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强化政治素质干部管理工作汇报材料2020

| 浏览量:

 强化政治素质干部管理工作的 汇报材料 五篇

  【篇一】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把强化政治素质考察、政治把关作为识别评价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新疆是反恐怖、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选什么人、用什么人,选用的干部是不是政治过硬,关系着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只有把政治标准作为最根本的标准,才能把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一、突出重点,明确政治素质考察内容

 政治表现相对抽象,不易考察,必须进一步细化实化考察指标,让政治表现易于界定、便于评判。要在坚决落实好党中央要求的同时,结合新疆当前复杂形势,以定性、定量有机结合明确具体标准。从政治忠诚上看,考察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从政治定力上看,考察是否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从政治担当上看,考察是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等,关键时刻敢于斗争、敢于发声亮剑,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从政治生活上看,考察是否严格执行

 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决贯彻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是否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从政治纪律上看,考察是否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有关规定。

 二、优化载体,丰富政治素质考察形式

 政治素质考察要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考察干部的日常作为、现实表现,为干部政治素质精准“画像”。注重在日常工作、调研谈话中了解掌握干部政治表现,深入工作一线、项目现场近距离跟踪了解干部,深入察看其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坚持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反恐**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深入了解干部在重大任务中的具体表现、具体事例,多角度、全方位甄别干部政治素养。注重对领导干部的面对面考察交流,通过开展班子和干部双向谈心谈话,采取询问、引导、交流的方式察言察事察思想,在谈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衡量其境界格局,在谈开展重点工作时处理急难险重问题的表现中判断其政治定力。坚持“凡提四必”,对有关线索和问题认真开展会诊辨析、筛查甄别,对重要情况更要下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功夫,深入把握、准确定性,不放过有问题的干部,也不耽误没有问题的干部。建立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实施一人一档,即时记录、动态管理,及时收集掌握干部监督、舆情、**等方面信息,对领导干部政治表现进行全面纪实。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政法等部门联

 动,注意听取所在党组织对其政治表现、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工作作风等情况的评价意见,深入挖掘分析政治方面的具体事例,精准评价干部的政治素质。

 三、健全机制,推动政治素质考察常态化

 政治素质考察需要多管齐下,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了解模式。要不断完善谈心谈话工作机制,着重了解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成长经历,对事物认知以及日常言行所体现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判断干部政治定力。聚焦干部履行党员职责和义务,了解参加“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情况,辨别其党性及政治信仰。紧盯“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看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判断其是否有想做事的心境、会做事的能力,察其干事创业的政治担当。探索实行新提任干部政治素质测试制度,看干部主动参学、刻苦自学、学以致用情况,看干部坚守政治原则、排除各种干扰、持续推动工作落实情况。实行政治鉴定和廉洁鉴定双鉴定、双签字制度,党委(党组)对拟确定考察对象人选的政治表现和廉洁自律情况提出结论性意见,并由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签字,对干部政治素养进行全面预审。探索实行干部考察家访制度,进社区、听口碑,了解干部八小时外政治表现。建立领导干部分析研判机制,经常地、适时地开展全方位、随机抽取调研,全面了解领导干部个人情况,对各类数据进行纵向、横向分析比较,形成动态评价档案,为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画像”提供客观、具体、详实的数据。

 四、增强实效,用好政治素质考 察成果

 考是基础,用是关键。加强政治素质考察,就是要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坚持把考察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那些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反分裂斗争中不怕牺牲、冲锋陷阵的干部发现出来、选拔上来;把不忠诚假忠诚、与“三股势力”沆瀣一气的两面人及时甄别出来、清除出去。坚持把考察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指标,对那些政治品质好、政治能力强的干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特别是把干部在反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的实绩表现作为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尺,推动广大干部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把政治素质考察与干部监督结合起来,对政治体检亚健康的,在思想政治上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提醒谈话、咬耳扯袖;对政治体检不健康的,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视情况分别予以调整岗位、降职免职等处理,着力养正气、祛邪气、固根本。坚持把考察结果作为改进和提高政治素质考察工作的重要参考,及时总结经验、堵塞漏洞,切实提高考察工作质量。要将政治素质考察融入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特别是在年轻干部培养、党内政治生活中突出政治素质的基础性、原则性、导向性作用,切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篇二】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引导广大干部提高运用制度干事创业能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部署要求,必须把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推动领导干部自觉尊崇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系统培养强素质,提升制度执行的能力本领

