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5-02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9篇)

| 浏览量:

篇一: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关于违规收受红包礼金不正当收益行为的讨论发言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对于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些反面典型人物的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己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魔杖。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同时,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

  作为一名党员,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必须自觉改造自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社会公民、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善于“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

  我们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二: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收受红包礼金的警示教育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最近,关于公职人员收受红包礼金的案例频频曝光,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严重败坏了公职人员的形象,也让社会对公职人员的信任受到了严重挑战。在这个问题日益凸显的时刻,我们有必要开展一场警示教育,让公职人员清醒认识到收受红包礼金的严重危害,并坚决杜绝这种不正之风。

  我们需要明确收受红包礼金的危害。收受红包礼金不仅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更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公职人员是社会的表率和领导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道德水准。如果公职人员纵容自己收受红包礼金,就势必会导致政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情况屡禁不止,给整个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收受红包礼金也容易导致公职人员失去中立性和公正性,为个人私利而出卖公众利益,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我们需要重申公职人员的基本职责和道德规范。作为公职人员,他们承担着管理和服务公众的责任,应该保持高度的廉洁自律和道德操守。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的时候,公职人员应该坚守原则,坚决抵制诱惑,决不能让红包礼金成为自己的「潘多拉魔盒」。只有保持清廉操守,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人民、清正廉洁。

  我们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唯有健全的制度和规范丛中,才能有效地遏制收受红包礼金的乱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收受红包礼金的公职人员严惩不贷,切实起到震慑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举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公职人员廉洁从政,为社会树立正确的榜样。

  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清朗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政府、企业、媒体、公众等各方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抵制腐败和不正之风,加强社会监督,推动廉洁政治的建设。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时刻提高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收受红包礼金是一种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和信誉。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亟需开展警示教育,让公职人员深刻认识收受红包礼金的危害,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做一个廉洁勇于担当的公职人员。只有以自身的榜样引领全社会的风气,才能建设一个清廉、公正、诚信的社会。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示例:

  收受红包礼金是一种不良习惯,不仅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自己的人生道德和品行。警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杜绝这种不良行为。

  红包礼金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是一种表示祝福和尊重的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红包礼金已经变成了一种不正当的交易手段,成为了一种行贿受贿的方式。收受红包礼金不仅违反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还严重侵犯了公共利益,损害了国家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中国,收受红包礼金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现象,甚至有些人觉得这是一种“福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不良习惯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得腐败现象愈加猖獗。

  收受红包礼金不仅会破坏社会风气,还会损害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尊严。一个经常收受红包礼金的人,往往会失去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变得越来越贪婪和失信,最终会导致道德沦丧,甚至丧失了自我。

  要杜绝收受红包礼金这种不良行为,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要时刻警惕不良诱惑,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贿赂和行贿行为。要积极发声,响应国家的号召,举报各种腐败现象,让社会变得更加清明和公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多关心自己的身边环境和人群,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努力为建设清廉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示例: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包礼金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礼仪,用来表示对他人的祝福和尊重。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和道德底线的逐渐模糊,有些人利用这种方式来谋取私利,甚至出现了收受红包礼金造成执法失职等问题。今天我们谈一下收受红包礼金的警示教育。

  我们要明确一点:作为公务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或企业员工等,收受红包礼金是违法行为,更是败坏道德风尚。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职业道德准则和规定,也会损害个人的名誉和形象。在工作中,我们应当本着诚信守法的原则,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

  收受红包礼金的行为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破坏公平竞争环境。一旦个人利益和职务权力交织在一起,就很容易导致权钱交易,最终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我们必须强化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拒绝任何形式的非法收受。

  收受红包礼金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我国《刑法》《行政法规》等相关法律法规均有规定对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进行处罚。如果被发现收受红包礼金,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触犯刑法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要懂得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诱惑,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好公民。

  我们要倡导清廉风气,加强监督管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法规,严格执行纪律,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媒体和社会公众也应当积极发声,监督揭露腐败问题,让那些觊觎红包礼金的人无处藏身,让正直廉洁的人得以展现风采。

