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导学案(学生版)
《 我与地坛 》 导学案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文学常识
一、作者档案 【简历】
史铁生(1951~2010),1951 年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患肾病,又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肾透析维持生命。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作品】
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我之舞》《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评价】
中国电影编剧、中国现代作家
二、人物颂歌 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史铁生 他从不曾屈服于命运,双腿无法在现实中行走,就让思想在笔尖行走。面对着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地坛,他探求、叩问,一次次向灵魂深处进发,他的人生从不曾务虚,而是充实的、充满战斗精神的一生。他的离开,是文学和思想的共同伤痛。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且不论他在文学艺术上所做出的贡献,对于他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他,就是史铁生。他告诉我们,生命是美丽的,是多姿多彩的,不论上天先前对你是否公平,只要永不屈服,生命,总会发出耀眼的光彩。
三、背景链接 史铁生 21 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 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他将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了《我与地坛》一文。文章写于 1989 年 5 月,改定于 1990 年 1 月,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诸多方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基础梳理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坍圮..(tān)(pǐ)
(2)亘.古(ɡèn) (3)截瘫.(tān)
(4)窸.窸窣.窣(xī)(sū) (5)颓.墙(tuí)
(6)窥.看(kuī) (7)荒芜.(wú)
(8)猝.然(cù) (9)蝉蜕.(tuì)
(10)剥蚀.(shí) (11)炫.耀(xuàn)
(12)焦灼.(zhuó) (二)多音字 (1)闷 苦闷.(mèn)闷.热(mēn)
(2)稍 稍.微(shāo)稍.息(shào)
(3)捋 捋.胡子(lǚ)捋.虎须(luō)
(4)稽 滑稽.(jī)稽.首(qǐ)
(5)宿 宿.命(sù)星宿.(xiù)一宿.(xiǔ)
二、辨识字形
(1) xún(循)着逃dùn(遁)矛dùn(盾)
(2) cáo(嘈)杂马cáo(槽)cáo(漕)运 (3) pì(譬)如荒pì(僻)pǐ(癖)好
(4) 熨tiē(帖)tiē(贴)心zhēn(砧)板 三、积累词语 1.失魂落魄:
2.亘古不变:
3.专心致志:
4.身临其境:
5.心神不定:
6.声名狼藉:
整体感知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哪一个要素? 答:
2.找出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
答:
3.分别概括课文第一、二部分的内容要点。
答:
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的相关段落,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怎样理解第一部分第二段中“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句话的含意? 答:
2.“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答:
3.作者在第五段中说:“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请解释“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含义。
答:
4.作者在第六段中说“这样想了好几年”,最终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个启示对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5.本部分共有三处景物描写,其景物特点分别是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
景 物 特 点 作 用
第 三 段 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雕栏、苍幽的老柏树、茂盛的野草荒藤、夕阳散发着沉静的光芒 古老、 荒芜、 冷落、 沉寂 从地坛的沧桑变化中,“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在满园沉静中,“我”看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 第 五 段 蜂儿如一朵小雾„„片刻不息 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生机) 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该颓废 第 七 段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微苦的味道 充满生 命的 激情 园子虽任人肆意雕琢却未改变本色,所以“我”也不应因为残疾,而改变生命的本色,应该同样活得有意义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的相关段落,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6.在第二部分第一段中,作者说自己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这个“难题”是什么吗? 答:
7.作者在第二部分第八段中说:“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一、语言运用(25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应该身临其境....为群众着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并以此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
B.两年呕心沥血,700 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粤川人民携手完成的是一次沧海桑田....的改变、一阕壮阔豪迈的史诗。
C.能像城里人一样看病报销曾是几亿农民的梦想,是亘古不变....的新鲜事。如今实行“新农合”,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D.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我,我读得出神入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使得他的精神空间高度开阔。
B.史铁生《病隙碎笔》对生死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体现了一个真正的思想者的风采,而且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
C.尽管从官方到民间都意识到了垃圾问题的严峻性,但多年来,垃圾分类依然迟迟难以推行,一些地方政府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马蜂窝”。
D.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 10 本。由于翻译量大,目前已有近 30 位译者参与其中。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________”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史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②①③⑥ 4.阅读下面的文段,在①②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句子,使文段语意连贯,语句通畅。(5分) 21 岁瘫痪,30 岁患肾病,1998 年开始做透析,史铁生 59 年的人生历程中,有近 40年 与 病 魔 抗 争 , 一 生 与 轮 椅 和 医 院 相 随 相 伴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紧握“生命”之笔,饱蘸“心血”之墨,书写了一篇篇坚强的“生命之歌”。直到离去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忘记捐献自己还有用的器 官 , 为 人 类 和 社 会 做 贡 献 。
在 这 物 化 与 浮 躁 的 当 今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今中外,有很多像霍金一样的人,他们勇于克服巨大的困难,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备选人物中选出两个进行仿写。(5 分) 示例:霍金勇于同病魔抗争,用生命的顽强书写了科学史的奇迹。
备选人物:伽利略 海伦·凯勒 史铁生 答:
6.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能揭示图片的内涵。(不少于 45 个字)(6 分)
答:
相关热词搜索: 我与 地坛 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