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7篇)

| 浏览量:

篇一: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

  

  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要点!新时代,新征程。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的深?推进,各地纷纷加快探索特?医改之路,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医共体作为基层医改新政之?,已在?些地?落地?根。

  建设?个成功的医疗共合体,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合理分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卫?事业?才良性流动,转变??患者的就诊模式,提?地区的整体医疗?平。可以说,医共体建设是医疗卫?服务体系的?次?我整合、?我优化、?我提升,是典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它是实现资源上下贯通的有效途径,将为解决医疗卫?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问题发挥积极作?。这是回应群众呼声、以问题为导向的谋划和设计,使群众能就近就医,在家门?享受到与?医院?样优质的诊疗和检查检验等服务,提升就医获得感。?、因地制宜推进医共体建设以资源共享、?才下沉、技术协作为重点,?励县域内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院建?医共体,强化乡镇卫?院与村卫?室?体化管理,建?医共体内?员柔性流动、双向交流机制。积极推?基层卫??才“县管乡?”(县级医疗机构聘?管理,乡镇卫?院使?)“乡管村?”(乡镇卫?院聘?管理,村卫?室使?)管理机制。?励社会?量举办医疗机构加?医共体。县域内也可建?多个医共体,引?竞争机制。医共体内部由牵头单位与各成员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探索成?医共体理事会、管理委员会或建?其他相应机制,制定医共体章程和相关制度,规定各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着?推进“六统?”(统??事管理、统?财务管理、统?资产管理、统?业务管理、统?药品耗材?录、统?药品耗材配送),真正使医共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完善医保?付政策加快推?总额预算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付?式,促进医共体建设。进?步改进和完善医共体总额控制办法,充分利?既往数据,合理确定总额指标。对实现了“六统?”的医共体,也可探索按辖区内?头包?的?式确定总额指标,并建?“结余留?、合理超?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提?医共体?我管理的积极性。完善差别化的医保?付政策,合理拉开医共体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报销?例差距,对医共体内转诊的患者起付线连续计算。按规定纳?医保报销范围的院内制剂可在医共体内使?。三、落实双向转诊机制各市或县(市)根据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分类制定分级诊疗?录。建?医共体内部双向转诊绿?通道,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双向转诊临床标准,本着急慢分治、治疗连续、科学有序、安全便捷的原则,引导建?患者配合、运?顺畅的双向转诊渠道。医共体牵头单位下转、县域外治疗后转回患者数量及增长情况纳?医共体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转诊机构管理四、规范诊疗服务?为医共体县级牵头医院全?推?临床路径,按照国家卫健委和我省统?规范的病种路径,对照医院能够收治的病种?录,扩?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定期开展临床路径执?情况?查,确保病种数、病例数、?径率、出径率达到我省规定标准。对于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协作诊疗的病种要结合实际制定医共体内连续诊疗路径,实现诊疗服务的规范?致、连续衔接。县级牵头医院要强化医共体内各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建?统?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基层“三基三严”培训,加强基层医疗卫?机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推动县域内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医联体临床知识库五、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特?优势,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程“?三五”?动计划。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每个县级区域原则上设置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强化县级中医医院特?专科专病建设,提升中医特?诊疗和综合服务能?。?励县级中医医院与上级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机构组建医共体、医联体,积极开展县乡?体化服务。??开展乡镇卫?院(社区卫?服务中?)中医馆、中医科建设,推?中医适宜技术和?药物疗法,开展健康养?、养?治未病、妇幼保健、慢病康复等中医药健康服务,探索开展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六、提升医共体内医疗机构服务能?

  以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康复为重点,进?步拓展乡镇卫?院尤其是中?乡镇卫?院的功能,提升医疗服务能?。在保证质量安全、完善配套设施的情况下,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可将部分?级?术等检查治疗项?下沉、延伸?乡镇卫?院。医共体牵头医院可将部分科主任或技术??选派到中?(乡镇)卫?院担任主要负责?,或组成技术团队与中?(乡镇)卫?院开设联合病房、共建特?专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强化对下派医务?员管理,加?督导考核?度。七、健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提升资源利?效率,省级建?医学影像、病理远程会诊中?,承担全省疑难影像、病理诊断任务,各市全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励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在县域内建?统?共享的医学影像、远程?电、远程会诊、检查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后勤服务等中?,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体化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严格执?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前提下,允许医共体通过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对中标结果执?满1年以上的公开招标药品进?集中议价采购。规范推进统?药品采购?录、统?采购价格、统?配送结算?作,药品?录优先选择国家基本药物。进?步调整基层药品配备使?政策,将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可遴选的药品范围全部下沉基层,基本药物采购?额?例要求不再做硬性规定,基层医疗卫?机构每?使?的基本药物数量?般在该机构当?使?所有药品数量的50%左右。加强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药衔接,医共体内要制定长处?、延伸处?实施?案,明确处?病种和药品?录,并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完善。推进药学服务下沉,医共体牵头单位临床药师要通过现场指导、远程指导等?式,提?基层医疗卫?机构医务?员合理?药?平,加强对长处?、延伸处?的审核,积极为签约服务慢性病患者提供?药指导。?、做实家庭医?签约服务医共体牵头医院应组织组建内科、外科、妇产科、?科、?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员组成的专科服务团队,与辖区或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机构家庭医?服务团队结对,通过定期坐诊、设?慢病联合门诊、远程诊疗、接受转诊等形式参与复杂疾病、疑难病患者的签约服务。提?补助标准,激励家庭医?更好地提供签约服务。在落实免费签约服务包基础上开展有偿签约服务,有偿签约服务包中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纳?基本医保?付范围。家庭医?护理需求评估管理系统九、建??员保障激励机制按照“允许医疗卫?机构突破现?事业单位?资调控?平,允许医疗服务收?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后主要?于?员奖励”的要求,完善与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适应医疗卫??业特点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公?医疗机构???主权,实?按需设岗、按岗聘?,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机制。允许基层医疗卫?机构突破现?事业单位?资调控?平,合理确定绩效?资总量。?、推进信息化建设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统筹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纳?县(市)级和市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电?健康档案、电?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家庭医?签约等服务,?便患者看病就医。推动医共体成员单位依托信息平台建?远程医疗合作机制,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专家门诊等服务。2018年,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部县级公?医院和乡镇卫?院、社区卫?服务中?。2019年,全省所有医共体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远程医学服务体系。

篇二: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

  

  改革落实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要求,现将本人抓改革落实情况汇报如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要发挥好主要负责同志关键作用,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作为县委深改组组长,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撸起袖子抓改革,直面矛盾和问题,扎扎实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着力推动发展、党建、改革深度融合,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抓改革促发展”的良性机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短板”、“痛点”问题得到解决。

  一、聚焦党建,以改革促规范提效能

  坚持把抓改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根据市委深改组要求,遴选精干力量,成立了县委深改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成员。每年年初,根据上级年度改革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县里实际,认真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制定县委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并列出重点改革事项,集中攻坚突破。自觉把“党风正则民心齐,民心齐则干劲足,干劲足则

  事业兴”的基本政治逻辑融入改革发展主线,以党建引领改革,把全县改革工作纳入县委工作重要议程,严把方案质量,亲自部署督促抓落实。

  党的建设中,更加注重加强基层基础,紧扣促规范、提效能两个重点,推进改革创新,创建服务型、务实型党组织。以担当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试点县”任务为契机,融合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在全县村居普遍建立

  “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一是抓规范,构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体系,把“小微权力”同样关进制度的“笼子”。二是抓公开,构建“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体系,运用“互联网+”,公开小微权力运行全过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抓监督,构建“小微权力”监督责任体系,出台“小微权力”运行问责办法,层层压实监督责任。此项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标本兼治在我县基层的生动探索,也是基层组织民主选举基础上探索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实施以来,规范了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促进了村居干部规范履职,提升了村居干部服务效能,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取得了一定成效。眼下“小微权力”清单监督制约体系建设正向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推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纵深推进。

