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文秘人才培养方案:
涉外文秘人才培养方案
涉外文秘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熟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具备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必备素质与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行政能力、经济管理能力、涉外事务处理能力的专门人才,精通秘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较好的交际沟通能力,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办公,主要为中等职业院校培养既掌握文秘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职业教育素质与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人才,或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能担任秘书、管理类岗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期间学生应了解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系统地掌握文秘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文秘、公关业务方面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具备秘书、文秘和公关能力,使学生达到国家对高等学校文秘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三、学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到中等职业院校从事文秘专业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及其它必备的能力素质;
3.具备中职院校文秘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毕业前必须考取教师资格证;
4.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其中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取普通话等级证书;
5、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 ___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专业素养及扎实的职业技能。
6、了解文秘教育学科的新发展,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掌握资料收集、社会调查、论文及其他应用文体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
7、熟悉我国有关文秘教育工作和文秘工作的法规和规章。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8、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大学外语四级和国家二级标准;接受普通话训练,通过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
9、掌握科学的强身健体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操;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需要时能够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
四、主干课程
职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论、普通话训练、现代汉语、
应用写作、演讲学、礼仪学、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秘书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秘书史、秘书实训、办公自动化等。
五、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 基本学制为四年。
(二)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或文学学士。
六、学时学分分配及毕业学分要求
文秘教育专业学时分配表
文秘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安排表
文秘专业资源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xx-01-02 19:29 | #2楼
一、招生对象及学习年限
(一)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高中学历的生源。
(二)学习年限
三年(全日制)。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构建了“专业核心能力+综合素质+专业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和“三动”(动脑、动口、动手)与“三办”(办文、办会、办事)职业秘书的核心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本专业所需要英语知识;
2. 掌握应用写作和逻辑知识;
3. 掌握管理心理学和管理学知识;
4. 掌握计算机应用、办公室自动化设备操作等知识;
5. 掌握秘书礼仪、公共关系和跨文化管理知识;
6. 掌握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会务策划与管理、企业秘书实务等知识;
7. 掌握企业法规与劳动关系知识;
8. 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岗位业务知识;
9.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经济法规等知识;
10.掌握国家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或国家四级秘书职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具备较强的中英文口头表达能力;
3. 具备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4.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网络应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
5. 具备较强的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和对外接待等能力;
6. 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1
7. 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
8. 具备较强的劳动关系管理能力;
9. 具备较强的人员、、管理、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
10. 具备较强的企事业单位企业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心理素质;
2.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和开拓创新精神;
3.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修养、跨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素质。
三、职业范围
四、毕业标准
(一)学分要求
三年内修满135学分。
(二)证书要求
1.广东省高职职业英语证书;
2.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水平一级及以上证书;
3.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1)国家四级(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
(2)国家四级(中级)秘书或涉外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对于获得省级竞赛三等奖以上名次的学生给予“技能对等”认定,可顶替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每一项奖励对应一个专业职业资格证。
(三)其他要求
1.专业的每个学生必须获得以下基础素质类课程的6.5个学分:
(1)《形势与政策》xx级学生一、二年级连续上4学期,确保2年不断线,以讲座形式开出,每学期8学时,合计32学时,计2学分;
2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8学时,计1学分;《青年学生健康教育》计0.5学分; (3)《入学教育》(第一学期开设)以及《毕业教育》(第六学期开设)各计1学分; (4)《社会实践》(在第二、四学期假期开设)各计0.5学分,合计1学分。
2.专业的每个学生选择获得以下选修课程学分:
学生所获得由 ___组织的职业核心课程类的相关证书,可认定为职业核心能力相应选修课程学分和成绩。
五、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六、课程结构
(一)基础及素质类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一)/(二)、 ___思想与 __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体育(一)/(二)、军事教育、、大学英语(一)/(二)、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专业基础及专业类课程
社交口语、中外文学作品选读、管理学基础、管理心理学、英语听力与口语、专业英语、办公
自动化、逻辑学、企业秘书应用写作(一)(二)、企业秘书实务、公共关系、文档管理、现代信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综合实训、市场营销、会计基础、中国税制。
(三)专业核心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测评与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及其实训。
(四)拓展类课程
含全院公选课和系内任选课两部分,其中系内任选课由以下模块组成,学生任选一模块学习。
模块一:职业沟通能力、硬笔书法基础、职业素质拓展、国学典籍选读与欣赏。
模块二:解决问题能力、广告策划与文案撰写、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
(五)综合能力类课程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七、专业核心课程
八、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安排
九、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一)本专业专任教师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具备文秘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知识与技能,具有高尚师德,能胜任文秘专业(HR方向)教学工作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人员。
(二)本专业兼任教师
具有行业企业文秘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3年以上的从业经验,熟悉行业企业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家和管理人员。
十、实践教学条件
(一)校内实训室
(二)校外实训基地
十一、教学安排
(一)专业教学周历表(周)
符号说明: /——机动; *——军事教育、入学教学、毕业教育; 空格——理论课程教学; Y——上机(机房)实训; 0——金工类实习; %——装拆实验 &——课程设计、制图测绘; $——大型实验、专业实训及考证; #——生产实习、生产见习、顶岗实习; :——考试周; @——毕业(论文)设计。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及时间分配表(附件)
【涉外文秘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相关热词搜索: 文秘 人才培养 涉外 文秘 涉外文秘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