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文章格式(8篇)
篇一: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摘要:
一、引言
1.中国法学文章概述
2.文章格式的重要性
二、中国法学文章格式规范
1.标题格式
2.摘要与关键词格式
3.正文:
一、引言
在中国法学研究领域,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不仅需要有深入的研究内容和独到的见解,还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本文将从中国法学文章的概述、格式的重要性以及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广大法学研究者提供实用的写作指导。
二、中国法学文章格式规范
1.标题格式
法学文章的标题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研究内容。一般采用“主题+研究对象”的结构,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汇。
2.摘要与关键词格式
摘要应简洁明了地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关键
词应选取能反映文章主题和研究领域的词汇,一般不超过5个。
3.正文格式
(1)段落划分:正文应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段落划分,每个段落应有明确的主题和论述。
(2)文本表述规范:文章应采用正式、规范的法学表述方式,避免使用口语化和不规范的词汇。
(3)引用与注释格式: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注释,注明出处。注释格式可参照《中国法学期刊通则》或其他相关规范。
4.结论与建议格式
结论部分应概括文章的主要发现和观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建议部分可以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措施。
三、实用性建议
1.提高可读性
(1)简洁明了:文章应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语法结构,保证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2)结构清晰:合理划分段落,明确各部分主题,使文章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3)语言生动: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2.注意版权与原创性
在写作过程中,应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避免抄袭和剽窃。同时,注重原创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适应不同发表平台要求
根据投稿期刊或发表平台的要求,调整文章格式、字数和引用规范等,以提高稿件命中率。
四、结论
遵循中国法学文章格式规范,有助于提升学术成果的质量。
篇二: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法学杂志格式要求
《中国法学》杂志的格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文格式:
正标题:黑体,小二,加粗,两端对齐。
作者:楷体,四号,加粗,右对齐。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不加粗。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两端对齐,不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加粗。
正文:宋体,小四。
脚注与页眉:宋体,小五。
2.注释体例:
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
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67页以下。
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以上格式要求仅供参考,《中国法学》杂志的最终格式要求建议查询杂志官网或咨询杂志社编辑。
篇三: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法学》是中国法学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其排版格式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文章的专业性和可读性。以下是一些排版要求:
1.字体和字号:
-标题使用小三号加粗字体。
-正文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或仿宋等常见中文字体。
2.段落设置:
-段间距通常为固定值,例如18磅或20磅。
-右边距留白约3-4厘米,以便于印刷时装订。
3.注释和参考文献:
-注释是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在正文中需要加注之处右上角用数码标出,一般放在标点符号前。
-注释使用脚注形式。
-参考文献要按照国际标准文献引用格式进行排列,如APA、MLA或中国的GB/T7714-2015格式。
4.其他细节:
-图表应有编号和标题,并居中放置。
-表格可以适当调整大小,但必须清晰易读。
-公式应独立成行并居中斜体排版。
篇四: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法学字体格式
根据中国法学的书写规范,一般使用宋体作为字体格式。具体的字号一般为小四或者五号字,段落的行距一般为1.5倍,首行缩进为两个字符。在书写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标题:一级标题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三或者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四号字,加粗。标题要居中对齐,并且在上方留出一定的空白。
2.正文:正文内容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或者五号字。正文的段落两端对齐,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中文标点,如句号、逗号、叹号等。标点符号与前一个字符之间没有空格,与后一个字符之间留一个空格。
4.图表编号:在文中引用图表时,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使用小五号字,如“图1”、“表2”。图表编号一般居中放置,与图表之间留出一定的空白。
5.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时,一般采用尾注的方式,并使用小五号字,字号为上角标。引用文献的标注一般放在相应的引用处右上角,并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如[1]、[2]。
总之,在中国法学的写作中,要注意字体格式的统一、规范,以保证文章的整体风格和格式的规范性。
篇五: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法学的论文格式
【篇一:《中国法学》的格式】
《中国法学》的格式(来源培培同学和金池同学提供在群里的资料)
正标题:黑体,小二,加粗,两端对齐。(副标题:暂不知道,求解)
作者:楷体,四号,加粗,右对齐(去掉姓名二字、作者简介在文章后面英语部分写上)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
里面具体内容:仿宋,五号,不加粗
(整体左右各缩进两个字符)——用上下双横杠(格式边框与底纹里面)(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不加粗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两端对齐,不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加粗
正文:宋体,小四
脚注与页眉:宋体,小五
英文部分:timesnewroman小四(摘要加粗、关键词不翻译)
【注释体例】
(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四)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
(五)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67页以下。
(六)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七)具体注释体例:
1、著作类
①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20页。
2、论文类
①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3、文集类
4、译作类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版,第55页。
5、报纸类
①刘均庸:《论反腐倡廉的二元机制》,载《法制日报》2004年1月3日。
6、古籍类
7、辞书类
①《新英汉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24页。
8、外文类
依从该文种注释习惯。
(鉴于有些同学格式有点小问题,小编整理如上,一起分享。有哪位同学有更精准的格式,望指正!)2013/11/6中国法学论文格式:
文章标题(2号黑体)
作者姓名(3号仿宋体)
(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小5号宋体)
摘要:(小5号黑体)摘要内容(小5号宋体)
关键词:(小5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小5号宋体)0引言(3号黑体)
引言内容(5号宋体)
1正文小标题(3号黑体)
1.1(5号黑体)正文二级标题(5号宋体)
1.1.1(5号黑体)正文三级标题(5号宋体)
正文内容,通栏(5号宋体)
图题(小5号宋体)
表题(小5号宋体)(表格为三线表)
参考文献(小5号黑体)
参考文献内容(小5号宋体)
参考文献格式
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篇三:《中国法学》的格式】
《中国法学》的格式
正标题:黑体,小二,加粗,两端对齐。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
里面具体内容:仿宋,五号,不加粗
(整体左右各缩进两个字符)——用上下双横杠(格式边框与底纹里面)。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不加粗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两端对齐,不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加粗
正文:宋体,小四
脚注与页眉:宋体,小五
【注释体例】
(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四)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
(五)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67页以下。
(六)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七)具体注释体例:
1、著作类
①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20页。
2、论文类
①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3、文集类
4、译作类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版,第55页。
5、报纸类
①刘均庸:《论反腐倡廉的二元机制》,载《法制日报》2004年1月3日。
6、古籍类
7、辞书类
①《新英汉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24页。
8、外文类
依从该文种注释习惯。
篇六: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法学》投稿要求与注释体例
《中国法学》投稿要求:
1.题材要求:投稿的文章应以中国法律和法学研究为主题,涉及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2.文章长度:投稿的文章应不少于1500字,包括正文和参考文献。
3.格式要求:文章应使用简体中文撰写,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2号,行间距为1.5倍。
4.作者信息:每篇文章应附带作者的姓名、职称、所在机构(或学校)以及联系方式。
5.作者声明:每位作者应在投稿时附上一份作者声明,声明稿中应包含作者对该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的保证。
6.参考文献:文章中应按照中国法律法规的引用标准进行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注释。参考文献应按照国内通用的文献著录格式进行编写,包括著者姓名、出版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和页码等信息。
注释体例:
1.文中引用的法律法规采用脚注形式注明。例如,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脚注,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注释部分可以放在文中相应位置,或者集中放在文章末尾。
2.对于专业术语或概念的解释,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注释,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图表、数据和引用他人观点时,应标注来源和出处,便于读者进行查证。
4.在注释中,除了引用他人观点或资料外,也可以加入作者的一些附注或延伸讨论,以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总之,《中国法学》期待着关于中国法律和法学研究的高质量投稿。希望投稿者能够按照以上要求和注释体例撰写并提交优秀的文章,共同促进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
篇七: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法学》的格式
正标题:黑体,小二,加粗,两端对齐。(副标题:暂不知道,求解)
作者:楷体,四号,加粗,右对齐(去掉姓名二字、作者简介在文章后面英语部分写上)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
里面具体内容:仿宋,五号,不加粗
(整体左右各缩进两个字符)——用上下双横杠(格式\边框与底纹里面)(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不加粗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两端对齐,不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加粗
正文:宋体,小四
脚注与页眉:宋体,小五
英文部分:TimesNewRoman小四(摘要加粗、关键词不翻译)
【注释体例】
(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四)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
(五)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67页以下。
(六)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焦宝乾
(七)*(八)(七)具体注释体例:
篇八: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法学的格式
中国法学的格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论文格式:中国法学论文通常采用引言、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尤其是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时,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进行格式化。
2.法律文书格式:中国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起诉书等)一般采用标题、正文、结论等部分。标题一般包括文书名称、案号等信息;正文通常按照事实、理由、依据、意见等进行组织;结论则是对案件的处理结果进行总结。
3.学术著作格式:中国法学学术著作通常包括引言、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部分。引言一般是对著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研究方法是描述研究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研究结果则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出版机构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殊要求。因此,在撰写中国法学文献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格式调整,或参考相关学术期刊的投稿指南。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法学文章格式 中国 法学 格式最新推荐New Ranking
人才工作存在问题
2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6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举措(10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举措
42024年国企的党群工作部是干嘛的(4篇)国企的党群工作部是干嘛的
5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整改措施(3篇)意识形态工作整改措施
6党风廉建设形式分析规定(6篇)党风廉建设形式分析规定
7党风廉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汇报材料(2篇)党风廉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汇报材料
8党风谈话内容(3篇)党风谈话内容
9党风党纪党小组会议记录内容党风党纪党小组会议记录内容
10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会议记录(4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