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育人研究

| 浏览量:

一、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准确了解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项目组开展了广泛调研,多渠道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并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学生有效答卷228份。通过准确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

从图1可以看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占比为61.4%,认为社会教育或家庭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分别占20.61%和17.98%。可以看出,学生更加期待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由图2可知,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的占86.84%,认为可有可无的占10.09%,认为没有意义或作用不大的占3.07%。说明大多数学生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希望在学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类型

图3数据显示:多数学生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入,占96.49%。但认为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入分别为57.89%、25%和27.63%。说明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爱国主义教育有待提升。

(四)课程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图4数据显示:59.21%的学生认为当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枯燥,缺乏时代特色;
56.58%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的问题;
42.54%的学生认为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缺少整体的教学设计;
37.72%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脱节;
还有36.84%的学生认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太少;
24.12%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未在考核评价中体现。

(五)建议爱国主义教育纳入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

根据图5可知,学生期待把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占73.68%)、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占62.28%)、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占57.89%)、爱国主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占55.26%)纳入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此外,对高职院校在课程育人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还包括转变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教育的现象、提升非思政课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丰富课程教学中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欣赏、军事理论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欣赏、军事理论课程意识形态属性较强,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在课程教学中,要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确定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评价,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各环节,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有机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确定各门课程承担的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和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对各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内容,划分教学模块,串联教学单元,使课程体系更为系统,课程育人功能更为凸显。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要合理利用这些素材,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必不可少。该课程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强化文化认同、传承文化基因、培树家国情怀、践行爱国之行”4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即在不同模块内部通过各异的知识系统,有所侧重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不同模块之间又有机结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实现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由认知、认同到热爱进而做到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自觉践行爱国行为。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让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深化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与祖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在4个模块中分别设置实践活动,不拘泥于课堂,主动把教学场域拓展到校园生活中,回应学生对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性的期待。例如,通过举行校园活动“我们的节日”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实现共情共鸣。

(二)文学欣赏课程

文学欣赏课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其中可开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众多,适合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涵育人文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磨砺爱国行动。该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技能,促进学生实现“爱国离我很远—爱国在我身边—内化自觉行动”的思想转变和提升。课程设计分为“民族团结之本、家国稳固之美、传统文化之根、深情告白之行”4个模块。以“家国稳固之美”模块为例,该模块选取了红色文学群像《林海雪原》《荷花淀》《红岩》《可爱的中国》《我爱这土地》,运用经典的文学人物和诗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述抗战英雄故事、抗美援朝故事和抗击疫情故事及寻找老兵等实践活动,激励学生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到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努力报效祖国。

(三)军事理论课程

军事理论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激发从军报国志向。课程设计分为“纵览古今国防、思想决定行动、国家安全形势、先进装备战争”4个模块。通过对比、观影、探讨等形式,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穿插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内容,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我不懂国防—我了解国防—我爱国防—我爱国家”的转变。例如,“思想决定行动”模块通过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当代军事思想、强军思想以及对应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统治阶层和不同外部环境的分析,结合不同阶层、不同军事思想给国防建设和国家命运带来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党和军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情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Z】.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

[3]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

作者:张静 马丹阳 胡美娜 贾若琛

相关热词搜索: 育人 爱国主义 新时代 教育课程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