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加气站,调压站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文件——风险分级管控范文
青龙满族自治县众诚燃气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文件
——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青龙满族自治县众诚燃气有限公司
7 2017 年 年 2 12 月
目录
一、企业概况 .................................................................. 1 二、体系建设依据 .............................................................. 6 三、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 ...................................................... 7 四、风险判定准则 ............................................................. 12 五、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介绍 ..................................................... 13 六、安全风险评估 ............................................................. 17 (一)固有风险识别评估 ..................................................... 17 1.评估依据 ................................................................ 17 2.单元划分 ................................................................ 17 3.风险辨识 ................................................................ 17 4.不符合项汇总 ............................................................ 51 5.不符合项风险等级判定 .................................................... 52 6.不符合项整改 ............................................................ 52 (二)主要设备、设施风险识别评估 ........................................... 53 1.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 53 2.主要设备、设施安全检查表 ................................................ 54 (三)作业岗位、工作内容风险识别评估 ....................................... 56 1.作业岗位清单 ............................................................ 56 2.工作内容清单 ............................................................ 57 3.JHA 分析 ................................................................ 60 七、风险信息统计表 ........................................................... 70 八、风险控制措施方案统计表/风险管控台账 ...................................... 71 九、风险告知卡 ............................................................... 75 十、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 78
1 一、企业概况
1. 企业简介 青龙满族自治县众诚燃气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7 月 20 日,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都阳路(原滨河路)东段,法定代表人李成林,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整,经营范围为:管道燃气销售;燃气具及配件销售;危险货物运输。
2. 周边环境 青龙满族自治县众诚燃气有限公司广茶山供气(储备)站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广茶山村,本站东侧为都阳路,南侧为空地,西侧为河道,北侧为 LNG 加气站,在站区东南侧设有一条通信线,在站区南侧设有一条电力线。
3. 自然条件 3.1 气象条件 气温:据青龙满族自治县气象局常年气象资料,青龙年平均气温为8.9℃,年际间差大,最暖年(1975 年、1989 年)为 9.9℃,最冷年(1957年)为 7.6℃。区域差异显著,南境的南杖子乡为 9.9℃。随海拔高度引起的年平均温度递减率为百米-0.64℃。
日照:青龙满族自治县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 2839.7h,日平均日照时数为 7.8h。年均雷暴日数 35 天。
降水:全县年平均降水量 714.4mm。因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不同,水量分布不均。春季平均降水量 94mm,占年降水量的 13.2%;夏季降水量为 529.8mm,占年降水的 74.2%;秋季降水量为 80.7mm,占年降水量的 11.3%。
气压:年平均气压为 989.4 百帕。极端最高气压为 1015.3 百帕,极端最低气压为 959.7 百帕。冬季的平均气压高于夏季。
风向: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处于温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空气活
2 动频繁,风向多变,主要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 1.6m/s。4月最大,平均风速为 2.5m/s,8 月最小,平均风速为 1.1m/s。风速的季节变化明显,春季风速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
3.2 地形、地貌 青龙满族自治县平均海拔 250 米,最高海拔 1846.3m,险峻奇伟的祖山和都山屹立于东南和西北,使全县地势呈马鞍型。山脉岩石多为花岗岩、片麻沿河石灰岩。土壤以褐土和草甸土为主。本站不在水源地,土质为砂土型,地下水位较低。
4. 总平面布置 本站分为 LNG 工艺装置区、CNG 工艺装置区、辅助用房、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等部分。
(1)LNG 工艺装置区位于站区南侧,主要由卸车增压器、LNG 储罐、储罐增压气化器、空温式气化器及调压计量装置组成,其中 LNG 储罐四周设置不燃围堰。
(2)CNG 工艺装置区位于站区北侧,主要由 CNG 储气瓶组橇车、卸气柱和 1 座减压撬组成。
(3)本站放散系统采用集中放散方式,集中放散管位于站区西南角,放散管高出周围 25m 范围内建(构)筑物 2m 以上,且距地面高度大于 10m。
(4)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位于站区中西部,消防泵房建筑面积约100m2 ,为单层建筑,内部设有柴油发电机室和水泵房。两座消防水池位于消防泵房南侧,单座容积均为 600m3 。