 提升领导干部有效运用制度进行治理的能力水平,必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

 深化思想淬炼,坚定制度自信。思想是制度的源头活水,只有理论上更加清醒,制度执行才会更加坚决。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作为党委(党组)会议、中心组学习等第一议题,推动新思想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制度蕴含的精神实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坚定执行制度的明白人。

 严格政治历练,强化制度自觉。制度是纪律和规矩的系统集成,有很强的政治性,领导干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执行制度的自我约束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好年度民主生活会和巡视巡察等专题民主生活会,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督促领导干部对标党章党规、检视问题不足、抓好整改

 落实。强化政治训练,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坚持完善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培训等做法,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规守纪。

 突出专业训练,涵养制度思维。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分类开展专业化培训,将相关领域法律法规作为培训重要内容,使领导干部熟知制度规范,形成执行制度的“条件反射”。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深入实施领导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和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主攻方向,联合职能部门开办专业研讨班,依托高校资源开设中长期专业培训班,组织赴国内外先进城市举办精品专业研修班,在党校主体班增设专业课程模块,探索完善鼓励干部自学的政策机制,系统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使干部的制度执行力与担负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制度效能。坚持把改革发展主战场、社会治理最前沿作为提升制度执行力最好的课堂,有计划选派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吃劲岗位磨砺打拼,在重大任务中找准制度执行的切入点,不仅讲起制度要“头头是道”,而且落实制度也能“样样在行”。深入推进干部上下交流,深化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对口援外帮扶、校地互派挂职等工作,有序推进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交流,通过多岗位、多层面、多领域的经验积累,提升干部精准把握制度、统筹运用制度、有效落实制度的本领。

 二、选贤任能立标杆,强化制度执行的鲜明导向

 对干部的最大激励,是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要及时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用在学习制度上、把功夫下在落实制度上。

 细化评价标准。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围绕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的具体要求,细化考察评价内容。主要是做到“三看”:看遵守制度的坚定性,重点考察是否有强烈的制度意识和斗争精神,能否严格遵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敢于同不当言论和错误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制度权威。看落实制度的创造性,重点考察能否在坚决遵循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前提下,找准与工作实际的结合点,创造性地落实好各项制度。看执行制度的实效性,重点考察能否严格遵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有没有在制度执行上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

 改进考察方法。注重载体设计,将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政治素质考察重要内容,在民主测评中设置相应正反向指标,通过口碑民意识别检测干部执行制度情况。注重靠前考察,从具体事实事例中,特别是疫情防控、重大突发事件等紧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考察了解干部能否依法依规办事。注重分层分类,对机关干部,重点考察制定制度、细化配套和督查落实的能力;对基层干部,重点考察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程序是否规范、实际效果怎么样;对专业岗位干部,注意听取上级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的评价意见。注重分析研判,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年度考核、专项检查等成果,整合实时信息、把握关键信息、挖掘隐蔽信息,尽可能把干部执行制度的情况掌握全、掌握准。

 精准选优配强。对制度执行力强、治理成效明显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晋升职级或表彰奖励,特别是对法治素养高、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早放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经受历练,储备一批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骨干力量。坚持以事择人,精准把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对制度执行力的不同要求,科学配备,不搞一刀切。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让善抓宏观和能抓落实的搭配,让复合型的和专业型的搭配,让机关经验丰富的和基层成长起来的搭配,增强班子的专业素养和整体功能,保证各项制度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得到有效落实。

 三、监督检查严规矩,保证制度执行的刚性权威

 提升制度执行力,不仅靠干部自律,也靠监督他律,必须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处,以刚性的监督保证制度的刚性执行。

 聚焦第一责任人加强重点监督。围绕选人用人、经济活动以及编制使用等重点,常态化开展“三责联审”和党政同审,强化对执行法规制度、规范行使权力情况的纪律监督。紧盯履职用权的关键节点,健全任前告知、任中审计、离任交接的监督闭环,确保任职前知晓制度要求、履职中定期对照检查、离职后全面接受监督,使权力始终在制度约束下运行。加强对“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

