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发言10篇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10篇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1
幼儿家长出席我校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会议反响较好。
应家长要求,在这里做一个会议内容摘要。
一、有关上小学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首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安排好家庭的学习生活。比如,每天能在相同的时间、不分心的场所学习;书桌前不乱摆东西;准备一些孩子爱阅读的书籍等。
其次,家长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
再次,家长要有充分的耐心鼓励孩子去做大人交办的事情,教育幼儿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例如:按时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后自己收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等。
最后,关注孩子作业的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或入学前就这样做,这样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
二、有关生活习惯的养成。
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总之,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它需要家长们从小事做起,常抓不懈,这样才能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健康方面。
1.每天准备好有营养的早餐。
2.每天锻炼身体。
3.小学课间十分钟注意事项。
四、有关拼音学习。
学好拼音不在于时间的早晚和长久,而需要两个保证:一是适时;二是规范。
五、有关数学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内容有:1-20以内的认数,序数、相邻数、单双数、数的组成、比较、分类、20以内的加减法、看图编应用题、认识时钟、认识几何形体等。目前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有1—10的认数、序数、相邻数、单双数、10以内的加减,口编应用题;还有分类、排序、数量的比较、认识几何形体,认识时钟、学习等分、认识人民币等等。从教材内容来看,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内容,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就已经接触过了。我们的孩子只要能掌握了幼儿园的数学知识,就能很顺利的进入小学学习。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2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你们能抽时间来和我们共同探导幼小衔接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果拿孩子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这几个阶段做对比的话,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幼小衔接”。因为它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谓幼小衔接,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又是小学教育的开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应有一个超前认识,提前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1. 首先和大家谈谈关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节问题,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家长首先必须要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1 )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有丰富的物质环境,玩具琳琅满目;而小学教室只有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这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享用机会也比较少,使刚入学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适应。
(2 )生活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们总是采用“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来进行。而小学学习则完全不同,因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你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 孩子面临的是和4 、5 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 下午两节课的课堂学习。而且最后总是以考试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成败,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很大。
(3 )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幼儿园, 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 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近似于亲情关系, 在孩子眼里, 老师就像妈妈。两个老师整天与他们为伴,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孩子都会问老师哪里去了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 老师的角色会有所变化, 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比幼儿园要相对减少, 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 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 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 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
(4 )教学方法的变化。小学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提倡在玩中学, 学中玩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区别, 比如在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发现小草发芽了,于是我们便很随机的带孩子在幼儿园里观察,寻找除了小草发芽了,还有哪些东西也发芽了呢柳树发芽了、杨树也发芽了,梧桐树也发芽了等等,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春天来到了。而小学以课堂教学和书面语言为主, 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 课堂大多时间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除了老师的讲解, 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这些都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5 )行为规范的变化。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 如上厕所、说话、玩东西等。举个例子:(大小便问题)孩子入小学后, 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 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做到上课抱臂坐正、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等规定都纳入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中, 孩子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孩子在幼儿园里许多自选活动的时间和权利将被服从统一要求所替代。
(6 )家长和老师期望值的变化。孩子在幼儿园期间, 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 孩子在幼儿园吃好, 玩好, 与同伴相处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学, 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考试要95 分以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激烈了。
总而言之,为了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既要重视儿童智力的训练与培养,又要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力求儿童入学前准备的全面性。
2. 心理生理准备
(1 )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 ”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 ”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2 )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首先是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俗话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良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记忆力。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天睡眠10 小时,中学生每天睡眠9 小时。因此,小学生晚上8:30 —— 9:00 入睡才能做到早上6:30 —— 7:00 起床。睡眠充足才能使孩子上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集中注意力学习。其次要让孩子心中有时间观念。让孩子养成准时睡觉,准时起床,按时上课,遵守作息时间。家长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 )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独立空间,分床)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 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
(4 )学会自我保护。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活动 空间相对来说比幼儿园要大得多,老师不可能一天到晚跟在他们后面。这样孩子难免会与同学发生一些摩擦,口角或者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3. 习惯养成过程
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历3 个阶段:
(1 )强制阶段:即需要借助他人或外在力量的提醒、督促,甚至是逼迫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需要21次行为重复)
(2 )认可阶段:即逐步从心里接受自己所做的事并认为这些事是好的和有道理的。
(3 )自觉阶段:即把某种行为完全当成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
4. 习惯培养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班教师已注重培养):自己收拾书包,孩子每次完成作业后,让他自己削好铅笔,放好本子,把书装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代劳,孩子就会失去自己照顾自己的机会。提醒家长: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忽视能力培养。(大班逐步开始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超前培训,开始帮助孩子包办一切本应培养孩子来做的事情。帮助孩子穿衣、吃饭;帮助孩子收拾书包;帮助孩子完成老师留给的小任务等等。家长们这种包办代替的做法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缺乏做事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造成了入学后的种植槐恪(自己背书包)
(2 )坐得端,行得正。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阶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坐时腰挺直,双脚平放在地上。做到“三个一”(眼睛距离书本一尺;手握笔尖一寸;胸里桌子一拳)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 )爱清洁、讲卫生。进入小学后,孩子要轮流打扫卫生。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卫生意识和习惯,要让他们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4 )文明礼貌的培养。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往往可以从行为上得到肯定。俗话说:三岁看老。幼时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将来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礼仪教育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从入园、离园,到与人交往,我们都要交给孩子们正确的、文明的做法,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5 )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 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5. 能力培养
(1 )培养孩子的与人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是孩子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伙伴交往,与老师交往是孩子入学前必须掌握的。当自己需要帮助时,是不是能大胆的向成人和伙伴提出请求;当自己不愉快不舒服时,是不是能及时的告诉别人;当别人需要帮助和安慰时,是不是能主动帮助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最为关心的。通过我园大班教师到小学调研的结果汇总来看,许多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在与人交往方面有明显的不适应。在幼儿园时,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会经常问候自己,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伙伴们也会在游戏中有共同的话题。而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往往发现小学的老师不再像幼儿园的“妈妈”那样时时刻刻和自己在一起了,同学们也由于紧张的学习生活而交流变少了。因此,有的孩子就会不愿意说话,变得沉默起来了。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创造各种机会试着让孩子与不同的人交往,如邻居、亲戚、服务人员、陌生人,特别是与孩子同龄的伙伴们。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培养孩子体谅别人,关心别人,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去帮助别人。(交往能力占85% )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相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主要是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许多的孩子由于父母的宠爱,总是不习惯于自己为自己服务,玩具玩完随手一放,书、笔、本等用品更是需要父母来帮助整理,等到需要时父母会将早就整理好的物品工整的摆放在孩子面前。孩子们也很习惯于这样,形成了对父母的依赖,当需要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物品时,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会搞的一团乱。因此,家长在幼儿入学前必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大小便,以及该如何整理玩具、图书及各种学习用品,以便在需要时第一时间找到。这会为孩子入学后课间为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书籍等物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会劳动,就会学习)
(3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园里,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老师们就会主动发现,并给予引导和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呢当然,作为家长应该教孩子学会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帮助。同时,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遇到困难时先自己动脑筋,想办法。那么遇到问题时,孩子是不是真的能先自己想办法,不急不怕呢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日的生活中多加引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解决,而是从正面加以引导和鼓励。通过不断的锻炼,孩子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6. 给家长的建议
(1 )慎用横向比较。
(2 )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
(3 )想让孩子往哪方面发展,表扬孩子哪方面的具体行为。
(4 )用第三者表扬孩子。
(5 )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6 )亲子阅读。
(7 )学习用品的准备:双肩包;文具盒、铅笔越简单越好;铅笔准备5 —— 6 支,卷笔刀放在家里;橡皮用软的,禁用有香味,奇形怪状的橡皮;直尺一边是直线,一边是波浪线
7. 家长交流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3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3个衔接班的老师们,欢迎您们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幼小衔接会议,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今天我主要想介绍一下,孩子们在衔接班的学习、生活情况。
一、我们已开展了的一些工作:
幼小衔接教育是为了让幼儿通过在衔接班的学习和生活,使之能更快、更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因我校是以幼小衔接特色而著称的,同时我们又对前两届幼小衔接班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所以我们这第三个衔接班的6为老师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结合已有的经验,在校、园领导的指导下,共同设计、制定了一套较适合本届幼儿发展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目标。通过上学期的学习生活,3个班的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及肯定。那么我们又是怎样进行这些教育的呢?
