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考物理复习-理科综合物理卷

| 浏览量:

  高考物理复习- - 理科综合物理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 6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7 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得 3 3 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

 14.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 45°,再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15.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 abc 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平行于 ab 边向上.当金属框绕 ab 边以角速度 ω 逆时针转动时, a 、 b 、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U a 、 U b 、 U c .已知bc 边的长度为 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U a > U c ,金属框中无电流 B. U a > U c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 a – b – c – a

 C. U bc = Bl2 ω ,金属框中无电流 21a

 B ω a b c

  D. U bc = Bl2 ω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 – c – b – a

 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3.1×103 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103 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 30°,如图所示.则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西偏北方向,1.9×103 m/s

  B.东偏南方向,1.9×103 m/s C.西偏北方向,2.7×103 m/s

  D.东偏南方向,2.7×103 m/s 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大小 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 v 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21N

 S

 E

 W

 同步轨道 赤道 转移轨道 t

 0

 P

 P 1 P 2 t 2 t 1 0

 t

 P 2 /f t 1 t 2 v P 1 /f P 2 /f P 1 /f 0

 t

 t 1 t 2 v 0

 t

 P 2 /f t 1 t 2 v P 1 /f 0

 t

 P 2 /f t 1 t 2 v P 1 /f B A C D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19.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 I 和 II,I 中的磁感应强度是 II 中的 k 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 I 中运动的电子相比,II 中的电子 A.运动轨道半径是 I 中的 k 倍

  B.加速度的大小是 I中的 k 倍 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 I 中的 k 倍

 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 I 中的相等 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轨道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

  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 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 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

  B.10

  C.15

  D.18 21.如图,滑块 a 、 b 的质量均为 m , a 套在固定竖起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 h , b 放在地面上. a 、 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 a 、 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则 A. a 落地前,轻杆对 b 一直做正功 B. 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 a 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 g

 D. a 落地前,当 a 的机械能最小时,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 22 题~ ~第 第 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 33 题~ ~第 第 0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 9 129 分)

 22.(6 分)

 某同学用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物块下滑32gh 2h

 b

 a

  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 b )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的加速度 a =_________m/s2 ,打C 点时物志的速度 v =_______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23.(9 分)

 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图(a)

 打点计时器 纸带 物块 图(b)

 3.78

 A

 3.65

 3.52

 3.39

 B

 C

 D

 E

  待测电压表 V(量程 3V,内阻约3000Ω),电阻箱 R 0 (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 R 1 (最大阻值 100Ω,额定电流 2A),电源 E(电动势 6V,内阻不计),开关 2 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永为 R V ′,与电压表内阻真实值 R V 相比, R V ′____ R V (填“>”、“=”或“<”),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 24.(12 分)

 如图,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 q >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 A 、 B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v 0 ,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60°,它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30°.不计重力.求 A 、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V S 2 R 1 R 0 E

 S 1 v 0 B

 A

 电场

 25.(20 分)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θ =30°(sin37°=0.6)的山坡 C ,上面有一质量为 m 的石板 B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 B 上有一碎石堆 A(含有大量泥土), 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 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 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 A 、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1 减为 , B 、C 间动摩擦因数 μ 2 减为 0.5, A 、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 2s 末, 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 μ 2 保持不变.已知 A 开始运动时, A 离 B 下边缘的距离 l =27m, 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2 .求:

 83

  (1)在 0~2s 时间内 A 和 B 加速度大小; (2)

 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

  (二)选考题:共 5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3 道物理题、3 3 道化学题、2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一题作答案,并用 B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33 .[ [ 物理 —— 选修 3 3 – 3] (5 15 分)

 (1)(5 分)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B

 C

 37°

 A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2)(10 分)如图,一粗细均匀的 U 形管竖起放置, A 侧上端封闭, B 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 k 关闭; A 侧空气柱长度为 l =10.0cm,B 侧水银面比 A 侧的高 h =3.0cm.现将开关 k 打开,从 U 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1 =10.0cm 时将开关 k 关闭.已知大气压强 p 0 =75.0cmHg. (i)求放出部分水银后 A 侧空气柱的长度; (ii)此后再向 B 侧注水银,使 A 、 B 两侧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k h

  34 .[ [ 物理 —— 选修 3 3 – 4] (5 15 分)

 (1)(5 分)如图,一束光沿半径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 θ ,经折射后射出 a 、 b 两束光线.则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在玻璃中, 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 a 光的波长小于 b 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 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 b 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 θ 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 a首先消失 E.分别用 a 、 b 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蹑大于 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10 分)平衡位置位于原点 O 点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 x 轴传播, P 、 Q 为 x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 x 轴正向), P 与 O 的距离为 35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 t =0 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 T =1s,振幅 A =5cm.当波传到 P 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 5s,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θ a b O