 聚焦重要制度开展专项监督。抓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任务,监督干部是否严格遵照制度开展工作,严肃查处失职渎职、

 弄虚作假等行为,确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落地落实。围绕新修订新出台的法规制度,适时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好用好新制度。围绕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及时纠错纠偏,严肃追责问责,防止破窗效应。

 聚焦日常管理实施常态监督。抓好涉及干部个人行为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深入推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工作,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继续抓好领导干部社团兼职、因私出国(境)审批和裸官清理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探索八小时以外监督干部的有效办法,通过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使执行制度成为干部的一种习惯。

 四、激励保护促担当,营造制度执行的良好环境

 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不仅需要干部能负责、敢担当,也需要健全完善激励保护机制,让干部在执行制度时心无旁骛、轻装上阵、消除顾虑。

 健全边界清晰的责任分解机制。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厘清各个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知责明责、履责尽责,防止在制度执行中出现缺位、错位、越位,防止简单把制度落实的责任层层下移、推给基层。对照岗位职责清单,严格考核干部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分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防止问责泛化。

 健全赋能减负的落实保障机制。按照责权利统一原则,建立与职责相对应的权力清单,完善班子集中领导、分工负责机制,赋予担负制度执行责任的干部相应权力和资源。坚持重心下移,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权限和各类资源下放到基层,确保基层有条件、有能力、有抓手执行落实好各项制度。坚持赋能与减负相统一,定期开展法规制度集中清理规范,巩固深化清理规范考核、一票否决、签订责任状等专项整治成果,坚决防止制度制定和督查检查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健全鼓励担当的容错保护机制。对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对待干部在创造性落实制度、敢于先行先试,以及在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情况下积极探索造成的失误错误,该宽容的大胆容错,保护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那些在执行制度中动真碰硬、不当老好人、甚至得罪人的干部,正确分析民主推荐票数和考察考核评价,敢于为他们说公道话,真正做到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

  【篇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重要论述、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并将其纳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范畴,这是党中央深刻把握党的执政规律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律作出的一项重要制

 度安排,对于进一步激励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为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政治激励机制,鲜明树立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

 正确选人用人,是对干部最大的政治激励、最直接最有效的引领促动。大胆起用担当作为者,敢于担当就蔚然成风。要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

 树立引领担当作为的选人用人标尺。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事业为上、实干导向选人用人,把敢不敢扛事、能不能干事、干成多少事作为选拔干部重要依据,提拔使用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不回避问题、迎难而上、谋实招、干实事、有实绩的干部,特别优秀的破格使用。

 构建考准担当作为的知事识人体系。重点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 XX 高质量发展加强实绩考核,考准考实贯彻执行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的实际成效。根据我省“中东西”三大功能区不同板块设置、不同层级特点、不同岗位职责,分别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实行精准化、差异化考核,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上的表现。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选人用人、评先评优、治庸治懒、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破除影响担当作为的条条框框限制。打破交流壁垒,完善干部提拔调任的具体办法,推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三支队伍有序流动,更广泛地统筹使用干部资源。打破隐性台阶,对于在下一级党政正职岗位上任职时间较长、成绩显著、群众公认、特别优秀的干部,尤其在脱贫攻坚等重大专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可以直接提拔担任上一级党政正职。打破晋升“天花板”,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树立实绩导向、择优导向,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进一步提高职务与职级的资源配置能力,充分调动各层级各岗位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建立鼓励担当作为的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制定实施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办法,明确容错纠错具体情形、基本程序、结果运用和保障措施,对 86 名干部大胆容错,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改正错误、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同时,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澄清保护工作机制,对受到恶意中伤、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进行澄清证明,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干部声誉,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安全感。

 二、完善精神激励机制,着力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精神激励是唤醒内心自觉的有力思想武器,可以最大化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热情、充分发掘潜能、增添不竭动力,达到持久稳定的激励效果。

 以理论武装筑牢担当之魂。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政治任务,建立自觉主

 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的长效机制,制定加强经常性干部教育工作意见,持续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增强担当作为的自觉性坚定性。