(一)在学习方面
1、首先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小学老师的沟通,了解到他们对小学生的要求,如:上课的坐姿;握笔的姿势;书写的姿势及格式等等。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以比较规范的姿势,引导孩子们掌握它们的要领。
2、因为我们现在已是衔接班,肯定会与在幼儿园大、中班学习生活有所不同了,所以我们在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并结合我校的幼小衔接教育,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家长的需求,制定了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比如:我们的课程表上午从8:30—11:00共有4节课,含概了7个科目:语言(拼音、汉字)、数学、英语、珠心算、微机、艺术(美术、舞蹈),每节课为30分钟;下午从3:00—5:00是我们丰富多彩的兴趣课时间。应该说我们的课程安排得比较满,当时,我们老师也有些顾虑,担心孩子们吃不消,压力大,可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我们的孩子们特别的棒,适应得特别的好,同时在与家长沟通中,大部分的家长对此教学形式表现满意,这样使幼儿的知识量及行为习惯、规则意识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3、同时围绕着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兴趣,我们老师也是做了很多的思考与大量的准备工作,如课前准备好丰富的教学用具,对幼儿的操作材料也提供的比较丰富,同时也请家长帮助准备了一些扑克牌、数字卡、拼音卡片、图书等这些对幼儿学习的帮助是相当大的:如老师在讲授一堂新课时,借助教具,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使他们能较快、较直观地掌握到学习的内容,这样也不容易忘记,回到家做作业时,也能通过操作材料很快顺利的完成作业,从而也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能力。
4、布置作业,其实我们做作业就是给孩子们的一个任务,要求在完成了这个任务(就是做完了作业)以后才能玩耍,并且通过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这个形式,也是想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知识,是否掌握得好,所以通过了一学期的实行,孩子们已养成了此习惯。
5、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们采取了各种形式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比如:早餐回来时的阅读时间,在图书中找找我们已学过的偏旁部首所含的汉字,并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让孩子们将找到的字写在这个“趣味识字本”上等等,所以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二)行为习惯方面
1、引导幼儿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书包、玩具等,在班上经常会有:“老师,我铅笔没了”“老师,我橡皮擦没有了”“老师,我的书找不到了”等等声音,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经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老师也经常通过各种形式来引导幼儿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虽说也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继续的坚持不懈。
2、每周都选出“小班长”和“小组长”,并明确了他们的责任,孩子们对此职务都是相当踊跃的参与,因孩子们现在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思想,判断好、坏、对错的能力,故会对“小班长”、“小组长”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所以孩子们在担任此职务时,是相当的尽心尽责,通过此活动,我们不但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及组织能力。
所以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语言方面:学习了常用的偏旁部首40个左右,汉字100个左右,拼音单韵母和声母,并进行了拼读的学习,诗歌或古诗15首左右。数学方面:我们已经学了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分解组成,10以内的相邻数,100以内的数字等。英语方面:通过期末对幼儿的测评工作:各项内容的测评结果都达到了98%,有些内容甚至达到了100%,这与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及老师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工作:
对于上学期的工作,我们进行了经验总结与梳理,对于好的方式方法,我们继续深入的开展,对于不足之处想方设法的弥补。
本学期,孩子们面临着即将升入小学,所以不管是在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我们都将继续的坚持下去,并且我们也加强了对孩子们心理方面的培养,我们以“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和“如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这两个话题作为本期的主题活动,并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
(1)在谈话活动中,与幼儿谈谈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小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2)利用我们学校有小学,并且小学一年级就在我们衔接班楼下这一优势,带领幼儿去参观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上课的情况,了解小学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了解他们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了解课间休息十五分钟都在做些什么,参观他们的课间操等等。
(3)请小学的老师和小学生到班上来给小朋友们讲讲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给他们提要求;并且请小学生来讲讲自己当小学生的一些感受和心得体会,通过这些形式让孩子们在心理上、学习习惯上、行为习惯上得到很好的培养,为他们顺利升入小学做好铺垫的工作。
现在离孩子们升入小学还有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关心、爱护我们的孩子,在保障孩子们在园愉快学习生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他们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这其中,当然也离不开家长朋友的配合与支持,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顺利的升入小学,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下午好!
