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7篇)
篇一: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乡村振兴下非遗传承的文化价值挖掘——以壮锦为例□孙奕桐
潘卓文
陈二凤
赵芳
梁露苧/文壮锦是我国壮族传统的民族特色工艺织锦,作为壮族人民的思想载体,凝结着壮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智慧,以其自身的诞生与传承记录着壮族民族的历史回忆与生活愿望。也是中国壮族的独有的特色的传统民间手工业。壮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一,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云锦、蜀锦及宋锦并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壮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壮锦的纹样图案丰富,有神话传说,几何纹样,生活万象等,伟大的匠人们将他们观察到的世间万象,融入自己独特的构思,经过无数次经纬顺应交错形成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壮锦图案。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壮锦表现了壮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也是他们重要的精神寄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壮锦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为“日渐消瘦”的乡村文化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壮锦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壮锦正在多方面拓宽业务范围,不断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壮锦可作为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高档手工艺品,另一方面,壮锦还可用作女子嫁妆、服饰、被面等实用性生活用品。除自身的实用性外,还可以通过壮锦工艺与旅游相结合的形式,依托壮锦工艺,打造独具壮乡特色的文化品牌,在传播优秀传统壮锦工艺的同时,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助力。1壮锦起源与历史发展壮锦在壮语中有“如同天空般辽阔包容”的含义,壮族人民对于壮锦的热情与喜爱由此可见一斑。壮锦的起源时间无法考证具体年份,在早期的传说中,老人以山中景色为灵感织出的锦画被神仙用风卷走后,幺子通过重重考验带回来的锦画变成了现实的图景,大家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抑或是名为达尼妹的壮族女孩于清晨看见蜘蛛网上凝结的水露,就像织出的锦布般熠熠发光,以此为灵感创造出壮锦。这些传说故事最早于宋朝开始流传,是壮锦千百年历史的见证和传承。1.1壮锦图样与寓意提到壮锦图案,大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其色彩艳丽、花纹繁多,风格粗犷的特色。在配色上,壮锦用色豪迈,色彩斑斓炫目,一幅壮锦的颜色最多可以达到十几种。在图案上,壮锦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景观,比如植物与动物的纹样,经过艺术加工后出现的抽象几何图案等,常见的花纹有大万字、小万字,以及较复杂的双凤朝阳、凤栖牡丹、狮子滚球、蟒龙纹等。后来随着人们生产力的提高,精神层面也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想象空间也越来越大,复杂的龙凤、麒麟等祥瑞图案出现,意味着壮锦的艺术审美更上一层楼。丰富而细致的图案,强烈地表达着壮族群众对生命的热情与尊重,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乐观精神,凝结了人类的伟大追求,是承载人类文明记忆的“活化石”。文化一定是在相应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壮锦作为广西壮族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物,则意味着它与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图景息息相关。在壮族先民的原始思想中,人与自然有着深切的联系,万物有灵与图腾崇拜是民间流传的信仰。这一点在前文中提到的传说中也有对应的体现,神仙用风卷走锦画,如同大72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自然对人类的考验,故事的结局也隐喻着人类通过考验征服自然的原始思想。除此之外,壮族先民们还运用奇思妙想把大自然中的某些形态,经过概括或变形的艺术想象加工成了各种神化形象和美术图案,相伴而生的图案形象绘制于壮锦上。壮族人民基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自身的生活实践、精神图景等为壮锦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想象力,编织了壮锦的独特烂漫。不论是万物有灵观还是图腾崇拜,都是壮族先民在物质思想落后的原始社会阶段,对于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自我解读,壮锦即是它们精神外化的物质产物,壮族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思考和理解,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缩影,皆一一在壮锦上忠实地记录呈现着。1.2壮锦工艺与历史地位的发展传统的壮锦采用棉、麻线等作为经线,以各类彩色丝绒为纬,通过精细的断纬技术进行交织而成。可以在布料正向和背部构成对称式花样图案,并将组织层全部包覆,从而增大了厚度。虽然技艺复杂,但壮锦的织造工艺仍在不断进步,颜色从战国先秦时期的多用单色绘制,到如今色彩绚丽,明媚鲜艳,图形花样也渐渐地从先秦时期单纯质朴的多以几何图样为主发展到现在的繁杂绮丽、多元多样。对比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的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和现代壮锦作,其间的差别足以证明壮锦的发展变化[1]。壮锦的发展史远可追至汉。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聪明才智的壮族人民就已经创作出葛布、络布等用作服装材料的工艺。据史料记,这些布料,“细者宜暑,柔熟者御寒。”在唐朝时期,壮族民间所织出的九种布料已被列入朝廷的贡品行列。到了宋代,广西锦(即壮锦)成为上贡的主要锦帛一种,由此可见当时壮锦之名贵。2壮锦的现代发展2.1壮锦工艺传承和发展的步伐广西的宾阳、靖西和忻城这三个地区,与壮锦文化息息相关。而宾阳地区首先迈出了传承发展壮锦文化的重要步伐。宾阳政府经过了谨慎的调查与研究,改变了壮锦古老的生产模式,重新选择了将壮锦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道路,从而很好地满足了需| 非物质文化遗产求。生产成本小了,产量也提高了,而机器织品在集市上的售价也基本能够在百姓的可接受区间以内,当然壮锦产品的销路也就更好了。宾阳让壮锦又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世人面前展现她独特的魅力,民族记忆也得到了弘扬。2.2乡村振兴视域下壮锦工艺传承和发展面临现实梗阻国家要富强,乡村先振兴,乡村欲振兴,文化需先行。壮锦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壮锦对助力乡村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为壮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是,却有很多现实因素阻碍着这些深深扎根于民间的壮锦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壮锦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传承断层化。壮锦手工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由于壮锦手工艺者老龄化问题,以及技艺相关的图片和影像等资料较少,其传承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等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急于求成,期待抓住“流量密码”一夜暴富,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另一方面,大部分壮锦手工艺者的经济收益不高,难以维持生计,迫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青壮年选择到城镇中务工经商,从而导致壮锦传承断层化。壮锦发展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消费市场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更加多元化,但是目前壮锦手工艺者多为村里的老人以及留守妇女,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他们长期与外界隔离,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创新性不足,导致壮锦样式较为单一,成品种类单调,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此外,壮锦生产工艺繁琐,人工成本高,难以作为日常消费品进入人们的生活。3壮锦发展的新路径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一部分,传承与发展壮锦意义重大。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的需求、审美发生较大改变,传统的壮锦发展逐渐衰落,面临样式落后、无人传承等诸多难题。为更好地推动壮锦发展,缓解壮锦发展艰难处境,各方都需要付出努力。73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壮锦的图案纹样大多取材于自然,浓烈抽象,具有浓厚的壮族色彩。但随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眼光也在逐渐变化。启发我们在如今编织壮锦时,可以对壮锦的花纹图案进行创新。在保留原有图案韵味的同时,结合现代人们的偏好,选取饱和度低的颜色进行编织[2]。同时在寓意上,壮锦最初是用表达对神明的敬畏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其进行新时代下的发展则可以在此基础进行延伸,为壮锦赋予新的美好祝愿意义。当下人们对于生活仍有诸多期盼,如生活平安、学业顺利等。手艺人则可以抓住人们这一心理特征,在编织时将这些新时代的美好向往融入壮锦,从而赋予壮锦新的活力。壮锦发展面临的另一困境是传承人问题,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及手艺人共同做出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壮锦的发展中提供稳定、可靠的政策、经济保障。开设壮锦文化体验馆是一个有力措施。既可以为手艺人提供固定的职业,获得经济来源进而潜心守护壮锦;同时可以吸引更多人认识、了解壮锦,提高壮锦知名度,进而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传承壮锦的队伍中来。手艺人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坚守初心,守好这一古老的文明成果。手艺人可以寻求政府部门帮助,开设公益壮锦文化学习班,将壮锦这一文明的悠久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壮锦。传承壮锦与乡村振兴的双向作用。乡村振兴,既要塑性又要振魂。文化振兴,正有助于提振村民精神,激发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与奋斗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壮锦作为壮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先民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壮族人民对于壮族文化的骄傲与强烈的认同感。传承发展壮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广西地区的乡村振兴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壮锦的蓬勃发展可以促进当地文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202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振兴下非遗传承的文化价值挖掘或者研究