  第四篇示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红包礼金在人们日常交往中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礼仪和风气。收受红包礼金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可掉以轻心的风险和问题。我们有必要警示大家在收受红包礼金时要保持警惕,避免因此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要明确一点,收受红包礼金并非一件完全无可厚非的事情。在某些情况下,收受红包礼金是一种传统习俗,可以体现人们之间的友谊、感情和亲和力。在节假日、生日、婚礼等喜庆的场合,收受红包礼金也是一种尊重和祝福的方式。收受红包礼金也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收受红包礼金可能导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收受红包礼金可能引发道德和职业操守问题,损害个人和单位的声誉和形象。如果在工作中频繁接受他人的红包礼金,可能使人产生对该人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受到影响的猜疑。收受红包礼金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带来法律风险和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职人员、行政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接受礼金,一旦违反规定,可能受到法律制裁和纪律处分。收受红包礼金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通过送礼送钱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和待遇,可能造成不公平的现象,使那些无法或不愿送礼的人处于弱势地位。

  如何正确处理和对待红包礼金问题至关重要。在收受红包礼金时,首先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行为和影响。应当谨慎选择收受礼金的对象和场合,避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困扰。在收受红包礼金时,要坚持原则,维护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尊严。不要贪图个人私利,损害公

  共利益和公共权益。在收受红包礼金时,要始终把握好度,不要过度依赖和依赖红包礼金来获取好处和收入。要保持独立和自主的思维和行为,遵纪守法,做一个明智和有担当的人。

  收受红包礼金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红包礼金问题,避免因此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只有在遵守法规、维护职业操守、保持正常心态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安全、健康、和谐地享受和传递红包礼金这种美好的传统文化。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共建一个清廉、廉洁、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2000字】

篇三: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收受红包礼金在谈话后的思想认识及态度

  五一前夕,省纪委监委通报了8起省管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典型问题,8名省管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金额之大、时间跨度之长,令人触目惊心。这些领导干部置中央、省委三令五申于不顾,是不讲政治、不守规矩的典型表现,受到查处也是咎由自取。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陋习根深蒂固,纠治“四风”依然任重道远。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崇尚礼尚往来。每逢重要节日、红白喜事,亲戚之间互赠红包礼金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商人老板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善于“做局”,精于“围猎”或甘于“被围猎”,大肆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他们中有的美其名曰为了本单位本地区发展,“理直气壮”以各种名目用公款上下打点;有的把收受红包礼金当成生财之道,或明或暗伸手索要好处;有的则为接近领导、融入“圈子”,拿红包礼金作为“敲门砖”,等等。他们自认为收送红包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有人会说出去,组织上掌握不了,也出不了事。殊不知,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利益共同体不可能牢靠,一旦东窗事发,就会土崩瓦解。

  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往往是滋生腐败的起点,其本质还是权钱交易。送礼者之所以出手慷慨大方,无非是看中了收礼者手中的权力;收礼者之所以收得心安理得,是因为手握权力可作交换。对收

  送双方来说,看似收送的是人情,实则丧失的是人格尊严。特别是收礼者,“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拿得越多就越容易任人驱使,最终必将堕入腐败的深渊。

  违规收送红包礼金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如果坐视不管、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带坏干部队伍、污染政治生态、损害公平正义,进而破坏党的形象和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唯有抓重点、破难点,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方能刹住违规收送红包礼金歪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要正“源头”。思想上松一尺,行动上就会退一丈。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其根源是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作为党员干部,唯有正本清源,坚守纪法底线,筑牢思想防线,才能建立清清爽爽的人际关系;要牢记初心使命,永葆为民情怀,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坚决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要装“探头”。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权钱交易,防止腐败的发生。要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织密监督网络,把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行为纳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范围,让监督“探头”无处不在,让党员干部工作生活在“玻璃房”中,让妄图掩人耳目的违规收送行为无处遁形。

  要抓“上头”。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气好坏,关键要靠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来带。“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领导干部带头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就会上行下效,沆瀣一气。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露头就打、严肃惩处,让顶风违纪者付出沉重代价,让心存侥幸者及时收手。