上个周接到我们吕校长的通知,让我到市直一幼来给各位家长做一个关于幼小衔接的培训,心里很是激动,因为这个幼儿园,我也曾经在三年时间里每天往返。是的,在四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幼儿园老师们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小学的校门。今天再次走进校园,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又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相信您的孩子也在这个幼儿园里度过了快乐的三年时光,也相信大家当初和我一样,怀着无比的信任选择了市直一幼这个一直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 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保教和一流的服务”为宗旨的幼儿园,也更为幼儿园老师们爱心、无私、真诚而深深感动。
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其实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大人与孩子一起跨越两种生活型态的过程,您与孩子是不是准备还开始这段旅程了呢?今天我就从一个教师的角度,以自己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愉快地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一、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1、希望家长能正确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教育性质不同。是指幼儿园是“教养并重”,而小学则是“以教为主”。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的同时,还要给幼儿生活上的照料和养育。而小学教育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小学教育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课程设置不同。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而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品德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性活动。 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是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除采用讲授的形式来教学外,还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2、做好心理过渡准备:
家长帮助教育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过渡工作,关注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给他讲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他们知道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在即将进入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孩子既会有兴奋、向往,也难免会流露出紧张、焦虑的情绪。此时,爸爸妈妈的态度就很重要。新生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打消对学校的恐惧,让他们向往学校。每次新生入学,总有一些小朋友哭着闹着不肯上学。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让孩子接受一个新环境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些家长可能会过度担心,不自觉地向孩子传递一些负面的信息,比如说“小学的功课会很难”啊,“你就要去受苦了”或者“就要抓进鸟笼里”啦,等等。如果让孩子处在这样的情绪、氛围中,很可能还没迈入小学校门,就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感到恐惧或厌倦了。对此,爸爸妈妈要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啊,“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啊,还有“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个小学生了”,“表现好了还可以戴红领巾,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等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等到孩子入学后,要每天与孩子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你可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你交了几个朋友?他们叫什么名字?你又学会了几个生字?尽量做正面的引导,使孩子喜欢上学。
3、调整作息。进入小学跟上幼儿园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上学时间是固定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安排,预备铃时间、上课时间、下课时间、放学时间等都是固定的,以我们学校为例,每天8点钟准时上课,老师就开始讲授新知识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孩子是7:45左右到校,7:50预备铃以后就开始进行口算、诵读等各种提高学习能力的活动了。建议孩子们每天晚上9点之前入睡,每天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您的孩子现在还是每天睡到自然醒,到校时间十分不确定的话,那您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了,(举例)不仅作息时间,孩子吃饭时间、游戏时间、又要有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4、学习用品的准备:
学习用品是用来学习的,过于贵重复杂,不仅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养成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还会助长孩子形成奢华攀比的不良思想。在准备学习用品时,要挑选价廉物美、小巧简单实用的,尤其是不能带有玩具性质的。书包:结实耐用,重量轻为佳。不要太大,能放进桌洞,有分层。有的家长认为双肩背的书包,会让孩子的双肩辛苦,给孩子选择拉杆式书包,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拉杆式书包上下楼不容易,容易绊倒自己和他人,并且放不进桌洞,孩子找文具时每次都要弯下腰,很难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所以家长只需要给孩子选择质量好一些的,双肩背包就行了。 铅笔盒:单层、功能少的,便于开关。防止孩子上课和作业时分心。铅笔:中华HB铅笔最好,尽量是一种花色,便于孩子丢失时找寻。每天最少带10支,不削两头,六角型为好。转笔刀、简单容易操作最好,尽量在1个月后让孩子自己养成每天晚上削铅笔的习惯。橡皮:最简单好用的、白色、柔软,好擦不带图案的。(举例,愤怒的小鸟)水壶:不怕摔的最好,每天带回家给孩子处理消毒。
二、小事做起,养成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养成了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家长可千万别掉以轻心。
1、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上学后,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里,有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来处理,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会自己系鞋带,自己用转笔刀削铅笔,自己吃饭,有事情第一时间跟老师说等。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收拾自己的小书包,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教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在学校经常会发现有孩子自己的本子、橡皮、铅笔等少了,自己不知道找,有同学捡到询问时也没有人认领,等到用的时候到处去借别人的。在学校里,课间或者体育课,可能会跑跑闹闹,一下子出很多汗,热了就把外套脱掉,随便脱在哪,活动完后自己不知道拿自己脱下来的衣服,结果经常会有家长放学后又领着孩子回来找衣服。大小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不然一整天都不敢上厕所,不仅对身体不好,上课都不安心;还有的孩子在课间忙着玩,到了上课以后频频举手要求上厕所,也是很不好的。应对紧急情况帮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和家庭电话,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拨打的电话号码,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2、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过渡到以学业为主的一年级,很多学生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为:课上经常做小动作,爱走神;坐不住,不习惯小学的上课方式,不举手就回答问题,课上到一半就乱走动、上厕所;丢三落四,不认识自己的东西。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孩子到家后,给他(她)10分钟时间,让他完成换衣服、上厕所、洗手、喝水、吃水果等事情,这样就避免了学习中途溜号。开始做作业前,让孩子清理桌子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样避免了孩子分散注意力。开始写作业了,让孩子列出一共有多少作业要做,先完成什么,后完成什么,标出一、二、三来,按序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孩子不知先做哪一项而浪费时间,甚至一会儿做语文,一会儿又做数学交替进行,丢三落四。做作业的过程中,不许离开座位,一气呵成,作业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作业要求少擦多练,甚至不擦。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家长不可打扰孩子学习,更不可过度关心而送水送水果之类。作业做好了,家长要记录所用时间,以便掌握孩子今后的学习时间。写完后学会自己认真检查,不要使孩子产生家长替他检查的思想,产生依赖性,这样他就不会自己检查作业了,久而久之产生依赖心理。家长只看是否写得整洁端正,从而评判孩子的学习态度。要养成复习和预习的好习惯。最后一项是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家长只检查一两天即可,往后只督促、提醒。
3、扩大识字量,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二年级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注重识字量大,学过的字容易混淆,所以平时要鼓励孩子随时随地识字,鼓励孩子阅读健康向上的书籍,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提高识字能力。我们学校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方面的做法一直走在同类小学的前列,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也告诉我,读书多的孩子视野广、成绩优,(举例),从小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我国的考试制度和内容也开始慢慢转向重视大量阅读。学前年龄和小学阶段是使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时机,一年级很多孩子尤其是识字量特别多的孩子,大多数字都是在阅读中学来的,识字量大,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讲是一件让自己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便开始领着孩子识字,是一种强迫式地、灌输式的识字,其实识字是在不自觉中完成的才会让孩子爱学、主动学、学得会。阅读的引领、不经意的传授才是孩子最好的识字途径。在此特别强调亲子阅读的重要,如果您是一位沉溺于韩剧的妈妈或者对手机入迷的爸爸,您的孩子很难真正的爱上阅读。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里有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希望您也能成为陪伴孩子读书的好妈妈!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5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3个衔接班的老师们,欢迎您们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幼小衔接会议,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今天我主要想介绍一下,孩子们在衔接班的学习、生活情况。
一、我们已开展了的一些工作:
幼小衔接教育是为了让幼儿通过在衔接班的学习和生活,使之能更快、更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因我校是以幼小衔接特色而著称的,同时我们又对前两届幼小衔接班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所以我们这第三个衔接班的6为老师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结合已有的经验,在校、园领导的指导下,共同设计、制定了一套较适合本届幼儿发展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目标。通过上学期的学习生活,3个班的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及肯定。那么我们又是怎样进行这些教育的呢?
