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解读(5篇)
篇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解读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有助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精神,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
通过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获得了以下三点心得体会:
一、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内容重点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德,在课程中精准把握学生所思、社会热点、国际形势引起情感共鸣,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完成“真、善、美"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重点内容紧紧围绕爱国、爱党、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课程思政建设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教育课程中,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深度发掘不屈不挠的精神,专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知识体系和内涵的精神世界;在实践类课程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社会实情、行业现状,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在遇见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突破自我,锤炼不屈意志和奋斗向上的精神,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美发展并树立健全人格.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
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在学生和知识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课程是教人求“真”、求“美”,那么思政就是教人求“善”。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提倡高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和现代科学技术,“做好走出去"观摩经典案例;“引进来”取其精华并融入自己的教学,结合视频、图片、文字、讲授等多种方式“渗透”,使得课程与思政无缝衔接、巧妙融合,既要丰富课堂内容,又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育人质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工匠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等融入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使命担当,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要完成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学校和老师们的群策群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不断地尝试、创新中积累经验,实现教育的立德铸魂,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和理想信念.
篇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解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愈发受到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世界、人生和价值观。本文将从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纲要。
一、课程设计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围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展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应兼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注重学科交叉与综合能力培养。此外,还应注重课程的多元化和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高校应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思想修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启发式
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还应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社会的真实与复杂,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评价体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考核他们的学科知识,又要考核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包括考试、论文、作业、实践报告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发展。
五、社会参与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学校应积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应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和支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共同努力打造更加优秀的高校教育体系。
篇三: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解读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在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首先,我认识到思政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高校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思政课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我们正确看待人生、价值观和社会现象,使我们更加全面地发展和成长。
其次,我明白了思政课的实施原则和教学要求。思政课的实施原则包括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等,这些原则对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非常重要。而教学要求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地位、充分发挥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只有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政课的任务。
另外,我认识到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同时,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创新,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习的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最后,我意识到作为学生,要主动参与思政课程学习,增强自觉性。思政课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更是学生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该主动关注思政课的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并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之,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让我深入了解了思政课的重要性、原则和要求,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反思。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政课的知识,同时也能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篇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解读
2020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指导纲要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从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谈起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彰显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紧迫性。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内容和要求
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强调要把握思政课育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强调要注重整体把握、系统谋划,确保思政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要求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确保思政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三、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充满信心和
期待。这一指导纲要的出台,将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推动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我认为这一指导纲要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只有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四、总结和回顾
通过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全面评估和个人观点的阐释,我相信您对这一主题已经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这一指导纲要的出台,不仅将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提升,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以上内容为满3000字的简要提示,欢迎您继续阅读并进行修改补充。
五、指导纲要的实施和推进
指导纲要的实施至关重要,需要高校领导和教师们积极行动起来,确保思政课程建设取得实效。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政能力,确保思政课程的高质量教学。要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思政课程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引导和教育。高校还应加强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思政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确保思政课程建设能够持续有效地推进。
六、学生参与和反馈
学生是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参与和反馈对于思政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程建设,可以设立学生代表,与教师和管理部门共同探讨和改进思政课程。高校还应该建立起学生思政课程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及时对思政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高校可以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可以邀请政府部门、企业界人士、社会精英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士参与思政课程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经验。高校还可以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为思政课程注入更多的实践成分和互动元素,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八、国际交流和合作
思政课程建设也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高校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共同探讨思政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发展方向。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可以拓宽思政课程的视野,提升思政课程的国际化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机会。
九、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深刻理解和反思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
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这一指导纲要的出台,对于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为高校思政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导纲要的实施需要高校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十、展望和期待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实施和推进,相信高校思政课程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通过扎实的工作落实和科学的教学管理,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十一、总结
通过全面评估和个人观点的阐释,我再次强调指导纲要的出台对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支持,能够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落实和完善,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篇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解读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基础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关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为指导,以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基础。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制
为了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制。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以学校领导小组为核心,统筹安排,组织推进。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拓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训机会。三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衔接的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科教学体系,把学科教学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衔接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互动融合。四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文体活动体系,把文体活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体活动的互动融合。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为核心内容,强调“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生态文明”,注重“政治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法治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政治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国际视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系。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围绕学生发展目标和社会服务任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学习思想政治素养。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在学科教学中学习思想政治素养。再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控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质量的提高。最后,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在校园文化中学习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学校应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益指导。此外,学校还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学校应定期进行教师的能力评估,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解读 高等学校 纲要 解读下一篇:党性修养方面存在问题(7篇)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人才工作存在问题
2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6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举措(10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举措
42024年国企的党群工作部是干嘛的(4篇)国企的党群工作部是干嘛的
5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整改措施(3篇)意识形态工作整改措施
6党风廉建设形式分析规定(6篇)党风廉建设形式分析规定
7党风廉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汇报材料(2篇)党风廉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汇报材料
8党风谈话内容(3篇)党风谈话内容
9党风党纪党小组会议记录内容党风党纪党小组会议记录内容
10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会议记录(4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