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两篇2021年实验小学上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及下步打算

| 浏览量:

 两篇 1 2021 年实验小学上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及下步打算

 2021 年实验小学上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供借鉴 仅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省教育厅等 11 部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凝心聚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教研新常态,以规范促教学,以课改促质量,以创新促提高,以共享促发展。

  二、目标任务

  1.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市小学生本课程实施方案》,改变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建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联动发展的立体课程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满足学生个性化数学学习需求,给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搭建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学校成立数学“智趣”社团。

 2.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科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指针,以《三四四三高效课堂建构与实施工作方案》为抓手,以《市整体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为着力点,配套《市教学研究室关于加强作业教学的指导意见》、《市教学研究室关于加强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落实,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持续推进“大阅读”工程建设。通过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校本教研、加强过程指导管理、引领家庭亲子共读等形式,推动我校大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梯次发展的阅读能力,并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导向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强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量化考评细则》、《业务检查实施细则》、科学设置项目,细化评估记分标准,完善教育质量和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构建“三四四三”高效课堂,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建设。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新航标,以学生核心素养建设来推动和促进课程改革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学校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密切结合学科特点,探索构建学科素养构成体系,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教学观

 念,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基于问题、项目和研究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深化“三四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打造“一科一模”“一师一格”的生态品质课堂,构建充满思考、充满关爱、充满民主、充满创新的课堂文化,持续推进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育人的高度,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科学合理的统整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树立着眼高效的大课堂观,明确“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和以“学会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追求。

  (二)严抓教学管理,为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1.抓好“三位一体”( 指导、检查、评估)的教学常规管理。(1)突出“指导”,抓好教学调研。以薄弱班级、薄弱学科为调研重点,把送课与调研相结合,帮助薄弱班级提升管理水平、教学质量。(2)凸显“检查”,实施好动态巡查。把开学、期中检测等重要节点纳入动态监管范围,深入级部不定期巡查。(3)落实“评价”,组织好常规管理。实行推门听课式听课方式,落实学校量化考评细则。

  2.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确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落实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开发校本课程,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办学特色、学校与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教师课程研发水平等,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使校本课程建设形成系列,彰显特色。努力做到国家课程保质量、地方课程创规范、校本课程求特色。根据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尊重学生的课程选择权,支持义务教育学校设立自主选课学习日”,确定好走班选课日、学生学习科目及任务,落实分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根据《意见》 改变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建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联动发展的立体课程模式,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校以《市小学生本课程实施方案》为指导,立足实际,选择并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生本课程。

  (三)健全教学质量监测机制。

  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自我管理。进一步端正认识,明确责任,建立严格的考试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考试管理办法,明确考试的范围,规范考试的各个环节,加强以“纯教风、正考风、浓学风”为内容的“三风”建设,确保检测过程真实,检测结果可信,检测分析有效。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不断促进评价机制的科学与完善。

  (四)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1.抓培训,促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做好校级培训,用好寒假、暑假,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确保教师能够不断充电加油。

  2.抓学习,提高教研专业引领水平。一是拓宽学习途径,要让骨干教师“走出去”,把学习心得“请进来”;二是搭建交流平台,让

 骨干教师通过教学示范、送教下乡、科研联谊等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加强校际联系,促教学教研交流互动。通过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形成上下协调、渠道畅通、反馈灵敏、和谐发展的一整套管理机制、学习机制。

  3.抓示范,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拓展活动内涵,积极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教科研活动,通过情况汇报——上课汇报——座谈交流的方式及时传递活动信息,既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汇报课、达标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继续推行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促教育均衡发展。

  4.抓引领,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引领各学科发展。

  (五)继续加强教导处自身建设,提高教科研指导能力。

  1.加强“三个中心”建设。抓好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指导、教师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工作,把教导处建设成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抓好考试命题与评价研究,把教导处建成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抓好教学典型和经验推动,以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植教学研究专家、课堂教学名家、把教导处建设成为教师成长引领中心。

  2.加强自身锻造,提升引领水平。加强学习交流,强化实践创新,举办“教研论坛”,把教导处建设成为学习型科室,构筑教导处的“人

 才高地”。在学科主任中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每人主持或参与一个科研课题的研究,每月读一本理论书籍,每年撰写一篇以上质量较高的论文,每年举行一次专题报告会,每年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学科骨干教师。教导处将加大对学科主任思想业务素质的评估,以科学有效的评估激励机制,强化学科主任业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完善学科团队工作制度,强化跟踪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指导水平,形成自己的专家引领团队,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有思想、有能力的教导处队伍。

 1 2021 年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及下步打算 供借鉴

 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市供销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供销社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聚力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0 年工作情况

  (一)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组织基础。一是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型和服务型合作社,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累计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 179 家,其中领办农民资金互助社5 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2 家。二是推进“党建统领、四社共建”。依托田柳、纪台、稻庄 3 处为农服务中心实施“党建统领、四社共建”,汇集供销社、农村社区、合作社、信用社优势,形成为农服务合力。

