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共产党员【4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正式把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称为共产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身边的共产党员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4篇
【篇1】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银行先进共产党员事迹材料: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有人说:“一名党员就是一盏灯,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是啊,一盏灯虽然光热不够炽烈,但是它却照亮了别人,驱走了黑暗,带来了温暖;一面旗虽然气势不够宏大,但是,它却在迎风招展,给人力量,催然奋进,引领着前进的方向。在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无私奉献着。
我身边的许多共产党员,他们虽然很普通、很平凡,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情操烘托出了共产党员高大光辉的形象,但我更多地注视着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默默奉献。他们,就像草原上的一棵棵小草,用青春为祖国的春天奉献一点绿;就像宽阔道路上的一颗颗铺路石,用生命为群众铺设一条没有坎坷的坦途。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倾诉一位我身边的一名共产党员保志礼同志的点点滴滴,以表达我对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称谓的敬意。我是2002年7月营业部机构划转来长安路支行工作的。保志礼是支行的办公室主任。记得我刚到办公室报到的第一天,保志礼同志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使我很快的就融入了这个新单位的工作环境中。在与保志礼同志一起工作的这段不算太长的日子里,一位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关心下属、心系群众的党员形象在我眼里逐渐清晰起来。上为领导决策服务,下为百姓利益奔波。在他的工作时间表上,分不清白天与夜晚,也难得有双休日和节假日。
支行办公室是全行的枢纽,要传达、贯彻上级和支行领导指示,协调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文件多,会议多,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成了家常便饭。作为负责全面工作的主任,保志礼就更成了忙人。一个又一个夜晚,总会看到他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一个又一个节假日,都能看到他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的身影。为了给领导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他一方面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另一方面,又经常带领办公室人员深入网点一线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作为办公室主任,保志礼对待下属总是关爱有加,真诚相待。为了让年轻人尽快提高写作水平,他经常提醒我们要多看报纸杂志,多做读书笔记,多写调研文章;同时,敢于让我们接受挑战,使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他经常说:"我的责任就是把任务和工作分解给你们,你们尽管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好,有困难和矛盾告诉我,我来解决”。在工作中,他经常主动就一些前瞻性的,社会比较敏感的问题和年轻同志一起探讨,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还经常用闪烁着自己独特智慧的观点来引导年轻同志思考;遇支行晚上开会加班晚,他总是叮嘱大家回家时要注意安全,有时还亲自送离家远的同事回家。
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平凡而琐碎的小事,发生在保志礼同志的工作中,闪光在我们每一天的相处中。当我们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出现的是他排忧解难的身影;当我们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有所困惑的时候,他又像一位老大哥一样为我们指点;而当我们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回报的时候,他却把年轻人推了出去“勇于奉献、吃苦在前”的品质是一直以来共产党人在我心中留下来的光辉形象,在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中,战争年代的刘胡兰、江姐让我敬仰;和平建设时期的焦裕禄、孙繁森等让我怀念;鞠躬尽瘁的优秀党员,他们的光辉形象陪伴着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而就在今天,在举国上下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时期,在我们的平凡工作中,我仍然能强烈感觉到在身边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平凡工作背后折射出的不平凡的精神。就像保志礼同志,就像我们支行许许多多的普通共产党员,他们为农行前沿阵地默默奉献着一砖一瓦,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鞠躬尽瘁。他们那种吃苦在前、为农行事业而奉献青春、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
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知道了这股力量的来源就是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制度。共产党员都把这当作他们的最高理想,并从中汲取奋斗所需要的力量,他们以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得为人民服务。虽然在我们有生之年不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的实现,但是我们每一天都在靠近它,它给我们无穷的力量。
我身边每个党员他们都是那么的普通,工作于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但是却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他们不求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求为大家服务、办实事,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愿意为农行的事业奉献自己一切的力量。
像这些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优秀共产党员还有很多,他们始终牢记着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终于开始慢慢理解什么是合格党员,从小以来我就一直得到他们对我的关怀、爱护,我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其实还有着无数多个我正处于党和国家的关怀之下,而党员就具体的执行者。可以说,我思想的逐渐成熟是由于受到了身边共产党员的影响,他们使我对党的认识不断的提高,也培养了我一颗爱党之心。 我们有理由坚信:有千千万万党的优秀儿女的无私奉献,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国家的宏伟目标! 我衷心感激你们——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之际,让我们衷心祝福我们的党更加成熟强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篇2】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爷爷――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八二班 邵光珂