  要堵“后头”。风腐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作风问题的背后,往往深藏着腐败和教育监督管理不严、制度机制不健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坚持风腐同查,既严肃查处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背后的腐败问题,也深挖细查腐败案件中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的作风问题。要坚持惩防并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加大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要坚持标本兼治,聚焦违规收送红包礼金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推动问题整改,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坚决堵住问题发生的漏洞。

篇四: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收受红包礼金四个反思反问

  四个反思反问引发的反思和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送礼是一种表达感谢和友谊的方式,而收受礼物也是一种受到礼遇的体现。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红包礼金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流动方式,却引发了诸多问题和质疑。本文将围绕收受红包礼金这一现象展开四个反思反问,来引发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思考。

  第一个反思:红包礼金是否可能引发腐败和权力滥用?

  在中国的官场和商业圈中,红包礼金成为一种权力交易和行贿的方式。一些官员和商界人士通过收受红包礼金来获取私利和权力,这不仅违法违纪,而且严重损害了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和思考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公共利益和个人私利的辩证关系。官员和商界人士在处理公共事务和商业事务时,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公共利益高于一切,坚守道德底线,拒绝收受红包礼金。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政府应加强反腐败和反行贿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和风险,使收受红包礼金成为不可取的行为。

  第二个反思:红包礼金是否可能滋生不平等和不公正?

  在中国的社交场合中,红包礼金经常被用于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一些人为了保持面子和社交关系,不得不频繁地收送红包礼金,这无形中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和思考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个人消费观念的调整。个人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价值观来决定是否参与红包礼金的交换,不应因为迎合他人而盲目消费。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社会风气的培育和引导。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倡导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打破红包礼金的社会规范,塑造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

  第三个反思:红包礼金是否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和人格尊严?

  在一些人眼中,红包礼金成为了一种计较和攀比的工具。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被金钱衡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功利化,这不仅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亲密,也损害了个人的人格尊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和思考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人际关系的真实性和深度。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真诚和信任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和物质的交换。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个人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用真诚和善意来维系人际关系。

  第四个反思:红包礼金是否可能削弱社会公信力和道德观念?

  随着红包礼金的普及和滥用,一些人对社会道德和公信力产生了怀疑和质疑。一些人认为,红包礼金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而政府和社会机构对其的控制和监管力度不足,这无疑削弱了社会的公信力和道德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和思考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监管责任。政府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红包礼金行为的监管和惩处,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维护社会的公信力和道德观念。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公众的道德底线和责任感。个人在收受红包礼金时,应该有自律和自制力,判断何时适当拒绝和回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对于收受红包礼金这一现象,我们应该进行反思和思考。通过四个反思反问,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其可能引发的问题和负面影响。只有通过个人的自律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

篇五: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心得体会

  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心得体会

  最近我校开展了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参与其中让我深感群众的力量。这次整治活动,使我认真思考了一些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某些思考方面,使我比以前更加重视学校中坚持“清正廉洁”的态度。

  首先,我的真实感受是:该行,该止。这种态度,本应贯穿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实际上,我们的行为却并未做到完全符合其标准。我们需要有一种“该行该止”的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细节操作中。在接待家长和居民时,我注意避免私下收受礼品和红包。特别是在慰问困难家庭时,我希望以实际行动告诫自己,做到收到礼品时,果断退回或捐赠出去。

  其次,我认为整治的中心思想是要树立职业操守。作为教育系统的工作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日常工作中的红包、礼品这类问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以职业操守为出发点,坚持“只收工资,不收礼金”的原则。在过去的一些工作中,我也因为不慎红包等问题受到过正视和警告,这次整治活动让我更加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更加自觉地遵守规定。

  重点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整治活动不仅仅要起到警示作用,更需要成为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者。学校