(一)在学习方面
1、首先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小学老师的沟通,了解到他们对小学生的要求,如:上课的坐姿;握笔的姿势;书写的姿势及格式等等。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以比较规范的姿势,引导孩子们掌握它们的要领。
2、因为我们现在已是衔接班,肯定会与在幼儿园大、中班学习生活有所不同了,所以我们在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并结合我校的幼小衔接教育,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家长的需求,制定了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比如:我们的课程表上午从8:30—11:00共有4节课,含概了7个科目:语言(拼音、汉字)、数学、英语、珠心算、微机、艺术(美术、舞蹈),每节课为30分钟;下午从3:00—5:00是我们丰富多彩的兴趣课时间。应该说我们的课程安排得比较满,当时,我们老师也有些顾虑,担心孩子们吃不消,压力大,可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我们的孩子们特别的棒,适应得特别的好,同时在与家长沟通中,大部分的家长对此教学形式表现满意,这样使幼儿的知识量及行为习惯、规则意识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3、同时围绕着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兴趣,我们老师也是做了很多的思考与大量的准备工作,如课前准备好丰富的教学用具,对幼儿的操作材料也提供的比较丰富,同时也请家长帮助准备了一些扑克牌、数字卡、拼音卡片、图书等这些对幼儿学习的帮助是相当大的:如老师在讲授一堂新课时,借助教具,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使他们能较快、较直观地掌握到学习的内容,这样也不容易忘记,回到家做作业时,也能通过操作材料很快顺利的完成作业,从而也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能力。
4、布置作业,其实我们做作业就是给孩子们的一个任务,要求在完成了这个任务(就是做完了作业)以后才能玩耍,并且通过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这个形式,也是想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知识,是否掌握得好,所以通过了一学期的实行,孩子们已养成了此习惯。
5、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们采取了各种形式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比如:早餐回来时的阅读时间,在图书中找找我们已学过的偏旁部首所含的汉字,并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让孩子们将找到的字写在这个“趣味识字本”上等等,所以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二)行为习惯方面
1、引导幼儿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书包、玩具等,在班上经常会有:“老师,我铅笔没了”“老师,我橡皮擦没有了”“老师,我的书找不到了”等等声音,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经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老师也经常通过各种形式来引导幼儿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虽说也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继续的坚持不懈。
2、每周都选出“小班长”和“小组长”,并明确了他们的责任,孩子们对此职务都是相当踊跃的参与,因孩子们现在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思想,判断好、坏、对错的能力,故会对“小班长”、“小组长”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所以孩子们在担任此职务时,是相当的尽心尽责,通过此活动,我们不但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及组织能力。
所以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语言方面:学习了常用的偏旁部首40个左右,汉字100个左右,拼音单韵母和声母,并进行了拼读的学习,诗歌或古诗15首左右。数学方面:我们已经学了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分解组成,10以内的相邻数,100以内的数字等。英语方面:通过期末对幼儿的测评工作:各项内容的测评结果都达到了98%,有些内容甚至达到了100%,这与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及老师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工作:
对于上学期的工作,我们进行了经验总结与梳理,对于好的方式方法,我们继续深入的开展,对于不足之处想方设法的弥补。
本学期,孩子们面临着即将升入小学,所以不管是在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我们都将继续的坚持下去,并且我们也加强了对孩子们心理方面的培养,我们以“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和“如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这两个话题作为本期的主题活动,并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
(1)在谈话活动中,与幼儿谈谈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小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2)利用我们学校有小学,并且小学一年级就在我们衔接班楼下这一优势,带领幼儿去参观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上课的情况,了解小学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了解他们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了解课间休息十五分钟都在做些什么,参观他们的课间操等等。
(3)请小学的老师和小学生到班上来给小朋友们讲讲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给他们提要求;并且请小学生来讲讲自己当小学生的一些感受和心得体会,通过这些形式让孩子们在心理上、学习习惯上、行为习惯上得到很好的培养,为他们顺利升入小学做好铺垫的工作。
现在离孩子们升入小学还有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关心、爱护我们的孩子,在保障孩子们在园愉快学习生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他们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这其中,当然也离不开家长朋友的配合与支持,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顺利的升入小学,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下午好!
上个周接到我们吕校长的通知,让我到市直一幼来给各位家长做一个关于幼小衔接的培训,心里很是激动,因为这个幼儿园,我也曾经在三年时间里每天往返。是的,在四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幼儿园老师们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小学的校门。今天再次走进校园,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又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相信您的孩子也在这个幼儿园里度过了快乐的三年时光,也相信大家当初和我一样,怀着无比的信任选择了市直一幼这个一直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 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保教和一流的服务”为宗旨的幼儿园,也更为幼儿园老师们爱心、无私、真诚而深深感动。
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其实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大人与孩子一起跨越两种生活型态的过程,您与孩子是不是准备还开始这段旅程了呢?今天我就从一个教师的角度,以自己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愉快地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一、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1、希望家长能正确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教育性质不同。是指幼儿园是“教养并重”,而小学则是“以教为主”。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的同时,还要给幼儿生活上的照料和养育。而小学教育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小学教育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课程设置不同。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而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品德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性活动。 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是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除采用讲授的形式来教学外,还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2、做好心理过渡准备:
家长帮助教育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过渡工作,关注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给他讲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他们知道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在即将进入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孩子既会有兴奋、向往,也难免会流露出紧张、焦虑的情绪。此时,爸爸妈妈的态度就很重要。新生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打消对学校的恐惧,让他们向往学校。每次新生入学,总有一些小朋友哭着闹着不肯上学。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让孩子接受一个新环境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些家长可能会过度担心,不自觉地向孩子传递一些负面的信息,比如说“小学的功课会很难”啊,“你就要去受苦了”或者“就要抓进鸟笼里”啦,等等。如果让孩子处在这样的情绪、氛围中,很可能还没迈入小学校门,就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感到恐惧或厌倦了。对此,爸爸妈妈要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啊,“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啊,还有“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个小学生了”,“表现好了还可以戴红领巾,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等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等到孩子入学后,要每天与孩子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你可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你交了几个朋友?他们叫什么名字?你又学会了几个生字?尽量做正面的引导,使孩子喜欢上学。
3、调整作息。进入小学跟上幼儿园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上学时间是固定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安排,预备铃时间、上课时间、下课时间、放学时间等都是固定的,以我们学校为例,每天8点钟准时上课,老师就开始讲授新知识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孩子是7:45左右到校,7:50预备铃以后就开始进行口算、诵读等各种提高学习能力的活动了。建议孩子们每天晚上9点之前入睡,每天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您的孩子现在还是每天睡到自然醒,到校时间十分不确定的话,那您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了,(举例)不仅作息时间,孩子吃饭时间、游戏时间、又要有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4、学习用品的准备:
学习用品是用来学习的,过于贵重复杂,不仅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养成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还会助长孩子形成奢华攀比的不良思想。在准备学习用品时,要挑选价廉物美、小巧简单实用的,尤其是不能带有玩具性质的。书包:结实耐用,重量轻为佳。不要太大,能放进桌洞,有分层。有的家长认为双肩背的书包,会让孩子的双肩辛苦,给孩子选择拉杆式书包,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拉杆式书包上下楼不容易,容易绊倒自己和他人,并且放不进桌洞,孩子找文具时每次都要弯下腰,很难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所以家长只需要给孩子选择质量好一些的,双肩背包就行了。 铅笔盒:单层、功能少的,便于开关。防止孩子上课和作业时分心。铅笔:中华HB铅笔最好,尽量是一种花色,便于孩子丢失时找寻。每天最少带10支,不削两头,六角型为好。转笔刀、简单容易操作最好,尽量在1个月后让孩子自己养成每天晚上削铅笔的习惯。橡皮:最简单好用的、白色、柔软,好擦不带图案的。(举例,愤怒的小鸟)水壶:不怕摔的最好,每天带回家给孩子处理消毒。
二、小事做起,养成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养成了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家长可千万别掉以轻心。