75岁的老人,55年的党龄,一辈子光明磊落,只为他的乡亲他的村民,这就是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我最尊敬的人――我的爷爷。
去年的10月4日,由于癌症医治无效,爷爷与世长辞,带走了属于他的一切,留下的是我们对他的思念,留下的是村中年纪较高的人对他的感叹。爷爷是一辈子的共产党员,他有着他们这一辈共产党员所拥有的一切高贵品质:正直,刚毅,耿直。
一直都想为爷爷写点什么,今天终于提笔了,为了爷爷也是为了和爷爷一样的共产党员。爷爷1955年就入党了,后来就是村里的大队书记。爷爷在位期间正好是家乡的困难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都在恢复建设时期,为了让村里的人过上好的生活,他努力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带领村民一起辛勤劳动,把村里的基础设施都建立好了。爷爷的一生应该是坎坷的,可是爷爷从来都不向他的孙女诉说什么,我对他的了解也是通过爸爸和伯父。
爷爷于1985年退休,退休后在村里开了家杂货店维持爷爷和奶奶的生活,因为是基层干部,爷爷每年只有十多元钱的退休金。听爸爸说本来爷爷可以向党申请国家干部的退休金的,但是因为名额有限,爷爷把他让给了更需要的人。在2000年的时候,爷爷的退休金都只有120元,后来爷爷学会了修自行车(当时爷爷都70岁了),加上开店生活也过得下去。爷爷是一个乐观的人,即使在后来得了癌症以后也没有向党和国家要一分钱。 爷爷身上闪烁着许多光芒,虽然只读了一年的书,但是由于平时的认真,爷爷累积了很多的知识,没有人会知道他曾是文盲,他喜欢看报读书,他关心政治大事,关心国家的大事,好像国家的事就是他的事一样。我记得当时我笑着问爷爷为什么把全国的事都装在自己的心中,怎么就是不把他的事给装下来。后来我知道,那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爷爷一生都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没有给世人带来多大的幸福,可他留下的是最真实的共产党员给我们的最好的榜样。
爷爷走了,但是他的共产党形象却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至今,老家爷爷的房间里还保存着他的党员证和其他的遗物,更多的是他的一些经历和他的回忆录,希望有一天孙女可以把它公布于众,让世人都知道他们那一代共产党员的辛苦历程和忠诚的信仰。
【篇3】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们
1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怀着十分敬佩和感激的心情向大家讲述我身边一群共产党员们的故事,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一名普通职工,我与他们朝夕相处,同舟共济,我了解他们就像了解自己一样,他们都是一群普通的人,平凡的人,他们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他们却是一群值得我们信赖、值得我们崇敬的人,他们是xx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灵魂和脊梁,是我心中闪亮的群星,他们就是xx市质监站支部第三党小组的全体共产党员们。
请允许我翻开无锡市检测中心那并不悠长的历史,回首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无锡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原名无锡市建科所)成立于1985年,主要是承担小型民用设计和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属于全民事业单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体制和机制的弊端逐步凸现,由于种种原因,设计业务全面萎缩,设计人员走的走,退的退,至1996年设计工作全部停止,检测市场日益缩小检测业务也每况愈下,中心设备陈旧,房屋破损,只能借居在人家的屋檐下(租借构件厂),1997年中心全年检测业务总量仅有29.7万元,职工平均月收入580元,事业单位活工资和效益工资自95年开始就已经全部停发,中心还欠外债5万元,当时人心涣散,管理混乱,处于风而飘摇、分崩离析,濒临倒闭的状态。
在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局党委决定,由质监站支部对检测中心进行托管,97年7月1日,质监站支部正式接管检测中心,并在建党76周年之际,组织检测中心全体党员职工开展检测中心到底向何处去的大讨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历史,只有我们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救企业之危难是我们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关键时刻党小组长高国华同志挺身而出,这位1965年入党,在美军B52轰炸机的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老党员率先表态,要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带动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发奋图强,为帮助中心摆脱困境,走向正轨,支部经过慎重考虑,任命年富力强,敢于创新且熟悉业务技术的青年骨干沈东同志担任中心常务副主任,主持中心全面工作。万事开头难,沈东上任后第一件事不是发表就职演讲,不是布置业务安排计划,而是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深入到职工中谈心倾听职工群众的心声。经过大量的调研,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科学论证,一个大胆的改革方案逐步形成,检测中心分三步走。第一步,用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心进行重组,建章立制,调整布局,易地搬迁,使检测工作走上正轨;第二步,利用2-3年时间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和检测能力,拓展业务,增强实力,确定中心在全市检测行业的地位;第三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推进科技进步,通过科学管理、科学检测,确定中心在全省的领先地位,改革方案出台后,引起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克服困难、负重奋进,以自己的知识、汗水和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目标。为了加强管理,规范行为,使检测工作尽快走上轨道,沈东与办公室主任唐群一、党小组长高国华一起,结合中心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规定,重新调整了机构布局,任命了各部门的领导,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使中心各项管理迅速走上了正轨。为争取业务,还清欠债,提高职工的收入,沈东上任后,以非凡的魄力,坚韧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甘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四处奔走,从97年7月至年底,他先后走访开发公司40多家,施工企业60多家,深入工地现场100多个,有时为承接一桩业务,他反复上门,多次谈判,不下5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执挚和诚恳深深的感动了客户,一位开发公司老总说,把检测任务交给这样的单位我们放心。