喷5%o
2
S 净=8.9 m
V
良好
无
无
V
8
井底车场
m
50
锚喷 S净=8.9m2
V
良好
无
无
V
三
一盘区巷道
9
M8 煤层 10801
运输顺槽
m
520
梯工钢
c r c 2
S 净=7.0m
V
良好
无
无
V
10
M8 煤层 10801
回风顺槽
m
520
梯工钢
2
S 净=7.0m
V
良好
无
无
V
11
10801工作面开
切眼
m
120
单体支柱
2
S 净=6.5m
V
良好
无
无
V
12
M8 煤层 10802
运输顺槽
m
655
梯工钢
S 净=7.0m 2
V
良好
无
无
V
13
M8 煤层 10802
回风顺槽
m
655
梯工钢
c r c 2
S 净=7.0m
V
良好
无
无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 期间 安全 状况
工程质 量事故 情况
事故处 理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主 要
般
四
硐室
14
变电所
m
50
锚喷S净=9.7m2
V
良好
无
无
V
15
消防材料库
m
40
2
锚喷S净=9.7m
V
良好
无
无
V
16
避难硐室
m2
4
锚喷S净=7.0m2
V
良好
无
无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期 间安全 状况
工程 质量 事故 情况
事故处 理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主 要
般
——一
通风系统
1
风机配电及值班室
2 m
20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2
引风道
m
25
砌碹
2
S 净=6.6m
V
良好
无
无
V
3
安全出口
m
18
砌碹
小 -2
S 净=5m
V
良好
无
无
V
二
压风系统
4
压风机房
2 m
45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三
供电系统
5
配电室
2 m
115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期 间安全 状况
工程质 量事故 情况
事故处 理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主 要
般
四
地面运输
6
公路改造
m
8000
V
良好
无
无
V
五
室外给排水及供热
7
高位水池
3 m
220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六
辅助厂房及仓库
8
消防材料库
2 m
40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 期间 安全 状况
工程 质量 事故 情况
事故 处理 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优良
合格
可用
主 要
般
9
机修车间
2 m
300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10
职工宿舍
2 m
2500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11
食堂
2 m
400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12
澡溏
2 m
220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八
场区工程
13
挡土墙
m3
3960
料石砌筑
V
良好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 期间 安全 状况
工程 质量 事故 情况
事故 处理 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优良
合格
可用
主 要
般
14
挡矸墙
3 m
1065
料石砌筑
V
良好
无
无
V
15
窄轨铁路
副
4
V
良好
无
无
V
十
环境保护及“三废”
处理
16
污水处理池
3 m
100
砖混
V
良好
无
无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 期间 安全 状况
工程 质量 事故 情况
事故 处理 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优良
合格
可用
主 要
般
——一
一盘区
1
10801采面安装
套
1
单体支柱、 金属顶梁
V
良好
无
无
V
二
压风系统
2
压风机安装
台
2
BJ— 13\8G
V
良好
无
无
V
3
压风管路安装
m
3100
V
良好
无
无
V
三
提升系统
4
暗斜井绞车安装
套
1
JTP-1.0
V
良好
无
无
V
5
副井架空人车
套
1
V
良好
无
无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 期间 安全 状况
工程 质量 事故 情况
事故 处理 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 单位 签字
单位
数量
优良
合格
可用
主 要
般
四
通风系统
6
通风机安装
台
2
FBCDZ-6- M18B
V
良好
无
无
V
五
污水处理
7
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套
2
V
良好
无
无
V
六
供电系统
8
变压器及配电柜安装
台
5/15
V
良好
无
无
V
序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量
工程内容
质量情况
施工 期间 安全 状况
工程 质量 事故 情况
事故 处理 结果
工程
性质
施工单 位签字
单位
数量
优良
合格
可用
主 要
般
七
通讯及监控
9
通讯设备安装
套
1
SW--2000HK
V
良好
无
无
V
10
监控设备安装
套
1
KJ73N
V
良好
无
无
V
八
给排水系统
11
消防防尘管路安装
m
4000
V
良好
无
无
V
12
人员跟踪定位系统
套
1
KJ237
V
良好
无
无
V
第四章青松岭煤矿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小组组织机构
青松岭煤矿工程质量验收小组组织机构
序号
姓名
职务(职称)
备 注
1
张文学
法人代表
组长
2
丁善良
矿长
副组长
3
邓轩昂
总工程师(中级)
成员
4
朱广州
工程师(中级)
成员
5
柏干称
生产矿长
成员
6
李炳贵
机电矿长
成员
7
杨成忠
安全矿长
成员
青松岭煤矿井下、地面电话表
序号
地点
电话
备
注
1
部皮带
8047
2
一部皮带
8047
3
二部皮带
8049
4
四部皮带
8003
5
10801运输巷
8004
6
10801工作面
8006
7
泵站
8005
8
1401泵站
8050
9
1401工作面
8053
10
机电
8028
11
尤立武
8008
相关热词搜索: 煤矿 煤矿 青松 认定 青松岭煤矿质量认定书煤矿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