1、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上学后,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里,有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来处理,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会自己系鞋带,自己用转笔刀削铅笔,自己吃饭,有事情第一时间跟老师说等。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收拾自己的小书包,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教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在学校经常会发现有孩子自己的本子、橡皮、铅笔等少了,自己不知道找,有同学捡到询问时也没有人认领,等到用的时候到处去借别人的。在学校里,课间或者体育课,可能会跑跑闹闹,一下子出很多汗,热了就把外套脱掉,随便脱在哪,活动完后自己不知道拿自己脱下来的衣服,结果经常会有家长放学后又领着孩子回来找衣服。大小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不然一整天都不敢上厕所,不仅对身体不好,上课都不安心;还有的孩子在课间忙着玩,到了上课以后频频举手要求上厕所,也是很不好的。应对紧急情况帮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和家庭电话,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拨打的电话号码,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2、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过渡到以学业为主的一年级,很多学生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为:课上经常做小动作,爱走神;坐不住,不习惯小学的上课方式,不举手就回答问题,课上到一半就乱走动、上厕所;丢三落四,不认识自己的东西。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孩子到家后,给他(她)10分钟时间,让他完成换衣服、上厕所、洗手、喝水、吃水果等事情,这样就避免了学习中途溜号。开始做作业前,让孩子清理桌子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样避免了孩子分散注意力。开始写作业了,让孩子列出一共有多少作业要做,先完成什么,后完成什么,标出一、二、三来,按序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孩子不知先做哪一项而浪费时间,甚至一会儿做语文,一会儿又做数学交替进行,丢三落四。做作业的过程中,不许离开座位,一气呵成,作业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作业要求少擦多练,甚至不擦。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家长不可打扰孩子学习,更不可过度关心而送水送水果之类。作业做好了,家长要记录所用时间,以便掌握孩子今后的学习时间。写完后学会自己认真检查,不要使孩子产生家长替他检查的思想,产生依赖性,这样他就不会自己检查作业了,久而久之产生依赖心理。家长只看是否写得整洁端正,从而评判孩子的学习态度。要养成复习和预习的好习惯。最后一项是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家长只检查一两天即可,往后只督促、提醒。
3、扩大识字量,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二年级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注重识字量大,学过的字容易混淆,所以平时要鼓励孩子随时随地识字,鼓励孩子阅读健康向上的书籍,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提高识字能力。我们学校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方面的做法一直走在同类小学的前列,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也告诉我,读书多的孩子视野广、成绩优,(举例),从小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我国的考试制度和内容也开始慢慢转向重视大量阅读。学前年龄和小学阶段是使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时机,一年级很多孩子尤其是识字量特别多的孩子,大多数字都是在阅读中学来的,识字量大,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讲是一件让自己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便开始领着孩子识字,是一种强迫式地、灌输式的识字,其实识字是在不自觉中完成的才会让孩子爱学、主动学、学得会。阅读的引领、不经意的传授才是孩子最好的识字途径。在此特别强调亲子阅读的重要,如果您是一位沉溺于韩剧的妈妈或者对手机入迷的爸爸,您的孩子很难真正的爱上阅读。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里有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希望您也能成为陪伴孩子读书的好妈妈!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7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你们能抽时间来和我们共同探导幼小衔接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果拿孩子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这几个阶段做对比的话,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幼小衔接”。因为它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谓幼小衔接,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又是小学教育的开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应有一个超前认识,提前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1. 首先和大家谈谈关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节问题,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家长首先必须要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1 )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有丰富的物质环境,玩具琳琅满目;而小学教室只有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这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享用机会也比较少,使刚入学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适应。
(2 )生活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们总是采用“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来进行。而小学学习则完全不同,因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你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 孩子面临的是和4 、5 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 下午两节课的课堂学习。而且最后总是以考试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成败,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很大。
(3 )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幼儿园, 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 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近似于亲情关系, 在孩子眼里, 老师就像妈妈。两个老师整天与他们为伴,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孩子都会问老师哪里去了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 老师的角色会有所变化, 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比幼儿园要相对减少, 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 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 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 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
(4 )教学方法的变化。小学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提倡在玩中学, 学中玩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区别, 比如在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发现小草发芽了,于是我们便很随机的带孩子在幼儿园里观察,寻找除了小草发芽了,还有哪些东西也发芽了呢柳树发芽了、杨树也发芽了,梧桐树也发芽了等等,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春天来到了。而小学以课堂教学和书面语言为主, 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 课堂大多时间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除了老师的讲解, 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这些都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5 )行为规范的变化。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 如上厕所、说话、玩东西等。举个例子:(大小便问题)孩子入小学后, 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 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做到上课抱臂坐正、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等规定都纳入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中, 孩子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孩子在幼儿园里许多自选活动的时间和权利将被服从统一要求所替代。
(6 )家长和老师期望值的变化。孩子在幼儿园期间, 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 孩子在幼儿园吃好, 玩好, 与同伴相处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学, 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考试要95 分以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激烈了。
总而言之,为了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既要重视儿童智力的训练与培养,又要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力求儿童入学前准备的全面性。
2. 心理生理准备
(1 )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 ”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 ”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2 )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首先是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俗话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良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记忆力。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天睡眠10 小时,中学生每天睡眠9 小时。因此,小学生晚上8:30 —— 9:00 入睡才能做到早上6:30 —— 7:00 起床。睡眠充足才能使孩子上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集中注意力学习。其次要让孩子心中有时间观念。让孩子养成准时睡觉,准时起床,按时上课,遵守作息时间。家长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 )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独立空间,分床)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 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
(4 )学会自我保护。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活动 空间相对来说比幼儿园要大得多,老师不可能一天到晚跟在他们后面。这样孩子难免会与同学发生一些摩擦,口角或者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3. 习惯养成过程
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历3 个阶段:
(1 )强制阶段:即需要借助他人或外在力量的提醒、督促,甚至是逼迫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需要21次行为重复)
(2 )认可阶段:即逐步从心里接受自己所做的事并认为这些事是好的和有道理的。
(3 )自觉阶段:即把某种行为完全当成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
4. 习惯培养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班教师已注重培养):自己收拾书包,孩子每次完成作业后,让他自己削好铅笔,放好本子,把书装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代劳,孩子就会失去自己照顾自己的机会。提醒家长: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忽视能力培养。(大班逐步开始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超前培训,开始帮助孩子包办一切本应培养孩子来做的事情。帮助孩子穿衣、吃饭;帮助孩子收拾书包;帮助孩子完成老师留给的小任务等等。家长们这种包办代替的做法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缺乏做事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造成了入学后的种植槐恪(自己背书包)