 以初心使命涵养担当之责。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将各级党组织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常新,用初心使命润育大义、激发动力、创造佳绩,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以先进文化浸润担当之志。坚持以文化人,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充分利用东北抗联、四战四平、四保临江等特色资源加强干部教育,使广大干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永葆气节风骨胆魄,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以选树典型引领担当之行。大力选树宣传担当作为先进典型,树立可见可学可比的好干部标杆,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年,我省集中选树宣传一批优秀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一批优秀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一批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一批优秀干部、一批优秀人才、一批在重大任务中担当作为等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勤奋敬业,持续营造敢担当善作为的浓厚氛围。

 三、完善情感激励机制,切实优化担当作为的人文环境

 情感激励最温暖、最可贵。要注重以坦诚真诚的感情交流、贴心暖心的关怀爱护,多做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工作,增强广大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对事业的责任感。

 坚持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巨大的凝聚、感召和动员作用,用好谈心谈话这一传统方法,加强思想引导,分级开展干部大谈心活动,做到普遍谈、深入谈、经常谈,注重谈思想、谈工作、谈生活,重点做好与长期在艰苦岗位工作、奋斗在基层一线和承担急难险重工作干部的谈话,让干部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建立健全家访制度,对身患严重疾病、遭遇重大挫折、遭受家庭重大变故的干部必访,倾听诉求、排忧解难。

 在关心关爱干部上用真情动真章。逐项研究落实中央和省委关心关爱干部政策,确保干部合理的津贴、补助应发尽发,该有的休假、体检等权益应享尽享。高度重视干部身心健康,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热线、安排健康疗休养等方式,帮助干部调节心理状态,舒缓工作和精神压力。坚持节假日对基层干部、困难干部送温暖、送爱心,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巩固减负成效,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减负不反弹、基层不折腾。

 加强对受处理受处分干部教育关怀。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受处理处分干部教育关怀和管理使用的办法,建立帮带教育制度,实行回访教育制度,掌握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引导干部端正态度、放

 下包袱、积极工作。正确对待受处理受处分的干部,该使用的及时合理使用。

 四、完善物质激励机制,不断强化担当作为的待遇保障

 物质待遇是干部维持生活、履职尽责的最基础保障。要健全完善干部物质待遇保障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物质激励,让干得多的得到的实惠多,让功劳大的获得的奖励大。

 健全科学薪酬体系。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使工资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落实地区附加津贴、公务员奖金制度,确保干部生活更有保障、更有盼头。

 完善表彰奖励机制。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做好平时激励、专项表彰奖励工作,对工作表现突出或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承担专项重要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及时给予记功嘉奖并按有关规定发放奖金,增强干部职业荣誉感。

 改进优化绩效考核。区分不同单位工作职能等因素,科学设定绩效考核内容,提高针对性和精准度。探索建立绩效奖励差异化分配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分级分类设定绩效考核目标,打破平均分配,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完善乡镇工作补贴制度,促进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水平。

 五、完善鞭策激励机制,有效加强担当作为的反向促动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既要坚持正向激励提动力、增活力,也要强化反向激励给压力、激潜力。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通过有力有效的鞭策手段,让干部不断提高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意识,切实增强主动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抓好集中整治。聚焦破除宽松软、躲怕推、虚飘浮、庸懒散等问题,集中开展了全省干部作风大整顿,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从严抓作风管作风、各级干部从严改作风转作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深入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较好成效。

 严肃组织处理。制定实施关于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进行组织处理的办法,明确岗位调整、改任非领导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方式,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重拳整治,让那些占位子、顶帽子、摆样子、混日子的干部没有安身之地、容身之所。省委对 19 名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给予组织处理,处理结果公开曝光,形成震慑效应。

 科学问责追责。研究制定开展问责工作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界定问责主体、明确问责原则、规范问责程序,强化党委(党组)对问责工作的领导,做到严格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建立对问责工作的日常监督机制和督导检查机制,对不当问责及时纠正,避免问责的泛化滥用。

  【篇四】

 反复强调,选拔使用干部,“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是第一位的,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为