———以壮锦为例”(202210602082)作者简介:孙奕桐(2001—),女,山东蒙阴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潘卓文(2002—),女,山东聊城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陈二凤(2001—),女,广西玉林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赵芳(2002—),女,瑶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梁露苧(2002—),女,广西玉林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化产业的发展,传承这一古老文化的同时拉动当地经济,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壮锦作为壮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可以唤起壮族人民的强烈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壮族人民对于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进而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乡村振兴对于壮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可以为壮锦的发展提供更坚固的经济支持,在技术、人才方面也更有能力、有底气去发展壮锦。乡村的繁荣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壮锦的知名度,扩大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壮锦。4结语壮锦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壮族人民的民族情怀与民族认同,守护发展壮锦更应当是大家的共同责任。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我们应当把握好机遇,挖掘壮锦深厚的文化底蕴,汲取精神力量,促进壮锦的再度蓬勃发展!■引用[1]周杰.刍议公共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以太原市图书馆为例[J].科技资讯,2022,20(2):216-218+237.[2]刘楠楠.探析刺绣工艺在服装装饰中的应用[J].人民论坛,2015(33):183-184.74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篇二: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
非遗传承与乡村特色文化发展
非遗传承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保留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传承非遗是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
非遗传承与乡村特色文化发展息息相关。乡村特色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形态和乡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传承非遗可以保护和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传承非遗有助于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多样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非遗项目,比如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传统音乐等。通过传承非遗,可以保留和弘扬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增加乡村文化的多样性。这不仅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的独特性,也可以促进各地乡村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非遗传承可以激发乡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非遗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前辈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技艺。通过传承非遗,可以激发后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也可以通过创新发展为当地产业,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非遗传承是乡村“活力”的重要源泉。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的根和底色。非遗传承可以激发乡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在乡村文化的滋润下,乡村的艺术生活丰富多彩,乡村的精神生活丰盈有趣。乡村的文化活动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增收的机会,激发了乡村的活力和创造力。
非遗传承与乡村特色文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承非遗是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可以保留乡村文化的传统和独特性。传承非遗也是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激发乡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非遗传承与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乡村文化的新格局。
篇三: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
非遗传承与乡村特色文化发展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一种以非物质形式被传承和表达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以及相关的知识和实践。乡村特色文化是指每个乡村所独有的文化特点,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乡土建筑等等。非遗传承与乡村特色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传承对于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特色文化是特定地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经验的产物,是乡村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都是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遗传承正是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和演绎保持其活力。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如染色、编织等,通过传承得以保存并逐渐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工艺流程,成为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传承对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传统文化因为各种原因濒临消失。非遗传承将这些传统文化保护了下来,避免了它们被遗忘的命运。非遗传承通过多种途径将乡村特色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旅游业的推动下,许多乡村特色文化被挖掘和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卖点,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非遗传承与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相互促进。非遗传承为乡村特色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和传承基地。通过非遗传承,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发展,民间艺术得以传统演绎,传统节日得以传统庆祝,乡土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又进一步激发了乡村人民对非遗传承的热情和动力,使得非遗传承的工作得以更好地推进。
非遗传承与乡村特色文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非遗传承的推动下,乡村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为乡村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反过来,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加强非遗传承工作,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四: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
文化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近年来,中国将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也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文化非遗保护的有机结合,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
首先,加大非遗资源挖掘和整理力度。通过开展调研、编制清单等工作,确保对乡村中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和汇总,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非遗传统技艺传承和培训。通过开办培训班、设立传习基地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遗传统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中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加大非遗传统手工业发展支持力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支持非遗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帮助非遗项目在农村地区发展壮大,并推动非遗传统手工业与现代产业相结合。