(5)辅助用房位于站区中东部,建筑面积为 124m2 ,为单层建筑。内部设有门卫室、热水炉间、卫生间、工具间、配电室和控制室。其中,控制室内设有工艺控制系统、燃气报警箱和安防监控系统。
(6)CNG 工艺装置区北侧隔不燃烧实体围墙为该公司危险化学运输车队停车场地,并设有办公用房,其中最南侧一间已停用。
3 本站四周设有 2.2m 高的围墙,站区的东侧设有 2 个出入口,站内道路宽度不小于 4m,站内空地可做为消防车回车场地,其面积不小于 12m×12m。
5. 安全管理现状 本站定员 13 人,由公司内部调配,设站长 1 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名。其安全管理工作由公司安全技术部统一管理。操作工 11 人,站长实行白班制,每天工作 8 小时,操作工实行四班三运转制,每班 12 小时。
本站制定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要求编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了备案和定期演练,备案编号为:冀 C(01)CG[2016]0003。
本站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站长任组长。站长和安全员已经报名参加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站长已经取得由秦皇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均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上岗。
6. 工艺流程 6.1 CNG 工艺流程 CNG 气瓶车经公路运输进入本站 CNG 固定停车位停靠后,通过专用高压软管与 CNG 卸气柱相连后,再通过埋地管道将 CNG 输送至减压橇,经减压撬内调压换热系统两次换热、两次调压后进入计量加臭系统,最后进入城镇管网。CNG 气瓶车供气压力为 22MPa,经减压撬调压后出口压力为0.4MPa。
(1)减压系统 减压橇内设相互独立的调压装置两路,一用一备。由 CNG 气瓶车供给的 CNG 通过减压橇入口进入减压橇后,经过减压橇内入口高压球阀、过滤器、紧急切断阀后在一级换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 CNG 进入一级调压装
4 置调压降至 4MPa 后,再进入二级换热器加热,然后经二级调压装置调压降至 0.4MPa 后,进入站内计量加臭系统。
(2)压缩天然气换热系统 CNG 减压时,由于焦耳-汤姆逊效应天然气温度急剧下降,为保证天然气减压后温度不致于太低而损坏设备,在每一级调压前对天然气进行预加热,两级换热保证压缩天然气在减压过程中其温度高于 0℃,CNG 减压装置热水由站内热水炉间供给。CNG 工艺流程流程图如下:
图 1-1
CNG 工艺流程图 6.2 LNG 工艺流程 本站 LNG 系统为 CNG 系统的备用供气气源,当 CNG 无法供应时,将以LNG 作为备用气源为城镇管网供气,其工艺流程如下:
(1)卸液 LNG 槽车经公路运输,停靠在站区 LNG 卸气增压器前,将 LNG 槽车和LNG 储罐的气、液相管连通后,LNG 槽车卸车增压口的液态 LNG 流入 LNG 储罐卸车增压器,吸收热量后变为气态使 LNG 储罐内压力升高,再经 LNG 槽车气相管返回槽车将槽车内压力升高,通过压力差将 LNG 槽车内的 LNG 卸入到 LNG 储罐内。
(2)气化 液态的天然气通过空温式气化器与空气换热进行气化,当空温式气化器出口或 BOG 出口温度低于 5℃时,借助水浴式复热器进行加热,使出气温度不低于 5℃。
(3)调压 LNG 经气化后的 CNG 进入调压系统调压降至 0.4MPa 后,进入计量加臭
5 系统,最后进入城镇管网。
(4)BOG 回收 槽车液相卸车完成后,转入回收流程,将槽车内因卸车升压的气相经过复热,调压后汇入 0.4MPa 中压系统统一计量。
(5)EAG 放散 本站设有紧急放空系统(EAG),LNG 管道上的安全排放和放散管汇集到 EAG 总管,经空温式 EAG 加热器后,至集中放散管放散。LNG 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BOG 管网
BOG
图 1-2
LNG 工艺流程图 (6)计量加臭系统 经调压后的 CNG 及 LNG 气化后 CNG 进入计量加臭系统后,先经加热装置加热,再进行计量,在进入城镇管网前,加臭装置对 CNG 进行加臭。
LNG 储罐
储罐增压器 气化器 LNG 槽车 卸增压调压装置 计量 加臭 下游用气
6 二 、体系建设依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 号,2016 年 10 月 9 日施行 2.《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的意见》冀安委办〔2017〕1 号,2017 年1 月 3 日施行 3.秦皇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秦皇岛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秦皇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16 年 10 月 28 日施行 4. 秦皇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秦皇岛市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指南》的通知/秦安办〔2016〕24 号,2016 年 6 月 22 日
7 三、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
青龙满族自 治县众诚燃气有限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
为推进我站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1. 工作内容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策划与准备、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价、安全风险管控、绩效考核、改进提升。
2. 职责分工 为保证我站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顺利实施,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小组。
2.1 主要负责人职责 主要负责人是供气站风险分级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全面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组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保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正常运行,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组织制定并督促风险管控制度的落实; ——组织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工作; ——至少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会议,推进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负责确定可接受风险的程度及高度风险管控措施的审批; ——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确保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组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督促、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8 ——组织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并督促落实; ——保证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投入的有效实施; ——至少每年组织召开一次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审工作会议,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持续改进; ——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并组织对其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组织拟定安全分级风险管控体系制度、风险判定准则、实施方案; ——组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工作; ——组织风险点的排查,汇总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组织风险管控措施的评审,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手册; ——督促并检查各部门/车间、岗位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组织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组织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工作; ——组织拟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各部门、各岗位隐患排查责任制; ——负责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督促整改,并组织验收实现闭环管理; ——督促并检查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建档管理,汇总隐患排查治理的数据信息及上报工作; ——负责风险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的修订、完善、优化; ——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的绩效考核。
2.3岗位员工应履行下列职责:
9 ——参加风险管理知识、风险辨识评估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法等内容的培训,树立起风险意识,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 ——熟知各自岗位的风险告知卡内容,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把岗位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 ——参与本岗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积极对岗位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3. 保障措施 为顺利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本站成立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主导,岗位员工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工作流程 4.1安全员收集企业相关信息:企业适用的供气站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监管要求;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过的典型事故情况;企业管理现状、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普通员工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情况;企业成立以来的事故情况等。
4.2安全员组织一次包括主要负责人、岗位普通员工在内的全体人员有针对性的持续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本站风险管理知识、风险辨识评估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法,培训后参训人员并经考试合格,目的是使全体员工真正树立风险意识,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知识,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培训及考试结果须保留记录。
4.3 确定安全风险准则 安全员应根据企业自身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站的安全风险准则,安全风险准则应体现每一起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追求“零死亡”目标,安全风险准则确定后报主要负责人批准。
10 4.4 安全风险评估 从原料卸车、储存、充装、供配电、消防用水、工业场地及周边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本站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可依托公司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或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4.5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析 依据风险评估结构,对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存在的主要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明确各岗位风险分级,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4.6 风险告知卡 依据风险辨识结果制定各岗位的风险告知卡,告知卡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导致后果、管控措施及应急措施。
4.7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为建立健全本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适合本站的隐患排查标准,适用于本站进行综合检查、日常检查、专业检查。
4.8 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依据供气站各场所的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巨大风险、高度风险、显著风险和一般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以便于对现场的风险管理。
4.9 专职安全员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风险评估过程记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隐患排查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5. 绩效考核 本站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绩效考核办法和责任制考核细则,每季度
