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药理考试题库四门汇总
R4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1、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 B. 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 C. 性质稳定,耐热
D. 毒性强,引起特殊病变 E. 抗原性强 2、免疫活性细胞包括 A. T 细胞 B. K 细胞、NK 细胞 C. T 和 B 淋巴细胞
D. B 淋巴细胞 E. T 和 B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3、关于 HLA 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HLA 匹配程度越高,移植器官越易成活。
B. 所有正常有核细胞表面都表达 HLAⅠ类分子 C. 恶变细胞高表达 HLAⅠ类分子
D. 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壁细胞可表达 HLAⅡ类分子 E. HLA-B27 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发关联成分 4、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B. 支持细胞膜承受内部高压 C. 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物质交换 D. 决定细菌细胞的分裂
E. 表面有抗原表位,可以诱导免疫应答 5、霍乱弧菌生活的最适 pH为 A. 6.5~6.8 B. 6.8~7.0 C. 7.0~7.6 D. 7.7~8.0 E. 8.0~9.2
6、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用 A. 抗生素 B. 抗毒素
C. 类毒素 D. 细菌素 E. 破伤风菌苗 7、孕妇感染以下哪种微生物不会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 A. 梅毒螺旋体 B. 风疹病毒 C. 单纯疱疹病毒 D. 巨细胞病毒 E. 脊髓灰质炎病毒
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 衣原体 B. 冠状病毒
C. 支原体 D. 军团菌属 E. 立克次体 9、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A. 球菌、杆菌、弧菌 B. 球菌、杆菌、螺形菌
C. 球菌、杆菌、螺菌 D. 球菌、杆菌、弯曲菌 E. 球菌、弧菌、螺形菌 10、破伤风杆菌是 A. 专性需氧菌 B. 专性厌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微厌氧菌 E. 兼性厌氧菌 11、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是 A. 病毒和细菌 B. 细菌和衣原体 C. 病毒和类病毒 D. 真菌和钩体 E. 酵母菌和真菌
12、透明胶纸粘贴法可用于诊断 A. 钩虫病 B. 蛔虫病 C. 蛲虫病 D. 蠕形螨
E. 丝虫病 13、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A. 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 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 红细胞内期配子体 D. 子孢子 E. 裂殖子 14、绦虫病驱虫治疗的有效标准是驱除了绦虫的 A. 头节
B. 颈节 C. 幼节 D. 成节 E. 孕节 15、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 A.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B. 单个核细胞浸润
C. 中性粒细胞浸润 D. 小血管壁内外 IC 沉积 E. 小血管扩张、水肿 解析. 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认识。常见错误选小血管 扩张、水肿,是认为迟发型超敏反应属于炎症应该有小血管扩张、水肿,但这并 不是主要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细胞介导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16、关于非特异性免疫,正确的是 A. 无免疫记忆
B. 病原菌感染机体 96 小时后发生 C. 需抗原提呈细胞处理抗原 D. 作用时间长
E. 经克隆扩增和分化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的掌握。选其他四项者混淆了非
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的不同,上述选项均为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7、具有免疫调理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5a B. C3b
C. C3a D. C2b E. C4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 C3a,主要 原因是记不清是 C3a 还是C3b;选 C2b 者把有过敏毒素作用的C5a和有调理作用的 C3b 混淆了;选 C4a 者极少。C4a 的作用是过敏毒素和激肽活性。
18、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A+B B. 大分子物质必定免疫原性强
C. 聚合状态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非聚合状态蛋白质强 D. 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E. 直链结构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环状结构蛋白质强 解析. 免疫原性强弱取决于抗原决定簇种类和数量,大分子物质若无一定化学组 成和结构,其免疫原性也不强。
19、最容易诱导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 单核细胞 B. T 细胞
C. NK 细胞 D. B 细胞 E. 巨噬细胞 解析. 考查要点:T 细胞耐受的诱导。常见错误:选 B细胞。这是混淆了诱导 T、B 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条件。通常 T 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 Ag 量低;而诱导 B 细胞 耐受,需要较大剂量的 Ag。
20、与 MHC-Ⅱ类分子结合的是 A. CD3 B. CD8 C. CD5 D. CD4
E. CD2 解析. 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MHC 限制性的具体表面的记忆。常见错误是选 CD8,认
为MHC-Ⅱ类分子对应的CD分子是CD8。正确应为MHC-Ⅱ类分子对应的是 CD4 分子。
21、与类风湿因子针对的自身抗原有关的 Ig 是 A. IgD B. IgG
C. IgA D. IgM E. IgE 解析. 类风湿因子为一种自身抗体,属于 IgG。
22、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 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B. 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C. 抗原的种类 D. 抗原的物理形状 E.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解析.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23、以下哪项为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 A. 对免疫复合物的调理 B. 细胞溶解及杀菌 C. 促进抗体的生成
