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在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报告 (安全生产范文)(全文)

|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报告 (安全生产范文)(全文),供大家参考。

在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报告 (安全生产范文)(全文)

在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报告(安全生产范文)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建国以来党***、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文件,标志着安全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发展从理念到制度设计、到法规政策保障形成了完整体系。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提高安全发展水平,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思考研究,科学准确把握,这是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目的所在。在此,我谈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与同志们交流:

一、深刻认识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

安全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红线意识,科学防范安全风险。

(一)安全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任何一个时代、任何国家都需要安全发展,今天的中国对安全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和迫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8年,我国人均GDP为156美元,不及非洲国家人均GDP的三分之一;2018年,我国GDP达到82万亿元,总量接近美国的60%,财富积累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安全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任何自然灾害或者生产安全事故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安全发展环境条件看,目前,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外贸第一大国、化工业第一大国,特别是化工总产量占到全球的50%,化工行业GDP接近9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1%。化工行业是高度危险的行业,如果没有安全发展,类似江苏响水“321”事故就会接二连三发生,还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方面,各地关停一大批化工企业,就会造成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使一些企业产生违规生产、超量生产、甚至非法生产的冲动;另一方面,在处置过程中地方保护等措施也会带来风险转嫁或新的隐患,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迟滞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安全发展,安全在前、发展在后,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准确把握。

(二)安全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排在第二位,是仅次于生理需求最重要的需求,在今天物质生产已很丰富的条件下,安全事实上已成为第一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最期盼的是安全,生产安全、灾害防范和社会治安构成群众安全感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安全事故容忍度明显降低,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成为社会热点和关注点,形成民怨民愤,加之媒体报道和信息传播,就会让事故影响放大。总的看,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但每起生产安全事故产生的影响要比以前大的多。自然灾害或者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百姓、企业、政府、社会都会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安全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使命。

(三)安全发展是防控风险的源头和关键。今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往往是风险的源头,可能引发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意识形态风险和社会风险,重大灾害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带来巨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比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是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灾害,使日本政府饱受指责,导致内阁声望明显下降。对应急管理部门来讲,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就是既要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也要科学高效的应对自然灾害,从源头上防控风险。

二、准确把握安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安全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领域和环节,从目前现状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自然灾害特别是大灾巨灾直接损毁发展成果。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积累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任何大灾巨灾都有可能使这些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从历史来看,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首先是自然灾害。崇祯元年,连续三年大旱,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崇祯十二年,再次大旱,死亡者数以十万计,导致农民起义,引发社会动荡,致使明朝灭亡。从全国来看,甘肃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脱贫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脱贫攻坚难度首先在自然之贫,要素不具备,分布不均衡,搭配不合理。比如,陇南有水无土,河西有土无水,时空分布不均,造成资源稀缺;甘肃有除台风、海啸以外的所有种类自然灾害,自然条件差,灾害种类多,也是造成贫困的根源之一。从全国来看,xx%的城市、xx%的国土面积都不同程度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如这些灾害得不到有效防范和治理,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二)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直接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企业特别是煤矿多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一次事故动辄死亡百人以上。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成立煤监局。90年代后期,我国先后发生河南洛阳、克拉玛依大火,北方航空大连空难等,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迫使国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从成立煤监局到安监局、再到安监总局,一直到组建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门是适应安全发展的迫切需求组建并成长起来的。从现状看,应急管理部门随着体制的调整、设施的改善、意识的增强,总体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据统计,2000年全省发生生产安全事故xxxxx起,到2018年下降到xxx起,死亡人数xxxx人到2018年下降到xxx人,减少将近xxxx人;四项指标均大幅下降,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死亡率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不到2000年的十分之一。尽管如此,生产安全事故仍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杀手”,每年仍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因此伤亡,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稳定最大、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三)应急体系不完善特别是能力建设薄弱直接影响灾害事故的有效应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最早始于2003年“非典”,由于当时应急体系不健全、准备不足、信息不畅,“非典”从局部蔓延到全国。从前期防范工作看,主要是应急准备严重不足、预防投入少,企业不愿投资改进设备工艺,政府不愿投资搞灾害防护工程;从事后代价成本看,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从临灾预警情况看,预报预警“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如何通知到每家每户依然没有解决。从应急救援看,效率比较低下,救灾现场较为混乱,容易引发人祸,人祸又会扩大天灾。从救援设施设备看,仍然比较落后,缺少应对巨灾的大型救援设备。比如,2018年xx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因缺少超长臂挖掘机,清淤困难,导致水电站闸门无法提升,险酿大灾。目前,我省共有xx幢百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但能够实施百米以上救援的消防救援车没有配备,一旦发生超高层建筑火灾,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将束手无策。我省综合性救援队伍、社会化救援力量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应急能力的提升和事故灾害的高效处置应对。