第四,加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管理。建立健全非遗项目的保护机制,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严格控制非遗项目的商业化开发,保护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
最后,通过旅游开发和宣传推广,提升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非遗项目纳入乡村旅游规划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和购买相关非遗产品,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非遗保护的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通过制定并实施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大的文化力量。
篇五: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
乡村振兴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对农村地区进行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非遗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成为了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中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一、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遗文化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民族认同意义重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遗文化面临许多威胁,如老龄化、传承中断等问题,亟需得到保护。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非遗名录、开展非遗保护项目等,但仍面临着挑战。
二、乡村振兴对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之一是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乡村地区是非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通过振兴乡村,可以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方面,乡村振兴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传承非遗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将非遗文化纳入规划和建设,保护和利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乡村旅游的机遇与挑战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兼具经济和文化价值的发展方式,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支持,还可以促进乡村地区的文化传承和非遗保护。然而,乡村旅游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另一方面,乡村旅游需要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同时要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保持乡村的原生态和传统魅力。
四、非遗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价值和应用
非遗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和亮点。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展示非遗技艺、传统工艺品销售、非遗表演等形式,将非遗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丰富旅游内容和体验。同时,乡村旅游也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游客亲身参与非遗传承,学习和体验传统的手工艺,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五、乡村旅游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乡村旅游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示和传播非遗技艺,增加传承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游客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需求也促使非遗传承人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传承工作中,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最后,乡村旅游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经济支持,提高传承人的生活水平,增强对非遗传统的认同和价值。
六、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保护的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乡村振兴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而非遗文化保护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乡村振兴的过程,可以为非遗的传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非遗文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和创意的活力。因此,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保护应该相互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乡村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七、政府的角色和责任
政府在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非遗文化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加对非遗文化的支持和投入,提供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八、乡村旅游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地方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乡村地区的非遗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如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手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等。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密切相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方面,乡村旅游要追求经济效益,但不能过度依赖旅游收入,应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乡村旅游要关注社会效益,切实维护当地居民的权益,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乡村旅游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可持续的旅游开发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十、总结
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保护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过程。乡村振兴通过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而非遗文化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和创意的活力。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兼具经济和文化价值的发展方式,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支持,还可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政府在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非遗文化的支持和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追求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保护的互动发展,促进乡村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篇六: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5篇)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5篇)1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与乡村振兴规划有机结合,非遗工作者要从“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大责任观念,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到乡村振兴行列之中,让新时代文物工作紧扣乡村发展振兴主题,做好文物保护与发展工作。
传承非遗文化,筑乡村振兴根基。近年以来,为继续加强黔东南的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黔东南发展旅游业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游客呈现出一个又一个多彩的旅游盛景。黔东南主要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人情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上,给游客一种毫不违和的美感,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到黔东南的发展历史。
如今来到黔东南观看文化遗产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些游客也将继续帮助宣传黔东南的文化,帮助黔东南的旅游业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向前发展。