D. 中和病毒 E.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解析. 补体具有溶细胞,溶菌;趋化作用,调理作用及中和病毒的作用,没有抗
原性不能促进抗体生成。
24、通常不表达 MHC-I、MHC-Ⅱ类分子的是 A. NK 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成熟红细胞
D. 血小板 E. B 淋巴细胞 解析. HLA-I 类抗原:①HLA-I类抗原分子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以非共价键连接 组成。重链又称α链,是人第 6 号染色体 HLA-I 类基因编码的产物,为多态性糖蛋 白,胞外部分包括α1、α2和α3 三个功能区;轻链为非多态性β2:微球蛋白, 是人第 15 号染色体相应基因编码的产物;②分布:HLA-I 类抗原广泛分布(表达
)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及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表面,而在神经细胞、成熟的红细 胞和滋养层细胞表面尚未检出。此外,HLA-I 类抗原亦 25、发生即刻非特异性免疫
应答阶段的时间为 A. 发生于感染 0~4 小时之内
B. 发生在感染 12 小时之后 C. 发生在感染 4~96 小时之内 D. 有时可不发生 E. 发生在感染 96 小时之后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对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发生在感 染 12 小时之后”或“有时可不发生”。此阶段发生在感染 0~4 小时之内,当抗原 性异物入侵机体时,首先是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挥作用,绝大多数病原 体感染终止于此时相。
26、诱导免疫耐受时宜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皮内注射聚合的抗原 B. 静脉注射聚合的抗原 C. 肌内注射非聚合的抗原 D. 静脉注射非聚合的抗原
E. 皮内/皮下同时注射的抗原 解析. 考查要点:免疫耐受的建立。常见错误:选静脉注射聚合的抗原、肌内注 射非聚合的抗原。聚合的抗原容易诱导免疫应答,所以静脉注射聚合的抗原、肌 内注射非聚合的抗原都错;肌内注射与静脉注射相比,后者易建立耐受,所以肌 内注射非聚合的抗原错;答案皮内/皮下同时注射的抗原易诱导免疫应答。
27、血清半衰期最长的是 A. IgE B. IgD C. IgA D. IgG
E. IgM 解析.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为:IgG23 天、IgM10天、IgA6 天、IgD3 天、 IgE2.5 天。
28、免疫活性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肺、胸腺、脾、淋巴结 B. 骨髓和胸腺
C. 肺和胸腺 D. 胸腺和淋巴结 E. 脾和淋巴结 解析. 免疫活性细胞在骨髓中发生,B 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T 细胞在胸腺中发 育成熟。
29、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在特应性的过敏症患者血清中浓度可升高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解析. IgE 可以引起 I 型超敏反应,故其在过敏患者血清中浓度高。
30、形成攻膜复合物的补体成分是 A. C6b~9 B. C4b2b C. C5b~9
D. C5a~9 E. C3bBb 解析. 攻膜复合物(MAC)为补体激活共同终末过程的产物。主要机制是 C5 转化酶裂解 C5,产生 C5a 和C5b;其中 C5a 游离于液相,而 C5b 与 C6 结合为 C5b6,C5b6 与 C7 结合为 C5b~7,C5b~7与C8结合为C5b~8,C5b~8 可促进 C9 聚合,形成 C5b6789n 复合物,即攻膜复合物(MAC)。
31、在人 B 淋巴细胞膜上的最具特征的受体有 A. C3 受体 B. 丝裂原受体 C. IgGFc 受体 D.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
E. 羊红细胞受体 解析.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为B淋巴细胞膜上最具特征的受体。
32、3~6 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 lg不足 A. IgD B. IgG C. IgM D. SIgA
E. IgE 解析. 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黏膜感染的理解。常见错误是选认为 IgG 是抗感染的 主要抗体,忽略了 SIgA 是局部黏膜抗感染的主要抗体,IgA 在生后 4~6 个月左右 产生,因此 3~6 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与SIgA 分泌不足有关。
33、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直接凝集试验 B. ELISA(间接法) C. 免疫印迹法 D. ELISA(夹心法)
E. 免疫荧光技术 解析. ELISA(夹心法)灵敏性强,特异性高,是可溶性抗原的定量测定方法。
34、具有趋化作用的是 A. C1q B. C5a
C. C3 D. H 因子 E. I 因子
解析. C5a 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吸引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移行, 聚集,此即趋化作用。
35、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A. 肺、骨髓和胸腺 B. 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C. 脾、胸腺和淋巴结 D. 脾和骨髓 E. 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胸腺 解析. 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为外周免疫器官。
36、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G A. B 淋巴细胞 B. T 淋巴细胞 C. NK 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巨噬细胞 解析. 嗜碱性粒细胞可产生IgG。
37、诱导 LAK 细胞形成的是 A. IL-2
B. IL-1 C. IFN-α D. EPO E. IL-3 解析. LAK 细胞,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将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淋巴
因子白介素-2(IL-2)激活 3~5 天而扩增为具有广谱抗瘤作用的杀伤细胞。LAK 有 广谱抗瘤作用,LAK 与 IL-2合用比单用 IL-2 效果好,因为经 IL-2 激活的 LAK 在输入 人体后仍需IL-2才能维持其杀伤活性。
38、ELISA 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原的方法是 A. 间接法 B. 竞争法 C. 间接法、捕获法 D. 双抗体夹心法
E. 捕获法 解析. ELISA技术按检测目的分为间接法,夹心法和竞争法。最常用的检测抗原 方法是双抗体夹心法。