 三是开展社有资产清查。掌握了 4 个未改制企业和 13 个基层供销社资产的存量、结构、损益和运用效益等情况,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打好基础。

  (二)着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是积极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广泛整合涉农资源,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贮藏或冷藏加工、农民培训等服务。今年田柳、化龙 2 处为农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新开工建设孙家集为农服务中心,全市累计建设为农服务中心 13 处。二是不断培育托管服务主体。以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有企业为依托,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不断恢复完善供销合作社农村阵地和市场。今年以来,全系统共实现土地托管 12 万亩,培育出农机、新时代农机、农业、等农资供应、技术托管、统防统治多种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是实施农业赋能工程。自主开发上线“供销机惠”农机智慧化服务平台,免费为全市 3000 名农机手和 10 万农户提供供需对接服务,目前平台已注册机手 300 多人,托管服务蔬菜大棚面积 1.8 万亩。四是构建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依托农机合作社,宣传引导农户进行大棚蔬菜秸杆还田,年均还田 2 万余亩。依托浩阳农业公司,开展蔬菜秸杆资源化利用,年消化蔬菜秸杆 2 万余吨,生产有机肥 1.5 万余吨。五是健全完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农资经营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农资经营服务、农技推广服务、

 农资电商服务三大平台。推行线上订购线下配送,开展网络问诊线上指导,实现农资供应和技术服务相结合。

  (三)着力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实现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一是创新“零接触”配送模式。在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供销社发动系统企业积极开展生鲜“居家配送”,有效保障了居民居家生活需求。疫情结束后,供销社针对社区居民生鲜采购方式的新转变、新需求,积极推进“共享鲜柜”进驻小区,以基地直采、独立包装、分享装载、冷链直达的方式将新鲜蔬菜直运鲜柜。目前共在 11 个居民社区投放智慧生鲜柜 66 台。二是打造辐射全省的“中央厨房”。对“供销御达祥中央厨房”进行扩能升级,扩建 3000 平方米加工车间、600 立方米冷藏库,新建高标准检验检测室,新购进物流配送车辆 10 辆,引入农科院 600 亩蔬菜实验基地作为企业蔬菜直供基地,新上豆制品生产线。目前,企业已有猪肉及制品 20 多个品种,净菜加工 30 多个品种,形成日加工生鲜猪肉及制品 15 吨、各类蔬菜 20吨、豆制品 20 吨的生产能力。中央厨房服务范围扩展到地区 160 多所大中小学校食堂、100 多家餐饮酒店、80 多家大中型企业,产品进入省内 200 多家大中型商超。三是深入推进农超对接。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联合合作优势,积极帮助流通企业、蔬菜合作社对接省外供销农业流通企业及大型商超。市令欣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与供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供销联系,成为上海“盒马鲜生”优质蔬菜供应商,被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今年以来,蔬菜销售额已达到 6500 万元,预计年销售额达到 1.2 亿元以上。

 (四)着力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筑牢为农服务经济基础。一是大力推进开放办社。用市场化方式整合系统内外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以项目建设为纽带,通过控股、参股、合作经营,与御达祥、邦农农业、鲁寿种业、高欣蔬菜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发展中央厨房、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与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供销系统企业获得各类融资授信 20 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需要对国家方针政策、国内外发展形势,外地经验足发关注研究不够,工作超前谋划不足。二是社有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三是人员老化、人才缺乏问题突出,社有企业、基层社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不多,发展后劲不足。

  三、下步打算

  一是提升“1+N”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水平。在全市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力争实现乡镇全覆盖。优化为农服务中心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为农服务实效。

  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进一步扶优扶强,提高带动能力,争取各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扎实开展技术托管、统防统治、土壤改良、秸秆还田等服务,叫响供销社服务品牌。

 三是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围绕打造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以促进产销对接为重点,以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农产品经营服务网络,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继续推广“共享鲜柜”进小区,扩大配送服务范围,建成“路径最短、果蔬最鲜、交易便捷、健康有机”的时尚果蔬店。

  四是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强化电商平台联合合作,通过自建或依托“供销 e 家”、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发展电商业务,形成线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五是恢复重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积极融入全市再生资源经营体系,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着力打造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开展农膜、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在城乡网络薄弱和空白地区,整合新建一批回收站点,推进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的扶持。建议各级财政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确定专项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在涉农资金使用上,向供销社改革倾斜。

 二是进一步加大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政策扶持。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中,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独特优势,将更多政府涉农项目让供销社承担。

  三是进一步加强供销社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将基层供销社人才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人才整体规划,通过“三支一扶”项目向供销社输入人才,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供销社改革发展。

  1 2021 年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及下步打算 供借鉴

 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市供销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供销社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聚力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0 年工作情况