传承非遗文化,做实乡村主题。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可为乡村全面发展打下的重要文化基础。黔东南文化复兴融入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快保护,还可以利用黔东南乡村振兴的契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同时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去为传统文化保护助力,平衡传统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应用。
活态化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黔东南进一步制定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举措,在当地建设了民俗生态博物馆等,加强了对古建筑、古民居等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进一步确立了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文化保护的基本实施方法和做法。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本地群众和外来的旅客铭记黔东南的乡土文化和传承文化,还可以继续为中华大地的优秀
传统文化保存一份根基,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以创新的方式继续推动黔东南本土文化的发展。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5篇)2乡村要振兴,文化必须行!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发展的灵魂。乡村振兴,求的是“有风景看头、有乐趣玩头、有产业做头、有文化讲头、有组织带头”,而各类人造游玩景观和一些普通产业,只要投入到位,基本上处处皆能打造,唯有文化不可轻易复制,而非遗是文化中的文化、精髓中的精髓、独特中的独特,若能育有非遗来支撑,便是有了一条长久发展的根基、深层振兴的魂魄;而对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来说,站到乡村振兴这个“新舞台”、搭上乡愁文化这个“新快车”,也就可能实现老树接新枝,有望达到“非”同寻常、“遗”往无前。下面,根据会议安排,结合海东工作实际,关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谈谈三点感受,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整理挖掘,壮大非遗文化队伍,为乡村振兴寻求文化根基。
河湟谷地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带、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带、是历史上中原民族与西域诸多少数民族势力碰撞的交汇带,具有悠久、丰富、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断定,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全面整理、积极申报,定能非遗层出、琳琅满目。而现阶段,申报成功的非遗项目,大部分出自于土族、撒拉族等现有的较少民族。由此看来,目前河湟非遗的挖掘申报工作,仍然局限于当下眼前,在转换视角、放宽眼界、跨时代宽领域深远挖掘上尚需加力。我们应将其明确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工作、长远举措,跳出现有的民族和地域观念,树立大历史观,从整个远古河湟、古代民族中广泛搜罗、挖掘整理、梳理申报,为河湟文化和乡村振兴寻根溯源、积蓄动能、厚置力量。
二、保护传承,盘活非遗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能。
首先,我们要树立“应挖尽挖、能用尽用,在立足长远中珍视非遗资源”的意识。在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时,凡是有非遗资源的、甚至尽管现阶段尚未申报但有望申遗的,都应将其作为当地乡村振兴整体
工作中的一项着力点,进行认真谋划开发、科学编排备用。
其次,我们要把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立足实际中稳步开发”的原则。非遗要开发,但绝不是先开发、且往往不能先开发!开发非遗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漫长过程,因此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按照乡村振兴的整体可行方案有序开发、稳步推进:条件成熟能够立即开发使用的、尽快启动;有些资源虽然很好、但当下暂时难以开发的,科学安排、做好准备、留作后用。
再次,我们要遵循“共享共用、共同发展,在发扬光大中各取所需”的理念。“非遗”绝不是某个个人的、家族的、地域的,更是民族的、国家的、世界的,应当可以共用共享,只要是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的,就应该是赞成和支持,绝不能让传承人或当地的一些小算盘、小利益,成为非遗传承开发的障碍,绝不能让“传承人保护机制”反过来阻碍非遗的开发弘扬。
三、开发利用,倍增非遗资源价值,为乡村振兴孕育独特产业。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效益是有力的促动!对非遗项目来说,保护绝不能是抱残守缺、传承绝不能是僵化守古,恰恰相反,只有坚持创新,在与现实的经济社会结合中保持自己的鲜活度,才能让非遗真正实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简言之:非遗传承能否做的更好,归根结底还在于经济基础。因此,若要“非”扬,就要非遗这个“老传统”站上乡村振兴这个“新舞台”、装配现代市场这个“新引擎”。在乡村振兴舞台上,非遗至少可以上演三场大戏:
一是发展“非遗+乡村旅游”。以共享的理念和集约的方式,努力营造全要素的非遗环境,将非遗渗透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全要素之中。如,可以在合适的地点打造一个能够在篱笆楼里体验传统婚俗、聆听传统曲调、品尝传统宴席、观赏传统工艺、品味河湟文化、体察时代发展,让游客处处感受到非遗、体验到非遗。
二是发展“非遗+乡村产业”。目前非遗产业化道路上存在一大痛点:非遗产品普遍销售价格相对较高、而市场适应率却较低。不是所有手工的就是受欢迎的,更不是我们自己传统和喜欢的、就能得到游客欢喜,辛勤的劳动付出与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之间还差个适销对路
与品牌营销。因此,在发展非遗产业上,一定要努力与现代市场接轨。如,借东西部协作机遇推动靑绣的传统技艺、独特文化与苏绣的精妙设计、品牌市场结合起来;如,传统民俗婚礼与现代婚庆公司、摄影基地的合作共赢;如,将青海大月饼与现代饮食、职工福利、单位团建、集体生日等活动挂钩;再如,一方面将彩陶制作申报非遗、一方面借助拉面产业将彩陶餐具作为“青拉”标配,让“彩陶故里”的荣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效益。如此种种,重视现代商业策划、注重品牌营销,以实实在在的利润价值吸引更多社会力量自觉参与到非遗挖掘保护传承工作中来。
三是发展“非遗+互联网”。紧抓互联网风口,让“非遗”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如通过乡村振兴渠道,争取将更多非遗产品推荐到“832”等全国消费扶贫平台,进行线上推荐销售,给予政策支持,让非遗产品在更广阔的“线上市场、云上定制”中绽放光彩,借“网”传播非遗理念、讲述非遗故事、带动乡村非遗车间,让河湟非遗产品走进远方客人的视野和现代生活,让他们认识、了解这些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中感受河湟文化的丰厚魅力和高原儿女的创造力。
总之,我们应努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依托非遗“老手艺”发展乡村振兴“新产业”、发扬非遗“老讲究”给予乡村生活“新赋能”、转化非遗“老传统”成就乡村振兴“新动力”,实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比翼双“非”、“遗”鸣惊人,推动乡村发展同群众生活今“非”昔比、“遗”彩纷呈。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5篇)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了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20xx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组织全国省(区、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开展了“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活动。全国共调研了1103个村、填报11979份有效调查问卷,对广大农民意愿、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生态宜居情况、乡风文明情况、乡村治理情况、民生保障情况等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二、农民对乡村振兴的意愿
(一)“乡村振兴战略”知晓度高,深得百姓拥护
调研显示,知道“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民占全部受访农民的比重达到82.8%,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拥护。
(二)农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和“产业兴旺”
农民对乡村振兴5个方面的总要求充满美好向往,受访农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占40.0%;其次是“产业兴旺”,占22.7%;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分别占17.6%、13.8%和5.4%。
(三)农民最急需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
调研显示,资金、技术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关键因素,受访农民认为乡村振兴最急需的是资金,占64.6%,其次是人才,占52.3%,再次是技术,占50.8%。资金紧张、技术水平落后、人才匮乏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瓶颈。
(四)农民最希望培训的项目是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调研发现,目前农业新品种数量多、种类繁,农机更新快,农民急需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在问及最想接受的培训项目时,58.4%的受访农民选择了“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五)农民家庭最大的负担是医疗、生产投入和教育费用
认为“医疗”是家庭最重负担的农民最多,占全部受访农民的26.5%,其次是“农业生产投入”和“教育费用”,分别占22.9%和20.0%。农村因留守人员中老人、儿童所占比重大,对医保、教育和生活生产扶持有较高的期待。
(六)农民认可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
受访农民最认可“道路变宽”,占66.1%;其次是“医疗更方便”,占49.8%;认可“房子变大”、“上学更容易”和“工作机会变多”的分别占29.4%、28.8%、21.9%。
三、各地值得总结推广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产业振兴
1、突出地域特色