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 细胞缺陷易患慢性肉芽肿病 B. 吞噬细胞缺陷易患性连锁高 IgM 综合征 C. 吞噬细胞缺陷易患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D. T 细胞缺陷易患 DiGeorge综合征
E. B 细胞缺陷易患白细胞黏附缺陷 解析. 考查要点:免疫缺陷病的细胞基础。常见错误:B 细胞缺陷易患白细胞黏 附缺陷。慢性肉芽肿和白细胞黏附缺陷是由于吞噬细胞缺陷所致,所以 B 细胞缺 陷易患白细胞黏附缺陷、B细胞缺陷易患慢性肉芽肿病都错。性连锁高 IgM 综合征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分别是 B 和 T 细胞缺陷所致,因此吞噬细胞缺陷易患性连锁高
IgM 综合征、吞噬细胞缺陷易患重症联合免疫缺陷也不对。
40、BCG 菌株的变异属于 A. 毒力变异
B. 形态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抗原性变异 E. 荚膜变异 解析. BCG 是有毒力的牛型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期培
养传代,得到的减毒菌株,可用于预防结核感染。
41、下述哪项关于细菌致病岛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 A. 致病岛基因序列的 G+C含量与细菌染色体有明显差异 B. 致病岛基因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偏向性与细菌染色体有明显差异 C. 是建立细菌溶原性周期所必需的
D. 编码与毒力相关的基因 E. 其两侧常含有重复序列 解析. 致病岛指病原菌基因中存在编码与细菌毒力或致病性相关因子(如黏附
因子、毒素等)的外源 DNA段,其两侧往往含有重复序列、插入序列或 Trna,可
经水平传递。致病岛基因序列的 G+C 含量和密码子使用向性与细菌染色体有明 显差异。细菌基因组中可能存在有多个细菌致病岛。
42、有一定条件下细菌缺乏但仍存活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鞭毛 D. 核质 E. 荚膜 解析.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 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一般在普通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胀裂死亡
。但在高渗环境下,他们仍可存活。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称 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细菌 L 型。
43、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 核糖体 B. 信使 RNA C. 性菌毛 D. 质粒
E. 异染颗粒 解析.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 DNA,带有 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质粒能独立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 到子代细胞中。质粒不是细菌生长所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质粒除决定该菌自身的某些性状外,还可通过接合或转导作用等将有关性状传 递给另一个细菌。质粒编码的细菌性状有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的产生等。
44、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 外膜
B. 核膜 C. 线粒体膜 D. 荚膜 E. 细胞膜 解析. 格兰阴性菌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即内毒素)三部分组成。
45、某患者因近 3 天腹泻腹痛前来就诊,自述有里急后重感,便内有脓血,疑似痢疾 。试问痢疾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 A. 内毒素
B. 细胞毒素 C. 神经毒素 D. 肠毒素 E. 菌毛 解析. 依据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便血,为痢疾的典型症状。痢疾主要有痢疾志 贺菌引起,其致病物质有侵袭力(菌毛)、内毒素、外毒素(包括细胞毒素、神 经毒素、肠毒素),主要致病物质为内毒素。
46、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是 A. 磷壁酸
B. 多肽 C. 脂质 A D. 多糖 E. 多偏磷酸盐 47、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 A. 鞭毛 B. 菌毛 C. 质粒
D. 细胞壁 E. 细胞膜 48、细菌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 A. 脂质 A
B. 磷壁酸 C. 质粒 D. 异染颗粒 E. 外膜 49、功能与真核细胞线粒体类似的结构是 A. 质粒 B. 中介体
C. 异染颗粒 D. 核糖体 E. 脂多糖 50、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是 A. 螺旋体 B. 衣原体 C. 放线菌 D. 立克次体 E. 支原体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51、白喉棒状菌具有 A. 芽胞 B. 鞭毛 C. 荚膜 D. 异染颗粒
E. 菌毛 52、能以简单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原生质的细菌是 A. 异养菌 B. 自养菌
C. 腐生菌 D. 寄生菌 E. 致病菌 解析. 异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腐生菌 、寄生菌和致病菌都属于异养菌,而自养菌才能以简单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发杂原 生质。
53、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 28℃ B. 30℃ C. 32℃ D. 37℃
E. 39℃ 解析. 病原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人体环境,均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人体 的体温,即 37℃。
54、长期保存病毒的感染性,必须将病毒置于 A. 0℃ B. -70℃
C. 56℃ D. 100℃ E. 37℃ 55、多细胞真菌形成 A. 芽生增殖 B. 假菌丝
C. 卵圆形细胞 D. 菌丝体
E. 产生无性孢子 56、白喉棒状杆菌能够产生白喉素是因为基因组发生了 A. 转化 B. 转导 C. 接合 D. 基因突变 E. 溶原性转换
57、红霉素使抗菌药物钝化失活的酶类 A. 氨基苷类钝化酶 B.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C. 甲基化酶
D. β-内酰胺酶 E. 磷酸转移酶 58、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A. 霍乱弧菌 B. 白喉杆菌 C. 肉毒梭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产气荚膜梭菌 59、在采集与送检可疑含菌标本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A.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感染 B.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C.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D.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 E. 严格消毒后采集局部病变标本