 我们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从**年开始,**市就结合年度干部考核,对干部政治素质进行专项考察。同时,边实践、边探索、边思考、边完善,为全面推行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积累了扎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实践与探索 **市坚持把干部政治素质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鲜明树立以政治标准识人选人用人导向,明确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标准、政治要求,紧紧围绕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积极探索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有效办法,精准识别评价干部政治能力素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认识。

 广泛宣传发动,深化思想认识。针对党员干部对开展政治素质考察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我们结合各项工作、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途径,释放严格政治标准、政治把关、政治考察的积极信号。市委把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列为年度重点专项工作,认真抓研究、抓部署、抓推动。市委组织部把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列为年度组织工作重点项目,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换届后干部考核、年度考核和每次任前考核中,都在考核工作方案上阐明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意义、内容要求、程序步骤等,并在动员部署会议上予以强调。同时,充分利用领导干部任职谈话、调研座谈等场合和**组工通讯、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做好政治素质考察工作的宣传舆论引导。

 优化考察指标,亮出评判尺度。为推动考察评有依据、干部干有方向,从**年开始,精心设置考察指标和评价权重,全面推行量化考评,推动政治素质考察落实落地。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要求,认真领会政治标准的时代内涵、具体要求,结合市委中心大局和阶段工作重点,明确考核指标,合理设置考察指标,并实行动态调整,推动政治标准从概念层面转化到操作层面。比如,**年换届考察重点突出敢于担当;**年换届后考核重点突出主动作为、履职成效;**年年度考核把担当作为列为重要内容,而且赋予较大的权重;**年年度考核对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分别设置政治生态、政治表现评价指标,其中,将市管干部政治表现指标又细分为真学真用、言行一致、担当作为、清正廉洁四个子指标。改进评价方式,根据责任度、关联度、知情度等因素,圈定由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干部群众和干部考评组等组成评价主体,分别赋予不同的评价权重,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实施行为特征评价。将政治表现具象为政治素质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风民主,注意听取他人意见;原则性强,依法依规办事等指标,作为干部行为特征评价的重要内容,由群众选出 3 至 5 项最符合的特征,2 至 3 项最不符合的特征,对干部政治表现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评价。

 突出年度考核,做实平时了解。针对任前考察时间短、目的性强,容易变成印证式考察等问题,把干部年度考核作为平时了解干部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每年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深入考察了解、认真分析研判,为干部的管理使用提供重要参考。考核工作准备时,在制定

 考核方案、考核预告、考察对象撰写工作总结等环节中,充分强调政治素质考察指标要求,发出政治素质考察的集结号、动员令。民主测评环节,为了让参加对象认真对待民主测评,预留至少一个小时,要求大家将民主测评表带回办公室仔细斟酌,充分研判后填写。个人谈话时,提前 2 至 3 天发放谈话预告,列出政治素质考察谈话具体内容,明确谈话过程也是对谈话对象政治素质考察的过程。谈话时,要求谈话对象讲真话,举出具体事例,对政治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延伸谈话、了解核实。对谈话对象准备不充分、有“老好人”思想等情况的,严肃批评教育,并另约时间再谈。查阅资料时,认真调阅干部个人档案材料是否存在隐瞒篡改等问题,注意调阅民主生活会剖析材料、巡视巡察反馈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等。研判评价时,统计分析政治素质指标量化得失分情况,规定政治素质指标得分低于总平均分值的,不得评为优秀。同时,结合考虑单位政治生态、各方掌握情况等因素,最终评定等次,评出“好”“差”两头的干部。**年 339名市管县(市、区)考评对象中被评为“好”的干部 52 名,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干部 37 名;**年 849 名市管市直考评对象中被评为“好”的干部 119 名,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干部 77 名;**年 372 名市管县(市、区)考评对象中被评为“好”的干部 68 人,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干部32 人。

 抓好结果运用,督促整改提升。坚持把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察结果的激励鞭策作用,增强考核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实效性。一方面,坚持“两优”原则。破