20xx年文件发布以来,各地结合本地实情和特色,积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湖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和精准灭荒。福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森林生态旅游,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黑龙江、江苏等地实施农业质量提升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农村脱贫攻坚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及农村基层党建工程等“振兴工程”,全面破解振兴乡村难的问题。
2、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调研显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是各地共同抓手,已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发展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东宁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大幅度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形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江苏培育“产业特色小镇”,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经营转型。海南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绿色支柱产业,发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户增收途径,推进“旅游+农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重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三品一标”基地,做好山区村民搬迁安置工作,促进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摘帽。甘肃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建设、项目支撑、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农牧产品加工、戈壁生态休闲观光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3、发挥典型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
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列入整治工程建设计划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项目进行扶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江苏徐州市全面建设县(区)级乡村振兴试验区,打造乡村振兴先导镇,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陕西建设“美丽鹊山”文化创意园示范项目,解决村民劳动就业,带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宣传,全面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江苏98%的受访村已在公共场所张贴环保宣传标识标语,提高农
民环保意识。湖南华容县成立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和环保基金,制定了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农民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美化整治,提升乡村村容村貌
浙江嘉兴市以美在“全域”为要求,实施“示范提质扩面”“人居环境提升”“特色文化保护”“创业富民强村”全面提升行动,美丽乡村逐步迈向“面上美”“持久美”“内涵美”和“兴旺美”。江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黑龙江开展绿化香化、实施街路亮化、建有文化广场、建立管护队伍行动,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实现了农村环境管护长效化。云南西畴县实施大规模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施深度产业开发,逐步让生态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绿色低碳,推进污染综合治理
从调研情况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浙江嘉兴等地(市)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乡村格局。江西规范废物排放,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集中治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湖南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农村环境治理工程,涌现出长沙县、攸县等一批农村环境治理先进典型。江苏大力推广以“减量化、精准化”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施肥技术,不断加大有机肥料推广使用力度,避免化肥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的污染和影响。
(三)弘扬传统,完善治理,推进文化振兴
1、植根优秀传统文化
安徽黄新庄村先后兴建了农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村民活动广场,传承了传统的狮子旱船和腰鼓表演,开展群众性的文体娱乐和联欢会,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文化氛围。浙江先后评选公布了两批55个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6个春节文化特色地区、65个省级民俗文化村、32个省级非遗主题小镇、70个传统戏剧之乡,这些保护
基地和特色地区带动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2、树立乡村新风貌
江西铜鼓县通过开设道德讲堂、民心讲堂以及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了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丧事简办、热心公益等文明新风。北京仙人洞村开展“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积极倡导遵守社会公德。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有很大改善,新时代的新农民正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3、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良好的治理环境,要坚持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安徽萧县费村坚持法治、自治相结合,积极落实民主管理,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工作,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民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江苏扬州市利民村“三治”融合着力打造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村干部、民情信息员、村民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
(四)促进增收,改善民生,实现“生活富裕”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调研显示,各地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四川成都市楠柳村通过拆园并园和土地流转,拓展了土地租金、房屋租赁、外出务工和自营收入等农民收入渠道。广东在市场化模式下,村民以土地、房屋形式参与文旅公司的合作经营,公司优先招聘村民,并对村民进行职业培训,实现村民的自我造血、自我升值。
2、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调研显示,各地将民生工程视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从农民最迫切的医疗和养老需求着手,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山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都达到应参保人数的90%以上,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江苏徐州市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69个、示范村卫生室168个。新疆调查
的180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有医疗诊所和卫生防疫人员,新农合投保率在80%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1、乡村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仍严重不足
调研显示,乡镇和行政村层面的集中供水、供气设施和垃圾集中处理只能覆盖部分住户。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的任务更重,部分农户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沟。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6.1%的村全部生活垃圾没有进行集中处理,82.6%的村全部生活污水没有进行集中处理。
2、农村改厕任务艰巨
调研显示,农村新一轮改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改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农户,由政府投资配套污水处理体系设备,农户投资完成本户厕所改造。
3、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差仍是短板
在生产设施方面,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问题,水利系统不健全,灌溉成本高,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在生活设施方面,农村的水、电、气、路、教育、文化和网络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偏远的农村地区。
(二)脱贫攻坚出现新问题需高度关注
1、部分贫困户缺乏内生动力
调研显示,贫困户脱贫致富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少数贫困户吃惯了“救济粮”,花惯了“便宜钱”,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不想着主动脱贫致富奔小康,而是将脱贫希望寄托于各级政府、帮扶部门和结对干部给钱给物。