在近半年时间中,沈东他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连国庆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据不完全统计,从97年7月至98年7月,沈东1人就承接检测业务200多万元。为进一步拓展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市质监站和建管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心筹措资金170万元,用于设备投资和新基地的建设。97年前,中心仅开设了常规检测和桩基检测两项业务,98年中心进行了易地搬迁,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检测基地,99年又组建了新区检测分站,在新区分站的创建过程中,共产党员顾金根,这个与共和国同龄,具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以他的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当年的入党誓言。他是1985年检测中心成立初期就在中心的元老,20个春秋全都无私的献给了检测事业。在新区分站的创建中,他起早摸黑,每天从中桥到新区,从检测室到工地,栉风沐雨,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作为新区分站的负责人,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业务精益求精,从不喊苦,从不喊累,被喻为忠心耿耿的“老黄牛”。99年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雪席卷锡城,为保证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年过半百的党小组长高国华,跨着他的破“毛驴”,顶风冒雪赶往新区,腿摔肿了,脸摔青了,拖着一瘸一拐的腿为机器加油,为设备预热。就是这两位老党员,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们不计个人得失,默默耕耘,以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周围的群众,凝聚了职工的人心,为中心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中心完成第一步目标。99年经省建设厅考核终于获得了土建一级检测资质,检测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职工的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在成绩面前,中心党小组没有陶醉,没有满足,他们审时度势,开始了高起点、高水平的第二次创业,他们决心把中心建设成为全省第一流的检测中心。2000年初中心领导和党小组在二次创业中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争创四个一流,即资质等级创一流,工作业绩创一流,管理水平创一流,服务质量创一流,为实现四个一流的目标,中心党小组广泛发动党员和职工群众献计献策,首先从提高管理水平,依靠科技进步着手,由中心质量科科长,中心最年轻的党员夏春秋负责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并承担“建材检测综合管理系统”电脑软件的研制和开发。这位毕业于同济大学材料专业的高才生年轻党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她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孩子刚上小学,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她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没时间做家务,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多少个节假日和星期天,她都是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度过的。经过日夜奋战,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检测工作全面实现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做出了贡献。该系统由于设计合理,程序快捷,应用面广,实用性、操作性较强,在全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网络管理软件评比中荣获第三名,获得了省内专家的高度赞扬,并荣获2002年无锡市第十三届HOPE(希望)杯青少年科技竞赛奖。随着检测业务的日益扩大,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确保施工一线的需要,中心规定本单位不实行双休日制度,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新区分站由于人员少任务更重,经常连每周一天休息都不能保证。青年党员周军作为新区检测分站的主任,几年来始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的默默奉献,他一年难得休息几天,多年来他从未向领导要报酬、要待遇,他的行为深深的感染了新区分站的全体职工,他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跟着这样的领导吃苦,我们心甘情愿。
“您好,请问是送检吗?请把送样单递过来好吗?”这是送检单位人员走进中心收样室听到的第一句话。讲这句话的是一位面容亲切和蔼的大姐,共产党员戴庆玲,她1984年入党,长期在机关担任组织人事工作,2001年调入检测中心担任收样员,工作环境变了,工作岗位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多年来养成的良好职业道德不变。“位卑未敢忘忧国”,她说,我虽然是一介小小的收样员,但这里是中心的窗口,是中心的颜面,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关系到检测中心的形象。这小小的窗口是一面镜子,我要通过这个窗口让客户看到检测中心良好的形象。
几年来,检测中心在局党委关心支持下,在站支部的正确领导下,中心领导充分发挥党小组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99年中心被授予江苏省土建一级资质,同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2002年被授予综合二级资质,2003年被评为全省“十佳”检测机构和江苏省建筑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2004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资格认证,成为全省检测行业的排头兵,检测业务也由97年的29.7万元到2004年的1480万元,为97的近50倍。职工人均年收入由6960元上升到2004年58000元增长近10倍。我作为一名普通职工,亲身经历了中心由衰败到兴盛的巨变,亲眼目睹了我身边共产党员们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只有无声的耕耘,无限的奉献。让我说一声:谢谢你们。
1
【篇4】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父亲1946年入党时,还在山东革命老区,全国还未完全解放,党的工作时刻受到来自敌人的威胁。20岁的他担任了乡党委书记。当时党员开会都是在半夜秘密召开,散会时还不能一块儿走,相互之间不得见面,可见当时的形势何等严峻。然而正是这种险恶的环境,才真正锻炼了父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过硬的素质和党性!
