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一生的读书计划3篇

| 浏览量:

一生的读书计划3篇

一生的读书计划篇1

  余洁在其文集中落寞地讲到“世界上最不能忍受的垃圾—文字垃圾”使我曾一度放弃对“文字文明”的追求与思索,也正是余洁老兄的笔端攻击对象—余秋雨先生的一段告白,使我心胸明朗—大的文化是一种解脱,它可以使人类从知识中获取真正的文明,可以使人们放下所有的思想包袱,轻松、洒脱地面对生活,令人心胸开阔。犹如佛揭。

  《借我一生》本是朋友的赠品,先是出于礼貌的心态,我断断续续的翻看着,只是希望从中看出赠我此书的暗寓,但两天后,我便放不下此书了,我迫切地想从中了解到“文化”的真正内涵,“文明”的真正走向,希望从中探索到适合我和我的亲人和朋友们的“文化选择”与“性格选择”。更希望用一个新的眼光,再次批判性的研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它是一本杂文式的人生总结,亦是一份散文式的著作纲目。

  十年前,我首次购读《文化苦旅》,浅薄的感觉到了作者文面笔端的“远祖废墟、当代愁虑、一己触笔、世间话语”的感慨,奋然在书扉首页涂上了“悠悠千古文化在滔滔历史长河中岿然不动”的思虑,并固执地决定:今生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孤独地穿行于沙漠之中,沿着前辈先哲的脚印去寻启那悲寂、落陌的历史文明。在悲淡的大漠中刨寻千年前拉走中国古文明的马蹄、车辙,然后在呆呆地、无奈地看着那人、那车、那文明因渐渐远去而模糊的背影。带一壶烈酒,在晚霞、篝火中与那孤寂的道士默默地对视,去解读他那因贫困和无知而痴痴的目光,从中发现,一生中什么叫错过,什么叫无奈。古文明的远去为现代文明的重组清空了理念的仓库。正如一个兄弟的一句话“如果要死我就死在西藏”,因为西藏是千年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域,是信仰的圣地,所以它能成为余先生手书《文化苦旅》的开启之地,也是秋雨先生一生转折的借住地。

  《借我一生》是人们探索先生思想、文章的重要资料,是先生探索中国世界文化文明的游历。文化的发展、文明的演练受历史、种族环境的约束,正如:古西方那种桀骜不逊、豪放不羁而张扬的文化,留给了后人残缺的、悲寂的文明,古中国的中庸之道,包容之量是中国几千年来,因兼容了外来文化而使中式文明源远流长。可见中庸之道确实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呀!这让我那份因种种国际争端而激发的虚假的,所谓爱国之心、悲愤之情而渐渐趋于平淡。是啊,小平同志说的好“发展才是硬道理”

  《借我一生》是一本催人奋进、催人学习的书,在余先生的一生中,曾有三次埋头苦学的机会,第一次是历史的产物,当众位小将们高举着文化的旗帜在轰轰烈烈之中,狂热地誓将革命进行到底时,而他却静静地座在山中书库,从国民元老所捐赠的书中领略真的文化,第二次是当全国上下正由一种浅薄的热闹所掩盖着全国的精神饥渴和理论欠缺时,而余先生却离开热闹与功利,离开全国最年轻的会议秘书长的光环,走向一条寂寞而深幽的学术道路,去追寻人类整体意义的终极目标,人文取向,文明脉络。第三次是当全国在一片文化规范、理论独尊的形式下,作者静静地座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去研读西欧文明。也正是这三次非常时刻的学习,使得先生学惯中外,文如翰海。惭愧呀!在当今所谓的先进、文明、高科技的笼罩下的浮躁的人们,我们缺的、少的、不足的正是这种学习的勇气,一种敢于面对孤独、面对孤寂的精神,知道不足却不肯静心学习的人是可悲的,而从不知道自己不足的更可怜。

  文者需要一种勇气,一种直面人生的勇气,一种敢于在困苦中探索的勇气,一种亲历危险的勇气。

  知道人的一生只是一个载体,是精神在肉体中的寄存过程。如果借你一生,你会如何?我呢?

一生的读书计划篇2

  经过一位同事的推介,我在工作之余,认真拜读了余秋雨的自传体散文《借我一生》,深感震撼、深受启迪。这是全家最高精神主宰的真正老家长的一生;是深受迫害却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中国男人的一生;是倍受争议却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不断追求进步的当代文人的一生。