2、部分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存在意见
贫困户享受“建房、看病、小孩读书、生产”等基本不花钱的帮扶措施,而处于贫困边缘的其他农户则享受不到政策的帮扶,越来越多的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产生不满,为基层干部推进脱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群
体自食其力脱贫致富。
3、传统孝道文化受到冲击
部分农户把老人分出去单独立户,且不赡养,找政府要求解决其“贫困户待遇”。这种状况呈现蔓延趋势,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敬老、爱老、孝老文化,开始成为基层政府抓“乡风文明”的难点。
(三)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力不足
1、资金不足
乡村振兴千头万绪,基层反映的共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如安徽淮北市百善镇有200多个自然村,有效治理污水需要铺设排水管网,资金投入巨大,百善镇财政无力承担。
2、人才匮乏
调研显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升与需要匹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已经形成剪刀差,年轻人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人,基层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推广新技术的人才尤其缺乏。
3、贷款难办
调研中不少省份反映,金融机构存在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安徽宿州市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探索创新“政、银、担”金融支农服务机制,在全市推广“劝耕贷”模式,但宿州市种植户仍反映,“劝耕贷”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四)基层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弱
1、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
调研显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落后村,其村“两委”班子能力薄弱,“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农村“两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2、缺乏对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
目前村干部收入较低,普遍在1000~3000元/月,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此外,村干部政治和荣誉方面的待遇少,缺乏激励机制,年
轻人普遍不愿意留在村里做村干部,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
(五)部分领域融合发展不够
1、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
调研显示,目前“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不足,与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物流业融合不紧密。同时,农业产业链过短,农业研发能力弱,加工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多数地区没有形成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2、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难
调研显示,大多数贫困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分散的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未能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农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这些落后地区都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缺少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等问题。
3、城乡互联互通不顺畅
目前,部分发达省份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城市与农村的双向互通打造绿色通道,推动着城乡产业经济圈发展。但当前城市优质资源下乡仍缺乏有效联结渠道和承接平台,支持鼓励资本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利于实现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共赢”、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1、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互联互通的承接平台。加快小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原则,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业、特色产品、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小镇;以小城镇为中心加强村庄规划,引导适当集中居住,制定农村遗弃房屋处置政策,带动农民就近城镇化。
2、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引领示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
(二)以基层党组织和领头人为抓手,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1、提高基层组织能力
建议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党务村务政务公开;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2、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考虑乡村致富带头人合理的政治待遇需求,发挥好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代表的农村发展“领头羊”的作用,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群众拥护的农村干部队伍。
3、发挥乡贤作用
产业项目的投资要按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民间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每个乡每个村都有乡贤,通过乡贤们的人脉、资源,对接产业项目,吸引产业资金回归乡村。
4、培养和引进人才
将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培育成新型农民。财政设立专门的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每年在农闲季节选拔青年农民到农业院校进行相关专业的专门培训。鼓励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回乡务农。出台技术人员离岗或在岗返乡创业、工商业
者返乡投身乡村振兴的鼓励扶持政策。
(三)以精准脱贫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
1、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从调研情况看,扶贫的根本还是在于扶志和扶产业,没有产业支撑的贫困户即使脱贫也难以持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并重,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安全住房建设为抓手,因人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稳定增收不返贫。
2、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扶贫能力
调研显示,村集体经济强的村,贫困问题相对较少,村集体组织的强大能够弥补贫困户个人能力的不足。抓住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结合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旅游业,建立合作社、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3、强化脱贫攻坚责任监督
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轻工作负担。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5篇)4摘要:近些年,近年来,“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环境下已经成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主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乡村文化和经济的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乡村风俗文化的传承、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都充分发挥非遗的应用价值和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进行探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看,维系着人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化振兴传承属于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使命,非遗是乡村文化精神的代表和核心,是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复杂的大环境推动下,如何加快非遗产业的发展速度,为非遗产业中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已经成为目前非常棘手且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推动非物质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经济发展脚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一、促进乡村产业特色发展