(2 )坐得端,行得正。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阶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坐时腰挺直,双脚平放在地上。做到“三个一”(眼睛距离书本一尺;手握笔尖一寸;胸里桌子一拳)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 )爱清洁、讲卫生。进入小学后,孩子要轮流打扫卫生。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卫生意识和习惯,要让他们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4 )文明礼貌的培养。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往往可以从行为上得到肯定。俗话说:三岁看老。幼时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将来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礼仪教育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从入园、离园,到与人交往,我们都要交给孩子们正确的、文明的做法,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5 )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 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5. 能力培养
(1 )培养孩子的与人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是孩子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伙伴交往,与老师交往是孩子入学前必须掌握的。当自己需要帮助时,是不是能大胆的向成人和伙伴提出请求;当自己不愉快不舒服时,是不是能及时的告诉别人;当别人需要帮助和安慰时,是不是能主动帮助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最为关心的。通过我园大班教师到小学调研的结果汇总来看,许多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在与人交往方面有明显的不适应。在幼儿园时,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会经常问候自己,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伙伴们也会在游戏中有共同的话题。而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往往发现小学的老师不再像幼儿园的“妈妈”那样时时刻刻和自己在一起了,同学们也由于紧张的学习生活而交流变少了。因此,有的孩子就会不愿意说话,变得沉默起来了。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创造各种机会试着让孩子与不同的人交往,如邻居、亲戚、服务人员、陌生人,特别是与孩子同龄的伙伴们。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培养孩子体谅别人,关心别人,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去帮助别人。(交往能力占85% )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相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主要是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许多的孩子由于父母的宠爱,总是不习惯于自己为自己服务,玩具玩完随手一放,书、笔、本等用品更是需要父母来帮助整理,等到需要时父母会将早就整理好的物品工整的摆放在孩子面前。孩子们也很习惯于这样,形成了对父母的依赖,当需要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物品时,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会搞的一团乱。因此,家长在幼儿入学前必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大小便,以及该如何整理玩具、图书及各种学习用品,以便在需要时第一时间找到。这会为孩子入学后课间为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书籍等物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会劳动,就会学习)
(3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园里,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老师们就会主动发现,并给予引导和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呢当然,作为家长应该教孩子学会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帮助。同时,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遇到困难时先自己动脑筋,想办法。那么遇到问题时,孩子是不是真的能先自己想办法,不急不怕呢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日的生活中多加引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解决,而是从正面加以引导和鼓励。通过不断的锻炼,孩子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6. 给家长的建议
(1 )慎用横向比较。
(2 )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
(3 )想让孩子往哪方面发展,表扬孩子哪方面的具体行为。
(4 )用第三者表扬孩子。
(5 )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6 )亲子阅读。
(7 )学习用品的准备:双肩包;文具盒、铅笔越简单越好;铅笔准备5 —— 6 支,卷笔刀放在家里;橡皮用软的,禁用有香味,奇形怪状的橡皮;直尺一边是直线,一边是波浪线
7. 家长交流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8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3个衔接班的老师们,欢迎您们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幼小衔接会议,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今天我主要想介绍一下,孩子们在衔接班的学习、生活情况。
一、我们已开展了的一些工作:
幼小衔接教育是为了让幼儿通过在衔接班的学习和生活,使之能更快、更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因我校是以幼小衔接特色而著称的,同时我们又对前两届幼小衔接班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所以我们这第三个衔接班的6为老师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结合已有的经验,在校、园领导的指导下,共同设计、制定了一套较适合本届幼儿发展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目标。通过上学期的学习生活,3个班的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及肯定。那么我们又是怎样进行这些教育的呢?
(一)在学习方面
1、首先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小学老师的沟通,了解到他们对小学生的要求,如:上课的坐姿;握笔的姿势;书写的姿势及格式等等。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以比较规范的姿势,引导孩子们掌握它们的要领。
2、因为我们现在已是衔接班,肯定会与在幼儿园大、中班学习生活有所不同了,所以我们在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并结合我校的幼小衔接教育,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家长的需求,制定了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比如:我们的课程表上午从8:30—11:00共有4节课,含概了7个科目:语言(拼音、汉字)、数学、英语、珠心算、微机、艺术(美术、舞蹈),每节课为30分钟;下午从3:00—5:00是我们丰富多彩的兴趣课时间。应该说我们的课程安排得比较满,当时,我们老师也有些顾虑,担心孩子们吃不消,压力大,可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我们的孩子们特别的棒,适应得特别的好,同时在与家长沟通中,大部分的家长对此教学形式表现满意,这样使幼儿的知识量及行为习惯、规则意识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3、同时围绕着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兴趣,我们老师也是做了很多的思考与大量的准备工作,如课前准备好丰富的教学用具,对幼儿的操作材料也提供的比较丰富,同时也请家长帮助准备了一些扑克牌、数字卡、拼音卡片、图书等这些对幼儿学习的帮助是相当大的:如老师在讲授一堂新课时,借助教具,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使他们能较快、较直观地掌握到学习的内容,这样也不容易忘记,回到家做作业时,也能通过操作材料很快顺利的完成作业,从而也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能力。
4、布置作业,其实我们做作业就是给孩子们的一个任务,要求在完成了这个任务(就是做完了作业)以后才能玩耍,并且通过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这个形式,也是想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知识,是否掌握得好,所以通过了一学期的实行,孩子们已养成了此习惯。
5、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们采取了各种形式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比如:早餐回来时的阅读时间,在图书中找找我们已学过的偏旁部首所含的汉字,并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让孩子们将找到的字写在这个“趣味识字本”上等等,所以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二)行为习惯方面
1、引导幼儿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书包、玩具等,在班上经常会有:“老师,我铅笔没了”“老师,我橡皮擦没有了”“老师,我的书找不到了”等等声音,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经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老师也经常通过各种形式来引导幼儿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虽说也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继续的坚持不懈。
2、每周都选出“小班长”和“小组长”,并明确了他们的责任,孩子们对此职务都是相当踊跃的参与,因孩子们现在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思想,判断好、坏、对错的能力,故会对“小班长”、“小组长”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所以孩子们在担任此职务时,是相当的尽心尽责,通过此活动,我们不但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及组织能力。
所以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语言方面:学习了常用的偏旁部首40个左右,汉字100个左右,拼音单韵母和声母,并进行了拼读的学习,诗歌或古诗15首左右。数学方面:我们已经学了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分解组成,10以内的相邻数,100以内的数字等。英语方面:通过期末对幼儿的测评工作:各项内容的测评结果都达到了98%,有些内容甚至达到了100%,这与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及老师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工作:
对于上学期的工作,我们进行了经验总结与梳理,对于好的方式方法,我们继续深入的开展,对于不足之处想方设法的弥补。
本学期,孩子们面临着即将升入小学,所以不管是在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我们都将继续的坚持下去,并且我们也加强了对孩子们心理方面的培养,我们以“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和“如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这两个话题作为本期的主题活动,并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
(1)在谈话活动中,与幼儿谈谈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小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2)利用我们学校有小学,并且小学一年级就在我们衔接班楼下这一优势,带领幼儿去参观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上课的情况,了解小学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了解他们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了解课间休息十五分钟都在做些什么,参观他们的课间操等等。
(3)请小学的老师和小学生到班上来给小朋友们讲讲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给他们提要求;并且请小学生来讲讲自己当小学生的一些感受和心得体会,通过这些形式让孩子们在心理上、学习习惯上、行为习惯上得到很好的培养,为他们顺利升入小学做好铺垫的工作。
现在离孩子们升入小学还有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关心、爱护我们的孩子,在保障孩子们在园愉快学习生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他们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这其中,当然也离不开家长朋友的配合与支持,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顺利的升入小学,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9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你们能抽时间来和我们共同探导幼小衔接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果拿孩子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这几个阶段做对比的话,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幼小衔接”。因为它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谓幼小衔接,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又是小学教育的开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应有一个超前认识,提前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1. 首先和大家谈谈关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节问题,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家长首先必须要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1 )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有丰富的物质环境,玩具琳琅满目;而小学教室只有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这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享用机会也比较少,使刚入学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适应。