1950年,父亲放弃了较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穿上军装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去的时候他的身份是区委干部,他想到前线需要更多的英勇战士,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动员了30余名区里的优秀青年一同去了朝鲜,一入伍就任排长的他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数次立功受奖,为保家卫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朝鲜战争期间,大多数时间每人每天的口粮只有一两辣子面,三两高梁面。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抗击侵略者的斗志。也正是因为当时恶劣的饮食条件和战斗环境,使父亲患上了终生备受折磨的胃病,并最终因此病离开人世。
当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父亲被部队送回国上了3年的速成中学,幸福地扫了盲,这也是他一生的最高学历。
1963年周总理提出抽调20万军队干部支援边穷地区,当时军队干部的待遇远远高于地方,但父亲没有犹豫,坚决服从了组织安排。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只是提出尽量分到靠铁路近一点的地方,以方便回家探望年迈的父母,然而最后连这点愿望也没能实现。
当年他分到湖北省谷城县,报到时,因为火车只通到襄樊,还得转乘汽车到县城边上,再雇辆板车拖上全部家当,走了十几里路才赶到县城的工作单位。那时父亲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交通条件又差,经济条件又不好,20多年里,他仅仅只有一次回山东老家探望父母。但我从未听到过他有什么怨言。
1968年父亲被安排到卫生院当院长,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从上任第三天开始就被打为走资派,戴高帽、挨批斗成了家常便饭。至今我仍然清楚记得,年幼的我常常爬在窗户上,偷看父亲戴着一顶一米多高的帽子被批斗的情景。但父亲始终不改他对党的无限忠诚。记得那时在家里,他经常在吃饭前带着一家人面对毛主席画像,背诵毛主席语录,他这样做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决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走的形式。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到他耳边时,他惊呆了,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1983年父亲接近60岁了,即将退居二线。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希望在他退居二线后继续担任二线职务,但他坚决要s一退到底#炕再担任任何职务直到离休。?86年父亲得知自己身患胃癌之后,为了节省单位宝贵的经费,除动手术期间外,坚持不住院,而由我的母亲和妹妹们在家中照料,甚至去世前对他的急救都是在家中进行的。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和妹妹在深夜里冒着寒风,跑着到医院去为父亲取急救用的氧气和药品的情景。
父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86年他离休时一个月只有120多块钱的工资。当时在部队担任连长的我工资已高过他许多。一个工龄40年、党龄40年的离休干部,待遇竟低于工作才10年的儿子。但父亲却从无怨言,我想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因为他具有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党性修养。
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他除了用自己朴素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和教育我之外,从未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他总是对我说:“要服务组织、服务领导,做好工作。”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他的优秀品质,过硬的党性,让我始终铭记在心。在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常常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父亲作比较,虽然我也是20岁时就入党,工龄也有30年了,可是我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与父亲当时的情况相比,可用“天壤之别”四个字来形容。
父亲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的行为、作风、品质,就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照映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我想自己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本职工作做好,没有任何理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只有踏踏实实地工作,诚恳待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才不愧于九泉之下的父亲,才对得住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相关热词搜索: 共产党员 身边上一篇:这也是一道风景作文解读
下一篇:昆虫记读书笔记四年级作文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