全面发展特色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灵魂,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可以扩宽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渐向特色化的发展方向转变,全面倡导新兴文化产业发展[1]。利用非物质文化产业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能够加速乡村产业发展的速度,属于目前乡村振兴的一大主要特色,凸显出当代社会的发展目标。非遗文化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形态会与当地独特的文化体验活动或者社区的文化表演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创造出附属于当地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不仅包含当地的文化精髓,而且还与文化脉搏和生活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保护,可以全面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可以凸显出乡村所具的独特内涵,从而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新农村气象,更有利于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2]。举个例子,在广东省马东村,“永春拳”作为非遗项目逐渐渗透在学校的教育中,通过利用非遗文化的优势凸显我国当地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非遗文化保护与人才培养更好地结合,在加快乡村文化发展的同时,能够提高对非遗产业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二、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非遗文化与乡村经济的有效结合对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能够全面提升传统工艺技术的水平,提升工艺质量,利于形成集品牌、特色、形象于一体的产业融合,能够全面带动就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利于带动乡村居民共同致富,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力条件[3]。近些年,各个地区都开始注重对非物质文化产业的保护与传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非遗+新型产业模式,希望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动下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引领者。无论非遗与
民宿的融合还是非遗与旅途的有效的结合,都将会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推动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性发展。
三、促进乡村产业品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也在逐渐提高,仅仅依靠单一的山水资源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乡村产业正在向品牌化的方向转变。非遗产业的出现在乡村振兴中起着极大地促进作用,能够实现乡村产业融合性的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品牌化的发展,可以充分凸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可以使乡村振兴融入更多鲜活的生命力,能够更好地的"加速时代发展的进程[4]。例如:山东省潍坊市以纸扎风筝作为当地城市的品牌形象,基于风风筝打造山东省的“非遗文化纸扎”产业化品牌,可以为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品牌形象的树立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并且注入新鲜的活力,提升传统非遗民间工艺的水平和质量,确保文化产业助力扶贫目标能够实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当地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做出一个基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多个方面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转变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基于特色文化的发展路线为主,为打造新时代特色乡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打造独特化的乡村文化品牌,利于稳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活力,滿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5篇)5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宝贵文化财富。
2021年岁末,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了《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今天和未来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目标。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接受了
环球网专访,介绍非遗工坊的新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动向。
非遗参与乡村振兴是应有之义
“十三五”时期,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原国务院扶贫办,在原国家级贫困县设立了近100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各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起草了《通知》,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部署。
《通知》明确,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更名为非遗工坊,名称的变化显示的是工坊的功能和定位的拓宽,非遗工坊不仅是巩固脱贫成果,带动乡村地区人群就近、灵活就业的有效载体,还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平台,是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
《通知》提出,“把非遗工坊建设工作纳入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乡村是非遗生存发展的土壤,乡村振兴工作非遗不能缺席,非遗参与乡村振兴是应有之义。非遗工坊能够直接让民众实实在在的受益,能够提升民众的自信。尤其是乡村留守的妇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益,切实提升了家庭地位,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传统工艺类非遗与人民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工作实践中,乡村地区的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依托其所持有的技艺,通过生产劳动实现手艺价值,促进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贵州省雷山县麻料村从昔日一个大部分人都外出务工的“空心村”变成如今的网红“银匠村”,这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推动密不可分。通过政策的利好,让这些银匠回村开设自己的工坊,将非遗产品进行网上销售等等,在保护传承非遗的同时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也带动了麻料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良好的风气吸引了年青人回村,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新农村景象。
乡村振兴需要从产业入手。如果没有产业,人是留不住的,其他的发展也会缺少支撑。因此,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是抓特色
文化产业,而非遗工坊就是推动此项工作的重要抓手。
责任到县,打通工坊建设“最后一公里”
《通知》提出非遗工坊建设要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重点,以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为重点。明确将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给予就业帮扶车间各项优惠政策。《通知》明确非遗工坊的认定责任落在县域,切实打通非遗工坊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县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地区,与非遗工坊建设的联系最直接,也最了解工坊建设相关工作的情况,因此将认定的权限放在县级能最高效的推动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打通,会让更多非遗工坊带头人和从业者享受到就业帮扶车间各项优惠政策。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县级行政部门的积极性,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比如,非遗工坊开展传统手工类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关补贴政策。比如,一些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将可能在职业技能培训中享受生活费的补贴。比如,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带头人可以按规定享受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
培养优秀带头人,带动更多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非遗是活态传承的,传承者是重中之重。《通知》提出,培养优秀带头人。推动将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培育成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乡村工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早在2015年,非遗司就会同有关部门实施研培计划,利用高校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重点帮助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在研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零技能的乡村群众,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传承群体是培训的重要对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把一项技能从头到尾地教给贫困地区的民众,从而帮助他们通过技能实现就业。