(四)安全领域的矛盾特别是积弊顽症直接制约安全水平的巩固提升。当前,影响我省安全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问题还比较突出,有些还是多年以来形成的积弊顽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排查检查频次高,但专业化水平低。每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都组织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无缝隙排查检查,但实际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化水平低。从政府监管讲,排查检查就是要通过事前消除隐患来避免事故发生,而不是在事故发生后亡羊补牢、举一反三。排查检查专业化水平低,主要是队伍专业化素质低,能懂会干的人员少。由于不懂专业,检查往往对表面的东西比较重视,主要看会开了没有、制度上墙了没有等,对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安全性、工艺的可靠性不了解,对可能导致事故的技术、设备、工艺、性能等问题,安监部门往往没有发言权。由于安全生产排查检查专业化水平低,致使各级把大量精力投在非直接因素上,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大量隐患发现不了。

二是赋责追责多,但履责尽责少。现在层层签订责任书,有些责任书的签订,往往是下卸责任或一签了之,违背了签订责任书的初衷和本意。个别单位出事才想起责任书。从政府部门和干部讲,一事当前,不想如何解决问题,先想找好退路,这类现象很突出。追究责任的目的是让人警醒,一旦大家对追责习以为常,甚至成为推责的借口,就起到了反作用。因此,解决“赋责”过多而尽责不足问题十分迫切。特别是我们天天强调企业主体责任,但主体责任的形态是什么、内涵是什么,怎样做才算尽到主体责任,许多企业负责人,甚至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不甚了了,全面尽责也就大打折扣。

三是生产规模扩张快,但安全设施配套慢。中国工业化进程从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最初的大发展来自乡镇企业。在粗放发展阶段,各地都把扩大产能放在首位,基本没有安全防护和环保设施,因此,工业化进程越快的地区往往就成为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改革开放40年来,初期成长起来的企业生产设备已进入老化阶段,技术提升和安全配套不足,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更大压力。工业园区数量多、扩张过快,规划审批不严格,产业混搭,防护设施、救援队伍建设都严重滞后,形成了巨大风险。

四是劳动力流动性大,但安全培训力度小。中国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流动性最大的国家。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天有800万人在井下作业,有4000万人在建筑工地务工,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流动性非常大,劳动关系不稳定,导致一些地区对流动劳动人员的安全培训还不够。从近年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看,安全培训不够是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近期,我省建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而且以高空坠落为主,主要原因就是安全培训不到位、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很多新招录的员工不懂安全常识,不系安全带施工,导致高空坠落事故多次发生。

五是城镇化发展动力强,但安全防范意识能力弱。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1978年我国城市人口达到x.x亿,2018年我国城市人口达到x.x亿。马克思曾指出,世界现代化进程就是乡村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非常快,用40年时间基本走完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城镇化历程,城市聚集作用非常明显,教育、医疗、人口等大量集中,集中趋势还在继续增大。人口大量集中的城市和不匹配的安全防范意识、不配套的安全防护设施,使城市安全成为薄弱环节,小事故就有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比如,北京“721”特大暴雨、深圳“411”暴雨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些国内管理水平最高的城市都未能幸免,遑论其他城市。中国最大的城市综合体总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体量,一旦发生意外,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六是信息通讯设施覆盖广,但最后一公里仍很窄。我国是世界上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信息化设备覆盖面非常广,但灾害发生后,信息化设备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比较窄。突出表现在安全宣传教育到不了普通民众家中,灾害预警通知不到每家每户,如何把“最后一公里”打通拓宽,是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仍需着力破解的难题。

三、全面履行政府抓安全发展的责任

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各级政府是抓安全发展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把“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扛起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规律和特点,加快推进安全防范救援体系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真正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生产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市县领导干部,要对此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把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变成思想行动自觉。当前,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已告别物质短缺和吃不饱的时代,已经可以更加从容的发展,这就为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如果一个市州少修一条二级道路,就能把这个地区的道路交通隐患全部治理好。但如果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就会造成群死群伤事件,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强调安全发展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我们一定要把人的生命看作是国家最大的财富,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生产安全事故处置和自然灾害救援不能追求最好的结果,而要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重要的一条就是努力做到不死人、少死人。

(二)加快建立安全防范救援体系。今年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实现“三大目标”、建立“六大体系”。

