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心得体会5篇
【摘要】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心得体会【5篇】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时强调,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中国以更加敞开的改革开放大门,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特别是陈希部长提到的“两个热忱欢迎”更是以国际视野“诚揽天下英才”,对海内外优秀人才发出最真挚诚恳的“邀请函”。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资源,笔者认为,只有树好广聚人才“三面旗帜”,真正把人才聚起来、活起来、用起来,才能逐步走向科技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在全球范围内,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一个国家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这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我国历来有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是对贤能不敢丝毫怠慢的尊敬,“三顾茅庐”是求贤若渴的写照,而大唐王朝更是广纳天下英才来中国留学就业的模范标本。在当代,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中国当局外交谈判的不懈努力下,艰难归国,最终义无反顾踏上科技报国之路,为中国航空事业奉献一生。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号召下,新时代专业化建设需要高素质优秀人才,组织部门要如同“伯乐”,始终心系“千里马”,积极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加强用人单位与人才对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打造人才“智造”高地,吸引海内外优秀专业人才投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来。同时,还要有开阔包容的眼界、选人用人的能力、爱才惜才的胸怀,才能让人才汇聚在中国的“经济大海”中。
树好人才保障“定心旗”
引用人才是前提,留住人才是关键。人才的第一身份是一个普通人,也会面临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基本问题,住房问题关乎人才及家人日常生活能否安定,医疗关乎人才及家人的健康能否得到保障,子女教育问题关乎人才的后代能否享受平等教育环境。当下,各个城市为了吸引和留住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出台人才安居政策,放宽落户要求,对于高端人才、海归人才落户给予经济和住房奖励,解决人才及其家人医疗和教育问题,保障拥有公共服务权益。针对艰苦边远地区,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为艰苦边远地区的“人才荒”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吸引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发挥所长。这一切人才服务保障政策,都是为了先筑好人才保障之“巢”,让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方能吸引人才来栖。
树好人才适用“布阵旗”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
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用好人才方能凝聚人才,人才大多是有理想抱负的人,要处理好留住和用好人才“最后一公里”,引进和用好人才,要有科学规划、务实举措。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创建良好环境,搭建宽广舞台,以国际视野胸怀天下英才,不论五湖四海,唯才是用,大胆使用,让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形成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的局面,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回馈给祖国和人民,为“中国智造”作出贡献。当下正处于我国发展攻坚期深水区,我国5G技术实现商用前期布局,具备领先优势,然而美国前段时间发动的对华贸易战和技术封锁,让我们认清只有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外界环境和艰巨的改革目标。只有用好天下英才“富矿”,敞开对外开放大门,才能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书写新时代中国经济新答卷。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心得体会【5篇】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时强调: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曾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首先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
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才愿意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营造好的政策环境、生活环境、舆论环境,创建一种“尊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气氛,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贴,政策上给予倾斜,工作上大胆使用,支持、鼓励、帮助人才干事业。建立健全良好的干事创业平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绩效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提拔重用、制定人才个人发展规划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地位。
提供优质的保障,让人才不愿走。优化服务环境,要打破部门身份和地域界限,特别是对急需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要特事特办,减少环节。要建立“人才绿色通道”,在人事关系,户口迁移,配偶安置,子女就学,住房,工资津贴,职称评聘等方面,结合实际降低门坎,提供优惠,改善服务,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使人才干事创业能更加专注,安心生活,消除后顾之忧。积极搭建起人才发展交流平台,拓宽人才培训与实践的渠道,把表现突出的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上重点锻炼。
大开中国人才流动之门,让人才人才进得来、愿意来、不愿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人才强国。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心得体会【5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7月22日在北京中关村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考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发挥作用情况,强调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在“两个热忱欢迎”中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凸显人才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论述了人才培养之道;
龚自珍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强调广聚英才的真诚和气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到“人才”达14处之多,对人才工作新定位,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当前主题教育,我们要品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才篇”,将人才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位置,永葆求贤若渴的博大胸怀,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施好“思想肥”,增强人才意识,聚焦人才强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历史与实践证明,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和第一推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教育,人才强国先要立足人才本位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重要论述,挖掘和筑牢人才根基,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人才工作的能力。
施好“创新肥”,开发创新人才、鼓励自主创新。创新是人才进步的阶梯,提升“人才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丰富“人才资源池”的基础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王选和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屠呦呦等改革先锋致敬,传承他们探索创新的勇气和锐意改革的决心。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开放创新、融入全球的“大视野”,着力打造热忱求贤、尊重人才的“大环境”,积极构建鼓励创新、自主创新的“大格局”,释放“指数爆炸”式的“大活力”。
施好“合作肥”,敞开合作大门、广聚天下英才。用好人才,培养人才和服务人才是前提与保障。“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创新是落后的创新,唯有“两耳多闻窗外事”才能真正与时俱进;
