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5-02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7篇

| 浏览量: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7篇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篇1

  2021年7月1日早晨,我院组织全体干警集中观看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隆重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大会的直播,在这个举国同庆的伟大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和十几亿中国人民向世界发出了中国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全程观看了庆祝仪式,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回顾党的100年历史,展望我党以及带领14亿中国人民奋斗创新的美好前景,感受到了我党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百年浴血奋斗;感受到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百折不挠建设美丽新中国;感受到了我们祖国正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越来越富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9514.8万党员发出的号召,倍感振奋责任重大而信心实足。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郑重宣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走过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一以贯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一百年来,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我们党才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使全党有了“共同语言”,铸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战胜了前进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一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今天,广大党员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永远信党爱党为党,正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本人的感悟。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坚持知行合一,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让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忘来时路,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红色力量,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绝不碰廉洁自律红线,守住生活纪律道德底线,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坚苦朴素不矫不燥精神风范。要坚持节约反对浪费,充分利用有限的物力、财力干大事,干实事,干好事。三是提高思想意识,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诚肯接受监督,做到历行历改。充分发挥办公室管理服务、综合协调、参谋助手职能作用,履职尽责,保障检察工作正常运转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起带头作用,积极营造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工作氛围,提高办公室整体的办事效率和质量。五是践行务实作风,亲力亲为地做好本职工作。把党的优良作风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学习党史学到的理论思想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就。要树立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讲贡献讲奉献,向国家勋章、“七一”勋章获得者致敬,向英模劳模学习,倡导多思想,多调查研究,多分析多参谋,集中精力想工作、干工作,杜绝产生做一些本职份内的工作或者稍微有点工作成绩就讲条件要待遇思想行为。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篇2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传承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前行伟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需要树牢“三种意识”,破解党史学习教育“三大问题”,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

  ‍树牢系统意识清脉络,破解“学而不深”的问题。党的百年历史跨越历史的长河、时空的隧道,记载了无数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进事迹,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系列历史奇迹,是一部丰厚而深刻的初心史、奋斗史。党的百年历史距今年代久远、历史人物复杂、历史事件繁多,需要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厘清历史年表,将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记录下来,搞清历史的来龙去脉,理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纵向脉络、横向史实,改变碎片化的记忆方式,使党史知识承前启后、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效解决学而不深的问题,确保党史知识体系脉络化、清晰化、系统化。

  ‍树牢质量意识求创新,破解“学而不效”的问题。近年来,党史学习教育被频繁提及,但从学习教育开展的过程和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有的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策划,重过程、轻结果;有的学习教育的方式和载体死板僵化,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有的学习资料局限、不具备指导性和针对性。对此,应创新思维和方法,着力从系统谋划上入手,加强对系统领域党史学习教育的统筹指导,确保整个党史学习教育完整系统、严谨灵活;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载体、拓展活动平台,灵活学习教育方式,采用内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要突出针对性,因人因时因势,区分不同教育对象、提供不同学习资料、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切实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趣味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理论学习触及灵魂、直达内心,提升学习教育质效。

  ‍树牢目标意识强实践,破解“触而不动”的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很多党员同志看到红军艰苦奋斗、与敌人誓死斗争、英勇就义的事迹就很受“触动”,但回到工作中,依然不为所动,自认为“年代不一样,不需要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是典型的学做分离的表现,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大忌。唯有对标对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找到前行的方向,突破“触动”与“行动”之间的屏障。党史学习教育要增强目标意识,切实填补触动与行动之间的鸿沟,把思想摆进去、把行动摆进去,深学笃行,学思践悟,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立足岗位为民服务,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篇3

  一撇长一捺短,我们要取长补短,永葆奋发图强之心,做不断进取之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人不奋斗不能有所成就,一个国家不奋斗不能立足世界,一个民族不奋斗不能兴盛强大。“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要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状态去努力拼搏,对于传统优秀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坚持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向领导求帮,向同事求教,从而做到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上级会议精神切实转化为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

  一撇上一捺下,我们要上下齐心,永葆吃苦耐劳之心,做艰苦奋斗之人。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积累下来并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新时代青年干部要满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激励自己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奋勇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生力军作用,用“青年梦”托起“中国梦”。要在基层一线、矛盾前沿锤炼品质意志、斗争精神,继承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和“钉钉子”的精神,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工作落实,答好开拓创新“使命卷”。