  坚持以阳光政务、亲切服务为第一环境。理顺服务机制,整合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效能。成立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持续加大为企招工、银企对接、技改扶持、建设审批等服务力度,构建“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企业生产经常性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模式;整合县经信委与开发区管委会、金融办与建投公司等部门为企服务职能,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运用,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打造为企服务升级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扎实开展“亲切服务”、政风行风评议、民主评议科长等活动,整治

  “庸懒散怠”等不良风气。同时,严守底线,切实落实“清”、“亲”作风要求。

  二、聚力发展,以改革增活力强动能

  深入解放思想,在谋划“十三五”大讨论中进一步凝聚广大干群共识,在积极“向东看、往东比”活动中拉升发展标杆,在立足发展基础、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和宏观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从长三角和全省、市域、县内四个纬度,确立了“四区”发展定位。围绕发展定位,我们聚焦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增后劲

  的关键领域,强化项目思维,提出以“十大工程”为工作抓手和推进平台稳步实施各项改革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有具体项目支撑,有抓手,能见效。

  一是围绕着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活力区,坚持在创新开放合作中深化改革。“向东看、往东比”,先后两次带队赴省内和江苏、浙江省多个先进县(市)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全方位向东部看齐,增强开放度,提升竞争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要求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实行科技项目改革,创新型企业大幅增长,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深入调研我县人才结构现状,要求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校政企合作,尽快补上制约我县发展的人才短板,出台完善了人才强县等政策,专门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16年实现省级人才项目大满贯。更加注重改革推动、激发活力,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全省领先,群众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去年新增注册企业1405户、增长41.6%,现有私营企业6950户。适应招商工作新形势,修订招商政策,完善招商机制,主攻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组建六大产业招商中心。

  二是围绕奋力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领先区,坚持在经济转型中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项目带动、转型升级。调度、督查、推动招商引资、腾笼换鸟、项目建设等工作,注重盘活存量资源,加速企业资产重组,推动企业实施技改扩能,推广智能制造,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强调精准施策,实施“培大扶强”计划,优选德力西电气、飞科家电等10家10亿元级,强振紧固、德孚转向等20家5亿元级企业重点扶持。围绕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出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举全县之力推动通用航空、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调结构,牵头服务业发展加速工程,中铁物流落户,电商发展指数居全省县域第一,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千万单;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乐摘生态、瑯山愚公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接二连三”快速成长。

  三是围绕大力营建市域绿色协调发展新城区,坚持在绿色协调发展中深化改革。建设“滨水园林生态区、创新创业宜居城”。以获批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借鉴浙江治水经验,开展“三水共治”,先行先试“河长制”,从探索推进到逐步完善机制,县域内河流得到有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护取

  得较好成效;持续开展“四城同创”,创成国家级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生态县,山水林园的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定位,等高对接芜湖市主城区发展,探索实施农民购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农民进城购房占比60%以上,城市化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探索建设殷港“艺+”特色小镇,推进西河古镇保护开发,陶辛水韵古水系获批“4A”级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整县推进,由建设型向经营型转变,美丽乡村美丽产业相得益彰。

  四是围绕努力构建县内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示范区,坚持在共享发展中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统筹城乡、保障民生、全域发展,努力做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民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农民务工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创立大病救助、临时救助、“零就业家庭”帮扶机制,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统筹实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出“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理念,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芜湖技师学院、芜湖医药卫生学校等,集聚约2万名外地生源来芜就读;开展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习考察,带队调研,探索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与安徽

  中医药大学、弋矶山医院合作办医,努力使群众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供气、供水、公交一体化,进入全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行列。

  今年以来,围绕“四区”建设,我们坚持目标牵引和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重点、抓住难点、针对痛点,主要突出创新发展、项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九个聚焦”,改革创新,攻坚突破,切实做到以改革破难题、增动能、稳增长、促转型。下一步,我将进一步牢记职责使命,始终坚持“四个亲自”抓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努力在推动发展上见成效,在从严治党上见成效,在增强群众获得感上见成效,真正以改革的良好成效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篇三: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

  

  改革落实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要求,现将本人抓改革落实情况汇报如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要发挥好主要负责同志关键作用,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作为县委深改组组长,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撸起袖子抓改革,直面矛盾和问题,扎扎实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着力推动发展、党建、改革深度融合,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抓改革促发展”的良性机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短板”、“痛点”问题得到解决。

  一、聚焦党建,以改革促规范提效能

  坚持把抓改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根据市委深改组要求,遴选精干力量,成立了县委深改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成员。每年年初,根据上级年度改革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县里实际,认真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制定县委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并列出重点改革事项,集中攻坚突破。自觉把“党风正则民心齐,民心齐则干劲足,干劲足则

  事业兴”的基本政治逻辑融入改革发展主线,以党建引领改革,把全县改革工作纳入县委工作重要议程,严把方案质量,亲自部署督促抓落实。

  党的建设中,更加注重加强基层基础,紧扣促规范、提效能两个重点,推进改革创新,创建服务型、务实型党组织。以担当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试点县”任务为契机,融合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在全县村居普遍建立

  “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一是抓规范,构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体系,把“小微权力”同样关进制度的“笼子”。二是抓公开,构建“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体系,运用“互联网+”,公开小微权力运行全过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抓监督,构建“小微权力”监督责任体系,出台“小微权力”运行问责办法,层层压实监督责任。此项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标本兼治在我县基层的生动探索,也是基层组织民主选举基础上探索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实施以来,规范了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促进了村居干部规范履职,提升了村居干部服务效能,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取得了一定成效。眼下“小微权力”清单监督制约体系建设正向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推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纵深推进。

  坚持以阳光政务、亲切服务为第一环境。理顺服务机制,整合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效能。成立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持续加大为企招工、银企对接、技改扶持、建设审批等服务力度,构建“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企业生产经常性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模式;整合县经信委与开发区管委会、金融办与建投公司等部门为企服务职能,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运用,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打造为企服务升级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扎实开展“亲切服务”、政风行风评议、民主评议科长等活动,整治

  “庸懒散怠”等不良风气。同时,严守底线,切实落实“清”、“亲”作风要求。

  二、聚力发展,以改革增活力强动能

  深入解放思想,在谋划“十三五”大讨论中进一步凝聚广大干群共识,在积极“向东看、往东比”活动中拉升发展标杆,在立足发展基础、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和宏观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从长三角和全省、市域、县内四个纬度,确立了“四区”发展定位。围绕发展定位,我们聚焦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增后劲

  的关键领域,强化项目思维,提出以“十大工程”为工作抓手和推进平台稳步实施各项改革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有具体项目支撑,有抓手,能见效。

  一是围绕着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活力区,坚持在创新开放合作中深化改革。“向东看、往东比”,先后两次带队赴省内和江苏、浙江省多个先进县(市)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全方位向东部看齐,增强开放度,提升竞争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要求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实行科技项目改革,创新型企业大幅增长,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深入调研我县人才结构现状,要求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校政企合作,尽快补上制约我县发展的人才短板,出台完善了人才强县等政策,专门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16年实现省级人才项目大满贯。更加注重改革推动、激发活力,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全省领先,群众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去年新增注册企业1405户、增长41.6%,现有私营企业6950户。适应招商工作新形势,修订招商政策,完善招商机制,主攻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组建六大产业招商中心。

  二是围绕奋力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领先区,坚持在经济转型中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项目带动、转型升级。调度、督查、推动招商引资、腾笼换鸟、项目建设等工作,注重盘活存量资源,加速企业资产重组,推动企业实施技改扩能,推广智能制造,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强调精准施策,实施“培大扶强”计划,优选德力西电气、飞科家电等10家10亿元级,强振紧固、德孚转向等20家5亿元级企业重点扶持。围绕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出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举全县之力推动通用航空、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调结构,牵头服务业发展加速工程,中铁物流落户,电商发展指数居全省县域第一,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千万单;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乐摘生态、瑯山愚公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接二连三”快速成长。

  三是围绕大力营建市域绿色协调发展新城区,坚持在绿色协调发展中深化改革。建设“滨水园林生态区、创新创业宜居城”。以获批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借鉴浙江治水经验,开展“三水共治”,先行先试“河长制”,从探索推进到逐步完善机制,县域内河流得到有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护取