11 至少对各层级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考核。依据检查结果,重点从风险评估与实施职责落实、风险管控流程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企业实际安全绩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的奖惩激励,确保按进度计划完成风险管控任务,实现风险管控绩效。
6. 改进提升 供气站每年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以下情况发生变化时,供气站应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生产工艺发生较大改变时。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12 四、 风险判定准则
在对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时,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应考虑以下因素:生产工艺过程风险;危险物质风险;设备设施风险;环境风险;法律、法规、标准需求;管理风险;外包方的观点。并考虑人、财、物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本站自身实际,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判定风险等级。
我站制定的风险判定准则如下:
红色风险\重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橙色风险\高度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站长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专职安全员和各岗位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黄色风险\显著风险:需要控制整改。站级、岗位/班组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所属岗位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蓝色风险\一般风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各岗位应引起关注,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13 五 、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介绍
本次安全风险辨识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A)和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法,风险等级评定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
1. 安全检查表法( (SCA )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评估企业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和安全业绩。安全检查表法是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编制一套标准的安全检查表,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针对本站实际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及建议。选择安全检查表分析的原因:安全检查表方法能够直接将现场勘查结果直接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得出准确结论,评价方法直观、一目了然。
安全检查表法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事先编制,故可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2)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3)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 (4)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2. 工作危害分析(JHA )
JHA 法的主要优点为:
(1)较细致,将一项作业按步骤分解,识别每一个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并设法消除; (2)简便易行、便于掌握,分析细致。
因此 JHA 主要用于日常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辨识每个作业的危害,
14 其目的是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控制措施,编制作业活动安全操作规程,控制风险。
其主要程序为: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地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具体步骤和说明见图 5-1
1.
图 图 5-1 工作危害分析/JHA 步骤 3 确定风险度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几个字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怎么做(班组集体讨论)
选定作业活动 分解工作步骤 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和后果 识别思路 1:谁会受到伤害?(人、财产、环境)
识别思路 2:伤害的后果是什么? 识别思路 3: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危害)
识别现有控制措施
管理措施 安全措施 人员胜任 定期评审 进行风险评价 提出安全措施建议 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 安全防护设施 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工艺技术及流程 监督检查、人员培训
操作技术、防护用品
风 险 R × = 可能性 L 后果严重性 S 发生的频率 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
15 4.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
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基本基本原理是根据危险源识别确定的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公式为 R=L×S 式中: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S-事故后果严重性。
R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越大、风险大。
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的风险分析方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风险分析。
表 表 5-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 )
