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兰亭集序》(学案)(1)

| 浏览量:

 《兰亭集序》学历案

  高 2020 级备课组

 邓苹 【 学习主题】:读懂文本,联系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态度和文章寄寓的志趣 【课标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常识,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学习文言文,进而了解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感悟文本志趣,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完善自我人格,反复阅读,体会其节奏、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通过阅读与合作探究,了解本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梳理文本,准确翻译文本,理清作者写作脉络,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 3、结合作者背景资料,联系所学,理解王羲之在文中的对宇宙与人生认识和看法;

 【评价任务】

 1.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及“序”相关的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工具书。小组合作梳理文本。落实重点实词 3.小组合作探究,挖掘“乐极生悲”背后所隐藏的“忧患”意识。讨论王羲之在文中的对宇宙与人生认识和看法,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期于尽的深沉感慨。(所抒发的人生苦短之痛和化短暂为永恒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学习目标 1 )

  1、“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说明性文字。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成文的经过、出版或写作的意旨、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

 2、作者: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 yí),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3、时代背景:东晋时期国势日衰,当时统治严酷,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们大多不求进取,往往崇尚老庄,认为生即死,死即生,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道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早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4、“魏晋风度”:作为魏晋时期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的风流自赏。他们“简约云澹,超然绝俗”。魏晋时代长期战乱、离愁,太轻易的生离死别,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所以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时,他们只能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

 5.《兰亭集序》及写作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残杀现象总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净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生活的情调很浓。消极无为“清虚寡欲,尤善玄言”。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 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 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 的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文章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其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无哲学观,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与珍惜。这在崇尚老庄、沉迷玄学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课前检查与验收

 1、文学常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

  ”,也叫

 ,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序言,有自己作的,叫“

  ”;也有请他人写的,叫“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

 和

  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如《兰亭集序》。

 ,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如《送东阳马生序》。

  二、课中学习(学习目标 2)

 任务一:

 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及词类活用 1.文言实词、虚词 修禊事也 :

  茂林修竹 :

 况修短随化:

  列坐其次 :

  丝竹管弦之盛 :

 俯察品类之盛 :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夫人之相与

 :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

 死生亦大矣:

 一觞一咏:

 极视听之娱 :

 齐彭殇为妄作:

  一死生为虚诞:

 流觞曲水:

 游目骋怀:

 3.特殊句式(括号内填写现代汉语语序句式)

 ①介词结构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

 不能喻之于怀

 (

  )

 亦将有感于斯文

  (

 )

 ②定语后置 仰视宇宙之大(

 )

 俯察品类之盛(

 )

 任务二:理解特殊句式,准确翻译文本,理清写作脉络,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梳理文本 1.梳理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文章内容(抓关键词)

 2.完成表格

 兰亭集会的盛况 时间

 地点

 人物

 目的

 环境

 活动方式

 天气情况

 感受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 作者“乐”“痛”“悲”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任务三:品味语言,体会思想情感

 . 1.“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作者表露的这种思想,应作如何理解?小组合作,探究作者的生死观

 2. 你如何理解、看待王羲之的生死观?是乐观还是悲观?小组讨论发言 3. 如今,我们可以如何面对“生死”? 4. 归纳主题 (三)拓展思维提升

 :

 1、探究“乐极生悲”写作手法的现实意义

 (1)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为什么会“乐极生悲”?

 (2)中国文人为什么在情感的处理上喜欢运用“乐极生悲”的方式呢?

 课后知识延伸:

 (1 1 )

 袒腹东床

 《世说新语·雅量》:

  “郗(chī)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 ——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就是人最难能可贵的。

 (2 2 )传统习俗

 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

 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

 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

 端午:五月五日。

 七夕:七月七日。中秋:八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登高、赏菊、饮酒、敬老。

 (3 3 )文化常识:年号、庙号和谥号

 年号: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皇帝即位或者遇到天降祥瑞、内讧外忧时会改年号。如:贞观、永乐、康熙。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如武则天在位21年,改元18次;也可以沿用上一代皇帝年号,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供奉时特意起的名号。第一任一般称“太祖、世祖”,后嗣“太宗、世宗”。

 谥号:古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含评价性,常寓褒贬。如:周文王、隋炀帝。

 (4 4 )天干地支纪年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

相关热词搜索: 兰亭集序 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