  得较好成效;持续开展“四城同创”,创成国家级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生态县,山水林园的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定位,等高对接芜湖市主城区发展,探索实施农民购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农民进城购房占比60%以上,城市化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探索建设殷港“艺+”特色小镇,推进西河古镇保护开发,陶辛水韵古水系获批“4A”级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整县推进,由建设型向经营型转变,美丽乡村美丽产业相得益彰。

  四是围绕努力构建县内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示范区,坚持在共享发展中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统筹城乡、保障民生、全域发展,努力做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民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农民务工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创立大病救助、临时救助、“零就业家庭”帮扶机制,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统筹实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出“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理念,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芜湖技师学院、芜湖医药卫生学校等,集聚约2万名外地生源来芜就读;开展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习考察,带队调研,探索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与安徽

  中医药大学、弋矶山医院合作办医,努力使群众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供气、供水、公交一体化,进入全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行列。

  今年以来,围绕“四区”建设,我们坚持目标牵引和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重点、抓住难点、针对痛点,主要突出创新发展、项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九个聚焦”,改革创新,攻坚突破,切实做到以改革破难题、增动能、稳增长、促转型。下一步,我将进一步牢记职责使命,始终坚持“四个亲自”抓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努力在推动发展上见成效,在从严治党上见成效,在增强群众获得感上见成效,真正以改革的良好成效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篇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

  

  REVIEW综述CHINAHEALTHINDUSTRY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4.01.244某县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陈竞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仪征211400[摘要]等级评审是评价医院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县级医院积极创建三级医院,既是政策引领和城乡需求,同时也是医院长远发展的需要。通过等级医院创建工作,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目标,将评审标准变成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在实际行动中践行标准,在标准理解中指导实践,助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阐述了仪征市人民医院在医院等级评审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为县级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提供了参考借鉴。[关键词]县级医院;等级评审;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24)01(a)-0244-04PracticeandReflectionontheGradeReviewWorkofaCounty-levelHos?pitalCHEN

  JingYizhengPeople"sHospital,Yizheng,JiangsuProvince,211400China[Abstract]

  Gradereviewisanimportantmeanstoevaluatehospitalmanagementservicecapabilities.County-levelhospitalsactivelycreatetertiaryhospitals,whichisnotonlypolicyguidanceandurbanandruralneeds,butalsotheneedforlong-termdevelopmentofhospitals.Throughthecreationofgradedhospitals,wewillachievethegoalsofpro?motingconstructionthroughevaluation,promotingreformthroughevaluation,emphasizingbothevaluationandcon?struction,andfocusingonconnotation,andturntheevaluationstandardsintothecodeofconductfordailywork.Implementstandardsinactualactions,guidepracticethroughunderstandingofstandards,andpromot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hospitals.ThearticleelaboratesonthemainpracticesandachievementsofYizhengPeople"sHospitalinthehospitalgradereviewprocess,providingareferenceforcounty-levelhospitalsinestablishingthird-levelhospi?tals.[Keywords]Hospitalatcountylevel;Gradereview;High-qualitydevelopment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是政府实施行业监管、强化医院管理的重要行政手段,是推动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1]。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院三级定等创建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在人才引进、硬件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本院严格按照江苏省卫健委发布的《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版)》,紧扣“质量、安全、技术、服务、管理”5大主题,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工作方针[2],完善医院内涵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院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1基本情况仪征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正式启动三级医院创建工作,2018年2月被正式确认为三级综合医院,并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在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本院比2018年度上升了177位,考核等级由C++上升为B,实现了跨越式提升。2021年接受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三级医院定等评审,并于2022年被确定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作者简介]

  陈竞(1984-),女,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药事管理、医务管理、应急管理、医院管理。244中国卫生产业

  2主要做法2.1围绕谋划抓部署,营造浓厚氛围2.1.1建立主要负责人总负责、搭建组织架构

  成立医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分工负责、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设立创建办公室,制订创建工作方案,负责联系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医院质量管理责任体系,规范各类委员会、领导(工作)小组,并充分发挥各委员会、领导(工作)小组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并完善院、科两级组织体系,由分管领导牵头,层层分工,落实责任,查找关键点,明确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1.2微信公众号等,全面动员部署多渠道、利用会议、深层次宣传三级医院定等报纸、网站、横幅及创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动员全院职工积极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在全院上下形成“三级创建,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积极发动党群部门参与创建,激励劳模、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等牵头创建,以点带面推动创建工作取得成效;结合医院实际,定期召开创建动员会、推进会,部署创建任务,落实创建措施,推动创建工作。2.1.3办逐项逐条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明确工作职责

  根据评审标准和要求,由创建责任落实到人[3-5]。对涉及多部门的交叉条款,通过采用“行政MDT”管理模式,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任务,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微观改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升整体工作效率。2.1.4人员赴周边兄弟医院学习交流,加强学习交流

  由院领导带队,借鉴其创建的成功组织相关科室经验及做法,并面向全院中层管理人员召开学习成果汇报会,抓管理人员知识更新和理念创新,促使学习取经与探索实践相结合。2.1.5岗位职责、组织全员培训法律法规、在全院范围内组织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诊疗规范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开展手卫生、心肺复苏、消防知识等考核,以标准为规范,让规范成为习惯。通过现场提问、抽查等多种形式对医院全员进行应知应会考核,确保人人过关。2.2围绕标准抓规范,推动精细管理2.2.1创建资料台账进行统一规定。创建办统一资料盒规范台账建立

  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对全院的款式和标签的版式,统一台账资料的格式,建立REVIEW

  综述

  CHINAHEALTHINDUSTRY条款各章节的目录模板,同时对临床医技科室“十大本”(科室概况、科室行政管理、科室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及授权管理、教学管理与科研、设备管理、院感管理、业务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进行统一要求和责任分解,不断夯实基础管理。2.2.2岗位职责、完善制度建设工作流程、收集汇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督促相关部门整理审核、汇编成册,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促进医院各项工作规范开展,促使医院管理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实效化。2.2.3者,制订创建工作重大事项时间推进表,注重时间管理

  创建办作为创建工作的组织包括条款不达标问题梳理、岗位职责修订、相关部门PDCA展示等内容的责任科室与完成时限。通过树立全局和分责意识,抓住重点问题,突出主要矛盾,分清重大事项和繁杂事务,梳理创建思路和推进阶段,来指引各部门、各科室按照医院的总体计划和部署,同步推进各项工作,保证各阶段工作的有效评估和及时整改[6-8]。2.2.4品质、活用管理工具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将管理工具应用作为提升管理鼓励各科室应用PDCAQCC、根因分析、法,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等质量管理工具,品管改进工作质态,圈(QualityControlCircle,不断提升服务效能。通过改善工作方运用PDCA管理方法,本院从制订、执行、评价、改进4个方面入手,制订标准、优化流程,不断检查整改完善,形成循环式的工作模式,推动医院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9-11]。2.2.5占比的增加,重视数据质控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标

  医院等级评审中指标数据权重准,对医院数据的提取、整理和分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院结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得分,追踪抓取的数据,持续改进医院的指标数据管理。①逐步完善指标数据指引清单,明确指标定义、计算方法、统计口径、指标说明,细化采集方式、统计责任部门、数据汇总部门,做到每个指标数据可追溯。②不断强化日常数据填报和审核,注重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关联性、逻辑性,严把质量关。③努力构建指标数据监测分析长效机制,重点关注等级评审、“国考”指标,促使医院管理规范化、高效化。2.3围绕问题抓整改,务求取得实效2.3.1落实督导自评