等级 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做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危害经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果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火灾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件或事故。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表 表 5-2 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 (S )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 财 产 /万元 停工 环境污染、资源消耗 公司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 发生死亡 ﹥50 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 大规模、公司外 重大国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 丧失劳动 ﹥25 2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公司内严重污染 行业内、集团公司内 3 不符合上级公司的方针、制度、规定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1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公司范围内中等污染 省内影响
16 2 不符合公司的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装置范围污染 公司及周边范围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没有污染 形象没有受损 表 表 5-3 风险评估表 严重性 可能性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2 4 6 8 10 3 3 6 9 12 15 4 4 8 12 16 20 5 5 10 15 20 25 表 表 5-4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重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高度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显著风险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 年内治理 4—8 一般风险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要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4 稍有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17 六 、 安全 风险 评估
(一)
固有风险识别 评估
1. 评估依据
我站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 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 号)》;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河北省标本兼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冀安委)〔2016〕9 号文》;《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GB/T50811-2012)等文件划分了评估单元。
2. 单元划 分
供气站固有风险识别涉及的单元主要有设施与操作、安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安全业绩等。
3. 风险 辨识
使用安全检查表法,针对各单元情况编制了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按照检查表内容进行检查,逐条分析是否符合检查表要求,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的具体内容详见下文表 6-1 至表 6-4 安全检查表。
18 表 表 6-1 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表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1
LNG 储罐(50m 3 <V=60m 3 <200m 3 )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居住区、村镇和影剧院、体育馆、学校等重要公共建筑物 50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2.4 周边无重要公共建筑物。
不涉及 2
工业企业 30m 周边无工业企业。
不涉及 3
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室外变、配电站 50m 周边无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室外变、配电站。
不涉及 4
民用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甲、乙类生产厂房,甲、乙类物品仓库,稻草等易燃材料堆场 45m 距北侧 LNG 加气站 LNG 立式储罐约150m。
符合 5
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丙、丁类生产厂房,丙丁类物品仓库 35m 周围无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丙、丁类生产厂房,丙丁类物品仓库。
不涉及 6
铁路 (中心线)
国家线 70m 周边无铁路。
不涉及 7
企 业 专 用线 30m 8
公路、道路 (路边)
高速,Ⅰ、Ⅱ,城市快速 25m 距东侧都阳路 32m。
符合 9
其他 20m 周边无此类路。
不涉及 10 架空电力线(中心线)
1.5 倍杆高 距南侧架空电力线(h=10m)约 55m。
符合 11 架空通信线 (中心线)
Ⅰ、Ⅱ级 30m 距东南侧架空通信线 40m。
符合 12 其他 1.5 倍杆高 13 放散总管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居住区、村镇和影剧院、体育馆、学校等重要公共建筑物 45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2.4 周边无重要公共建筑物。
不涉及 14 工业企业 20m 周边无工业企业。
不涉及 15 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室外变、配电站 30m 周边无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室外变、配电站。
不涉及 16 民用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甲、乙类生产厂房,甲、乙类物品仓库,稻草等易燃材料堆场 25m 距北侧 LNG 加气站 LNG 立式储罐约180m。
符合 17 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丙、丁类 20m 周边无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丙、 不涉及
19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生产厂房,丙丁类物品仓库 丁类生产厂房,丙丁类物品仓库。
