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教知能力》材料分析重点考察知识点
2021 年 小学 《 教知能力 》 材料分析重点考察知识点 一. . 新课改的教育观 1.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2. 教师观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记忆口诀: : 学生硏究建设。
3.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4. 新课程的课程评价观 (1)在评价功能上 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2)在评价对象上
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3)在评价主体上 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4)在评价结果上 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 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5)在评价内容上 要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6)在评价方法上 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 化评价; (7)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 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5. 学习方式一倡自主、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 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 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 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6. 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
记忆口诀:学习过人。
二、 德育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他们积极向上。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
学生相结合原则 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 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4.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 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 的要求发展。
5. 知行统一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 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6.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7.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 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8. 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 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记忆口诀:
二导(疏导、导向)
二施(因材 施教、知行统一)
四结合(尊重与严格、教育一 致与连贯、正面与纪律、积极与克服消极)。
三、 德育方法 1. 说服教育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 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2. 榜样示范法
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恩想、情 感和行为的方法。
3. 实际锻炼法
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 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4. 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 和艺术陶冶等。
5. 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 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 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奖励有赞许、表扬、奖赏。
6. 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 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 动性的表现。
记忆口诀:说实情,评世(示)道。
对应方法依次为:说服教育法;实际锻炼法;情感 啕冶法;品德评价法;榜样示范法;道德指导法。
四、 教学原则 1 1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 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 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 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3 3 、直观性原则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 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直观教 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4 4 、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 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5 、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6 6 、巩固性原则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 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 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8 8 、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发展。
记忆口诀:
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 对应原则依次为:
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 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五、 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冋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 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 一种方法。
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 方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 演示法
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 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 参观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 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 形成技能的方法。
实验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 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实习作业法
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 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 欣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 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 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记忆口诀:
动嘴(语言)眼(直观)手(实践)心(情感); 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动眼:眼馋(参)。
动手:2 次实战演练。动心:欣赏情景。
六、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1 . 小学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 (1) 成员间的分歧:
由于班内学生在家庭状况、社会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差异,在性格、爱好、兴趣、能力 等主观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他们对一些事情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2) 打架斗殴:
主要是指在校学生间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打斗事件,有校内班与班之间的矛盾斗争,有班内学生 矛盾激化形成的打架吵闹,也有校外因素参与下校内学生间的打斗事件等。
(3) 顶撞:
学生顶撞教师,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学生或事情本身缺乏全面了解,处理问题不注意场合,判断 失当等;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情绪烦躁,性格倔强,对问题理解偏激等。
(4) 恶作剧:
恶作剧是指不但始料未及,而且使人非常难堪的突发事件。
2.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原则; (5)冷处理原则。
3.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七、 教学实施的环节 教学实施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考评五个基本环节。
1. 备课一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做好三件事: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与设计教法。
写三种计划: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编制单元教学计划与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等。
2. 上课 ——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3.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 课外辅导;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八、 对 后进生进行教育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九、 学校与社会的配合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 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3.学校利用各种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十、 作答方法 材料分析题的作答,并非简单地结合材料各抒己见,而是需要我们紧贴材料,给出正确的分析,想要取得高分, 答题技巧很关键,所以在答题中我们要注意审题方法、分析方法、作答方法。每一步都需要进行缜密的分析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1. 审题方 --- 先读题干,明确理论 (1)回答什么 分析、评述、建议、有几问 (2)运用什么知识一德育、教学、心理学 2. 分析方法 ---
析材料,筛选理论,准确定位 (1)找到关键信息一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其他人行为 (2)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 注:分析材料三大误区:无中生有、视而不见、原文不动 3. 作答方法 --- 条列点,结构完整清晰,呈现答案 (1)答题模板一原理+原理解释+分析材料+如何做 (2)答题要求一分条列点,标志词明确,字迹工整 十一、 作答示范 一天中午,六年级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突然,小海和小冰扭打在一起,吴老师看到这一幕,迅速走上前去, 严厉地看着他俩,一言不发。看到吴老师,他俩停止了打斗。吴老师说:“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 都吃了。打球时发生碰撞是
很正常的,你们竟然大打岀手,丢人不?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 你们自己处理,还是我来处理? ”他们互相看了看,说:“我们自己处理。”几分钟后,他俩言归于好,并向吴老师 承认了错误。
问题:
(1) 评析吴老师对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
(2) 结合材料简述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基本要求。
作答思路分析
1.阅读题干——明确理论 (1)回答什么——两问,评析案例中老师的做法,简述基本要求。
(2)运用什么知识——班级管理中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2. 精读材料筛选理论,准确定位 (1)找到关键信息——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其他人行为。
关键信息:小海和小冰因为打球冲突而打架,吴老师制止事情进一步发展。
(2)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 理论结合知识点:吴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教育性原则; 吴老师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同时很好地处理了冲突,并且学生握手言和一-可接受性原则;
吴老师处理问题时不主观臆断,而是秉承事实,客观公正处理——客观性原则; 吴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对待问题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既看到消极一面,同时关注到积 极一面有效性原则; 吴老师处理问题时,沉着冷静地对待,并很好地处理冲突 —— 冷处理原则。
组织答案
(1) 吴老师对学生冲突事件的处理轻松而富有教育机智,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吴老师在处理学生冲突的过程中遵循了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要求老师处理问题冲突时要做到教育影响 全体同学,让同学们从中学习到道德,获得启发。材料中,吴老师的处理方式感化了打架的学生,不但让学生主动认 识到了错误,还对他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吴老师的做法遵循了可接受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要求老师处理冲突时要做到学生们心服口服,愿意接受老 师的处理结果。材料中,吴老师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方式,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教育学生,而是既保全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吴老师的做法遵循了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老师处理问题时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材料中,吴老师 在处理问题时,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
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了因为自己的主观随意 导致处理问题不公。
第四,吴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要求老师处理问题冲突时能达到育人的效果。材料中,吴老 师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冃艮光去看学生,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不利的一面,同时又看到有利的、 积极的一面。
第五,吴老师的处理方式符合冷处理原则。
冷处理原则要求老师处理问题时要沉着冷静。材料中,吴老师在处理 学生冲突事件时,保持了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不但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还促使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 自身错误,有利于形成融洽的人际氛围。
(2) 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沉着冷静面对,不要急于下结论发脾气。
其次,要机智果断应对,充分发挥教育机智,轻松幽默有效的解决冲突问题。
其三,要公平民主处理,不因个人情绪迁怒于学生。
其四,善于总结引导,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要允许有“突发事件” 的存在,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自尊心。
最后,在处理冲突事件过程中,要注意不牵扯太多时间、精力和学生,保证良好的人际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知能 知识点 考察上一篇:电子商务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