  ①对照《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中国卫生产业245REVIEW综述CHINAHEALTHINDUSTRY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版)要求,梳理各科室自查条款,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组织各科室开展自查,找出达不到标准的原因。②职能部门履行指导、检查、监督、考核、评价和控制管理职能,形成“检查监督-分析反馈-整改落实-追踪评估”四级闭环管理体系[12-13],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③成立由院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追踪小组,创新应用“追踪方法学”,通过个案追踪或者系统追踪,对临床医技工作进行追踪检查和系统评价。2.3.2相关要求,开展内部评审以建制度、针对条款所对应的工作提出抓落实、重反馈、持续改进的思维审慎对待每一项条款,将条款的要点变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同时由创建办牵头,对各条款资料准备情况逐一进行内审,了解现阶段各科室创建进度,协调工作中的困难,对前期发现的问题、重点事件、未达标指标跟进落实,反复查漏补缺,务求实效。2.3.3院评审与创建培训,强化专家指导学习评审方法、①邀请专家来院进行三级医构建创建路径、探讨迎评策略。②邀请专家来院指导创建工作,积极落实专家指导意见,细化整改任务,补齐创建短板。③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组来院开展定等创建模拟评审工作,围绕专家反馈问题进行整改,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完善质控体系,加强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管理。3取得成效3.1医院公益性质进一步突出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质,将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在承担县域内大部分疑难重症和危急患者抢救工作的同时,以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实现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和资源的双下沉,不断提升基层能力,促进分级诊疗有效开展。通过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的纵向流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与运行效率,先后帮扶3年,家基层医疗机构成功创成二级综合医院。仪征市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医共体建设重点关注2020县区,本院作为“龙头”单位,积极实施“1+1+2”服务新模式,探索开展“1+8”医疗集团建设,在中国“第五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系列评选中,荣获“医共体建设创新奖”荣誉。3.2医院运营质态进一步良好医院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控制运营成本,加强对各类资源的配置,提升资源246中国卫生产业应用率,不仅能够向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而且还可推动医院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本院紧扣定等创建主线,以资源配置、流程再造为抓手,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杠杆,以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考核指标为导向,不断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14-16]。通过不断努力,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300家“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县级医院”之一,在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县级医院500强”排名中排名逐年提升,“国考”成绩由C++3.3提升至医院学科建设进一步增强B等。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普外科、妇产科3D腔镜手术的开展,实现了“经验外科”向“精准外科”模式的转变;骨科的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扬州市域内拥有了较高的声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先后建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病学专家施瑞华教授工作站”“泌尿外科专家陈明教授工作站”,成立上海瑞金医院“不孕不育(生殖医学)医疗联合体”“南京大学仪征肿瘤精确放疗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皮肤病疑难杂症会诊中心仪征分中心”,并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教学、技术帮扶,医院学科建设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3.4医院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多渠道做好人才招引工作,通过网络发布人才招录信息、现场招聘等形式,招录有理想、有才干的卫生技术人才,缓解临床人员紧缺压力。现有江苏省“333”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人,江苏“卫生拔尖人才”2人,扬州市名中医1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1人,扬州市“绿扬金凤”领军人才1人,扬州市“英才培育计划”培育对象4人,仪征市首期“510”人才培养对象16人,仪征市第二期“510”人才培养对象14人;扬州医学会副主任委员9人;4人被聘为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人被列入扬州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强卫重点人才、重点后备人才;柔性引进专家18人。创成扬州市名师工作室1个,仪征市名师工作室2个。3.5医院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医院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院在创建过程中,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介入诊疗专家滕皋军教授工作站”

  REVIEW

  综述

  CHINAHEALTHINDUSTRY“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服务立院、文化建院”为口号。近几年,医院鼓励医务人员在中文核心期刊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对发表核心期刊尤其是被SCI收录的论文作者给予奖励;设立科研专项资金,鼓励参与科研课题的人员深入研究,制订相应措施促进成果转化、技术推广,获批多项国家新型专利、省市级课题和成果奖项等。3.6医院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东区医院已经开始异地新建,结合评审标准,医院整体规划设计使得区域划分更加明晰,患者就诊体验更加流畅便利;继续加强银医自助系统建设,将更多的患者引导至自助系统完成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操作,以减少“三长一短”现象;推行“全院一张床”动态管理新模式,打通科室之间的床位界限,各病区床位面向全院开放,病床成为全院各科室调配的共用资源[17-18],最大限度满足患者住院需求,切实解决“住院难”的问题。种种举措,向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近几年,医院荣获“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卫生健康品牌传播奖”“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医疗卫生对口帮扶贡献奖”等多项国家、省级奖项。4结语通过三级医院评审以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本院意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本院将利用SWOT分析,对医院发展所拥有的优势、机会以及面临的劣势、威胁,进行系统分析诊断,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内部优势,注重利用外部机会,着力规避外部威胁,努力克服内部劣势,争取实现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在运行模式上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在资源配置上从注重物资要素转向注重人才技术,持续推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向宗城,成爱民,谭邦华.新标准视角下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院长,2022,18(12):68-71.院服务效率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2):[11]韩林,王梦琳,王人颢.大型公立医院控制规模与优质2022,33(2):137-139,144.长,2021,17(24):22-23.279-283.[2]毛向阳,吴永仁,缪丽亚.以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

  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8):1040-1041,1044.医疗资源扩容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3]王玲,沈掩瑜,王宏忠.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契机全面提杂志,2020,7(50):171-172.[12]郭潇雅.高质量发展:定调“十四五”[J].中国医院院[13]徐进,张晓祥,孙润康.基于一体化模式的医院多院区2022,19(1):18-22.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4]钟剑萍.创建三甲医院的经验和体会[J].现代医院,[5]傅育红,钱聪.某院参与等级医院评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22,14(5):49-51.[6]黄晓花,陈昌贵,叶韵,等.等级医院评审视角下的医院志,2021,37(9):776-780.[7]王美英.福建某大型三甲医院实施绩效考核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实践[J].中国医院,2022,26(4):80-82.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1):47-50.[8]吴兴平.优化医院固定资产配置提高医院运营效率[J].[9]吴佳男.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重塑优质护理体系和动力之源[J].中国医院院长,2022,18(1):60-63.[10]陈龙,黄晓亮,胡伟,等.2009—2019年广东省公立医2011,11(8):1-3.智慧服务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14]刘玥,赵凯,魏明丽.DRG支付下公立医院精细化成本管控的实证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3):83-87.质量监督反馈体系优化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15]洪燕萍.加强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7):84-85.医院管理,2022,42(2):1-3,9.[16]罗力.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J].中国[17]刘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现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65-67.[18]韩礼健,田雨,罗一松,等.基于全口径贡献值评价及26(3):91-93.点值法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策略[J].中国医院,2022,(收稿日期:2023-10-14)中国卫生产业247

篇五: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

  

  2022年定西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定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2.27?

  【字

  号】定卫办发〔2022〕13号

  【施行日期】2022.02.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定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定卫办发〔2022〕13号

  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

  现将《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按照工作要点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实化推动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强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指导,确保2022年各项重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定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2月27日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党建引领、整体推进,基础为要、特色为先,转追进位、服务至上”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转变作风、追赶进位”工程,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突出特色,以实干作风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追赶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提供健康服务保障,重点做好“十大任务,49项工作”。

  一、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两个确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各项工作要求,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抓责任、抓标准、抓提升、抓创新、抓融合、抓督考为举措,持续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扎实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3.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不断深化意识形态和廉政风险防控。

  4.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制度,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和问题,落实书记院长分设。

  5.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认真开展“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冷暖记心间”大实践大提升和医德医风专项整治提升活动,完善医德医风考核机制,持续推动作风快转实转、更优更好。

  二、认真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6.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紧盯“零输入、零扩散、零感染”目标,密切关注疫情态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科学应对、高效处置,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各类人群接种进度。

  7.开展疫情防控大演练大培训。各县区、各专责组要定期开展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开展防控政策和相关指引、指南的培训,做到参与疫情防控人员全覆盖。

  8.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和队伍建设。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全员掌握核酸采样技能,市级组建2000人、县区各组建400人的核酸采样队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各组建200人的核酸采样队伍。各级医院(含中医院)、疾控机构培训储备核酸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县级各组建不少于30人、市级组建不少于100人的核酸检测队伍。

  9.加强流调溯源能力建设。市、县区各组建不少于5支、每支不少于10人的流调队伍。坚持“三公(工)”协作联动,采用大数据分析与传统流调相结合的方式,协同配合、互相印证,切实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人群管控时效性。第一时间对流调对象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做到“2+4+24”(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基本查清传播链)。