18 铁路 (中心线)
国家线 40m 周边无铁路。
不涉及 19 企 业 专 用线 30m 20 公路、道路 (路边)
高速,Ⅰ、Ⅱ,城市快速 15m 周边无此类路。
不涉及 21 其他 10m 距东侧都阳路 81m。
符合 22 架空电力线(中心线)
2.0 倍杆高 距南侧架空电力线(h=10m)约 50m。
符合 23 架空通信线 (中心线)
Ⅰ、Ⅱ级 1.5 倍 杆高 距东南侧架空通信线(h=6m)80m。
符合 24 其他 25 CNG 拖车固定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 重要公共建筑物 50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2.4、7.3.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12)
(2014 年版)
4.0.8 周边无重要公共建筑物。
不涉及 26 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30m 周边无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不涉及 27 民用 建筑 一 类 保 护物 30m 周边无此类建筑。
不涉及 28 二 类 保 护物 20m 29 三 类 保 护物 18m 30 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25m 距北侧LNG加气站LNG立式储罐约70m。
符合 31 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单罐容积不大于 50m 3 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18m 站区外无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单罐容积不大于50m 3 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不涉及 32 室外变配电站 25m 站区周边无室外变配电站。
不涉及 33 铁路 30m 周边无铁路。
不涉及 34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12m 距东侧都阳路 15.4m。
符合 35 次干路、支路 10m 周边无此类路。
不涉及
20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36 架空通信线 1 倍杆高 距东南侧架空通信线(h=6m)105m。
符合 37 架空电力线 无绝缘层 1.5 倍 杆高 距南侧架空电力线(h=10m)约 120m。
符合 38 有绝缘层 1 倍杆高 39 CNG 减压撬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 厂外道路 15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3.16、6.5.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4.3 距其东侧都阳路 30m。
符合 40 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40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3.16、6.5.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3.8 距北侧站外 LNG 立式储罐约 70m。
符合 41 LNG 储罐(50m 3 <V=60m 3 <200m 3 )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50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2.5 站内无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不涉及 42 办公、生活建筑 30m 距北侧该公司车队在用办公用房 98m。
符合 43 变配电室、仪表间、值班室、汽车槽车库、汽车衡及其计量室、空压机室、汽车槽车装卸台柱(装卸口)、钢瓶罐装台 20m 距辅助用房 37.44m。距 LNG 槽车卸车口22.5m。
符合 44 汽车库、机修间、燃气热水炉间 30m 距燃气热水炉间 49.1m。
符合 45 天然气(气态)储罐 28m 距 CNG 气瓶车 72.5m。
符合 46 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 40m 距消防泵房 53.6m,距消防水池取水口47.5m。
符合 47 站内道路(路边)
主要 15m 距主要道路 16.2m。
符合 48 次要 10m 距次要道路 12.3m。
符合 49 围墙 20m 距站内围墙 22.4m。
符合 50 集中放散装置的天然气放散总管 25m 距天然气放散总管 28.8m。
符合 51 天然气放散总管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30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站内无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不涉及 52 办公、生活建筑 25m 距北侧该公司车队在用办公用房 107m。
符合
21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53 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变配电室、仪表间、值班室、汽车槽车库、汽车衡及其计量室、空压机室、汽车槽车装卸台柱(装卸口)、钢瓶罐装台 25m 9.2.5 距辅助用房 63.8m。
符合 54 汽车库、机修间、燃气热水炉间 25m 距燃气热水炉间 72.5m。
符合 55 天然气(气态)储罐 20m 距 CNG 气瓶车 89.3m。
符合 56 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 20m 距消防泵房 62.9m,距消防水池取水口61.4m。
符合 57 站内道路(路边)
主要 2m 距主要道路 9.42m。
符合 58 次要 距次要道路 9m。
符合 59 围墙 2m 距站内围墙 2m。
符合 60 CNG 拖车固定车位与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 LNG 卸车点 6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2.4、7.3.9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 GB50156-2012 )(2014 年版)
5.0.13-2 距 LNG 卸车点 47.1m。
符合 61 LNG 高压气化器 3m 距 LNG 高压气化器 61.3m。
符合 62 站房 5m 距站房 16m。
符合 63 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 燃 气 热 水炉间 14m 距燃气热水炉间 23.4m。
符合 64 柴 油 发 电机室 14m 距柴油发电机室 27.5m。
符合 65 站区围墙 3m 距站区围墙 10m。
符合 66 该公司车队在用办公用房 1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2.4、7.3.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 与 施 工 规 范 》( GB50156-2012 )(2014 年版)4.0.8 距该公司车队在用办公用房 28m。
