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25-04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思想汇报 >

2022建党百年思想汇报3篇

| 浏览量:

2021建党百年思想汇报3篇

2021建党百年思想汇报篇1

  从党史学习中领悟“三牛”精神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用一百年的实践汇成了一部厚重的党史,细细品读,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从党史学习中读懂“孺子牛”情怀、“拓荒牛”魄力和“老黄牛”品格,从党史中汲取“牛精神”,铆足牛劲、牛力开启牛年新征程。

  领悟百年党史中“孺子牛”情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路走来,在遭遇大地震、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及2021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采取的“硬核措施”无一不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在那些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涌现出“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甘为人民做樵夫”的廖俊波、“燃灯校长”张桂梅等无数共产党人,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学习党史中领悟“孺子牛”情怀,深入到田间地头,要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常回家看看”,与他们“唠家常”聊心事,想其之所想,解其之所忧,真正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把为人民服务践行在行动上。

  领悟百年党史中“拓荒牛”魄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要想开好局、起好步,党员干部就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进力量,学习先辈们身上“拓荒牛”的魄力。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把稳中求进谋发展作为工作的最低要求,更要把变中求新闯新路作为推进工作的最终目标。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当下,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顽强拼搏,大胆创新,上下求索,突破思想的桎梏、思维的藩篱,用心用力努力实现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领悟百年党史中“老黄牛”品格。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先是四渡赤水,后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长征之路何其艰辛。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数科研人员一生都在为“北斗”组网、“嫦娥”探月等科技成果默默奋斗,用实际行动彰显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品格。通过学习党史,领悟先辈们默默无闻、求真务实、踏实肯干“老黄牛”精神,并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时代铁人”等优秀品质运用到建功立业的新时代活动中;要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以“钉钉子”精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成自己热爱的事业去精心经营,沉下心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贡献力量。

2021建党百年思想汇报篇2

  民族复兴征途漫漫,回首已是建党百年。当我们的思绪追随时间的轨迹,漫过记忆的风帆,回到最初建党的起点,看到画舫红船中的赤子之情和理想信念,看到革命前辈于艰难竭蹶中奔波辗转、前仆后继捧出的思想火种,看到险些殒灭在历史夹缝中,却又一触即发,形成燎原之势的革命力量自此不断抗争壮大……

  百年之旅,几多艰险,难忘初心本愿;千关不阻,万战不怯,只为重振河山。伴随他们抗争前进步伐的是一声声积蓄已久的呐喊,是一句句荡气回肠的高歌,从革命、抗战到新中国新气象,每个阶段都有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时光印记”,影响着历史进程推演新时代的今天。

  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看革命斗争的“时光印记”——作风建设。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这首歌诞生于红军时期,通过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出了红军爱护人民、人民拥护红军的深厚情谊,也道出了作风建设的真谛——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始终与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写道:“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员干部只有理解民心向背的道理,始终保持为民初心,用良好的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在新的历史阶段,不断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助力实现党的伟大梦想。

  从《团结就是力量》看抗战胜利的“时光印记”——团结一致。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这首歌诞生于抗战最艰苦的阶段,诞生于消极抗战的逆流中。这首歌向中华民族传递了一个讯息:只有集结各方力量共同抗日,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孙子·九地》中,讲述了“同舟共济”的故事:“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即便是死敌,共同陷入危险境地,尚且能像左右手一样互相配合,何况同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呢?愈是遇到风浪和艰险,愈要同舟共济、团结一致、相互配合,那么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航船必将乘风破浪,朝着民族复兴的伟愿奋勇前行。

  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看新中国的“时光印记”——党的领导。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党的领导下,尽管经历了一些探索和曲折,但从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赢得的一系列胜利,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印证了其“辛劳为民族,一心救中国”的光荣使命,诠释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检验了其实行民主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的初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党的领导,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必将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志伟愿。

  此致

  敬礼

  汇报人:__

  汇报时间:__年__月__日

2021建党百年思想汇报篇3

  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实施攻坚行动、配强扶贫队伍等措施,凝聚提升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战力、动力、合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释放接续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完善制度机制“强战力”。包村抓户机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的要求,坚持领导力量下沉,工作战线前移,构建全域统筹的指挥体系,制定《关于渭源县建立脱贫攻坚总队长包村抓户责任制的决定》,选派217名县级、科级干部担任村级攻坚总队长,形成了靠前指挥、村级调度、到户落实的作战责任体系,实现了科级干部帮包长效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将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细化列入脱贫质量、精准帮扶、资金项目管理、金融扶贫、消费扶贫、政策落实、宣传培训、扶贫信访等具体考核指标,切实考准考实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实绩。“两长、两员”网格化治理机制。强化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基层网格化治理长效机制,以“两长、两员”为主要方式,设置总网格长288名、网格长14名、网格化指导员1561名、网格员9750名,形成党支部主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基层治理格局,为推进乡村振兴续航聚力。

  实施攻坚行动“添动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动。强化村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推动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构建“五统一分”带贫参与机制和“三保底再分红”管理分配机制,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市场优势有机融合,推动各市场主体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吸纳入股、劳务报酬、带动发展等方式,推动2.1万户贫困户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帮助脱贫增收,辐射带动135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初步形成乡村振兴集聚效应。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行动。坚持基层党建与中心大局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大力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四抓两整治”,针对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力、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精准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104个,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筑牢实现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配强扶贫队伍“聚合力”。配优驻村帮扶队伍。坚持“尽锐出战、把最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要求,择优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热爱“三农”工作的409名优秀干部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抓扶贫的工作格局,为过渡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专业化骨干队伍。配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采取“一选两聘”模式,面向社会招聘大学生村干部79名,选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80名,坚持“凡进必审”,协调纪委监委、政法、统战、公安、检察、法院、民政、信访等部门进行联合审查,严把入口关。同时,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拔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群众威信好、抓发展能力强的优秀年轻村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切实选优配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带头人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 建党 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