  10.足量储备集中隔离房间。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每万人不少于20间标准储备集中隔离房间,原则上按照一个感染者备用100间的标准配备隔离房间,严格落实隔离点评估机制。

  11.完成定点医院改造。市人民医院按照救治床位500张、重症救治床位50张的要求,加快高流量吸氧、空气流隔离等改造进度,确保于4月10日前完成改造任务。各县区要按照救治床位80-100张、重症救治床位8-10张的要求,加快传染病区改造或建设。

  12.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各公立综合医院要按照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要求,加快综合医院独立设置的发热门诊建设,配置独立CT,4月10日前完成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陇西县第三人民医院和漳县人民医院建设改造任务。

  三、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3.做好健康扶贫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六大机制和五项行动,巩固提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做好健康帮扶动态监测工作。提升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做好老年人和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4.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每县区至少有一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建设,结合特色科室打造优势重点学科,实现50+N种常见病救治不出乡。严格落实政策范围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提升群众健康意识,提高有机磷中毒、急性心梗、脑出血等10种突发疾病应急自救知识普及覆盖面。

  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5.积极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不断加强医改组织领导,市县建立高效的医改领导机制。加快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积极化解公立医院债务。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

  16.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实行互认医院名单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开展专科联盟和技术联盟建设,推进县域检验、心电、影像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互联互通全覆盖,确保“乡检查、县诊断、乡治疗”制度落地落实。

  17.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国家试点。全面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医保

  资金结余留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重要事项报告,积极申报新增诊疗服务价格项目,开展医疗服务价格监测评估。

  18.实施疾控体系改革。统筹做好全市疾控系统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疾控工作和各类疾控项目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全市慢性病的管理,形成首诊测压、规范管理、健康指导、疗效评价、远距指导、双向转诊为一体的慢病综合管理防治体系。积极落实好疾病预防各项措施,继续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进一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队伍建设。

  19.统筹推进相关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区域综合医改,加快健康信息化建设。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查机制,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诚信执业信用分级制度和规范使用医保基金制度。建立医药费用合理增长机制,将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纳入公立医院院长考核评价指标。

  五、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

  20.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加强和完善5个县域医学中心、5个县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县级医院标准化发热门诊建设。推进县医院服务能力弱、社会需求量大的重点学科建设,每个县级医院至少建成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中的2个,至少建成呼吸、感染、介入、康复、老年医学、眼科等重点学科中的2个。继续执行救治病种动态管理和评估机制,力争实现250-300种常见病、80%大病不出县。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组织开展市级重点学科评审。

  21.认真开展协作帮扶。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二级医院、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完成帮扶队员考核选派工作。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帮扶,选派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赴青岛市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并接收青岛市医务人员来我市开展驻点帮扶工作。完成实施“心耳康复·光明行动”项目后续工作,积极争取青岛市在卫生健康人才培训、项目建设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22.加强药政和采供血管理。督促做好药政管理工作,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按时考核拨付基层医疗机构基药零差率补助,及时兑现村医补助。加强短缺药品监测。加强与红十字会协作,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组织开展集体献血工作。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督查,规范临床用血行为,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

  23.加快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利用省上下达市级400万元、安定区360万元项目资金,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安定区疾控中心要分别建设1万管以上检测能力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至少配备40人的检测队伍和随车机动检测人员,制定完善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专人负责,确保3月底前完成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及配套设备、物资的招标采购,开展人员培训。4月底前,人员培训与设备全部到位。积极争取健康快车第七次停靠我市,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24.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远程医学平台延伸进手术室、功能检查室、导管室、腔镜室等科室,重点疑难杂症能够实现在检查中、手术中、抢救中远程实时指导。推进分时段预约挂号应用,预约诊疗线上挂号比例达90%以上。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常见病、慢性病等复诊患者当地就近检查和线上复诊、线上开具处方、线上处方流转,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持续推进网络数据安全保护,保障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

  六、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5.加快中医药事业特色发展。制定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实施方案,牵头推动全市“十大服务业”中医康养产业链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持续落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任务。

  26.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启动市中医院三甲医院创建,推进临洮县中医院、岷县中医院和陇西县中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持续深化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中医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发展,年内中医医院与省

  内外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技术联盟2-3个,新增1-2个市域“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推进组建县域内中医专科联盟2-3个。

  27.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加强中医优势特色专科、中医治未病和中医康复能力建设“三大工程”,争取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个,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规范设置治未病科,完善优化市中医院中医康复中心建设,6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传统中医康复服务。

  28.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12个基层中医馆,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组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示范中医馆”建设活动。推进中医适宜技术普及,县、乡、村各医疗机构分别能够提供45项、10项、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29.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不断拓展中医药康养服务,开展以体质辨识、健康干预、知识宣教等为内容的中医药康养服务。发挥好中医药研究院和中医药学会平台作用,积极研发推广使用各医疗机构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特色制剂和健康养生产品。

  七、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30.引进卫生健康人才。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自主权,加强市、县、乡卫生人才引进,力争年内市级医疗机构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10名,引进临床、预防、影像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42名。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引进医学相关专业人才5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引进医学相关专业人才2名。

  31.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执行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县级骨干医师培训等项目,积极选派医疗骨干赴省内外参加3个月以上的进修学习。派出不少于400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争取100名帮扶专家培养带教500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选派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00名,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全员培训。评选“卫生行业青年骨干人才”50名。发挥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和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作用,开展短期培训、学术讲座等。

  32.做好卫生人才梯次配置。组织开展卫生系列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落实好层级晋升人才“地方粮票”待遇,继续实施好卫生健康系列专业技术人才层级晋升和乡村医生层级晋升。严格卫生专技人才准入,组织实施好全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八、加快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3.提升家庭发展服务能力。制订出台《定西市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严格兑现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和计生特殊家庭关爱救助政策。加强人口监测统计力量,强化村(居)源头信息采集及信息数据比对。加大公立、普惠性托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展多形式的托育服务。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和配置,深入推进托幼示范试点创建工作。

  34.加强妇幼保健能力。严格落实全市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举措,加大以基础设施、学科体系、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人才队伍、稳定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建设。补齐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短板,创新推进妇幼健康中医药工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水平,确保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稳定下降。

  35.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落实全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要求,开展老年友好社区和友善医疗机构创建。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病科”设置建设,做实医养结合“2111”和慢性“四病”管理服务。保障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加强老年健康信息化管理,继续与养老机构等实施签约服务,加大医养结合医护人员培训,试点设置安宁疗护床位。积极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和“敬老月”系列活动,大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36.提升计生协会服务能力。加大协会改革力度,完成市县乡计生协换届工作。推进计生特殊家庭“暖心家园”项目建设和计生家庭保险工作,实现计生特殊

  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便利医疗服务“三个全覆盖”。

  九、不断强化健康管理服务

  37.推进健康定西行动。组织召开推进健康定西行动联席会议,持续推进健康定西17项专项行动,加强对考核指标体系中27项指标的监测,开展健康定西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工作。

  38.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应用制度,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深度融合,扎实推进老年人慢性“四病”和其他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分别达到70%、50%,规范管理率均达到65%;65岁以上老年人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率达到50%;脑卒中干预人群规范随访率达到90%。

  39.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漳县、岷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省级卫生乡镇21个、村70个、社区21个、单位70个。巩固无烟环境建设成果,继续推进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统筹推进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加大改厕技术培训、指导。持续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

  40.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六进”活动,做实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项目工作,力争2022年全市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2%。确保安定区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加大省级健康促进医院和学校创建力度。巩固好陇西县国家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

  41.持续开展重点卫生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围绕政府履责管理督考事项和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紧密型医联体、县乡一体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废管理、院感防控、定点医院规范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和临时性任务开展常态化监督执法检查。

  42.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依法履行政府部门职能,深化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调处