解析. 在采集可疑含菌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但 是不能对病变局部进行消毒,一面杀死局部的细菌,造成假阴性的实验结果。
60、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是 A. 炭疽
B. 梅毒 C. AIDS D. 登革热 E. 丙型肝炎 解析. 炭疽减毒活疫苗可用于预防炭疽。至今尚未有预防梅毒、AIDS、登革热和 丙型肝炎的疫苗用于人群。
61、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是 A. 糖发酵试验 B. 抗 O 试验
C. VP 试验 D. 吲哚试验 E. 甲基红试验 解析. 抗 O 实验时检测待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链球菌溶血素 O 的特异性抗体,为免 疫学实验。
62、接种疫苗和类毒素后获得免疫力称为 A. 人工主动免疫
B. 自然被动免疫 C. 自然主动免疫 D. 人工被动免疫 E. 被动-主动免疫 63、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采集 A. 鼻咽拭子涂抹物 B. 粪便 C. 水疱液 D. 脑脊液
E. 血液 64、测定病毒感染性较准确的方法是 A. 红细胞凝集试验 B. 蚀斑测定
C. ID50 或 TCID50 D. 中和试验 E. 光镜检测包涵体 65、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是 A. 一般不发酵乳糖 B. 能分解甘露醇
C. 血平皿上形成双溶血环 D. 细菌能产生自溶酶 E. 串珠试验阳性 解析. 致病性葡萄球菌可以分解甘露醇,而其他葡萄球菌则不能。AD 和 E 表述的特 点都不是致病性葡萄球菌所具有的特点,故选 B。
66、分离培养淋病奈瑟菌时,下列哪种方法不能采用 A. 标本要保湿保暖 B. 标本要立即送检 C. 标本要接种预温的巧克力血琼脂平板上 D. 在厌氧环境中培养
E. 在含5%~10%CO2的大气中培养 解析. 淋病奈瑟菌专性需氧,抵抗力较弱,对热、冷、干燥和消毒剂极度敏感。初 次分离培养时需供给 5%CO2。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是适宜培养基 。最适生长温度为 35~36℃。C 和 E 所描述的条件必须采用,但 D 在厌氧环境中培养 是不能采用的,故选 D。
67、在黏膜表面黏附时可产生分解 sIgA 的蛋白酶的球菌 A. 葡萄球菌 B. 链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脑膜炎奈瑟菌 E. 淋病奈瑟菌
解析. 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包括:菌毛、外膜蛋白、内毒素和 IgA 蛋白酶。IgA 蛋白酶能分解宿主黏膜表面的 sIgA,利于细菌感染。而其他球菌则不产生 IgA 蛋白 酶,也不能够分解可溶性 IgA蛋白,所以选 E。
68、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 淋病奈瑟菌-血液传播 B. 布鲁氏菌-消化道传播 C. 伤寒杆菌-呼吸道传播 D. 脑膜炎奈瑟菌-呼吸道传播
E. 脑膜炎奈瑟菌-接触传播 解析. 布鲁氏菌和淋病奈瑟菌是接触传播、脑膜炎奈瑟菌是呼吸道传播,伤寒杆 菌是消化道传播,所以C和E组合是错误的。D 组合脑膜炎奈瑟菌-呼吸道传播是正 确的,选 D。
69、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发生多例剥脱性皮炎患者,为追踪传染源,对从医务人员及 病儿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进一步做的试验是 A. 血浆凝固酶 B. 耐热核酸酶 C. 溶血性 D. 噬菌体分裂
E. 甘露醇发酵 解析. 由于已经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题中的 C 和 E是已知的不需要再做进一步
试验,而进一步分型对于追踪传染源、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有帮助,应选 D。
70、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不同于其他链球菌的特点是 A. 产生 IgA2 蛋白酶,破坏黏膜表面 IgA B. 一般不发酵菊糖,不被胆汁溶解 C. 能产生自溶酶,并可被胆汁激活 D. 血平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
E. 血平皿上形成半透明不完全溶血性 71、致病力最强的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八叠球菌 D. 腐生葡萄球菌 E. 四联球菌 72、化脓型链球菌能产生 A. 血浆凝固酶 B. 链激酶
C. 自溶酶 D. DNA 多肽酶 E. 神经氨酸酶 73、微需氧,在大气环境中不能很好生长的是 A. 铜绿假单细胞 B. 幽门螺杆菌
C. 肺炎克雷伯菌 D. 变形杆菌 E. 流感嗜血杆菌 74、具有周鞭毛,运动活泼的是 A. 铜绿假单细胞 B. 变形杆菌
C. 肺炎克雷伯菌 D. 空肠弯曲菌 E. 嗜肺军团菌 75、欲对疑似肠热症患者进行沙门菌的分离与鉴定,病程第一周应采取的标本是
A. 血液
B. 粪便 C. 尿液 D. 胆汁 E. 痰液 解析. 肠热症随病程的进展,细菌出现的主要部位不同,因而应根据不同的病程采 取不同标本。第 1 周取外周血,第 2 周起取粪便,第 3 周起还可取尿液,从第 1 周至第 3 周均可取骨髓液。
76、患者女,42 岁。于前日参加聚餐,昨日感到不适,今晨起发热,腹痛,水样腹泻, 至下午就诊时已腹泻 6 次。第 4 次腹泻量不多,但便中有黏液样物质,红色;第 5次,想大便,但无粪便排出,第6 次拉出有点黏液和血。请问,最可能引起该疾病的病原 体及主要致病物质是 A. 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毒素 B. 鼠伤寒沙门菌,肠毒素 C. 福氏志贺菌,内毒素
D. 痢疾志贺菌,志贺毒素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解析. 根据患者发热、腹痛、脓血黏液便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志贺菌,对于志 贺菌感染来讲,,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物质。
77、在上题患者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中等大小杆菌,不分解乳糖,该病原体可能具 有 A. 志贺毒素 B. Vi 抗原
C. O139 抗原 D. 尿毒素 E. K1 抗原 解析. 如为伤寒沙门菌,则以上最可能具有的是 Vi 抗原。
78、大肠埃希菌 A. IMViC 试验结果为-+++ B. IMViC 试验结果为+++- C. IMViC 试验结果为+-+- D. IMViC 试验结果为++--
E. IMViC 试验结果为--++ 79、肥达试验中 H 凝集效价高而 O 凝集效价不高,可诊断为 A. 伤寒或副伤寒早期或其
他沙门菌感染 B. 伤寒带菌者 C. 肠热症 D. 患肠热症的可能性甚小 E. 曾接受过伤寒或副伤寒菌苗接种或非特异回忆反应
解析. ①O、H 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②若 O、H 凝集效价 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③若 O 不高 H 高,可能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④ 若 O 高 H 不高,则可能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 O 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80、与慢性肠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的病原菌为 A. 空肠弯曲菌 B. 变形杆菌 C. 胎儿弯曲菌 D. 鼠伤寒沙门菌 E. 幽门螺杆菌