 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优先使用“好”班子培养推荐的干部,优先使用考核被评为优秀的干部,用“好”班子培养推荐的干部倒逼各个班子抓好自身建设,用“好”干部树立标杆,激励和带动广大干部积极向上向好。另一方面,注重结果反馈。把强化考核结果反馈作为激励关爱干部的“最后一公里”。对被评为“好”的干部予以通报表扬,对被考核群众满意度不高或者转化不明显的干部,采取谈话提醒、结对帮扶等方式进行组织帮带。比如,把**年考核中 16 名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干部,作为“回头看”对象,给予半年整改期,没有明显转变的坚决采取“下”的措施。**年,市委在对县(市、区)年度考核时,重点了解这 16 位干部履职整改情况,大家普遍反映这些干部有较大转化提升。

 思考与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更加强调干部政治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对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几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思考,获得了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一些规律性认识。我们认为,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应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

 开展政治素质考察的主要目的是政治把关,一定要注意消除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误区。调研发现,不少党员干部对政治素质考察考谁、考什么、怎么考认识模糊。有的认为政治素质考察主要针对领导干部,对一般干部没必要进行政治素质考察;有的干部对政治素质存在片面理解,把政治素质或等同于政治规矩,或等同于廉洁自律,认为只要

 不犯政治错误,没有受过党纪政纪处分,就不好评判这个干部政治素质有什么问题。因此,开展政治素质考察,首先必须统一思想,把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作用、内涵要义、对象范围、规定程序等给干部群众说清楚、讲透彻,引导大家认识到无论哪个层次、哪个岗位的干部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都必须接受组织的政治体检,严格按照制度设计要求,积极参与到政治素质考察中来。

 开展政治素质考察的落脚点是考准考实,一定要把真实情况摸准摸透。政治素质是由人的思想意识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要精准识别、客观评价有一定难度。指出:“政治问题识别起来确实比较难,但也不是不能发现。”一个干部的政治素质与其业务能力一并通过其外在行为表现出来,是能够被外界发觉和感知的,关键是如何把干部的平时表现情况考察出来。实践证明,只有把考察工作建立在大量事实素材和真实信息上,见人见事见思想,才能确保考准考实。因此,要扎实做好摸清实情这项基础性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拓宽信息渠道,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统筹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听取真实反映,深入搜集第一手资料,全面掌握干部一贯政治表现和全部工作,防止考察评价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开展政治素质考察的关键环节是多方印证,一定要压实不同评价主体责任。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是知事识人的综合性工作,不是组织部门一家之事,不能只听一家之言。问卷调查显示,有 42.9%的干部认为不同评价主体对干部表现情况的了解掌握都相对片面,必须综合各

 方面信息相互印证,才能全面客观评价干部。实际考察中,如果单位党委(党组)、被考察人、谈话者和考察工作人员等相关评价主体没有认真配合、各尽其责,就容易出现误判或误导,使最终分析研判结果失真失实。因此,必须严肃考察工作纪律,坚持评价干部权责对应原则,明确不同评价主体具体职责任务,秉持对党忠诚、对组织担当、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如实反映和评价干部,形成相互支撑论证,切实提升政治素质考察的质量和效能。

 开展政治素质考察的目标导向是引导干部政治上对标提升,一定要层层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政治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不随着年龄增长和职位升迁而自然提升,既靠个人努力、也靠组织培养。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不仅在于甄别干部政治上有没有问题,其目的更在于树立讲政治、重品行的鲜明导向,帮助干部明确方向、检视不足、及时改正。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组织部门的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要落实党委(党组)培养干部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以开展政治素质考察为契机,把政治素质标准要求紧紧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各个方面,引导干部自觉对标对表找差距,加强跟踪管理,有效督促整改,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实践锻练,推动广大干部政治素质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篇五】

 立政之道,察吏为先。指出:“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考准考实干部素质能力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手段。组织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注重把握察人识人的重点,抓住精准识人的关键,练就知事识人的本领,真正把干部的素质能力考出来、辨清楚,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一、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考核内容要求

 鲜明地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多次强调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为做好新时代干部考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开展干部考核工作,必须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全面把握德、能、勤、绩、廉要求,结合地区部门实际,建立导向明晰、内容完备、标准科学的考核体系。

 一是突出政治标准,着力深化对党忠诚度的考核。政治标准是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是干部考核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作为评价干部政治素质的关键要求,特别是注重在各种重大斗争中考察干部的斗争精神、斗争本领,考察干部是否真正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听其言察其思、观其行察其想、视其事察其机,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从干部对大政方针的理解看政治信念,从干部对待事业的态度看政治责任,从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表现看政治能力。注意看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否严守政