  化解医疗纠纷。

  43.强化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推荐命名10-20家“健康企业建设评估合格企业”,开展“职业健康达人”评选、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继续与用人单位签订职业病防治法定主体责任告知书,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确保治理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申报率达到90%以上。加强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做好职业病诊断、体检机构能力提升和疑似职业病病例管理。

  44.强化卫生健康宣传。继续深化与新闻媒体合作,精心策划宣传报道选题,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探索拓展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栏等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重大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及时评估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及社会关注热点、敏感问题。

  十、加快推进卫生项目建设

  45.推进项目建设。树立“追赶发展”导向,严格按照“1346”时序和“3246”调度机制要求,扎实推动“一总六分”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加强2022年投资项目清单的29个建设项目调度,努力完成年度15.7亿元建设任务,加强32个重大带动性基础设施项目和28个重点前期推进项目调度,完成定西市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年度任务。

  46.强化项目资金落实。加强项目资金争取,指导委属单位和各县区积极申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努力落实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医技楼、漳县人民医院传染楼建设等项目资金;指导委属单位和各县区积极申报争取专项债券资金,努力落实国家两部委已反馈45个项目专项债券资金。根据国家投资导向,高质量储备更多项目,确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资金争取任务。

  47.完成“1+1托4机制”工作任务。加强项目调度,完成市中医院门诊综合

  楼和市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项目推进任务。积极与甘肃东方韵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完成融资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任务。加强项目前期推进,完成渭源县人民医院健康与慢病管理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前期。

  48.促进漳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创新支持举措,持续推进漳县县医院医疗综合楼及附属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稳定经济指标增长、强化支持保障措施等,最大限度将病人留在当地就医。

  49.完成经济指标增长任务。完成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任务。完成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夯实卫生健康数据基础。

  抄送:省卫生健康委

  市委办

  市政府办

  定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2月27日印发

篇六: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

  

  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

  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成效

  “十三五”时期,鸡西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5%。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313个,累计完成投资22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2%和8。0%。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油减负”,累计为企业减税115。1亿元、降费9。56亿元,全市新增规上企业97户、限上企业66户。2020年,全市(含农垦)粮食产量达到115。9亿斤,五年累计生产粮食569亿斤。市属绿色食品种植基地面积稳定在60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294万亩,“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119个,总面积24。7万亩。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5万亩。以“两牛一猪一禽”为主的畜牧业稳步发展,生猪、肉牛、奶牛规模养殖场分别发展到42家、7家和18家。2020年,全市石墨、煤炭、绿色食品、生物医

  药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4%。全市石墨生产企业发展到56户,初步形成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超硬材料等8个产业链条,年处理矿石能力达到750万吨,精矿粉产能62万吨,深加工制品产能48万吨。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重点内容

  “十三五”以来,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保”“六稳”工作,圆满完成“十三五”收官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5%。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313个,累计完成投资226.8亿元,珍宝岛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药业综合制剂、甄原坊乳品加工、珍爱生物紫苏油精深加工、贝特瑞石墨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2%和8.0%。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油减负”,累计为企业减税115.1亿元、降费9.56亿元,全市新增规上企业97户、限上企业66户。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功引进哈工石墨、上海九州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累计到位资金215亿元。

  “十三五”以来,以打造农业强市为目标,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进一步迈进。2020年,全市(含农垦)粮食产量达到115.9亿斤,五年累计生产粮食569亿斤。绿色品牌农业快速发展,市属绿色食品种植基地面积稳定在60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294万亩,“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119个,总面积24.7万亩。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5万亩。“兴凯湖大白鱼”获评全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居全省前列。以“两牛一猪一禽”为主的畜牧业稳步发展,生猪、肉牛、奶牛规2.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模养殖场分别发展到42家、7家和18家。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顺利完成。2020年,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4万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74.9万亩。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以来,共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7个,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99%,中心村主街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改造农村危房7390户,农村厕所革命走在全国前列。密山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首批国家级示范园,兴凯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虎头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26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92个,2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十百千”行动计划,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2020年,全市石墨、煤炭、绿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色食品、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4%。围绕建设“中国石墨之都”,推动石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集聚化方向发展。全面打造“双十”基地,延伸拓展产业链条,石墨烯产业化加快发展。成功引进

  北汽普莱德、哈工大机器人、上海多凌等行业领军企业,全市石墨生产企业发展到56户,初步形成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超硬材料等8个产业链条,年处理矿石能力达到750万吨,精矿粉产能62万吨,深加工制品产能48万吨。围绕“煤头电尾、煤头化尾”建设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推动煤炭及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向集约高效化方向发展。扎实推进地方煤矿升级改造,煤炭优质产能持续释放。全市煤炭产能达到1969万吨/年,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55.5万千瓦。天和焦化建成投产,全市焦化产能达到160万吨/年。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推动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向标准规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中粮、绿都、娃哈哈、益海嘉里、青啤、国投等为支撑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了3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紫苏油精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形成了绿色有机农产品、高品质乳制品、优质肉制品和特色山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111户,“两品一标”产品总量188个。围绕建设生物医药制造基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互补合作化方向发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有机认证中药材种植基地达到4个。全市生物医药生产企业达到8户。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密山市、鸡东县、恒山区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

  以打造“两座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旅游名城”为方向,全力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基地。牵头成立龙江东部湿地旅游联盟。成功举办兴凯湖汽车冰雪越野赛、兴凯湖国际摇滚马拉松赛等精品赛事。建设了兴凯湖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增强。我市被国际旅游联合会评为“最美中国旅游城市”。全市A级以上景区达到21个,虎林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虎头旅游景区晋级国家5A级,实现我市5A级景区零突破。“十三五”4.商贸旅游繁荣发展

  以来,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23万人次,旅游业收入334亿元。以“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为方向,加快建设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发挥口岸辐射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特色口岸经济。密山口岸获批为国家对俄液化石油气国际道路试运输口岸,虎林口岸获批为冰鲜产品进口指定口岸。积极发展“四新经济”,建设了鸡西市数字经济产业园、金三角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泛华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华孚冷链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等新型商业业态。2020年,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较2015年增长100%以上。“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5%。

  “十三五”期间累计落实重点改革事项497项,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40项,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我市成为东北地区首个获得存量企业电力业务许可证的资源型城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营改增”试点、厂办大集体、国有林场、支持农垦森工龙煤改革成效良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地方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5.深化改革多点突破

  业单位分类改革、街道办事处改革稳步开展。“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制定《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8+N”措施》,18大项59个事项实现“办事不求人”,589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注册登记1日办完。农村信用社改制在全省率先完成,供销社综合改革在全省督察中列一档第1名。29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县(市)全部组建县域医疗集团,落实国家和省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54%,最高降幅98.5%。跨省异地就医医疗保险实现直接结算。

  市、县融媒体改革基本完成,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纪律检查体制等改革都取得积极进展。

  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推进秸秆禁烧,集中整治燃煤小锅炉、老旧车辆和柴油货车污染,减少空气污染排放。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9%。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清河道、净水源、治污水,完成河湖“清四乱”,综合治理穆棱河、兴凯湖,6.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水源地违建全部拆除,拆拔非法水井254口,治理黑臭水体2处,新建污水处理厂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92万吨/天,市级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污染源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排查排污口88个,整治取水口13000个。持续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杏花矿、碱厂矿等4处矿山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项行动。切实整治工业点源污染和畜禽粪便、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五年累计整治土地59.24万亩,退耕还林6.92万亩、退耕还湿5万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虎林市荣获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深入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行动计划,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级研究院所7个。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户。加快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总数达到4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组建了黑龙7.创新驱动持续增强

