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马克思考试复习重点

| 浏览量:

 第一章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世间万物结合起来无非两种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1.物质的概念和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⑴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⑵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⑶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⑴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⑵意识对物质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这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物质统一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在时间空间中进行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5.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⑴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基本特征:①客观性②普遍性③多样性④条件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⑵事物的永恒发展 ①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②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第二章 6.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各种哲学派别再这个问题上的回答是不同的 在认识本质的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的东西 ⑵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两者都坚持反映论,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作是消极地、被动的反应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其缺陷在于,离开了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以及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这种反映论是不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前提,同时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将辨证论应用于反映论,也克服了它的局限性,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

 8.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不但具有客观内容的反应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特征,认识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思维再现 反映的特性就是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 能动的反映具有创造性;人的认识活动中,摹写、反映的特性与能动、创造的特性二者不可分割,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的过程是在多方面反映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反应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

 9.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第二次,从认识到实践。

  10.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⑴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⑵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⑶真理的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时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⑴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2.价值评价的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客观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第三章 1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⑴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⑵社会存在 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②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③物质生产方式,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⑶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主体不同,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层次不同,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⑷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

 映 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产生变化和发展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Ⅱ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Ⅲ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

 1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1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16.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⑴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也被称为英雄史观。

 ⑵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肯定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17.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①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③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18.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⑷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⑸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第四章 19.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能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法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20.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职能 ⑴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⑵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1.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价值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⑵作用: ①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④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导致社会资源浪费,收入两极分化,阻碍技术的进步

  2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二因素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二重性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基本矛盾)

 23.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 ⑴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前提:劳动者是自由人,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 ⑵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劳动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③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创造了剩余价值,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24.资本的划分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是由

 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创造的新价值包括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自己以及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这是可变的量

 25.m" =m/v

 m" 为剩余价值率,m 为剩余价值,v 为可变资本 m"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6.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⑴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循环阶段资本的职能:①第一阶段为购买阶段,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②第二阶段为生产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③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执行的职能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⑵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 ⑶社会生产是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第五章 27.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 复习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