 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否违反“五个必须”、搞“七个有之”,坚决把政治上的“两面人”“糊涂人”挡在门外、清除出去。

 二是围绕工作实绩,着力深化发展贡献度的考核。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当前对沈阳而言,要围绕贯彻落实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要求,重点考察干部是否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重点了解干部工作中的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和担当作为情况,充分掌握其工作成效和岗位适应情况,把干部推动和引领振兴发展状况考准考实。近年来,我们在实绩考核工作中积极创新考核的组织体系和指标体系,把考察了解干部向基层一线延伸、向振兴发展主战场聚焦,专门设置营商环境、开放创新、项目建设等加分项考核,考出了干部的真本领和精气神,激发了广大干部投身振兴发展的激情干劲。

 三是聚焦为民服务,着力深化群众满意度考核。考核评价干部,要把是否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重要标准,把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等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看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深不深、群众观念强不强。要强化为群众真服务、办实事的实效考核,多到基层一线听群众声音,完善群众满意度的评判标准,进一步树牢群众公认的风向标,确保选出来的干部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群众的认可。

 二、力求精准科学,不断改进考核方式方法

 强调:“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考准考实干部素质能力,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在经常性考察、近距离考核和日常分析研判上加大力度、创新方法、完善机制,让考察方式更加规范多元,让知事识人更加全面精准。

 一是坚持经常性考察,提升知事识人的广度。经常性考察干部是考准考实干部的内在要求,对干部的日常考察深入透彻,才能全面掌握干部的综合素质、秉性特长,有效防止“急拿现用”“拿着帽子找不到人”等现象。近年来,我们强化经常性考察识别干部,坚持用好专题调研、无任用调研等方式,确保每年拿出 1/3 以上时间到所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参与其工作,广泛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掌握了大量的干部动态信息。同时,健全完善干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公安等部门的定期沟通,及时有效掌握了干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

 二是强化近距离考核,提升知事识人的深度。近距离考核是最直观、最有效的考核方式之一。我们注重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中考察干部,采取列席会议、参加重要活动、谈心谈话、干部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接触干部,了解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注重在招商引资、征收拆迁、脱贫攻坚等一线“贴身”考察干部,掌握干部的见识见解、品质情怀和能力水平,切实做到知面知心、知根知底,大大提升了考核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三是改进日常分析研判,提升知事识人的精度。分析研判是实现干部“精准画像”的关键环节,我们坚持常态化分析,在年度考核、换届调整等定期研判基础上,围绕岗位空缺、“问题班子”“问题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一事一策”分析研判;同时,对干部在任用前深入研判其岗位匹配情况,任用后深入调研了解其岗位适应情况。强化系统分析、科学评价,既看优点、又看缺点,既看现实、又看历史,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日常表现、又看关键时刻的作为,通过交叉对比,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注重运用干部大数据分析研判,让原来碎片、闲置、僵硬的静态数据动起来、活起来,切实提高考核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三、强化队伍建设,切实提升考核专业化水平

 指出,管干部用干部的干部,要有“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要有“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的用人之道。考准考实干部素质能力,就必须努力打造出一支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专业化组工干部队伍。

 一是在提升政治素养上下功夫。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时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审视和评价干部。恪守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不搞亲亲疏疏、不为人情关系所缚,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

 二是在提高专业化能力上下功夫。强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等政策法规的培训,采取政策解读、业务辅导、专题报告等形式,进一步提高考核人员干部政策水平。注重壮大专业力量,培养选拔熟悉各领域专业知识的高素质考核人员,通过练好知事识人的基本功,使之更好地具备“伯乐相马”的专业眼光,全面提高考核队伍整体质量。

 三是在从严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加强纪律规矩教育,特别是要求考核人员严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等各项规定,绝不利用工作之便徇私情、谋私利。压紧压实考核责任,对违反考核工作纪律或因工作失误导致考核结果失真失实、干部任用决策失误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干部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选人用人风清气正。仅供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干部管理 工作汇报 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