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训练(五)含答案
高二 语文限时训练( 五 )
姓名
班别
考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________。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________的。当科学理论与技术作用于社会,(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________,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________。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大相径庭
相反相成
盛气凌人
满城风雨 B.天壤之别
相辅相成
来势汹汹
甚嚣尘上 C.大相径庭
相辅相成
盛气凌人
甚嚣尘上 D.天壤之别
相反相成
来势汹汹
满城风雨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被谣言蒙蔽,更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个 15 字。(6 分) 任何一种工作,必须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兼有几种长处,所谓业余嗜好成就胜过本行专业的,自然有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天才虽可以超越那个限度,用极少精力,极少时间,做成发明创造的奇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可希望。一般人对于某种专门事业,无 具 体 了 解 难 说 创 造 ; 无 较 深 认 识 , 决 不 能 产 生 奇 迹 。
不 只 严 谨 的 科 学 是 这 样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寓意,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一头驴听说蝉唱歌很好听,便很想跟蝉学唱歌。有一天,驴向蝉提出了恳切的请求。蝉看了看驴,说:“你真想学唱歌吗?也可以,但你必须每天像我一样以露水充饥。”驴听了很高兴,每天以露水充饥。结果,没几天,驴就饿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 分) (1)屈原《离骚》常常用香草来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两句用制作衣服的材料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
(2)李商隐在《锦瑟》中写到“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这两句中化用了“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一典故。
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 (15 分) )
令箭荷花
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
“老大爷,你买了这盆三叶梅吧,这花便宜,好活,你看它开得多么鲜艳!”花市东头,一个卖花的乡下姑娘在和一个看花的乡下老头谈生意。这个姑娘集集来卖花,二十来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
老头蹲在她的花摊前面,摇摇头,对那盆开满粉红色零星小花的三叶梅不感兴趣。“那一盆多少钱?”他朝姑娘身旁一指,眼睛里泛着某种惊喜。
那是一盆令箭荷花,在今天的花市上是独一份儿。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朵花竞相开放,花朵大,花瓣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粉红,花丝弯曲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
做的。姑娘说:“大爷,那是令箭荷花。”“我就要它!”老头口气很肯定。姑娘又解释了一句:“它贵。”老头有点生气:“有价儿没有?”
姑娘听他口气很大,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老头瘦瘦的,60 来岁,白布褂子,敞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不像是养种花草的人。姑娘问:“大爷,你是哪村的?”
“严村。”老头没有正眼看姑娘,淡淡地回了一句。
“哦,知道。”
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严村,好叮当的地方啊,村里人天天吃‘人参’„„”
看花的人们哑然失笑了,姑娘笑得弯下腰去。严村是多年来有名的贫困村,到了冬天就多靠吃自产的胡萝卜来生活,号曰吃人参。只是到了最近几年,在精准扶贫政策下,村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多数人基本脱贫。
老头儿红了脸,好像受了莫大羞辱。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多少钱,有价儿没有?”“50。”姑娘止住笑说。“35 块,多一分钱也不买。”老头坚定地说。“40,少一分钱也不卖。”姑娘也不相让。
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多是农民打扮的人。他们除了吃饭穿衣,也爱上了鲜花的香味。
一个穿着皮尔卡丹衣服的年轻人忽然挤上来说:“他不要,我要。我给你 40。”老头一看就有些急:“有个先来后到吧?这花我看中了!”
“你可拿钱呀!看你这穷样!回家吃‘人参’吧!”
一片笑声,老头的脸腾地红了:“这花我今天非买不可了!”老头用双手紧紧护着那盆令箭荷花。“皮尔卡丹”一看老头这样,他忽然凑近老头的耳朵嘀咕了几句什么。老头立刻冷着脸说:“不行不行,明天也是孩他妈的生日,她也爱花!”
“你这个人真难说话!这么贵,你吃它喝它?”
“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送花给你领导,他就能吃它喝它?”
人们听得明白,就又笑起来了。“皮尔卡丹”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陡地变了脸色说:“你是哪个村的?村支书是谁?”
老头一愣,嗔怒道:“少来这一套!唬谁呢?”
“皮尔卡丹”冷冷一笑,说:“就是嘛,你们乡下人,还缺花看吗?高粱花、棒子花、打破碗碗花,野花野草遍地都是。姑娘,给你 40 块钱,我买了!”说着,把四张崭新的钞票送到姑娘脸前。
姑娘不接他的钱,冷冷地看着他。然后又看一看蹲在地上双手护花的老头。她突然用亲切而果断的语气对老头说:“大爷,就依你,35 块,给你了。”
“皮尔卡丹”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姑娘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你你„„”
“我叫蒋小玉,南关的,我们支书叫蒋大河,你还打听谁?问吧!”
