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流击水》观后感心得体会2篇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流击水》观后感 心得体会 2 2 篇
翻开《红船》(电视剧《中流击水》原著小说)开启一段“红色”的旅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泱泱大国几近四分五裂,辉煌文明弦崩礼坏,与之相反,随着工业化革命的迅猛发展,西方列强迅速崛起,靠着坚船利炮,我们的大门一次次被迫打开,一条条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大批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国家的出路,开始考虑何以唤醒民众的意识救亡图存。
在当代世界两千多个政党中,只有一个政党是在小船上诞生的,这就是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怕风浪、不惧风险。一大红船犹如北京“设计”、上海“制造”、南湖“下水”,一波三折、风雨兼程。此后,党的红船始终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南湖启航到南昌起义、上井冈山,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从抗日战争东渡黄河到解放战争饮马长江,再到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共产党人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南湖启航时,58 名早期党员中很多人衣食无忧,但他们却毅然选择了冒着生命危险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彭湃参加革命时家有“乌鸦飞不过的田产”,朱德
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是陆军中将、云南省宪兵司令,后来入党的贺龙、叶挺、刘伯承、叶剑英等都是名将,但都放弃了优越生活,投入到寻求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工作中。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为革命呕心沥血、因病殉职;“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的邓恩铭被捕后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陈独秀五次被捕,他的两个儿子壮烈牺牲,而李大钊为了减少革命损失不愿离开北京,后来英勇就义;毛泽东 28 岁参加党的一大,一生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他全家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这些先驱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士不可不弘毅”“达则兼济天下”的风骨情怀,更体现了一种崇高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精神。
红船奋楫破浪、扬帆远航,象征并预示着中国共产党人同舟共济、风雨兼程,朝着远大目标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理想,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撼天动地、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他强调:“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在新时代进行新长征的过程中,“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当代价值进一步彰显。“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只有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红船精神”,不断创造、永远奋斗、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流击水》观后感
一束光柱穿透晨曦 最初的印象,歌剧《红船》(电视剧《中流击水》原著小说)里人物和事件太真实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 20 位有名有姓的角色,全都有人物原型;“五四运动”“驱张斗争”等重大事件,陈独秀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杨开慧不坐花轿步行前往新房结婚、王会悟提议转移嘉兴南湖继续开会、偶遇水警盘查以打麻将遮掩等剧情,无不为真实细节。全剧中虚构人物仅有细妹子一人,她代表着旧中国千千万万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王勇(咏之)无愧戏剧文学界高手,曾将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成功推上歌剧舞台。写一位医学界科学家,很难;写一群共产党创始人,超难。众所周知,中共一大代表 13 人,分别来自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广州(陈公博)、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王尽美、邓恩铭),还
有在广州受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和旅日小组代表周佛海。13 位代表,无法平分秋色笔墨均沾,怎么办?可能有人还会质疑,毛泽东 28 岁参加一大,无非是普通代表之一,他是否合宜歌剧男一号?可以。编剧如此安排可谓匠心独运,13 名代表,坚持发挥党的正确领导作用、开国大典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仅只两个人:毛泽东和董必武,正所谓历史的眼光与敏锐的视角。
从戏剧成色与音乐分量看,《红船》(电视剧《中流击水》原著小说)中 13 位代表似被分为三个层次:毛泽东与何叔衡同乡战友、同杨开慧佳偶伴侣;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位党的创始人志同道合亲密搭档;李达和王会悟夫妻结对、张国焘和刘仁静并肩同行。我并未求证编剧,纯属个人观感。总感觉,李大钊这个重要角色似乎缺一个表达思想、抒发情怀的独立唱段? 所谓“超难”,一个会议开了几天,全在谈论“信仰”“主义”“组织”“纲领”,何以才能从“政论”概念,演化出“艺术”形象?编剧最大的创造,在于《红船》(电视剧《中流击水》原著小说)两幕六场的戏剧结构,突破了一般常规性叙事,用“开会”起始、贯穿、结尾,有机穿插背景事件,大量倒叙闪回“镜头”如电影蒙太奇手法或意识流风格。看第一遍,时空的频繁转换、角色的出入进退,“零散式”“碎片化”的不连贯、不顺畅的剪辑拼贴,还是令人多少有些不适之感。第二遍观剧,这种不适之感竟然消失殆尽。如此结构独出心裁别开生面,有新意且有深意,耐人寻味意味深长。所有“闪回”的事件,无不奠定“一大”召开的深厚基础,无不形成“一大”决议
的必然因素。这种主线副线、虚实动静全景式多维度叙事,形成综合复合的立体形象,而其内在逻辑严密清晰合情合理。
根据文本提示,序幕开始“天空之下乌云翻滚”犹如一部大片的动态镜头,代入感十分强烈,经历军阀混战、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众生仰望苍天悲悯感怀。黄定山导演团队为歌剧《红船》(电视剧《中流击水》原著小说)两幕六场,精心设计了近 50 个场景,舞台空间分割划界,上下起落左右推移。“一大代表”围桌开会的画面象征光明之源,15 个男子如一组群雕,凝重端严又栩栩如生,仿佛还带着体温与呼吸,那般遥远又如此亲切。从逼仄促狭的“局部”拉开放大扩展为“全景”,一幢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赫然入目,这就是我们从老照片、旧报纸上读到的“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 106/108 号李公馆。
一部戏好看,导演既要顾及舞台调度又要操心演员调教。“毛泽东”“陈独秀”“董必武”们,举手投足一招一式,必须符合那个年代、那段年龄、特殊身份的天然个性。《红船》(电视剧《中流击水》原著小说)群戏较多,在不同环境不同语境中,整齐划一肯定不行,零散杂乱更是不行。黄定山有办法也有章法,15 个人也好,50 个人也罢,再多再少都行。一个人走位、两个人相背,几组人高低错落、一群人主次有序。有时看似随意却足见功力用心,保证所有演员都唱出来舒服演起来生动,一切行动皆在人物里。
在处理“五四运动”“驱张斗争”以及“陈独秀入狱和出监”等场景时,黄导发挥其繁简有度动静相宜、虚实结合软硬兼施的艺术手
段。有几场戏给人印象尤为深刻。如,军警与学生在不断移动的路障上搏击对抗;如,陈独秀抛撒纸质传单与影像中漫天飘舞着雪片般的“传单”浑然一体;如,李大钊赶着骡车送陈独秀逃离北京时沿路移动的斑驳城墙与耸立白杨。还有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新婚大礼,舞台上空空荡荡只摆放一张条椅,这是象征“没有富丽的洞房没有精美的嫁妆”,同时隐喻着丈夫即将远征妻子孤寂坚守。
全剧最富标志性的红船,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视觉符号。舞台上大小体量不同、远近内外差异、意象具象有别的红船,精心打造别具匠心。开始只见远景中港口岸边停泊的船头,后来推到内景中游船画舫的厅堂,最后展现全景中超能巨型的红船,这幅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带给观众摄人心神的强大震撼。可以说,在视觉审美上,黄导团队勇于探索再攀艺术新高峰。仅供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观后感 中流 心得体会最新推荐New Ranking
党建工作考核实施方案
2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排查报告(2篇)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排查报告
3工会委员分工一览表(7篇)工会委员分工一览表
4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5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5党内诗歌朗诵活动方案(7篇)党内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6双减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7篇)双减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72024年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9篇)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
8怎样看待党员(5篇)怎样看待党员
9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落实情况汇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落实情况汇报
102024年地方人大提供法律援助(4篇)地方人大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