(2 )生活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们总是采用“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来进行。而小学学习则完全不同,因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你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 孩子面临的是和4 、5 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 下午两节课的课堂学习。而且最后总是以考试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成败,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很大。
(3 )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幼儿园, 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 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近似于亲情关系, 在孩子眼里, 老师就像妈妈。两个老师整天与他们为伴,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孩子都会问老师哪里去了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 老师的角色会有所变化, 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比幼儿园要相对减少, 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 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 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 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
(4 )教学方法的变化。小学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提倡在玩中学, 学中玩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区别, 比如在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发现小草发芽了,于是我们便很随机的带孩子在幼儿园里观察,寻找除了小草发芽了,还有哪些东西也发芽了呢柳树发芽了、杨树也发芽了,梧桐树也发芽了等等,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春天来到了。而小学以课堂教学和书面语言为主, 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 课堂大多时间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除了老师的讲解, 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这些都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5 )行为规范的变化。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 如上厕所、说话、玩东西等。举个例子:(大小便问题)孩子入小学后, 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 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做到上课抱臂坐正、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等规定都纳入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中, 孩子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孩子在幼儿园里许多自选活动的时间和权利将被服从统一要求所替代。
(6 )家长和老师期望值的变化。孩子在幼儿园期间, 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 孩子在幼儿园吃好, 玩好, 与同伴相处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学, 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考试要95 分以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激烈了。
总而言之,为了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既要重视儿童智力的训练与培养,又要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力求儿童入学前准备的全面性。
2. 心理生理准备
(1 )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 ”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 ”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2 )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首先是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俗话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良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记忆力。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天睡眠10 小时,中学生每天睡眠9 小时。因此,小学生晚上8:30 —— 9:00 入睡才能做到早上6:30 —— 7:00 起床。睡眠充足才能使孩子上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集中注意力学习。其次要让孩子心中有时间观念。让孩子养成准时睡觉,准时起床,按时上课,遵守作息时间。家长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 )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独立空间,分床)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 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
(4 )学会自我保护。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活动 空间相对来说比幼儿园要大得多,老师不可能一天到晚跟在他们后面。这样孩子难免会与同学发生一些摩擦,口角或者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3. 习惯养成过程
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历3 个阶段:
(1 )强制阶段:即需要借助他人或外在力量的提醒、督促,甚至是逼迫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需要21次行为重复)
(2 )认可阶段:即逐步从心里接受自己所做的事并认为这些事是好的和有道理的。
(3 )自觉阶段:即把某种行为完全当成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
4. 习惯培养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班教师已注重培养):自己收拾书包,孩子每次完成作业后,让他自己削好铅笔,放好本子,把书装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代劳,孩子就会失去自己照顾自己的机会。提醒家长: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忽视能力培养。(大班逐步开始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超前培训,开始帮助孩子包办一切本应培养孩子来做的事情。帮助孩子穿衣、吃饭;帮助孩子收拾书包;帮助孩子完成老师留给的小任务等等。家长们这种包办代替的做法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缺乏做事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造成了入学后的种植槐恪(自己背书包)
(2 )坐得端,行得正。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阶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坐时腰挺直,双脚平放在地上。做到“三个一”(眼睛距离书本一尺;手握笔尖一寸;胸里桌子一拳)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 )爱清洁、讲卫生。进入小学后,孩子要轮流打扫卫生。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卫生意识和习惯,要让他们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4 )文明礼貌的培养。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往往可以从行为上得到肯定。俗话说:三岁看老。幼时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将来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礼仪教育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从入园、离园,到与人交往,我们都要交给孩子们正确的、文明的做法,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5 )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 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5. 能力培养
(1 )培养孩子的与人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是孩子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伙伴交往,与老师交往是孩子入学前必须掌握的。当自己需要帮助时,是不是能大胆的向成人和伙伴提出请求;当自己不愉快不舒服时,是不是能及时的告诉别人;当别人需要帮助和安慰时,是不是能主动帮助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最为关心的。通过我园大班教师到小学调研的结果汇总来看,许多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在与人交往方面有明显的不适应。在幼儿园时,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会经常问候自己,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伙伴们也会在游戏中有共同的话题。而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往往发现小学的老师不再像幼儿园的“妈妈”那样时时刻刻和自己在一起了,同学们也由于紧张的学习生活而交流变少了。因此,有的孩子就会不愿意说话,变得沉默起来了。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创造各种机会试着让孩子与不同的人交往,如邻居、亲戚、服务人员、陌生人,特别是与孩子同龄的伙伴们。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培养孩子体谅别人,关心别人,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去帮助别人。(交往能力占85% )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相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主要是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许多的孩子由于父母的宠爱,总是不习惯于自己为自己服务,玩具玩完随手一放,书、笔、本等用品更是需要父母来帮助整理,等到需要时父母会将早就整理好的物品工整的摆放在孩子面前。孩子们也很习惯于这样,形成了对父母的依赖,当需要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物品时,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会搞的一团乱。因此,家长在幼儿入学前必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大小便,以及该如何整理玩具、图书及各种学习用品,以便在需要时第一时间找到。这会为孩子入学后课间为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书籍等物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会劳动,就会学习)
(3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园里,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老师们就会主动发现,并给予引导和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呢当然,作为家长应该教孩子学会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帮助。同时,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遇到困难时先自己动脑筋,想办法。那么遇到问题时,孩子是不是真的能先自己想办法,不急不怕呢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日的生活中多加引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解决,而是从正面加以引导和鼓励。通过不断的锻炼,孩子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6. 给家长的建议
(1 )慎用横向比较。
(2 )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
(3 )想让孩子往哪方面发展,表扬孩子哪方面的具体行为。
(4 )用第三者表扬孩子。
(5 )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6 )亲子阅读。
(7 )学习用品的准备:双肩包;文具盒、铅笔越简单越好;铅笔准备5 —— 6 支,卷笔刀放在家里;橡皮用软的,禁用有香味,奇形怪状的橡皮;直尺一边是直线,一边是波浪线
7. 家长交流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下午好!