  要在制度、流程、管理上下大功夫,让教师们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养成良好习惯和价值观的同时,树立他们的拒收信念,使其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学校领导要始终贯彻落实“清正廉洁”的方式,及时公开通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认为,在整治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思辨。一个社会正义,需要每个人都思考,都有自己的方向,自己的道德底线,明辨是非轻重。我在思考之中,认为教育系统绝不应承担赞助商推销产品、违规违纪等角色,更不应将自身视为商业运动的参与者,否则会引发社会的质疑和争议。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其实是非坚决、立场鲜明的时代化人,要坚决抵制外来泥沙,杜绝小潜流和不健康氛围。

  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让我更加严格约束自己,遵守规定和纪律,珍惜民心,做到与人为善,清正廉洁,将社会走向一个更加正义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避免了局部的问题和不良因子。整治活动虽然可能会有一些“痛苦”的感受,但我们始终需要勇于面对问题和挑战,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最后,我认为我的心得体会要突出的是:必须保持思想清醒和守规矩。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引发重视,更需要学习、自省,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当然也必须牢牢遵守团队规章制度。即便是小细节,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学会团队共赢和精神面貌的提升。我学会了坚持自己的信仰,遵纪守法、以身作则,筑牢“清正廉洁”的思想基础,为我未来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六: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收受红包礼金自查自纠反思报告

  近期,根据公司关于收受红包礼金自查自纠工作的要求,我认真进行了自我反思,深刻认识到收受红包礼金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在此,我郑重向公司领导、同事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诚挚的歉意,并作出深刻反思。

  一、收受红包礼金问题的危害性

  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收受红包礼金,不仅破坏了公平正义,还可能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这种行为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伤害,还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收受红包礼金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觉悟不高。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上,我未能保持高度警惕,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导致思想觉悟不高。

  2.权力观扭曲。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上,我未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将其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导致权力观扭曲。

  3.制度执行不力。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上,我未能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导致制度执行不力。

  4.监督机制不健全。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上,我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身边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导致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收受红包礼金问题的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我将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严守纪律,树立廉洁自律意识。我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收受红包礼金等违规行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3.严格执行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我将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加强对收受红包礼金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同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

  4.强化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我将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的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5.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我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以实际行动回报公司和人民的信任。

  四、收受红包礼金问题的整改承诺

  1.坚决杜绝收受红包礼金等违规行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

  2.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3.加强自我约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4.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履行职责,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

  通过本次自查自纠,我深刻认识到收受红包礼金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我将认真整改,加强学习,严守纪律,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我也将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的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篇七: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专项整治研讨发言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研讨会上发言,与大家共同探讨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党坚决反对和打击腐败现象,从中央到地方层面都加大了对这些问题的打击力度。然而,就在我们身边,仍有一些普通干部不容忽视地收受红包礼金等违规行为。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违规收受红包礼金不仅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生态,也削弱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特别是普通干部作为基层的骨干力量,如果他们出了问题,就会给党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更会给基层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阻碍。

  其次,我们应该深入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干部个人的觉悟不够高,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缺乏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环境的影响,一些地方的拜金主义风气盛行,物质诱惑和人情社交的压力较大等。

  然后,我们应该依法依纪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各级纪检部门要加强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干部在执行工作时做到廉洁自律;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让他们深刻认

  识到收受红包礼金等违规行为的危害性和不可容忍性。

  最后,我们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机制化建设。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为普通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平台;同时,也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惩治力度,形成对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总之,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以治理。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大家能够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广泛宣传党纪政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环境。

  谢谢大家!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们:

  在前面的发言中,我已经就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和建议。接下来,我想进一步深化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的背后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原因。尽管党和政府一直对腐败问题进行打击,也加大了惩治力度,但由于利益诱惑存在,个别人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的私利。同时,一些地方的拜金主义风气盛行,物质诱惑和人情社交的压力较大,使一些普通干部对违规行为麻木不仁、丧失警惕。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对相关社会环境进行改造和提升。

  其次,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只有建立一个严密的制度体系,才能对违规行为进行预防和惩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等行为的惩处机制和监督机制;二是完善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普通干部不能收受红包礼金等违规行为的底线;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防止腐败渗透。