解析. WHO 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
81、下列试验中可作为快速鉴定幽门螺杆菌的试验是 A. 尿素酶试验
B. 吲哚试验 C. 乳糖发酵试验 D. 外斐反应 E. 菊糖发酵试验 解析. 幽门螺杆菌能产生丰富的尿素酶,费解尿素产生氨。从而在菌体诸位形成 “氨云”——碱性物质,进而引起到缓冲胃酸的 pH 作用,是自己能在强酸的环境下 生存。
82、肉毒梭菌芽胞的特点是 A. 椭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B. 椭圆形,位于菌体次级端
C. 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D. 正圆形,位于菌体次级端 E. 椭圆形,小于菌体 解析. 肉毒梭菌是革兰阳性粗杆菌,芽胞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级端,使细菌 呈汤匙状或网球怕状。
83、可引起食物中毒 A. 猩红热毒素 B. 白喉外毒素 C. 霍乱肠毒素 D. 破伤风痉挛毒素 E. 肉毒毒素
84、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的是 A. 炭疽芽胞杆菌 B. 产气荚膜梭菌 C. 结核分枝杆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幽门螺杆菌
85、以下微生物中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最慢的是 A. 麻风分枝杆菌 B. 结核分枝杆菌
C. 大肠埃希菌 D. 布鲁氏菌 E. 破伤风梭菌 解析.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约12~24小时繁殖一代,接种后培养 3~4 周才出现 肉眼可见的菌落。麻风分枝杆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86、关于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学检查法,说法错误的是 A.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合适的样本 B. 样本不能用酸碱处理
C. 如果查到抗酸杆菌,报告“查到抗酸杆菌” D. 分离培养需要较长时间 E. 敏感实验动物为豚鼠 解析. 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类型,应采取病灶部位的适当样本,若镜检找到抗 酸性杆菌,可能是结核分枝杆菌,但通常应报告:“查到抗酸性杆菌”,由于结核 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分离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常用豚鼠或地鼠鉴别疑似结核分 枝杆菌的分离培养物以及进行毒力测定。由于细菌含有较多脂质,抵抗力强,可耐 酸碱,故可用 4%NaOH 或 3%HCl 处理。
87、女学生 18 岁。近 1 个月类咳嗽,痰中有血丝。消瘦并常感染疲乏无力、午后微 热、心悸、盗汗、食欲不振。医生高度怀疑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临床检查。其中 取痰标本集菌涂片后,应选用的染色方法是 A. 革兰染色法 B. 墨汁染色法 C. 荚膜染色法 D. 抗酸染色法
E. 镀银染色法 解析. 结核分枝杆菌为典型额抗酸杆菌。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脂 质而不易着色,故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而用抗酸染色法染色,这是分枝杆菌与其 他细菌的重要区别。结核分枝杆菌经 5%苯酚复红加温染色后可着色,但不能被 3 %盐酸乙醇脱色,故菌体成红色。即为抗酸染色阳性,而其他细菌则呈蓝色,为抗 酸染色阴性。结核分枝杆菌无鞭毛,不产生芽胞,故不采用芽胞染色法和镀银染色 法。墨汁染色法为检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种方法。
88、用 B 型菌株荚膜多糖菌
苗预防的是 A. 流感嗜血杆菌
B. 百日咳鲍特菌 C. 嗜肺军团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结核分枝杆菌 89、下列对流感嗜血杆菌培养条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需氧或兼性厌氧 B. 培养时需要 X 因子和 V因子 C. 在巧克力平板上培养后可产生溶血现象
D.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皿上共培养可产生“卫星现象” E. 长期的人工培养物中通常会丧失荚膜 解析. 流感嗜血杆菌是导致呼吸道感染,说明它对氧有特殊的要求;生长时需要 “X”和“V”两种生长辅助因子,“X”因子是细菌合成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 化酶等呼吸酶的辅基,而“V”因子是辅酶Ⅰ或Ⅱ,在细菌呼吸中起递氢体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 V 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所以两菌一起培养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比较好,菌落相对比较大,所以两菌一起培养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比较好,菌落相对比较大,看起来像卫星。细菌只有在生长环境特别好时 90、下列哪种菌不能引起化脓性感染 A. 脑膜炎双球菌 B. 肺炎链球菌 C. 破伤风梭菌
D. b 型流感嗜血杆菌 E. 淋病奈瑟菌 解析. 破伤风梭菌主要产生两种毒素——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在破 伤风梭菌致病中,痉挛毒素对人体的毒性最大,引起的临床症状最明显,甚至可导 致死亡。痉挛毒素的作用靶位是脊髓灰质前角α神经元,导致骨骼肌强直性痉挛 。如果胸廓强直性痉挛,就阻碍胸廓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窒息,甚至死亡。
91、下列病原体不是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是 A. 鼠疫杆菌 B. 布鲁氏菌 C. 炭疽杆菌 D. 贝纳柯克斯体 E. 百日咳杆菌 92、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可能患有的病是 A. 破伤风 B. 炭疽 C. 伤寒 D. 波浪热
E. 肉毒中毒 解析. 布氏杆菌病(波浪热)可由直接接触受染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饮用未经 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杆菌的奶制品(如黄油和奶酪)而引起,罕 有人与人间传播者。
93、在有氧条件下形成芽胞 A. 布鲁氏菌 B. 破伤风梭菌 C. 产气荚膜菌 D. 鼠疫耶尔森菌 E. 炭疽芽胞杆菌
94、使用白喉抗毒素,错误的是 A. 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肤过敏试验 B. 发现过敏者,无法使用
C. 可用于紧急预防 D. 可用于治疗 E. 可用于治疗必须早期足量 解析. 对密切接触白喉患者的 易 感 儿童 需 肌 内注 射1000~2000U白喉抗毒素进行 紧急预防,同时注射白喉类毒素以延长免疫力。对白喉患者的治疗采取早期、足 量注射白喉抗毒素血清以直接中和体内的毒素,并配合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红霉素等进行抗菌治疗。注射抗毒素血清前需做皮肤试验。对白喉抗毒素皮肤试验阳性者可采取少量多次脱敏注射法。