  (一)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组织基础。一是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型和服务型合作社,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累计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 179 家,其中领办农民资金互助社5 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2 家。二是推进“党建统领、四社共建”。依托田柳、纪台、稻庄 3 处为农服务中心实施“党建统领、四社共建”,汇集供销社、农村社区、合作社、信用社优势,形成为农服务合力。三是开展社有资产清查。掌握了 4 个未改制企业和 13 个基层供销社

 资产的存量、结构、损益和运用效益等情况,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打好基础。

  (二)着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是积极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广泛整合涉农资源,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贮藏或冷藏加工、农民培训等服务。今年田柳、化龙 2 处为农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新开工建设孙家集为农服务中心,全市累计建设为农服务中心 13 处。二是不断培育托管服务主体。以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有企业为依托,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不断恢复完善供销合作社农村阵地和市场。今年以来,全系统共实现土地托管 12 万亩,培育出农机、新时代农机、农业、等农资供应、技术托管、统防统治多种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是实施农业赋能工程。自主开发上线“供销机惠”农机智慧化服务平台,免费为全市 3000 名农机手和 10 万农户提供供需对接服务,目前平台已注册机手 300 多人,托管服务蔬菜大棚面积 1.8 万亩。四是构建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依托农机合作社,宣传引导农户进行大棚蔬菜秸杆还田,年均还田 2 万余亩。依托浩阳农业公司,开展蔬菜秸杆资源化利用,年消化蔬菜秸杆 2 万余吨,生产有机肥 1.5 万余吨。五是健全完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农资经营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农资经营服务、农技推广服务、农资电商服务三大平台。推行线上订购线下配送,开展网络问诊线上指导,实现农资供应和技术服务相结合。

 (三)着力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实现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一是创新“零接触”配送模式。在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供销社发动系统企业积极开展生鲜“居家配送”,有效保障了居民居家生活需求。疫情结束后,供销社针对社区居民生鲜采购方式的新转变、新需求,积极推进“共享鲜柜”进驻小区,以基地直采、独立包装、分享装载、冷链直达的方式将新鲜蔬菜直运鲜柜。目前共在 11 个居民社区投放智慧生鲜柜 66 台。二是打造辐射全省的“中央厨房”。对“供销御达祥中央厨房”进行扩能升级,扩建 3000 平方米加工车间、600 立方米冷藏库,新建高标准检验检测室,新购进物流配送车辆 10 辆,引入农科院 600 亩蔬菜实验基地作为企业蔬菜直供基地,新上豆制品生产线。目前,企业已有猪肉及制品 20 多个品种,净菜加工 30 多个品种,形成日加工生鲜猪肉及制品 15 吨、各类蔬菜 20吨、豆制品 20 吨的生产能力。中央厨房服务范围扩展到地区 160 多所大中小学校食堂、100 多家餐饮酒店、80 多家大中型企业,产品进入省内 200 多家大中型商超。三是深入推进农超对接。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联合合作优势,积极帮助流通企业、蔬菜合作社对接省外供销农业流通企业及大型商超。市令欣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与供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供销联系,成为上海“盒马鲜生”优质蔬菜供应商,被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今年以来,蔬菜销售额已达到 6500 万元,预计年销售额达到 1.2 亿元以上。

  (四)着力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筑牢为农服务经济基础。一是大力推进开放办社。用市场化方式整合系统内外资源,不断提升自

 身综合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以项目建设为纽带,通过控股、参股、合作经营,与御达祥、邦农农业、鲁寿种业、高欣蔬菜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发展中央厨房、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与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供销系统企业获得各类融资授信 20 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需要对国家方针政策、国内外发展形势,外地经验足发关注研究不够,工作超前谋划不足。二是社有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三是人员老化、人才缺乏问题突出,社有企业、基层社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不多,发展后劲不足。

  三、下步打算

  一是提升“1+N”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水平。在全市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力争实现乡镇全覆盖。优化为农服务中心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为农服务实效。

  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进一步扶优扶强,提高带动能力,争取各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扎实开展技术托管、统防统治、土壤改良、秸秆还田等服务,叫响供销社服务品牌。

  三是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围绕打造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以促进产销对接为重点,以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农产品经营服务网络,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

 水平。继续推广“共享鲜柜”进小区,扩大配送服务范围,建成“路径最短、果蔬最鲜、交易便捷、健康有机”的时尚果蔬店。

  四是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强化电商平台联合合作,通过自建或依托“供销 e 家”、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发展电商业务,形成线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五是恢复重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积极融入全市再生资源经营体系,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着力打造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开展农膜、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在城乡网络薄弱和空白地区,整合新建一批回收站点,推进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的扶持。建议各级财政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确定专项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在涉农资金使用上,向供销社改革倾斜。

  二是进一步加大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政策扶持。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中,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独特优势,将更多政府涉农项目让供销社承担。

 三是进一步加强供销社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将基层供销社人才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人才整体规划,通过“三支一扶”项目向供销社输入人才,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供销社改革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教导处 供销合作社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