  一撇左一捺右,我们要紧紧依靠,永葆赤诚为民之心,做不忘初心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足以说明人民的重要性,我们党要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回首来时路,中国共产党激励召唤着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伟大的人民。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与家、家与国、国与民自古便是荣辱与共、血脉相连的关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和变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始终融入到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迈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人”字的深刻蕴意,就是要永葆奋发图强、吃苦耐劳、赤诚为民之心,身体力行写好“一撇一捺”,一笔一划用心作答“民生试卷”。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把“建党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

  “革命理想高于天”,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定能行稳致远。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无论是在中央苏区反围剿,还是长征途中度艰险,党和红军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无数红军将士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党员干部应该抱有必胜的信念,坚信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愿得此身长报国”,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方显公仆本色。我们党的一百年,就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时50多名党员,到2021年9514.8万名党员,我们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不断奋起,靠的就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践行初心使命没有穷期。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党员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风雨无阻、勇毅前行中开创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敢教日月换新天”,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彰显党员气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70多年建设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路走来,我们成功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赢新冠……凭借的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在国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时,不惧艰难险阻、流血牺牲,“虽千万人,吾往矣”,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始终挺起精神脊梁。

  “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才可无愧此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岂能不难?正是因为红军将士始终跟着党走,为人民利益而战,为民族解放而战,所以才能无畏艰险、勇往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来缅怀周恩来总理。今天,党员干部肩负民族复兴伟大使命,这句诗更是勉励我们向周恩来总理学习,始终牢记“人民是我们执政的底气”,永远跟党走,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要有为人民忘我乃至无我、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矢志奋斗新征程,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篇5

  建党百年,不仅是一部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更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走向成熟、锤炼自我的精神史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经革命的炮火与风烟,建设的热情与执着,改革的激荡与突破,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延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将永葆青春活力、永远朝气蓬勃。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光明,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伟大建党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丰富的实践价值,永远是我们党最可贵的精神财富。从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看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

  “一百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种,点亮真理的强光。”天安门广场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清脆而坚定的声音,是对百年历史的呼应,更是向美好未来的宣示。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吸收营养、汲取力量,我们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篇6

  七月,蓝天如洗,鸽哨嘹亮;七月,江山如画,鲜花怒放;七月,彩旗飘扬,笑语欢唱。在这美好的七月,我们伟大的党也迎来了她100岁的生日。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满腔。一百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呼唤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一百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一百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伟业辉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一百年,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一百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

  燃烧的激情,昭示着青春的年华,缤纷的季节,鼓舞着奋进的脚步。雨涤青松,春华秋实,团徽闪耀夺目的光芒,赤诚书写未来的诗篇。青春为使命燃烧,热血为海西激荡。大漠风烟起,金戈铁马行,红旗下的我们,热血浇铸激情,蓝天下的青春,担起建设海西的重任。

  充满激情的海西是短暂青春最壮美的舞台,青春的岁月里唱响与海西共奋进的颂歌!

  在海西建设的活动中,我们要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要肩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海西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成就事业。实践是锻炼青年能力、提高青年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是展示青年才华、实现青年抱负的热土。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人生追求化作拼搏奋斗的实际行动。

  现在,我们还不能立即投身到建设海西的行列中,我们只能要作好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的准备,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积极地接触社会,经历风雨、拓展视野,在不断完善自我、投身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书本知识,学习和掌握实际经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根植海西沃土,汲取精神养分,我们的生命之树必将枝繁叶茂,充满生机。

  时代的呼唤就是我们的志向,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在服务海西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道路上,我们沉淀着继往开来的财富,燃烧着热血沸腾的青春,伟业铸就,前程辉煌,用青春拥抱伟大的时代,用汗水铸就美好的未来,用智慧激扬师大风采,让我们共同唱响投身海西建设的时代壮歌,谱写无悔的青春篇章!让爱点燃希望、让情滋润心灵——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作出贡献,自觉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学习建党精神心得篇7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以雄辩的历史事实,向世界作出了“五个庄严宣告”;用“三个深刻改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明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辟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历史宝贵经验;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嘹亮号召令。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择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三个始终不忘”。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

  二要弘扬光荣传统,始终不忘本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始终坚守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三要承担时代使命,始终不忘责任。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新起点,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融入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作风整顿建设和“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效不断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实效。

相关热词搜索: 建党 心得 精神 学党建知识心得体会 学党建心得体会 学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关于党建知识的心得体会 党建知识心得体会 学党的建设心得 关于党建的心得体会 强化党建知识心得体会 党建心得体会 强化党建知识 交流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