95、百日咳鲍特菌的阳性生化反应是 A. 乳糖发酵 B. 液化明胶 C. H2S 试验 D. 吲哚试验 E. 氧化酶试验
解析. 百日咳鲍特菌的生化反应弱,不分解糖类,不产生吲哚,不产生硫化氢,不利 用枸橼酸那,不分解尿素。
96、五岁男孩,咳嗽一个月。初起有发热、喷嚏、咳嗽等症。现已不发热,但咳嗽 日渐加重,尤夜间为重,为阵发性痉咳伴呕吐。体检:患儿精神萎靡,面部浮肿,眼 结膜出血,舌系带溃疡,肺部未闻啰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达 30×109/L。经红霉素治疗三天后症状减轻。其感染的病原菌最可能是
A. 肺炎链球菌 B. 呼吸道合胞病菌 C. 腺病菌 D. 肺炎支原体 E. 百日咳鲍特菌
解析. 百日咳鲍特菌主要侵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早期有轻度咳嗽,1~2 周后出 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可持续数周,随后进入恢复期。
97、关于星形诺卡菌描述错误的是 A. 为外源性感染 B. 诺卡菌中致病力最强 C. 可通过血行播散,引起脑膜炎 D. 痰液和组织切片中可寻找到硫磺样颗粒
E. 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 解析. 诺卡菌属感染为外源性感染,星形诺卡菌致病力最强。星形诺卡菌主要由 呼吸道或创口侵入机体,引起化脓性感染。可通过血行播散,引起脑膜炎与脑脓肿 。诺卡菌属的脓液标本中常见黄色或黑色颗粒状的诺卡菌属菌落。放线菌的痰液 和组织切片中可寻找到硫磺样颗粒。
98、放线菌属主要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 腹膜炎 B. 肺炎 C. 盆腔炎 D. 上呼吸道感染 E. 龋齿和牙周炎
解析. 放线菌根据其感染途径和涉及的器官,临床可分为面颈部、胸部、腹部、 盆腔和中枢神经系统放线菌病。黏液放线菌还能产生一种黏性很强的多糖物质6-去氧太洛糖,使口腔中其他细菌也黏附在牙釉质上形成菌斑,进而在口腔中细菌分解食物中糖类产酸腐蚀釉质,形成龋齿。其他细菌可进一步引起齿龈炎和牙周炎。故 E 是对的。
99、可形成菌丝,不形成孢子,不出芽繁殖 A. 放线菌
B. 分枝杆菌 C. 皮肤癣菌 D. 新型隐球菌 E. 螺杆菌 100、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 A. 支原体
B. 衣原体 C. 细菌 D. 立克次体 E. 病毒 解析. 支原体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型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101、支原体与细菌的主要不同点是 A. 无细胞壁
B. 含有两种核酸 C. 含有核糖体 D. 细胞核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 E. 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解析. 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而细菌则具有细胞壁。
10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动物源性疾病 A. 流行性斑疹伤寒
B. 地方性斑疹伤寒 C. 恙虫病 D. 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 E.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解析. 上述选项中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及人粒细胞 无形体均有动物宿主作为传染源,均属于动物源性疾病。而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 染源主要是病人,不属于动物源性疾病。
103、莫氏立克次体和恙虫病东方体的储存宿主是 A. 病人 B. 啮齿动物
C. 家畜 D. 幼猫 E. 兔 104、普氏立克次体增殖分布的特点 A. 在细胞质内分散存在
B. 在细胞质内和核内存在 C. 在细胞近核处成堆存在 D. 在细胞外黏附存在 E. 在细胞吞噬溶酶体中存在 105、五日热巴通体增殖分布的特点 A. 在细胞质内分散存在 B. 在细胞质内和核内存在 C. 在细胞近核处成堆存在 D. 在细胞外黏附存在
E. 在细胞吞噬溶酶体中存在 106、衣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 A. 含有 RNA 和 DNA B. 有核糖体 C. 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D. 二分裂方式繁殖 E. 对抗生素敏感 解析.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归属于细菌学范畴,但 衣原体不能独立产生代谢所需的能量,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作为能量来源,因而
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
107、衣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是 A. 有细胞壁 B. 含有 RNA 和 DNA C. 二分裂方式繁殖 D. 对抗生素敏感 E. 在无生命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解析. 衣原体以类似细菌二分裂的方式繁殖,有 RNA 和DNA 两种核酸,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衣原体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108、关于肺炎嗜衣原体的致病性,下列叙述哪些不正确 A. 只寄生于人类,无动物储存宿主 B. 经呼吸道传播 C. 大多数感染表现为亚临床型 D. 其抗体的存在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密切相关 E. 除引起肺炎外,还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解析. 肺炎嗜衣原体是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易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咽炎 和鼻窦炎等,一般症状较轻。目前认为,肺炎嗜衣原体还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密切 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109、一患者因断续性咳嗽 2周就医,临床诊断为衣原体肺炎,以下临床特点正确的 是 A. 6 个月内婴幼儿比较多见
B. 高热 C. 起病急 D. 肺实变体征 E. 青霉素有特效 解析. 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起病多较缓慢,可表现为咽痛、咳嗽、发热等,但症 状一般较轻,较少引起肺实变体征,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无效,多采用四环素类、大 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
110、引起鸟疫的是 A. 沙眼衣原体 B. 兽类衣原体 C. 肺炎衣原体 D. 鹦鹉热衣原体
E. 肺炎支原体 111、鹦鹉热衣原体的自然宿主是 A. 人 B. 主要是人 C. 禽类和低等哺乳动物
D. 牛和羊 E. 昆虫 112、常引起瘘管的疾病是 A. 沙眼 B. 泌尿升至感染 C. 沙眼衣原体肺炎 D. 成人包含体结膜炎 E. 性病淋巴肉芽肿
113、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抗生素主要是 A. 磺胺类 B. 青霉素
C. 头孢菌素 D. 链霉素 E. 四环素 解析. 尽管钩端螺旋体结构类似革兰阴性菌,但临床上常用青霉素治疗。