符合 67 CNG 减压撬与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 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20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6.5.5、7.3.16 站内无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不涉及 68 公共生活建筑 18m 距公司车队在用办公用房 18.5m,距辅助用房 29.5m。
符合 69 CNG 卸气柱与站内CNG 固定车位 2~3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距 CNG 固定车位 2.6m。
符合 70 围墙 6m 距站区围墙 7.8m。
符合
22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71 设施的防火间距 燃气热水炉间 12m 7.2.9 距燃气热水炉间 23.2m。
符合 72 其他方面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内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包括储罐区、气化及调压等装置区)和辅助区。
生产区宜布置在站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或上侧风侧。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 2m 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2.7 该站站内总平面分区布置,分为生产区(包括储罐区、气化及调压等装置区)和辅助区。
生产区布置在站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侧风侧。设置高度为 2.2m 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符合 73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生产区应设置消防车道,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3.5m。当储罐总容积小于 500m 3 时,可设置尽头式消防车道和面积不应小于 12m×12m 的回车场。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2.8 该站站区场地开阔,满足消防车道要求,消防车道宽度大于 3.5m。
符合 74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生产区和辅助区至少应各设 1 个对外出入口。当液化天然气储罐总容积超过 1000m 3 时,生产区应设置 2 个对外出入口,其间距不应小于 30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2.9 该站生产区和辅助区各设1个对外出入口。两出口之间的间距为 39m。
符合 75 液化天然气储罐和储罐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储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储罐直径之和的 1/4,且不应小于 1.5m;储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 (2)储罐组四周必须设置周边封闭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防护墙的设计应保证在接触液化天然气时不应被破坏; (3)防护墙内的有效容积(V)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因低温或因防护墙内一储罐泄漏着火而可能引起防护墙内其他储罐泄漏,当储罐采取了防止措施时,V 不应小于防护墙内最大储罐的容积; ②当储罐未采取防止措施时,V 不应小于防护墙内所有储罐的总容积; (4)防护墙内不应设置其他可燃液体储罐; (5)严禁在储罐区防护墙内设置液化天然气钢瓶灌装口; (6)容积大于 0.15m 3 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或容器)不应设置在建筑物内。任何容积的液化天然气容器均不应永久《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2.10 LNG 储罐区的布置符合下列要求:
(1)LNG 储罐区内只有一座卧式储罐。
(2)储罐组四周已设置封闭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防护墙能够保证在接触液化天然气时不被破坏; (3)防护墙内的有效容积不小于 LNG 储罐的总容积; (4)防护墙内未设置其他可燃液体储罐; (5)未在储罐区防护墙内设置液化天然气钢瓶灌装口; (6)LNG 储罐容积为 60m 3 ,未设置在建筑物内。站区建筑物内未安装 LNG 容器。
符合
23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地安装在建筑物内。
76 气化器、低温泵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环境气化器和热流媒体为不燃烧体的远程间接加热气化器、天然气气体加热器可设置在储罐区内,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中甲类厂房的规定。
(2)气化器的布置应满足操作维修的要求。
(3)对于输送液体温度低于-29℃的泵,设计中应有预冷措施。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2.11 气化器、低温泵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该项目的汽化器均未布置在储罐区内,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中甲类厂房的规定。
(2)气化器的布置满足操作维修的要求。
(3)对于输送液体温度低于-29℃的泵,有预冷措施。
符合 77 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7.2.5 的规定。
注 4:气瓶车在固定车位储气总几何容积不大于 18m 3 ,且最大储气总容积不大于 4500m 3 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 的规定。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2.5 该项目 CNG 气瓶车的储气总几何容积为18m 3 且最大储气总容积不大于 4500m 3 ,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小于表 7.2.5的规定。
符合 78 气瓶车固定车位的设置和气瓶车的停靠应符合本规范第7.2.6 条和 7.2.7 条的规定。卸气柱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7.2.9 条有关加气柱的规定。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3.10 气瓶车固定车位的设置和气瓶车的停靠符合本规范第 7.2.6 条和 7.2.7 条的规定。卸气柱的设置符合本规范第7.2.9条有关加气柱的规定。
符合 79 站内应设置气瓶车固定车位,每个气瓶车的固定车位宽度不应小于 4.5m,长度宜为气瓶车长度,在固定车位场地上应标有各车位明显的边界线,每台车位宜对应 1 个加气嘴,在固定车位前应留有足够的回车场地。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2.6 站内已设置气瓶车固定车位,每个车位宽度为 4.5m,且与气瓶车正对,长度为气瓶车长度,在固定车位场地上标有各车位明显的边界线,每台车位对应 1 个加气嘴,在固定车位前留有足够的回车场地。
符合 80 气瓶车应停靠在固定车位处,并应采取固定措施,在充气作业中严禁移动。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2.7 气瓶车停靠在固定车位处, 未采取固定措施。
