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层打基础中推进“学史力行”督导讲话
抓基层打基础中推进“学史力行”督导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其中,学史力行就是要紧紧扭住抓基层打基础这一实践载体,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促民生、开新局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史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新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环境错综复杂。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各种利益关系得到协调,思想情绪得到疏解,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就能得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就能得到有效疏导,社会和谐发展也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抓基层打基础当作学史力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并以此统一思想,安排工作,组织力量,狠抓落实。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搞调研、建立联系点,机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抓、办实事、解难题,坚持用基层建设成果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不断推进学史力行走深走实。
紧紧扭住高扬旗帜,确保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学习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党史的重要目的在于通过研读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历程,感悟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旗帜的作用在于引领方向与力量整合。今天,我们高扬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也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保证。百年党史表明,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当前,我们高扬旗帜,最为关键的是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尤其是引导党员干部在真学真懂真信真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努力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紧紧扭住根本环节,确保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强有力。百年党史印证了一个真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支部是基层建设的核心,抓基层、打基础,必须下大气力把党支部建设好。
要把思想搞正确。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其目的都是要不断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同党中央在思想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当前,要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为基本遵循,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要把组织搞坚强。一百年来,从战火纷飞岁月到和平建设年代,我们党始终注重依据工作实际探索总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当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强班子,建立健全党支部委员会,保证党支部对重大问题的集体领导和监督。选
准配强支部书记,继续坚持第一书记制度。二是要挺规矩,落实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党的民主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三是要严监督,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揭露和解决矛盾作为基层建设发展的动力,不断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基层自建能力。
要把作风搞端正。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衡量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度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实践中,就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刹“四风”,改进工作作风,端正行业作风,净化社会风气,从而使基层党风越来越正,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号召力和感染力越来越强。
紧紧扭住市场主体,确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活跃起来。基层是市场主体的支撑点。市场主体是指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如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处于社会经济的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020 年,我国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 2502 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 2.2 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 1.4 亿户。市场经济的活跃度,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多少和强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注重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努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后劲,需要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每个市场主体都有机会
公平竞争、公平发展,做到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认真抓紧抓好。要改善就业环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压减准入类职业资格数量,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进灵活就业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保障劳动者权益。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要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优化民生服务供给,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推进养老机构发展,引入社会力量扩大能力、提高运营和服务质量。推动更多涉及民生的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要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强化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紧紧扭住筑牢基础,确保基层建设的根基更加坚实稳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场人民战争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基础性工程。贯穿其中的“着眼实效、着眼全面、着眼长远、着眼创新,扎扎实实打基础”的指导思想,对于推进基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着眼实效,把加强基层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实劲、办实事、求实效,一点一滴地打基础。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在党迎来百年华诞的特殊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再次亮剑,意味深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使群众热切期待落空,使基层建设遭受巨大损失,使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固性,根源在上行下效。根除痼疾,必须以上率下,从领导干部做起,从点滴抓起。
着眼全面,提高基层建设的整体水平。基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面抓、抓全面。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面建设,稳步推进。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依据,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基础。
着眼长远,增强基层建设的后劲。首先要有长远观点,注意打牢发展基础。要破除“一招鲜,吃遍天”和“一俊遮百丑”的思
想,不搞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图省事,不走“捷径”,既注重发展本地区本单位的特色,又不忽视全面建设,尤其是对那些一时见效缓慢且长期管起作用的“潜绩”工作,要舍得投入,抓住不放,久久为功,一抓到底。
着眼创新,增强基层建设发展的活力。基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主体,也是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将创新发展置于基层建设首要位置,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让创新贯穿于基层建设的一切工作,以创新为核心促进基层全面进步。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学好党史,关键在于践履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动力和实效,不断凝聚砥砺前行的智慧和力量,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打基础 督导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