114、关于影响病毒致病作用的因素,哪项是错误的 A. 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 B.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杀伤作用 C. 病毒引起的免疫性病例损伤 D. 机体接受抗生素的剂量与种类
E. 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 解析. 抗生素对病毒无作用 115、关于干扰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 B. 抗病毒化学治疗剂 C. 病毒感染后,由宿主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球蛋白 D. 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结构基因活化后产生一种糖蛋白
E. 病毒复制所产生的衣壳抗原 116、病毒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 A. 直接杀伤病毒 B. 阻止病毒吸附
C. 阻止病毒脱壳 D. 阻止病毒核酸转录 E. 阻止病毒释放 解析. 中和抗体作用机制主要是直接封闭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病毒抗原表面,或改 变病毒表面构型,组织病毒吸附、侵入易感细胞。中和抗体不能直接灭活病毒。
117、病毒感染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免疫球蛋白,其中能作为早期感染指标而具有 诊断价值的一种是 A. IgA B. IgM
C. IgE D. IgD 解析. IgM 是最早产生的抗体,故检查 IgM 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118、一个 4 岁女孩轻微发热,口咽部疼痛,空腔粘膜、牙龈、咽部、嘴唇,以及手 和脚后跟边缘有无数水疱
状病变。小泡不含巨细胞或异常细菌。患者一周后自愈 。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 单纯疱疹病毒 B. 麻疹病毒 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 肠道病毒 E71 型
E. 立克次体 解析. 5 岁儿童,在口腔黏膜、手和足出现小泡状病变,未查到巨细胞,支持手-足- 口病的诊断。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E71型和柯萨奇病毒 A16 引起,常在 1 周左右痊愈,仅极少数病例可伴有无菌性脑膜炎和心肌炎。若病变部位存在巨细胞,则提示是疱疹病毒感染。
119、检测细胞内包涵体可作为 A. 鉴定病毒的特异性依据 B. 衡量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志之一 C. 诊断是否有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 D.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
E. 测定病毒数量的指标 解析. 病毒感染形成包涵体用于诊断的知识。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在 细胞的一定部位(胞核、胞质)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可在光镜下观察到 。对病毒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病毒毒力强弱是病毒固有特性,与包涵体形成 无关。测定病毒数量一般采用空斑形成试验只有狂犬病毒感染形成的包涵体可 作为诊断依据,一般只作为辅助诊断。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可以形成包涵体。
120、在电镜下可观察到病毒颗粒 107/ml,而空斑形成试 验 只 能 检 测 到105PFU/ml, 原因最可能是 A. 空斑形成试验所用细胞为允许细胞 B. 在原液中存在几种病毒 C. 空斑形成试验不敏感 D. 此病毒发生基因变异 E. 100 个病毒颗粒中仅有 1个病毒颗粒具有传染性
解析. 病毒数量与感染性的关系。电镜可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病毒颗粒(≧107/ml)的样品浓度,但是电镜可见病毒颗粒不一定是具有感染性;而空斑形 成试验正是利用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原理以检测样品中活病毒的数量,因此 E选项最合理。
121、从可疑病例中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的事项中错误的是 A. 运送标本时注意保温(室温)
B. 采取急性期标本 C. 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 D. 标本应尽快送检 E. 可采集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 解析. 病毒标本的采取和运送原则。其具体要求为采集病人急性期标本,在抗病 毒治疗前采集,对易受污染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时应使用抗生素以抑制标本中的细菌或真菌等生长繁殖,标本采集后要注意冷藏并及时送检,检查抗体 IgG时应采集双份血清。因此选项 A 的内容是错误的,故答案选 A。
122、关于麻疹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病毒
B. 有特异性预防方法 C. 病后免疫力持久 D. 与 SSPE 有关 E. 感染细胞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解析. 麻疹病毒为球形或丝形,有胞膜,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核心为不分节段的单 负链 RNA。
123、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原因是 A. 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故免疫力不强 B. 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 C. 流感病毒型别多 D. 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成新的亚型
E. 乙型流感病毒易变异形成新亚型 解析. 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或两种抗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异,或者由于两 种或两种以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基因重组而形成,并出现与前次流行株的抗原结构不同的新亚型(如 H1N1 转变为H2N2 等)。由于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这些新亚型可以与旧亚型交替出现或共同存在,引起人间流感大流行。
124、主要引起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是 A. 呼吸道合胞病毒
B. 柯萨奇 B 组病毒 C. 流感病毒 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 腮腺炎病毒 125、婴幼儿急性肠胃炎的
主要病原体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柯萨奇病毒 C. 埃可病毒 D. 人类轮状病毒
E. 肠道病毒 126、HBV 的核酸类型为:
A. 单正链 RNA B. 单负链 RNA C. 双链 RNA D. 不完全双链环状 DNA
E. 分节段双链 DNA 解析. HBV 属于嗜肝 DNA 病毒科,基因组不完全双链环状 DNA。