不符合 81 LNG 系统 液化天然气储罐、设备的设计温度应按-168℃计算,当采用液氮等低温介质进行置换时,应按置换介质的最低温度计算。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1 LNG 储罐、设备的设计温度按-168℃计算。
符合
24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82 液态天然气管道上的两个切断阀之间必须设置安全阀,放散气体宜集中放散。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7 液态天然气管道上的两个切断阀之间已设置安全阀,放散气体集中放散。
符合 83 液化天然气卸车口的进液管道应设置止回阀。液化天然气卸车软管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波纹软管,其设计爆裂压力不应小于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 5 倍。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8 液化天然气卸车口的进液管道已设置止回阀。液化天然气卸车软管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波纹软管,其设计爆裂压力不应小于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 5 倍。
符合 84 液化天然气储罐和容器本体及附件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 150、《低温绝热压力容器》GB 18442 和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9 LNG 储罐本体及附件的材料选择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低温绝热压力容器》GB18442 和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符合 85 液化天然气储罐必须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及阀口总通过面积应符合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10 LNG 储罐已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及阀口总通过面积符合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符合 86 液化天然气储罐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必须选用奥氏体不锈钢弹簧封闭全启式; (2)单罐容积为 100m 3 或 100m 3 以上的储罐应设置 2个或 2 个以上安全阀; (3)安全阀应设置放散管,其管径不应小于安全阀出口的管径。放散管宜集中放散; (4)安全阀与储罐之间应设置切断阀。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11 LNG 储罐安全阀的设置符合下列要求:
(1)安全阀为奥氏体不锈钢弹簧封闭全启式安全阀; (2)LNG 储罐容积为 60m 3 。
(3)安全阀已设置放散管,其管径不小于安全阀出口的管径。放散管集中放散; (4)安全阀与储罐之间已设置切断阀。
符合
25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87 储罐应设置放散管,其设置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9.2.12条的规定。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12 储罐已设置放散管,其设置要求符合本规范第 9.2.12 条的规定。
符合 88 液化天然气气化器或其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环境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 1.1 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 1.5倍。
(2)加热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 1.1 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 1.1倍。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16 LNG 气化器或其出口管道上已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满足下列要求:
(1)环境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满足在1.1 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 1.5 倍。
(2)加热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满足在1.1 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 1.1 倍。
符合 89 液化天然气气化器和天然气气体加热器的天然气出口应设置测温装置并应与相关阀门连锁;热媒的进口应设置能遥控和就地控制的阀门。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17 LNG 气化器和天然气气体加热器的天然气出口已设置测温装置并与相关阀门连锁;热媒的进口温度由锅炉出水口温度来调节。锅炉出水口的温度能够自动调节。
符合 90 储罐区、气化装置区域或有可能发生液化天然气泄漏的区域内应设置低温检测报警装置和相关的连锁装置,报警显示器应设置在值班室或仪表室等有值班人员的场所。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4.19 储罐区、气化装置区域或有可能发生液化天然气泄漏的区域内已设置低温检测报警装置,当温度低于 5℃时,能够在值班室显示报警。
符合 91 CNG 系统 燃气输配系统各种压力级别的燃气管道之间应通过调压装置相连。当有可能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应设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燃气输配系统各种压力级别的燃气管道之间通过调压装置相连。当有可能超过最大符合
26 序号 号 评估内容 具体检查条款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项目 要求距离 防止管道超压的安全保护设备。
6.1.7 允许工作压力时,已设置防止管道超压的安全保护设备。
92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6.3.3 地下燃气管道未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
符合 93 卸气柱宜设在固定车位附近,距固定车位 2~3m。卸气柱距站内天然气储罐不应小于 12m,距围墙不应小于6m,距压缩机室、调压室、计量室不应小于 6m,距燃气热水炉室不应小于 12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2.9 卸气柱设在固定车位附近,距固定车位2m。卸气柱距站内天然气储罐大于 12m,距围墙 9.2m,距压发电机室 25.5m,距燃气热水炉室 29m。
符合 94 压缩天然气系统的设计压力...
相关热词搜索: 调压 分级 天然气上一篇:2021年中国IDC产业全景图谱
下一篇:拌和站卫生、环保管理制度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