  江省北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国内石墨产品检测覆盖率达到100%,国际标准采用率达到60%以上;全国鳞片石墨分技术委员会落户鸡西市,提升了“中国石墨之都”话语权。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亿元,年均增长6.9%。“十三五”以来,全市共申请专利2559件,每万人口专利拥有量0.958件。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多点突破,办成了一批多年没有办成的大事。现代交通网络加快构建。牡佳客专鸡西段、国道丹阿公路鸡穆界至鸡西段、国道丹阿公路滴道至兴凯湖机场段、鸡西兴凯湖机场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密兴高速公路、穆棱河众兴大桥、团结高速公路互通桥、朝阳公铁立交桥改造等工程竣工通车。改造农村公路588公里,危桥223座。更新公交车505台,延伸调整公交线路13条,开辟停车场238个,释放停车泊位3.7万个。民生基础设施更加完备。鸡西市供水工程、麻山区引水工程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实现8.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了全天供水。实施天然气改造工程,更多居民用上清洁能源。加快鸡西市城镇污水处理、城区垃圾中转站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建设,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提升。鸡冠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滴道和恒山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全面实施。完成6个独立工矿区“两供一业”改造任务。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部完成,6.7万户居民喜迁新居。改造老旧小区楼房719栋,改造面积360万平方米,5.1万户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下大气力解决办证难、回迁难等问题,95.5%超期回迁居民迁入新居,近3万户居民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得到解决。大力整治城乡环境,拆除棚改残垣断壁12.9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面貌明显改善。丁香公园建成开放,东升市场投入使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9.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85%。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基础教育调整中小学布局,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全省率先整建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应用城乡学校全覆盖。实施“护

  眼工程”,全市公办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实现全覆盖。我市荣获首批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单位,2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94所学校被评为国家和省级示范校、特色校。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5%。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持续推进医疗机构改造升级,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1073个,编制床位1.1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2万人,社会办医院床位2745张。鸡西市人民医院、鸡西市中医医院、鸡西市老年康复护理院、密山市中医医院、虎林市中医医院、虎林市妇幼保健院迁入新院区。鸡西市中医医院被确定为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大力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资金等“五送”活动,稳岗促就业成效显著,城镇调查失业率由9.2%下降到6%以内。“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9.5万人。密山市、鸡东县被列为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龙煤鸡西公司分流人员安置就业工作圆满完成。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十三五”期间,累计选录各级各类人才达12.6万人,实现跨越式突破。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和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教育等各类救助金18.87亿元,惠及30余万人次。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6岁。文化建设加快发展。传承弘扬“四大精神”,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完成市博物馆维修、朝鲜族艺术馆搬迁,市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一批优秀作品获得省级奖励。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历史遗存调查研究,新增省市级“非遗”项目24个。法治鸡西建设取得新成效,密山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平安鸡西建设扎实推进。面对重大汛情,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胜了穆棱河30年一遇特大洪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涉恶团伙36个。强力整治交通运输、殡葬、医疗、水务、招投标等行业乱象,为群众和市场主体创造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打击盗采资源“雷霆行动”,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兴边富民”取得积极成效,加大资金投入,边境地区农村供水、供气、电网、物流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维护了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民族宗教、广电出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地震、史志档案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

  10.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快形成,凝聚了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

  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主要目标: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突出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厚植后发优势,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到二○二

  五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

  ——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显著,接续替代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均衡问题明显改善,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十百千”行动计划加速推进,煤炭产能充分释放,“煤头电尾、煤头化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价值链全面提升,石墨新材料、煤炭及新型能源化工、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式高质量发展。“中国石墨之都”建设实现新突破,产业整体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石墨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石墨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释放,全国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发展新高地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加速壮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强市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新的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初步建成农业强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得到强力保障,“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中草药、蔬菜、畜牧业等特色农业长足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全面激发,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实现重大突破,竞争新优势加速形成。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大幅提高,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生态强市建设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人心,绿色生态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取得重要成果,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以“生态旅游名城”为核心的旅游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入全省一流行列,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资本市场融资实现突破性进展,央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迸发新活力。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育才、聚才、留才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优势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入新发展

  格局实现新突破。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鸡西制造、鸡西服务”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与国内发达地区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资引智、人才交流、产业互补取得新突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对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对外贸易新动能进一步壮大,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质量结构不断优化,黑龙江省东南部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加工区、中转站的地位更加巩固。

  ——兴边富民美丽边城建设实现新突破。充分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初步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龙煤、农垦、森工和中省直企业合作共建全面深化。边境地区兴边富民成效显现,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边境地区更加繁荣稳定。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美丽边城建设成效显著。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突破。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边疆特色文化更加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现代文化体系不断完善,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文化强市建设稳步推进。

  ——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新突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取得良好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规划目标

  指标(24个)

  2020年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县域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创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2.121.9—

  66—

  67.8—

  2025年

  —

  30>6766—

  69左右

  —

  年均/累计

  6—

  —

  —

  >5—

  >10属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新驱动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城镇调查失业率(%)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基本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数(万人)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人均预期寿命(岁)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个百分点)

  0.108—

  —

  5.8—

  2.83980.05378.26—

  0.1836—

  —

  123100179.43—

  完成省—

  —

  6左右

  <6—

  —

  —

  —

  —

  〔0.1〕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民生福祉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下达目标

  完成省—

  约束性

  绿色生态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下达目标

  完成省—

  约束性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5.9下达目标

  完成省—

  约束性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42.86下达目标

  —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安全保障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

  28.9575142929.15>5752533—

  —

  —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注:①〔〕内为5年累计数。②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生产能力之和。

篇七: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

  

  定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定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3.29?

  【字

  号】

  【施行日期】2022.03.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党建引领、整体推进,基础为要、特色为先,转追进位、服务至上”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转变作风、追赶进位”工程,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突出特色,以实干作风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追赶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提供健康服务保障,重点做好“十大任务,49项工作”。

  一、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两个确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各项工作要求,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抓责任、抓标准、抓提升、抓创新、抓融合、抓督考为举措,持续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

  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扎实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3.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不断深化意识形态和廉政风险防控。

  4.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制度,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和问题,落实书记院长分设。

  5.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认真开展“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冷暖记心间”大实践大提升和医德医风专项整治提升活动,完善医德医风考核机制,持续推动作风快转实转、更优更好。

  二、认真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6.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紧盯“零输入、零扩散、零感染”目标,密切关注疫情态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科学应对、高效处置,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各类人群接种进度。

  7.开展疫情防控大演练大培训。各县区、各专责组要定期开展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开展防控政策和相关指引、指南的培训,做到参与疫情防控人员全覆盖。

  8.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和队伍建设。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全员掌握核酸采样技能,市级组建2000人、县区各组建400人的核酸采样队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各组建200人的核酸采样队伍。各级医院(含中医院)、疾控机构培训储备核酸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县级各组建不少于30人、市级组建不少于100人的核酸检测队伍。

  9.加强流调溯源能力建设。市、县区各组建不少于5支、每支不少于10人的流调队伍。坚持“三公(工)”协作联动,采用大数据分析与传统流调相结合的方

  式,协同配合、互相印证,切实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人群管控时效性。第一时间对流调对象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做到“2+4+24”(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基本查清传播链)。

  10.足量储备集中隔离房间。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每万人不少于20间标准储备集中隔离房间,原则上按照一个感染者备用100间的标准配备隔离房间,严格落实隔离点评估机制。

  11.完成定点医院改造。市人民医院按照救治床位500张、重症救治床位50张的要求,加快高流量吸氧、空气流隔离等改造进度,确保于4月10日前完成改造任务。各县区要按照救治床位80-100张、重症救治床位8-10张的要求,加快传染病区改造或建设。

  12.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各公立综合医院要按照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要求,加快综合医院独立设置的发热门诊建设,配置独立CT,4月10日前完成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陇西县第三人民医院和漳县人民医院建设改造任务。

  三、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3.做好健康扶贫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六大机制和五项行动,巩固提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做好健康帮扶动态监测工作。提升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做好老年人和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4.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每县区至少有一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建设,结合特色科室打造优势重点学科,实现50+N种常见病救治不出乡。严格落实政策范围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提升群众健康意识,提高有机磷中毒、急性心梗、脑出血等10种突发疾病应急自救知识普及覆盖面。

  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5.积极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不断加强医改组织领导,市县建立高效的医改领导机制。加快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积极化解公立医院债务。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

  16.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实行互认医院名单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开展专科联盟和技术联盟建设,推进县域检验、心电、影像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互联互通全覆盖,确保“乡检查、县诊断、乡治疗”制度落地落实。

