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优化方案二轮专题复习物理1,热点1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第一部分|36个高考热点排查练 热点 1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建议用时:20 分钟) 1.(2020·北大附中三模)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单明了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落体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斜面实验”,发现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改变球的质量或增大斜面倾角,上述规律依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倾角为 90°的情况,得出落体运动的规律。结合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便于测量速度 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便于测量加速度 C.由“斜面实验”的结论可知,铜球运动的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大 D.由“斜面实验”的结论可知,铜球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2.(2020·华师一附三模)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著名的“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B.伽利略直接通过上百次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爱因斯坦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出光电效应中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 h,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 一致,证明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 D.玻尔提出的原子理论解释了所有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谱线 3.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C.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均有关 D.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
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 4.(2020·南开中学 6 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千克、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而来的,属于理想实验,是不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的 C.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5.(2020·成都七中一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学说和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关于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实验基础
B.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可以再分
D.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6.(多选)物理与科技和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的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下列关于物理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这采用了微元法 C.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相比较,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电子的向心力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采用了类比法 7.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预言十年左右量子通信将“飞”入千家万户。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一大批物理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在 1900 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B.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
电效应现象 C.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D.普朗克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8.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 世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 1837 年提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 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力线和磁力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一定会沿着电场线运动 C.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一致 D.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第一部分 36 个高考热点排查练 热点 1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1.D 2.解析:选 A。牛顿的“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A 正确;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B 错误;密立根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出光电效应中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 h,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 h 一致,证明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C 错误;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但不是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现象,D 错误。
3.解析:选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 G 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A 正确;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B 错误;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为圆形,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速度无关,
C 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D 错误。
4.解析:选 B。千克、米、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牛顿是导出单位,故 A 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而来的,属于理想实验,是不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的,故 B 正确;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C 错误;伽利略设想的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故 D 错误。
5.解析:选 A。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A 正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B 错误;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C 错误;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D 错误。
6.解析:选 CD。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A 错误;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这采用了理想模型法,B错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C 正确;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类比为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向心力可以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D 正确。
7.解析:选 B。普朗克在 1900 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 A 错误;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 B 正确;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故 C 错误;德布罗意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 D 错误。
8.解析:选 D。电场和磁场均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电场线和磁感线是人类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而引入的虚拟的线,实际并不存在,故 A 错误;电荷的运动取决于初速度和力的方向,故电场线不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轨迹,只有在点电荷的电场和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只受电场力),才会沿着
电场线运动,故 B 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垂直,故 C 错误;根据磁场的性质可知,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 D 正确。
相关热词搜索: 物理 热点 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