“一个中心”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灾害发生,尽最大可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大目标”就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防护措施,加快建立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安全水平巩固提升、应急能力稳步提升、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六大体系”就是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常态化、长效性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处置体系,具体来讲就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建立专业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体系。发现隐患需要态度,更需要能力,发现生产企业的安全隐患需要专业化的检查。要减少检查频次,提高专业化程度,发现致命的隐患、直接的隐患,并整改好隐患,这是安全生产最基础的工作。如何建立专业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体系,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专家库。首先省市县应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经营管理人员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老师,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自上而下,分级分类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库。二是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制度。建立常态化的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检查频次、标准、范围等事项,形成行业管理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组织、专家参与、专业化排查为主的工作机制,排查解决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工艺、技术、设备等隐患问题。三是建立双重督办、双重交办机制。对排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同时向企业和属地监管部门交办,同时督办企业整改情况和属地监管部门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实现隐患治理闭环管理。四是建立考核评估和反馈制度。专家排查检查的成效如何、水平高低,要建立考核评估和反馈制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发放专家报酬的重要依据;对重点化工园区,省上可选派专家定期进行指导,帮助各地做好风险排查工作。

第二,建立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本质安全最早是爆炸气体环境下电器设备安全性的专用术语,就是指通过多种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企业的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要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加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把其渗透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到每个员工的意识里和具体行动上。二是加强全员覆盖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督促企业完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把安全教育培训覆盖到每个员工,每个员工都得接受安全教育,实现全覆盖无一例外。三是加强科学完备执行严格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指导企业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仅要科学完备,还要执行严格。比如xx石化公司的工人日检、班组周检、车间联检,企业员工把自己负责的设备和每个生产环节的安全每天进行检查,就能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四是加强先进适用的企业安全工艺和防护设施设备建设。引导企业突出科技兴安,淘汰落后工艺和不安全设施设备,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建设,积极配备先进实用的工艺设备、完备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解决“物”的安全性。

第三,建立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体系。主要是对标国家出台的灾害防御和安全生产的标准要求,建成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体系。比如,城市建好防洪河堤,农村疏浚好河道,把该加固的险工险段加固好,就可大大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实行地质灾害搬迁避让。这就需要应急部门把隐患排查清楚,以责任清单形式交给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进行整治。去年******在***财经委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对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作出了部署,为我们建好灾害防护设施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起草了《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正在计划推动和落实,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在这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四,建立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指挥体系是应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就是按照“全灾种”和“大应急”的思路进行规划,对原有的应急指挥体制进行理顺,对信息化系统进行集成和改造提升。在加强应急指挥体系信息化建设中,市县应急部门不能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要在各部门已建成系统基础上开展改造提升。比如,全省约有x.x万个地质灾害监测点,有雨量观测点xxxx多个,森林防火等都有一大批设施,这些都不需要重复建设,要做的就是信息接入,根据应急指挥要求开发软件,通过软件集成和大数据技术处理,形成应急大数据信息平台,筛选出对应急部门有用的数据。省上已制定框架方案,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应急指挥系统。同时,推进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对重要应急预案开展实战演练,避免应急响应时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应对处置不及时。

第五,建立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应急救援需要救援队伍来支撑,要按三个层次建设好应急救援队伍。一是建好综合性救援队伍。综合性队伍就是森林消防、消防救援两支队伍。要按***提出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通过机制建设、装备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全灾种”、“大应急”的水平。二是建好专业救援队伍。包括xx支矿山、危化等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xx支行业专业队伍。要把专业能力建设与综合能力建设、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结合起来,提升专业救援队伍的“一专多能”救援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建好社会化的救援力量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市县为基本单元,制定出台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适当补助维护费、培训费和购买服务方式,建立包括工程装备、区域救援等为内容的社会化救援队伍,形成平战结合的救援力量体系。

第六,建立全民性的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如何把灾害、事故防范教育延伸覆盖到全民,如何把灾害预警信息通知到每家每户,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建立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应急管理部门要立足掌握公共媒体,由其来承担教育培训和向全民宣传的任务。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支持高等院校开设应急管理专业,大力开展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各行业部门单位干部职工的应急管理培训,推动安全防灾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三)全面提升队伍的能力素质。应急部门所管的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防救,既是防不胜防的事,又是人命关天的事。对照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现在的应急部门还存在队伍能力素质不适应的问题。一是新手多、老手少、生手多,高手更少;二是数量不足,结构不优。据统计,省市县三级队伍中,危化、矿山、林业、地质等六大专业人员只占xx%,危化、矿山专业连x%不到,有些县区没有1个懂危化、矿山专业的人员。因此,提升应急队伍能力素质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必须下力气抓紧抓好。应急队伍的建设要突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政治忠诚。就是用为人民保安全、为国家保稳定的作为和成效践行“四个意识”,体现“两个维护”。二是专业精良。就是要有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三是纪律严明。就是要按照半军事化、准军事化管理,把这支队伍打造成“扛得起责、应得了急、打得赢仗”的应急铁军。