  17.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国家试点。全面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重要事项报告,积极申报新增诊疗服务价格项目,开展医疗服务价格监测评估。

  18.实施疾控体系改革。统筹做好全市疾控系统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疾控工作和各类疾控项目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全市慢性病的管理,形成首诊测压、规范管理、健康指导、疗效评价、远距指导、双向转诊为一体的慢病综合管理防治体系。积极落实好疾病预防各项措施,继续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进一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队伍建设。

  19.统筹推进相关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区域综合医改,加快健康信息化建设。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查机制,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诚信执业信用分级制度和规范使用医保基金制度。建立医药费用合理增长机制,将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纳入公立医院院长考核评价指标。

  五、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

  20.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加强和完善5个县域医学中心、5个县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县级医院标准化发热门诊建设。推进县医院服务能力弱、社会需求量

  大的重点学科建设,每个县级医院至少建成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中的2个,至少建成呼吸、感染、介入、康复、老年医学、眼科等重点学科中的2个。继续执行救治病种动态管理和评估机制,力争实现250—300种常见病、80%大病不出县。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组织开展市级重点学科评审。

  21.认真开展协作帮扶。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二级医院、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完成帮扶队员考核选派工作。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帮扶,选派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赴青岛市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并接收青岛市医务人员来我市开展驻点帮扶工作。完成实施“心耳康复·光明行动”项目后续工作,积极争取青岛市在卫生健康人才培训、项目建设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22.加强药政和采供血管理。督促做好药政管理工作,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按时考核拨付基层医疗机构基药零差率补助,及时兑现村医补助。加强短缺药品监测。加强与红十字会协作,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组织开展集体献血工作。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督查,规范临床用血行为,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

  23.加快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利用省上下达市级400万元、安定区360万元项目资金,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安定区疾控中心要分别建设1万管以上检测能力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至少配备40人的检测队伍和随车机动检测人员,制定完善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专人负责,确保3月底前完成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及配套设备、物资的招标采购,开展人员培训。4月底前,人员培训与设备全部到位。积极争取健康快车第七次停靠我市,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24.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远程医学平台延伸进手术室、功能检查室、导管室、腔镜室等科室,重点疑难杂症能够实现在检查中、手术中、抢救中远程实时指导。推进分时段预约挂号应用,预约诊疗线上挂号比例达90%以上。

  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常见病、慢性病等复诊患者当地就近检查和线上复诊、线上开具处方、线上处方流转,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持续推进网络数据安全保护,保障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

  六、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5.加快中医药事业特色发展。制定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实施方案,牵头推动全市“十大服务业”中医康养产业链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持续落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任务。

  26.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启动市中医院三甲医院创建,推进临洮县中医院、岷县中医院和陇西县中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持续深化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中医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发展,年内中医医院与省内外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技术联盟2—3个,新增1-2个市域“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推进组建县域内中医专科联盟2—3个。

  27.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加强中医优势特色专科、中医治未病和中医康复能力建设“三大工程”,争取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个,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规范设置治未病科,完善优化市中医院中医康复中心建设,6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传统中医康复服务。

  28.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12个基层中医馆,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组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示范中医馆”建设活动。推进中医适宜技术普及,县、乡、村各医疗机构分别能够提供45项、10项、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29.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不断拓展中医药康养服务,开展以体质辨识、健康干预、知识宣教等为内容的中医药康养服务。发挥好中医药研究院和中医药学会平台作用,积极研发推广使用各医疗机构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特色制剂和健康养生产品。

  七、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30.引进卫生健康人才。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自主权,加强市、县、乡卫生人才引进,力争年内市级医疗机构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10名,引进临床、预防、影像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42名。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引进医学相关专业人才5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引进医学相关专业人才2名。

  31.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执行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县级骨干医师培训等项目,积极选派医疗骨干赴省内外参加3个月以上的进修学习。派出不少于400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争取100名帮扶专家培养带教500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选派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00名,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全员培训。评选“卫生行业青年骨干人才”50名。发挥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作用,开展短期培训、学术讲座等。

  32.做好卫生人才梯次配置。组织开展卫生系列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落实好层级晋升人才“地方粮票”待遇,继续实施好卫生健康系列专业技术人才层级晋升和乡村医生层级晋升。严格卫生专技人才准入,组织实施好全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八、加快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3.提升家庭发展服务能力。制订出台《定西市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严格兑现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和计生特殊家庭关爱救助政策。加强人口监测统计力量,强化村(居)源头信息采集及信息数据比对。加大公立、普惠性托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展多形式的托育服务。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和配置,深入推进托幼示范试点创建工作。

  34.加强妇幼保健能力。严格落实全市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举措,加大以基础设施、学科体系、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人才队伍、稳定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建设。补齐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短板,创新推

  进妇幼健康中医药工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水平,确保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稳定下降。

  35.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落实全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要求,开展老年友好社区和友善医疗机构创建。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病科”设置建设,做实医养结合“2111”和慢性“四病”管理服务。保障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加强老年健康信息化管理,继续与养老机构等实施签约服务,加大医养结合医护人员培训,试点设置安宁疗护床位。积极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和“敬老月”系列活动,大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36.提升计生协会服务能力。加大协会改革力度,完成市县乡计生协换届工作。推进计生特殊家庭“暖心家园”项目建设和计生家庭保险工作,实现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便利医疗服务“三个全覆盖”。

  九、不断强化健康管理服务

  37.推进健康定西行动。组织召开推进健康定西行动联席会议,持续推进健康定西17项专项行动,加强对考核指标体系中27项指标的监测,开展健康定西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工作。

  38.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应用制度,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深度融合,扎实推进老年人慢性“四病”和其他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分别达到70%、50%,规范管理率均达到65%;65岁以上老年人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率达到50%;脑卒中干预人群规范随访率达到90%。

  39.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漳县、岷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省级卫生乡镇21个、村70个、社区21个、单位70个。巩固无烟环境建设成果,继续推进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统筹推进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加大改厕技术培训、指导。持续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

  40.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六进”活动,做实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项目工作,力争2022年全市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2%。确保安定区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加大省级健康促进医院和学校创建力度。巩固好陇西县国家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

  41.持续开展重点卫生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围绕政府履责管理督考事项和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紧密型医联体、县乡一体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废管理、院感防控、定点医院规范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和临时性任务开展常态化监督执法检查。

  42.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依法履行政府部门职能,深化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调处化解医疗纠纷。

  43.强化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推荐命名10-20家“健康企业建设评估合格企业”,开展“职业健康达人”评选、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继续与用人单位签订职业病防治法定主体责任告知书,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确保治理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申报率达到90%以上。加强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做好职业病诊断、体检机构能力提升和疑似职业病病例管理。

  44.强化卫生健康宣传。继续深化与新闻媒体合作,精心策划宣传报道选题,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探索拓展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栏等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重大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及时评估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及社会关注热点、敏感问题。

  十、加快推进卫生项目建设

  45.推进项目建设。树立“追赶发展”导向,严格按照“1346”时序和

  “3246”调度机制要求,扎实推动“一总六分”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加强2022年投资项目清单的29个建设项目调度,努力完成年度15.7亿元建设任务,加强32个重大带动性基础设施项目和28个重点前期推进项目调度,完成定西市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年度任务。

  46.强化项目资金落实。加强项目资金争取,指导委属单位和各县区积极申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努力落实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医技楼、漳县人民医院传染楼建设等项目资金;指导委属单位和各县区积极申报争取专项债券资金,努力落实国家两部委已反馈45个项目专项债券资金。根据国家投资导向,高质量储备更多项目,确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资金争取任务。

  47.完成“1+1托4机制”工作任务。加强项目调度,完成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和市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项目推进任务。积极与甘肃东方韵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完成融资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任务。加强项目前期推进,完成渭源县人民医院健康与慢病管理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前期。

  48.促进漳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创新支持举措,持续推进漳县县医院医疗综合楼及附属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稳定经济指标增长、强化支持保障措施等,最大限度将病人留在当地就医。

  49.完成经济指标增长任务。完成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任务。完成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夯实卫生健康数据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十大要点 十大 县域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