人们被她这爽直的话给逗笑了,看着她笑微微地站在花丛中,恍若她就是挺秀盛开的令箭荷花。
(根据贾大山的微型小说《花市》,有修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头对花市的描写精雕细刻,具有浓浓的诗意,它暗示了社会生活的美好变化,为下文写很多人来看花买花做铺垫。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例如“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中的“横眉”就体现了买花老头受到周围人的讥笑后生气又决心买花的心情。
C. 小说对买花老头的外貌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突出了他的身份、职业和性格特征,又与他爱花买花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D. 小说以小见大,以一个过去常以胡萝卜为粮的贫困村的老头欲花 35 元买一盆花的事,来表现生活富裕后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8. 小说中“皮尔卡丹”这一形象有何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结合全文加分析。
9. 卖花姑娘最后以 35 元钱的价格将令箭荷花卖给了老头儿,这一举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高二 语文限时训练( 五 )
答案
1. B
【解析】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二者都有“差别大”的意思,但“大相径庭”不能作宾语,故用“天壤之别”更合适。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相反相成: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并非矛盾的两个方面,用“相辅相成”更合适。来势汹汹:形容人或事物到来时的气势很猛烈。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语境说的是食品安全谣言来势很猛,无关“傲慢”,用“来势汹汹”更合适。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根据语境,用“甚嚣尘上”更合适。
2.
D
【解析】考查要补写句子的语境,是在分析科学素养、媒介素养与科学基础的关系。“当„„”后面的句子,应是承接前面某种情况出现时,即会产生的某种状态,用“就”连接才恰当。排除 A、C 两项。比较 B、D 两项,除关联词“就”外,是两个句子的颠倒。分析文意,不难发现,“公众媒介素养”是在“传播方法和路径”中表现出来的,“传播方法和路径”应当在前,故选 D 项。
3.
C
【解析】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因为各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关联词“如果”应该放在主语“受众”的后面;二是“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和“不至于被谣言蒙蔽”语序不当,应该调换位置。综上所述,修改最恰当的为 C 项。
4.①但这种人到底是少数②然而这种奇迹对于一般人③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也如此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语段内容,结合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等分析作答。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任何一种工作,必需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第一个空指出兼有几种长处的人到底是少数,第二个空指出特殊的天才,能够创造奇迹的也是少数,后文"无可希望"缺少主语,要补出相对于“天才"的“普通人"。第三个空是总结上文,由科学创作的例子联系到广泛的日常生活,是文段所说的道理具有普遍性。
5.模仿、学习不能不考虑自身的基本条件。
【解析】根据寓言故事写寓意,要抓住故事的讽刺、劝诫等作用,确定解答角度。故事中的驴是“主人公”,从它的角度分析其思想行为的对与错,可归纳出符合创作者意图的寓意。想学唱歌本身是愿意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表现,但“饿死”,显然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加思考,直接照搬他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轻信他人的经验同样不可取,相信他人以后不考虑自身条件,或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去改变,仍不可取。从蝉的角度,归纳出有价值的思想,也可适当得分,它以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别人,不考虑对方实际,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6.(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7.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A 项考核结构,BCD 项考核手法,其中 A 项,“小说开头对花市的描写精雕细刻,具有浓浓的诗意”分析错,描写不是浓墨重彩,精雕细刻,而是“粗线条概括”。故选 A
8. 形象特点:(1)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心的修养,动不动就变脸发火。这从他的脸色的变化和动作可以看出;(2)很势利,近似市侩,总想以钱和势压人,比如买花想送领导,打听人家村的支书等。
用意:(1)深化主题。批判社会中存在的物质富裕而精神贫乏的人或者现象。(2)起反衬作用(答“对比作用”也可),衬托文章中的买花的老人和卖花姑娘的淳朴。(3)推动情节的发展。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干是“小说中‘皮尔卡丹’这一形象有何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结合全文加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梳理情节根据情节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然后分析作用,作用主要从和主要人物的关系、推动情节、深化主旨的角度分析。此题从“从他的脸色的变化和动作”可以看出“其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心的修养,动不动就变脸发火很势利”;从“买花想送领导,打听人家村的支书等”可以概括其“近似市侩,总想以钱和势压人”的形象特征,作用
从主题角度看,批判社会中存在的物质富裕而精神贫乏的人或者现象,深化了主旨;从和主...
相关热词搜索: 限时 含答案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