  处于波峰位置.求:

 (i)

 P 、 Q 间的距离; (ii)从 t =0 开始到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35 .[ [ 物理 —— 选修 3 3 – 5] (5 15 分)

 (1)(5 分)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形成干涉图样 B. β 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和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

  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2)(10 分)两滑块 a 、 b 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i)滑块 a 、 b 的质量之比; (ii)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t/s 2 4 6 8 0 2 4 6 8 10 12 a b x/m

  参考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C B A BC AC BC BD (一)必考题

 22.(1)3.25(2 分)1.79(2 分)

 (2)C(2 分)

 23.(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2 分)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1 分);闭合开关 S 1 、 S 2 ,调节R 1 ,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1 分);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1 分),断开 S 2 ,调节电阻箱 R 0 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1 分);读取电阻箱所示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1 分). (3)>(1 分)

 断开 S 2 ,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表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分得的电压也增大;此时 R 0 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 R V ′> R V (1 分,其他合理说法同样给分)

 24.(12 分)

 设带电粒子在 B 点的速度大小为 v B ,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变,即 v B sin30°= v 0 sin6°①

 V S 2 R 1 R 0 E

 S 1

  由此得 v B = v 0 ② 设 A 、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 AB ,由动能定理有 qU AB = m ( v – v )③ 联立②③式得 U AB =

 25.(20 分)

 (1)在 0~2s 时间内, A 和 B 的受力如图所示,其中 f 1 、 N 1 是A 与 B 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 f 2 、 N 2 是 B 与 C 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 由滑动摩擦图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 f 1 = μ 1 N 1

  ① N 1 = mg cos θ

  ② f 2 = μ 2 N 2

  ③ N 2 = N 1 + mg cos θ

 ④ 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设 A 和 B 的加速度分别 a 1 和 a 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 – f 1 = ma 1

 ⑤ mg sin θ – f 2 + f 1 = ma 2

  ⑥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a 1 =3m/s2

  ⑦ a 2 =1m/s2

  ⑧ (2)在 t 1 =2s 时,设 A 和 B 的速度分别为 v 1 和 v 2 ,则 3212B20qmv 20mg f 1 N 1 N 1 N 2 f 2 f 1 mg

  v 1 =a 1 t 1 =6m/s

  ⑨ v 2 =a 2 t 2 =2m/s

  ⑩ t > t 1 时,设 A 和 B 的加速度分别为 a 1 ′和 a 2 ′,此时 A 与 B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 a 1 ′=6m/s2

  ○ 11 a 2 ′=–2m/s2

  ○ 12 即 B 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 t 2 , B 的速度减为零,则有 v 2 + a 2 ′ t 2 =0

 ○ 13 联立○ 10○ 12○ 13得 t 2 =1s

  ○ 14 在 t 1 + t 2 时间内, A 相对 B 运动的距离为 s =( a 1 t + v 1 t 2 + a 1 ′ t )–( a 2 t + v 2 t 2 + a 2 ′ t )

  ○ 15 =12m<27m 此后 B 静止不动, A 继续在 B 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 t 3 后 A离开 B ,则有 l – s =( v 2 + a 1 ′ t 1 ) t 3 + a 1 ′ t

  ○ 16 可得 t 3 =1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 17 设 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为 t 总 ,则有 t 总 = t 1 + t 2 + t 3 =4s

  ○ 18 (利用下面的速度图线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及评分参考给分.)

 21212122212121222123

  (一)选考题

 33 .[ [ 物理 —— 选修 3 3 – 3] (5 15 分)

 (1)ACD(5 分.选对 1 个给 2 分,选对 2 个给 4 分,选对3 个给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2)(10 分)

 (i)以 cmHg 为压强单位.设 A 侧空气柱长度 l =10.0cm 时的压强为 p ;当两侧水银面高度关为 h 1 =10.0cm 时,空气柱的长度为 l 1 ,压强为 p 1 .由玻意耳定律得 Pl = p 1 l 1

  ① 由力学平衡条件得 v/m•s – 1 2 0 1 2 3 4 6 12 18 碎石堆 石板 板 t/s

  P = p 0 + h

 ② 打开开关 k 放出水银的过程中, B 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 0 ,而 A 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的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B 、 A 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 B 侧水银面低于 A 侧水银面 h 1 为止.由...

相关热词搜索: 物理 高考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