  第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普通干部收受红包礼金等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干部的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针对普通干部的特点,开展专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党风廉政的认识和约束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普通干部遵循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强化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对于那些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的普通干部,必须依法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纪律检查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对于违反纪律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从严从快查办案件,形成震慑。同时,要通过严厉的惩处行动,提高普通干部的对违规行为的恐惧感,增强其抵制诱惑、守法守纪意识。

  最后,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的大格局。打击和纠正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行为,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各级党组织要广

  泛宣传党纪政纪,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引导,引导干部自觉抵制违规行为。同时,广大群众也应该积极参与,主动揭发和举报违规行为,形成社会共治的力量。

  总之,普通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坚决打击和纠正违规行为,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的格局。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营造廉洁、干净、纯洁的政治生态。

  谢谢大家!

篇八: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关于深化整治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专题工作发言稿

  一、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20xx年11月25日,局党组及时召开全局副科级以干部大会,传达我区开展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教育领导干部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局党组把学习严禁收送红包礼金有关规定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内容之一。

  二、强化责任,精心组织实施

  我局明确局党组主要负责人为专项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全体干部职工要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明确整治重点,严明工作纪律,细化工作举措,全体干部要全面开展自查自纠。20xx年12月3日,局党组召开科务会,再次认真学习关于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区纪委68号文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力度,干部在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过程中要廉政自律,,坚决杜绝收受红包礼金行为。

  三、主动公开承诺

  局党组书记,局长xxx于20xx年11月25日带头作出公开承诺,

  现场督促全局副科级以上干部作出公开承诺。截止20xx年11月30日,全局10名副科级以干部均向局党组签订了拒收不送红包礼金承诺书。

  四、开展自查自纠

  经过全面自查,截止20xx年12月5日,我局未查出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红包礼金。

  五、加强监督检查

  局党组积极对干部收送红包礼金专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逐步建立健全自查和检查结合的督查模式,对严重违纪违法的坚决查处。

篇九: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收受礼金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

  收受礼金是我们身为公职人员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在人们的尊敬和信任之下,我们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如果我们出现不端行为,这种信任就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自己,避免收受礼金。本文就收受礼金这一问题,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并记录下整个过程。

  谈话人:王某(化名)

  浙江省某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谈话时间:2022年5月25日

  谈话地点:王某办公室

  主持人:李某(化名)某县纪委干部

  主持人:王某,您好。今天我们就收受礼金这一问题进行谈话,您有什么想法吗?

  王某:我想我没有收受过礼金,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意义。

  主持人:我们所进行的谈话并不是因为我们有证据证明您收受了礼金。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入了解您的想法和态度。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是否有人曾经向您送过礼品或者请您吃饭等?

  王某:确实有过这种情况,但是我一直会回绝他们。

  主持人:为什么您会回绝这些礼物?这不是表示您不接受别人的好意吗?

  王某:我的工作是保障我们县的公共利益,而我们的职务可能会被他人的礼物所影响。因此,我认为应该坚决拒绝这些礼物,以免引起他人的误解。

  主持人:非常好的态度。但是实际上,有些人可能因此产生误解,认为您是不近人情的官员。您有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

  王某:当然考虑过了。我之前确实背了一些不近人情的骂名,但是我认为这些骂名并不足以动摇我作为公职人员的责任感。我认为我们必须依法行事,维护公共利益。

  主持人:对于那些经常向您赠送礼物的人,您会如何处理?

  王某:我的原则是不接受,但是我会告诉他们即使收下礼物,并不能影响我的决策和态度。

  主持人:有些人往往在送礼物后向公职人员提出要求,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王某:确实有过。但是我会告诉他们,即使他们送上了礼物,我也不会对我的工作产生影响,我依旧会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维护公共利益。

  主持人:您认为这类问题只在公职人员身上存在吗?

  王某:我认为这种问题在所有行业中都存在,但是我们这些公职人员必须对此保持更高的警惕性,以免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主持人:谢谢您的谈话和回答,我们会坚持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以保障社会公正和公义。

  以上就是本文的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这种谈话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以清廉的态度、正确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对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相关热词搜索: 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会同志谈感想 礼金 收受 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