127、下列 HBV 蛋白中,不属于病毒结构蛋白的是 A. HBsAg B. HBcAg C. HBeAg
D. PreS1Ag E. PreS2Ag 解析. HBeAg 不属于结构蛋白,是由Pre-C蛋白切割加工后形成并分泌至血液循环 中的,一般不出现在 HBV 颗粒中,其余选项均为 HBV 结构蛋白。
128、HBV 的致病机制不包括 A. 特异性 CTL 对感染肝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B. 肝细胞凋亡 C. 自身免疫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D. Ⅰ型超敏反应
E. Ⅲ型超敏反应 解析. HBV 通过体液免疫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是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Ⅲ型超 敏反应,而不是由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故致病机制不包括 D。
129、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指标是 A. 抗 HBe B. 抗 HBs C. 抗 HBc-IgM
D. 抗 HBc-IgG E. HBsAg 130、控制丁型肝炎,对献血者的血液应严加检查 A. HBsAg
B. HBcAg C. HBeAg D. HDAg E. HEAg 131、血清中不用检测到 A. HBsAg B. HBcAg
C. HBeAg D. 抗-HBs E. 抗-HBc 132、可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毒是 A. 登革病毒
B. 单纯疱疹病毒 C. 戊型肝炎病毒 D. 脊髓灰质炎病毒 E. 轮状病毒 解析. 在丛林地区,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可以作为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通过蚊子叮咬而使病毒在自然界中循环。
133、蚊是乙型脑炎病毒长期储存宿主的主要原因是 A. 蚊可叮咬多种家畜或禽类 B. 乙型脑炎病毒不会致使蚊病 C. 乙型脑炎病毒在蚊体可形成病毒血症 D. 蚊体可携带乙脑病毒越冬以及经卵传代
E. 蚊可在动物与人体间传播乙型脑炎病毒 解析. 受乙型病毒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经卵传代,蚊子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 重要的储存宿主。
134、尚无有效疫苗用于预防的疾病是 A. 登革热
B. 乙型脑炎病毒不会致使蚊病 C. 肾综合征出血热 D. 森林脑炎病毒 E. 甲型肝炎 解析. 目前登革病毒疫苗尚未研究成功,亦无登革热的特效治疗方法。
135、denguevirus 的病原体是 A. 乙型脑炎 B. DHF
C. HFRS D. AIDS E. ATL 136、HTLV-1 病原体是 A. 乙型脑炎 B. DHF C. HFRS D. AIDS E. ATL
137、提高 HTLV 分离的敏感性可用的是 A. 标本与外周血单核细胞作共同培养
B. 幼猪疫苗接种 C. E 蛋白 D. 检车 p26 抗原 E.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抗原 138、汉坦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 单片段单负链 RNA B. 多片段单负链 RNA
C. 单片段单正链 RNA D. 多片段单正链 RNA E. 双股 RNA 解析. 汉坦病毒的核算类型
为单负链 RNA,分三个片段。
139、VZV 常见的潜伏部位为 A. 运动神经 B. 三叉神经节 C. 脊髓后根神经节
D. 外周神经节 E. 骶骨神经节 解析. 原发感染后,VZV 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陈年以 后,或细胞免疫低下时,潜伏的 VZV 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突达到其所支配的皮肤细 胞,在细胞内增殖引起带状疱疹。
140、潜伏于骶神经节的是 A.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
B.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
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D. 巨细胞病毒(CMV)
E. EB 病毒 141、与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的病原体是 A. HHV-1 B. HHV-2 C. HHV-3 D. HHV-4 E. HHV-5
142、幼儿急疹的病原体是 A. 人疱疹病毒 5 型 B. 人疱疹病毒 6 型
C. 人疱疹病毒 7 型 D. 人疱疹病毒 8 型 E. 人疱疹病毒 4 型 143、对于细小 DNA 病毒的陈述错误的是 A. 20 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的球形颗粒 B. 最简单的动物 DNA 病毒 C. 病毒抵抗力较强 D. 细小病毒 AAV 对骨髓中分裂旺盛的红系前体细胞有高亲嗜性
E. 可引起儿童传染性红斑 解析. 细小病毒 B19 对骨髓中分裂旺盛的红系前体细胞具有高度亲嗜性,通过直接杀细胞作用和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主要与人类的传染性红斑、镰状细胞贫血患 者的一过性再生障碍危象以及先天感染造成的自发性流产等有关。
144、患者女性,52 岁。半年来有迅速进展的健忘、头痛、失眠,体重下降,伴步态 不稳。电图出现特征性的三项波。脑髓液标本 14-3-3蛋白检测阳性。否认家族 中有类似疾病。既往手术史,无出国史。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 散发性 CJD
B. 家族性 CJD C. 医源性 CJD D. 变异型克-雅病 E. 老年性痴呆症 解析. 对于临床疑似 CJD 的病例,脑髓液 14-3-3 蛋白检测是重要性的三项波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家族性CJD 有家族遗传性。医源性CJD 多有神经系统手术史、接受器官移植史。变异型克-雅病与疯牛病有关。老年性痴呆症与阮粒感染无关,脑 髓液标本 14-3-3 蛋白阴性。
145、临床发现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疑似为 TSEs,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单选 题】
A. 患者的手术器械等需要常规高压灭菌
B. 销毁污染的组织块或注射器等用品 C. 血液等用 5%次氯酸钠处理 2 小时以上 D. 患者标本尽快送检以确定诊断 E. 医护人员需加强防范意识 解析. 阮粒是引起TSEs的病原体,阮粒对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常规的压力 蒸汽灭菌(121.3℃,20 分钟)不能使其灭活,可疑的手术器械需经压力蒸汽灭菌 134℃、≧2 小时,才能灭活阮粒。
146、鉴定多细胞真菌主要应用的检查方法是 A. 革兰染色镜检 B. 真菌小培养检查
C. 墨汁负染色法 D. 生化反应检查 E. 血清学检查 147、关于真菌菌丝的特性不正确的是 A. 菌丝本身无繁殖能力
B. 菌丝为管状、中空,是真菌额结构成分 C. 菌丝可分为营养菌丝、气中菌丝和生殖菌丝 D. 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可形成菌丝体 E. 生殖菌丝可形成各种孢子 148、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化疗后合并肝肾侵袭真菌感染。
目前认为诊断真菌感染的主要方法是 A. 显微...
相关热词搜索: 微生物学 免疫学 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