  祖母无名,只知道她姓毛,余家艰难的传代事业,竟然是这位谁也不知其名的老太太完成的。她是全家真正的家长,一个截取她任何一小段历史都能充分诠释英雄主义的女人。她三十几岁就死了男人,独自抚养自己的十个子女,然而这没有把她压垮;因为疾病,因为革命,因为自杀,老人陆陆续续地失去了九个孩子,她伤心至极,但是活着的人总要承担一切,她深知她不能垮,这个大家庭还需要她来支撑,是信念,是骨子里的一种硬气,她没有垮掉;唯一的儿子不停地遭受迫害,全家的生计都要靠两个女人来维持,而一个就是七十六岁高龄的祖母,她依然没有向困难低头。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独自一个人回到乡下。祖母休整好房子,让它可以容得下一个大家庭居住,她相信,只需经几年努力,每个孩子都有可能七拐八弯地调回老家,重组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家庭。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雄才大略,祖母要在半个多世纪前自己初嫁余家的房舍里,调动起她最后一点影响力,为余家寻找一条退路、筑造一个归巢。

  父亲余学文,是余家唯一的继承人,在身心极端受到迫害的时候,他几次打消自杀的念头,原因是不能让妈妈失去最后一个孩子,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父亲得了糖尿病,后来又突然并发急性肝炎。医生说,这两种病正好矛盾,无法治疗。医院下了好几张病危通知,父亲也被移到了太平间隔壁的一间房子里,那里没有医疗设备。后来,父亲奇迹般活过来了,除了一个姓姚的中医的边缘性实验,还有意志的力量,父亲的求生意志主要是放不下家人。

  余秋雨,一个颇受争议的学者,一个渴求找到全社会文化精神层面上的真正的“公堂”的作家,一个为了研究中华文化而乐于献身的文人。他的经历坎坷,阅历丰富,读书万卷。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的一切重大话题,都与世界文化有关,而余秋雨对世界文化知之甚少,主要来自书面。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文化,他决定进行一次长途旅行,此时,他已实足五十四岁。

  每天面临未知的艰辛,仅仅走了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就历经了沙漠风暴、恐怖主义的极端分子等情况,可以说处处危机四伏。余秋雨每天都要在刚刚能喘一口气的时候就见缝插针,既主持电视节目(香港凤凰卫视),又写“秋雨录”,还要写一篇长长的.日记发给世界各地的华文报纸,几乎很少有睡眠的时间。写完的东西完全没有时间看第二遍,更不可能锻字炼句。这是由悬崖边上的文化考察带出来的悬崖边上的写作状态。使命、知识、学问,连同文笔、修辞、节奏,全都逼迫成一种即时迸发。

  就这样,余秋雨在万里历险间获得了有关中华文明的一系列感受。中华文明具有其他古老文明所不具备的一些综合性生命力,主要表现为——在传导技术上建立了一个既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在传导状态上建立了一个对社会、对历史的开放式对话系统;在生息空间上没有失去过一个辽阔而稳固的承载地域;在精神空间上以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的严重灼伤;在外部关系上因农耕生态而没有过度热衷于军事远征;在内部关系上没有让社会长期陷于整体性无序状态;在固守精神主轴方面借助于科举制度使儒家文化成了一种广泛的生命化遗传;在汲取外部资源方面采取了一种粗糙而又松软的弹性态势使各种文明成分大致相安无事。

  后来,余秋雨又进行了一次深入考察,此次考察的欧洲城市共有九十六座,路过的不计在内。走得那么全,在欧洲旅行家中也寥寥无几。

  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深,影响深远,我觉得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并继续走下去,信步天涯。

一生的读书计划篇3

  对于历史我们是选择遗忘,还是选择正视?对于历史所带给我们的深度思考都在“余秋雨”老师的《借我一生》里。历史再痛苦我们也要回顾,回顾不是要感叹,也不是要唏嘘,而是要寻找失去的东西,要弥补时代变化带给我们的所有遗憾!一个民族没有被战争击垮,没有被苦难打倒,却因为文化的断裂而倒退。

  《借我一生》是怎样的一本写实文学,历史的厚重,苦难中的坚强,在文笔中似有幽默,却于生命中默默接纳。“余秋雨”是怎样的一位学者,对民族爱之深切,对民族文化断裂的痛心,用自己的经历来探索这民族的苦难的来源。对于《借我一生》做任何的"评论都是苍白的,唯从中体会、寻求,感悟,失去的民族文化的脉络根基。也许苦难注定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借我一生》!这是一本多么有重量的书,每一个字都敲打着你的灵魂,给你沉重的情感,给你宽厚的包容。《文化苦旅》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他不甘心一个民族如此底蕴厚阔的文化被遗忘,被抛弃!他用自己的心血在拯救,用自己的文字在呐喊,文明的厚重,历史的渊长,文学的深刻,生命的短暂。《文化苦旅》的“苦”,苦于知识的尘封,苦于文化的断裂,苦于民族的沉默,苦于自己思考时的纰漏,苦于自己文字表达的缺憾。

  三天来,除了下楼在小区里面活动活动筋骨,就是在家里读“余秋雨”的《借我一生》,眼睛也花了,颈椎也在痛,然而,心中似有一种情怀,荡气回肠。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