围绕提升能力素质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活动。从6月份起,每逢双周的星期六上午,省应急厅将举办全系统“应急安全大课堂”,通过视频系统培训到县区,设立关于安全发展重要论述、政策理论、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救援等模块,邀请***党校老师授课,对全系统干部进行专业化培训。二是研究出台激励提升能力素质的政策措施。要把功夫下在提升现有人员能力素质上,既要有约束措施,也要有激励措施,鼓励干部职工考取相关专业学历学位和资格证书,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使能力素质适应应急管理的新要求。三是调整人员优化结构。要选优配强应急管理部门领导班子,要重视优化应急管理队伍结构,所缺编制要优先招录专业人员,对已有人员要按专业采取双向挂职锻炼、脱产进修学习等方式,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四是积极解决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各市县政府要解决好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分管领导要关心支持应急部门班子建设和经费保障、政策落实等工作。要加大对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和应急管理“六大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四)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各市县都有不同表现,在行业领域也有不同表现,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不能保证不出事,但可以保证少出事、不出大事。有三个方法值得大家重视:一是把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比如危化品行业,在有些县区就是几个加油站,有些地区就是危化企业,比如xx、白银、张掖等地危化品企业数量多;矿山行业,在陇南尾矿库就比较多,但在有些县区就没有矿山,不存在这些问题;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生产安全事故的xx%以上,国省道干线大型客用车辆、农运车载人,一出事就是恶性事件。因此,分管领导要清楚哪些是关键环节,哪些是重点领域,不但做到要心中有数,还要盯紧看牢,把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摸清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许多事故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肯定有其必然性。偶然性就是事故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必然性就是事故灾害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既要查清直接原因,更要查清深层次原因。比如,建筑工地挖管沟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原因肯定是没有做支护,但分析工程招投标情况,很可能是企业假借资质投标,干活的是临时组成的队伍,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因素。三是善于跟踪落实和举一反三。安全生产发现问题不是终点,整改落实才是目标,举一反三找到规律才是水平。对频发多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我们要分析要总结找到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跟踪抓好落实,才能大大减少出事的几率。

今天参加培训的都是市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分管领导,是保证安全和提升应急能力的“关键少数”,希望大家能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务实高效,努力做到“四个有”。

一要心中有责。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这根弦,思想上不能有任何麻痹侥幸,行动上要认真履职尽责,全力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防灾和安全是老生常谈,但老生常谈也要谈,事故灾害确实防不胜防,但防不胜防更要防。我们可能无法杜绝生产安全事故,但我们有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我们管不住自然灾害发生,但我们完全有可能提高防范水平和救援能力,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这就是尽一个领导同志必须负的责、尽的责。

二要胸中有数。要清楚自己分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找到问题和关键所在,做到胸中有数。要分析研究事故灾害发生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表现,坚持底线思维,把问题想的多一些,把应对措施想得更周全,做到高度紧张,遇事不慌张。

三要手中有法。一方面要找法依法,熟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指挥,把“一案三制”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学会用新办法、巧办法。比如,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相关行业就停产,这是笨办法,尤其是化工、冶炼企业开机和停机都是最危险的时段,我们不能用看似坚决的办法制造新的隐患,要少用笨办法、多想巧办法、管用的办法,不用虚办法、多用实办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能够解决问题、依法办事的新手段。比如,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管理,直接拆迁可能有比较大的难度,但从安全标准、环保标准、治安标准等方面找到法律依据,加大执法力度,用法制手段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四要指挥有方。重大事故灾害发生后,市县政府领导往往是一线指挥员,如何做到指挥有方至关重要。首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知道自己的岗位在哪里,职责是什么,把自己应履行的职责履行到位,该启动的应急预案及时启动,该决策的事项要果断做出决策,保证初级响应高效有效。其次调度好各方面的力量。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调动各类救援力量有序参加抢险救援,做好人员搜救、疏散安置、疫病防控、舆情应对、维稳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后发挥好各个层次的作用。在应急指挥场所坚持岗位权利大于行政权利的原则,把权利赋予前线专业指挥员,让专业指挥员在各自现场应急指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确保各类事故灾害处置高效有序。

相关热词搜索: 市县 班上 安全生产 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情况 安全生产培训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