截至2021年底,各地累计举办各类研培班近1000期,培训学员3.8万余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共覆盖传承人群超过10万人次,提高了传承人群的传承发展活力,也充分调动了脱贫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涌现出了很多另人印象深刻的优秀传承人,比如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青海省互助县土族盘绣传承人苏晓莉、贵州省松桃县苗绣传承人石丽平、四川省马边县彝族刺绣传承人乔进双梅,他们是非遗工坊带头人的优秀代表,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苏晓莉依托土族盘绣成立了非遗工坊,辐射带动当地4000余名农村妇女参与土族盘绣生产。石丽平依托松桃苗绣成立的非遗工坊,助力易地搬迁户在内的4000余人参与苗绣生产。乔进双梅依托彝族刺绣成立的合作社累计带动800余人通过彝绣生产实现年增收超过8000元。
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传承活动作为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最重要内容。非遗工坊在发挥带动就业、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的同时,还要体现非遗保护的主责主业。在每年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中,对于传承人所开展的传习工作有明确要求,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传承人把所持有的技艺传授给了多少有需要的民众。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融在血液里的,就像树木有了阳光雨露就能蓬勃生长。王晨阳表示,“我们要相信人民的创造力,非遗工坊带头人通过技能培训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而贫困户在参与非遗工坊生产的过程中也传承了传统的技艺,扩大了非遗项目的传承群体,这也是非遗工坊所独具的生命力。”
“十四五”期间,非遗工坊的人才培养工作,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带头人,不仅在非遗保护传承上带头,也要在带动就业生产、管理经营非遗工坊方面带头。文化和旅游部鼓励各地探索本地区培养人才的新路径、新方法,激励这些优秀带头人能够在乡村振兴中的发挥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推动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十四五”时期,提升非遗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遗蕴含的文化价值得到广泛传播,社会认同感明显增强,人民群众欣赏、购买、使用非遗产品的意愿日益强烈。《通知》中明确提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拓展销售
渠道”,以及“做好宣传推广”。
推动非遗工坊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特别是脱贫地区人民群众从中受益,而产品销售是让传承人群通过参与生产实现收益的重要环节,所以要让非遗工坊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并为非遗工坊搭建平台、拓展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
在产品设计上,各地通过与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广泛的合作,为非遗工坊引入优质设计资源,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帮助非遗工坊提升产品品质和设计水平。“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制订非遗工坊产品目录、支持各地开展线下销售活动、支电商平台举办“非遗购物节”等方式,多措并举帮助非遗工坊带头人、相关企业和单位拓展销售渠道,让广大传承人群的手艺价值得以实现,让脱贫地区人民群众从中受益,让更多非遗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2022年“非遗购物节”将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举办,各参与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非遗工坊、老字号为重点开展活动,让人民群众在购买、使用非遗产品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记者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非遗工坊建设优秀案例评选和发布工作,挖掘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讲好非遗传承人和产品背后的故事,充分挖掘、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进一步提升非遗工坊的社会可见度和影响力,推动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非遗工坊,为人类减贫目标贡献中国经验
通过一个个非遗工坊的建设,实际上是推动了更多人参与到保护传承的队伍当中来,这一方面扩大了非遗的传承群体,激发了他们传承的热情和创造的活力。另一方面,也通过非遗工坊促进了乡村地区文化与产业的双促进。这样的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发起了“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的试点活动,探索以文化为切入点助力世界遗产地当地社区可持续发
展的有效的路径。因此,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非遗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选取了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和赤水市作为试点地区,充分运用松桃苗绣和赤水竹编等传统技艺,帮助当地利用传统手工艺为贫困群众,特别是妇女和残障人士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性别平等。经过3年的积极工作,松桃、赤水等世界文化遗产地已有数千名相关从业者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获益,不仅增强了可持续生计能力,也提升了对本地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欣赏,部分优秀实践和案例也被列入多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报告和国别报告中,为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减贫计划的作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目前,加入《公约》的一百八十个国家中有很多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也希望能够学习借鉴中国在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中的经验和做法。中国愿意分享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做法和方案,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帮助。
篇七: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发展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农村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和繁荣,非遗文化成为了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本文将探讨非遗文化如何助力乡村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
1.挖掘和保护非遗资源:首先,应加强对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例如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等。通过组织文化调研和考察,鉴定农村地区的非遗项目,加强对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2.支持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针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培训,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加强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开展非遗培训班、举办非遗技艺大赛等活动,增加非遗传承人的信心和动力。
3.拓展非遗产业发展:将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非遗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打造非遗文化展示中心、乡村特色民宿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非遗文化,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增长。
4.构建非遗文化交流平台: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非遗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展非遗文化展览、交流活动等。通过文化交流,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吸引更多资源和合作伙伴的支持。
5.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和推广
非遗文化,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欣赏水平。政府可以组织非遗文化节、非遗展览等活动,为非遗文化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综上所述,非遗文化对于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挖掘和保护非遗资源、支持传承人才培养、拓展非遗产业发展、构建交流平台以及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非遗文化的价值,促进乡村的繁荣和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 非遗乡村文化保护经验材料 乡村 保护 经验最新推荐New Ranking
人才工作存在问题
2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6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举措(10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举措
42024年国企的党群工作部是干嘛的(4篇)国企的党群工作部是干嘛的
5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整改措施(3篇)意识形态工作整改措施
6党风廉建设形式分析规定(6篇)党风廉建设形式分析规定
7党风廉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汇报材料(2篇)党风廉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汇报材料
8党风谈话内容(3篇)党风谈话内容
9党风党纪党小组会议记录内容党风党纪党小组会议记录内容
10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会议记录(4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