上个周接到我们吕校长的通知,让我到市直一幼来给各位家长做一个关于幼小衔接的培训,心里很是激动,因为这个幼儿园,我也曾经在三年时间里每天往返。是的,在四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幼儿园老师们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小学的校门。今天再次走进校园,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又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相信您的孩子也在这个幼儿园里度过了快乐的三年时光,也相信大家当初和我一样,怀着无比的信任选择了市直一幼这个一直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 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保教和一流的服务”为宗旨的幼儿园,也更为幼儿园老师们爱心、无私、真诚而深深感动。
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其实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大人与孩子一起跨越两种生活型态的过程,您与孩子是不是准备还开始这段旅程了呢?今天我就从一个教师的角度,以自己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愉快地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一、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1、希望家长能正确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教育性质不同。是指幼儿园是“教养并重”,而小学则是“以教为主”。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的同时,还要给幼儿生活上的照料和养育。而小学教育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小学教育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课程设置不同。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而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品德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性活动。 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是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除采用讲授的形式来教学外,还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2、做好心理过渡准备:
家长帮助教育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过渡工作,关注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给他讲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他们知道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在即将进入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孩子既会有兴奋、向往,也难免会流露出紧张、焦虑的情绪。此时,爸爸妈妈的态度就很重要。新生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打消对学校的恐惧,让他们向往学校。每次新生入学,总有一些小朋友哭着闹着不肯上学。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让孩子接受一个新环境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些家长可能会过度担心,不自觉地向孩子传递一些负面的信息,比如说“小学的功课会很难”啊,“你就要去受苦了”或者“就要抓进鸟笼里”啦,等等。如果让孩子处在这样的情绪、氛围中,很可能还没迈入小学校门,就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感到恐惧或厌倦了。对此,爸爸妈妈要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啊,“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啊,还有“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个小学生了”,“表现好了还可以戴红领巾,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等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等到孩子入学后,要每天与孩子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你可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你交了几个朋友?他们叫什么名字?你又学会了几个生字?尽量做正面的引导,使孩子喜欢上学。
3、调整作息。进入小学跟上幼儿园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上学时间是固定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安排,预备铃时间、上课时间、下课时间、放学时间等都是固定的,以我们学校为例,每天8点钟准时上课,老师就开始讲授新知识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孩子是7:45左右到校,7:50预备铃以后就开始进行口算、诵读等各种提高学习能力的活动了。建议孩子们每天晚上9点之前入睡,每天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您的孩子现在还是每天睡到自然醒,到校时间十分不确定的话,那您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了,(举例)不仅作息时间,孩子吃饭时间、游戏时间、又要有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4、学习用品的准备:
学习用品是用来学习的,过于贵重复杂,不仅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养成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还会助长孩子形成奢华攀比的不良思想。在准备学习用品时,要挑选价廉物美、小巧简单实用的,尤其是不能带有玩具性质的。书包:结实耐用,重量轻为佳。不要太大,能放进桌洞,有分层。有的家长认为双肩背的书包,会让孩子的双肩辛苦,给孩子选择拉杆式书包,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拉杆式书包上下楼不容易,容易绊倒自己和他人,并且放不进桌洞,孩子找文具时每次都要弯下腰,很难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所以家长只需要给孩子选择质量好一些的,双肩背包就行了。 铅笔盒:单层、功能少的,便于开关。防止孩子上课和作业时分心。铅笔:中华HB铅笔最好,尽量是一种花色,便于孩子丢失时找寻。每天最少带10支,不削两头,六角型为好。转笔刀、简单容易操作最好,尽量在1个月后让孩子自己养成每天晚上削铅笔的习惯。橡皮:最简单好用的、白色、柔软,好擦不带图案的。(举例,愤怒的小鸟)水壶:不怕摔的最好,每天带回家给孩子处理消毒。
二、小事做起,养成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养成了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家长可千万别掉以轻心。
1、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上学后,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里,有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来处理,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会自己系鞋带,自己用转笔刀削铅笔,自己吃饭,有事情第一时间跟老师说等。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收拾自己的小书包,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教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在学校经常会发现有孩子自己的本子、橡皮、铅笔等少了,自己不知道找,有同学捡到询问时也没有人认领,等到用的时候到处去借别人的。在学校里,课间或者体育课,可能会跑跑闹闹,一下子出很多汗,热了就把外套脱掉,随便脱在哪,活动完后自己不知道拿自己脱下来的衣服,结果经常会有家长放学后又领着孩子回来找衣服。大小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不然一整天都不敢上厕所,不仅对身体不好,上课都不安心;还有的孩子在课间忙着玩,到了上课以后频频举手要求上厕所,也是很不好的。应对紧急情况帮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和家庭电话,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拨打的电话号码,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2、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过渡到以学业为主的一年级,很多学生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为:课上经常做小动作,爱走神;坐不住,不习惯小学的上课方式,不举手就回答问题,课上到一半就乱走动、上厕所;丢三落四,不认识自己的东西。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孩子到家后,给他(她)10分钟时间,让他完成换衣服、上厕所、洗手、喝水、吃水果等事情,这样就避免了学习中途溜号。开始做作业前,让孩子清理桌子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样避免了孩子分散注意力。开始写作业了,让孩子列出一共有多少作业要做,先完成什么,后完成什么,标出一、二、三来,按序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孩子不知先做哪一项而浪费时间,甚至一会儿做语文,一会儿又做数学交替进行,丢三落四。做作业的过程中,不许离开座位,一气呵成,作业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作业要求少擦多练,甚至不擦。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家长不可打扰孩子学习,更不可过度关心而送水送水果之类。作业做好了,家长要记录所用时间,以便掌握孩子今后的学习时间。写完后学会自己认真检查,不要使孩子产生家长替他检查的思想,产生依赖性,这样他就不会自己检查作业了,久而久之产生依赖心理。家长只看是否写得整洁端正,从而评判孩子的学习态度。要养成复习和预习的好习惯。最后一项是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家长只检查一两天即可,往后只督促、提醒。
3、扩大识字量,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二年级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注重识字量大,学过的字容易混淆,所以平时要鼓励孩子随时随地识字,鼓励孩子阅读健康向上的书籍,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提高识字能力。我们学校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方面的做法一直走在同类小学的前列,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也告诉我,读书多的孩子视野广、成绩优,(举例),从小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我国的考试制度和内容也开始慢慢转向重视大量阅读。学前年龄和小学阶段是使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时机,一年级很多孩子尤其是识字量特别多的孩子,大多数字都是在阅读中学来的,识字量大,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讲是一件让自己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便开始领着孩子识字,是一种强迫式地、灌输式的识字,其实识字是在不自觉中完成的才会让孩子爱学、主动学、学得会。阅读的引领、不经意的传授才是孩子最好的识字途径。在此特别强调亲子阅读的重要,如果您是一位沉溺于韩剧的妈妈或者对手机入迷的爸爸,您的孩子很难真正的爱上阅读。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里有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希望您也能成为陪伴孩子读书的好妈妈!
相关热词搜索: 幼小 衔接 家长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感想 幼小衔接的家长会发言稿 学前班关于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幼小衔接家长会感悟怎么写 简短 幼小衔接发言稿 幼小衔接家长怎么做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精简版) 幼小衔接班结束语致家长 幼小衔接家长寄语 幼小衔接优秀家长发言上一篇: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