“一花独放才是春”的“自负”创新如何攻克难关,唯有“百花齐放春满园”才能其利断金。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要集聚国际人才的创新才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将“和”的理念贯穿人才建设,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热忱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热忱欢迎更多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推动人才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从古至今,人才是治国的基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通过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心得体会【5篇】
近日,陈希部长在调研中关村时强调要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需要各类人才资源充分涌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下好人才“先手棋”,练就好尊才、引才、用才的能力本领。
如若冷眼相待、弃之不用,人才也随之消沉没落、心灰意冷,长而久之必将造成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科技创新的落后挨打。
引才兴业,打造人才环境“最优解”。“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深。”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是创新的实现主体。要实现群贤毕至的良好氛围,要达到招才引智的最优效果,必须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结合文章,而良好的人才体制机制环境就是最好的优势。“尚贤者,政之本也”。吸引人才、筑巢引凤不仅需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还要考虑人才发展前景和实际需求,完善健全工作机制,主动增强服务人才的意识,搭建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撑腰鼓劲,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人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持续的、渐变的、内在的,引领着思维创新,带动着产业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当前各地不断出现的“抢人大战”,制定的“给力新政”,提供的“服务指南”,以及在住房、教育、医疗、落户、编制、激励等多方多面的“实招”“硬招”,都彰显着吸引人才的强烈愿望,更为人才工作注入了“强心剂”,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天花板”。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不断吸引人才来支撑,才会形成群贤毕至、富国兴邦的大好局面。
用才有道,汇聚人才强国“智力量”。“治天下,以用人为本”。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不仅在顶层设计上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明确定位,也在实践操作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君子用人如器,各随所长”。各地公务员考录、事业编选聘、“三支一扶”,以及对顶尖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各种人才专门制定的用才政策,都是为了让各类人才归其所位、发挥实效。然而不难发现,一些部门和企业对各类用人政策缺少深入细致研究,有的还存在“夜郎自大”的僵化思想,有的还依靠个别部门“填表引才”“数字创业”,有的对高学历人才态度冷漠、束之高阁,这反映的都是不能识才、不会用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强调:“要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潜心研究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推动自贸区跑出改革创新“加速度”的陆方舟团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科学家黄大年,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王传喜……这些都是人才的代表和典型,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目前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际,更需要对照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要求标准,找准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补齐人才工作“短板”,真正把人才资源汇聚好、应用好,实现用才有道、才智涌流。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心得体会【5篇】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22日在北京中关村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考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发挥作用情况。陈希部长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各地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大城市“狼烟四起”大打“人才争夺战”。
第一把“火”炼育才“功夫”。“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如果人才引进后放任“自由发展”“不闻不问”,学历再高、天资再好的人引进来只是“人”而并未成“才”。做好人才工作需要“双管齐下”,既要“引”也要“育”。再好的“树苗”也需要用心“呵护”,而“科学施肥”“规律浇水”有利于“树苗”茁壮成长。培育优秀使用的人才队伍,关键在于“搭好戏台”,制订完善健全有效的人才培育机制。既要“对症下药”,找准各地各部门各岗位对人才类型之所需去培养,又要“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培养更多的“多功能型”和“专家型”人才,为人才强国建设凝聚强大力量。
第二把“火”炼用才“法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何用好人才,最主要的“法宝”就是“不拘一格”和“人尽其才”。对于优秀可靠的人才,应不拘泥于“常规”“俗套”,在岗位使用、职务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破格降才”。同时,健全人才交流和分配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术业专攻”,让“专业的人”尽量能干“专业的事”,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所长”。人才能发挥了自身的“才干”,我们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人才会越用越多”。反之,人才未能得到“不拘一格”的使用和未能让其处于“人尽其才”的环境,那么人才也会逐步“泯然众人矣”。
第三把“火”炼留才“金丹”。“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人才引进来后如果留不住,再优秀的人才也只是化为“黄粱一梦”。要做好服务的“后勤兵”,为优秀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及时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医疗补助等服务政策;
要做稳人才的“靠山石”,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干事创业保障机制,为人才提供稳固无忧的大“后台”;
要提升人才的“含金量”,充分尊重人才的社会地位,发挥人才的“中流砥柱”作用,为人才实现其最大的自身价值树立“榜样”力量。只有让人才“安心了”“自豪了”,才能让人才一直“为我所用”。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新时代里的人才工作任重而道远,要让“三把火”在育才、用才、留才上“充分燃烧”,炼好“精钢人才”为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人才才能真正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相关热词搜索: 高地 心得体会 创新 人才 世界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党建工作考核实施方案
2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排查报告(2篇)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排查报告
3工会委员分工一览表(7篇)工会委员分工一览表
4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5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5党内诗歌朗诵活动方案(7篇)党内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6双减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7篇)双减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72024年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9篇)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
8怎样看待党员(5篇)怎样看待党员
9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落实情况汇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落实情况汇报
102024年地方人大提供法律援助(4篇)地方人大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