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6篇)
篇一: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优秀范本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只要共产党人“只有一条棉被也要分半条给老百姓”的情怀不变,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老百姓就一定能护你走好新一代人的新长征。《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欢迎查阅!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1“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再现了当年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全县人民倍受鼓舞。”10月24日,汝城县委书记方南玲说,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汝城将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全面小康建设新征程中开拓奋进。
“半条被子”的动人故事,留下了共产党、红军与人民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唇齿相依之情,也留住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人民军队深深的信任和眷恋。这个故事在郴州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郴州市的领导同志表示,讲“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永不背离群众、永远为民造福。郴州作为革命老区,作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更要恪守为民情怀,加快建设“五个郴州”,特别是坚决打赢当前的脱贫攻坚战,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记者在郴州苏仙中学采访时,很多学生和老师说,“半条被子”故事,让大家感觉自豪的同时,又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建介绍,这几天来村里采访和感受“半条被子”故事的人一波接一波,让村民感到无上光荣。村支两委还召开会议,专门学习了讲“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内涵,并就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加快村里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对带领村里30多户贫困村民提前脱贫充满信心,表示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沙洲村的关注和厚爱。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2“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是10月21日上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引用的唯一一个长征故事,号召共产党人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讲话在汝城县引起强烈反响,收听收看会议的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半条被子”当事人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村主任朱向群,听了讲话后,感慨万千,说:“我今后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立足本村实际,带领全村百姓搞好水果种植、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汝城县是革命老区,传承长征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致力旅游扶贫产业开发,以项目为抓手实施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促进百姓脱贫致富。今年,全县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15个,其中新建项目61个、续建项目54个,总投资356.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51亿元。投资20多个亿,实施热水温泉旅游产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该镇今年荣膺湖南省产镇示范乡镇——温泉小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水利风景区,投资5亿元实施罗泉温泉综合开发、3.3亿元进行金山古村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投资39.6万元兴建南洞万头野猪养殖基地,投资30万元实施益将花卉基地建设。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革命老区汝城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各项事业生机勃发,老区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书写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篇章。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3“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0月21日上午10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并在讲话中引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讲话在沙洲村引起强烈反响,村支书朱中建说:“当听到在讲话中提到发生在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正在收看会议的村民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大家热议感想,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决心。”
1934年11月6日傍晚,天气已转严寒,红军长征经过汝城文明乡时,卫生部、后勤部驻沙洲村。百姓起初对红军有误解,纷纷躲到山里去。徐解秀家却勇敢的留下来,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徐解秀夫妇慢慢地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夜晚,善良的徐解秀邀请3个年青的女红军,与自己同睡一张床,丈夫则到外面桌子上伏着睡。徐解秀家很穷,女红军们拿出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四人合盖。离别那天,3个女红军战士看着徐解秀家连一条象样的被子都没有,决定把自己的被子留下,徐解秀死活不肯。无奈,3个女红军从徐解秀家拿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一半递给了徐解秀。最后,她叫丈夫送了她们一程又一程,直到追上红军大部队。
多年来,“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共产党与百姓血浓于水的情谊也在村里代代相传。
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会议的沙洲村78岁老党员朱香云,心情激动,他说:“红军这种军民鱼水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崇高宗旨。作为老党员,更加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发扬长征精神,支持村里发展。”
沙洲瑶族村位于汝城县西大门,共142户520人,其中瑶族人口286人,共有精准扶贫户32户98人,是个以特有水果、反季节蔬菜生产为支柱产业的纯农业村,村民主要收入来为种植业和劳务输出。
“半条被子”当事人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朱向群,现在是沙洲村委主任,听了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心情十分激动自豪。
他说:“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各项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村容变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沙洲村的村主任,今后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立足本村实际,带领全村百姓搞好水果种植、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发家致富。”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4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提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的一个长征故事。如今,这个80多年前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的故事,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成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生动教材,尽显穿越历史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
我们常会说,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发生在80多年前的“半条被子”故事,之所以能被一代代相传,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这个故事是当年军民鱼水深情的缩影。这个故事时刻在告诉后人,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就与子弟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工农红军和老区人民的鱼水情深,是长征胜利的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
在和平年代,军民之间延续着爱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无论是在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一线,还是在抗震救灾战场,处处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鱼水新歌,生动地诠释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向世人证明,今日的子弟兵传承着红军的优良传统,共产党与人民过去是鱼水情深,今朝还是生死与共。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许有人会问,当年红军为什么受欢迎?共产党为什么受欢迎?从“半条被子”这面镜子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就是有一条棉被也要分一半给群众的人。
多年来,“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一代代人,共产党与百姓血浓于水的情谊也代代相传。这个故事也时刻提醒今天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也提醒人民子弟兵要勇于担当,永远继承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只有时刻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来鞭策自己,共产党人才会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地举在头顶,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只有时刻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来鞭策自己,人民子弟兵才能永远做红军的传人,成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半条被子”故事虽然发生在80多年前,但仍是我们进行新长征的力量泉。我们今天讲“半条被子”故事,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为故事注入新内涵,汲取故事中的新营养。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破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奠定强大物质基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人民子弟兵来说,就是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我们进行新长征、谱写“半条被子”新传的新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这是别的文学作品不能带给我的触动。
篇二: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
“半条被子”精神学习心得三篇
【篇一】
红军长征途中,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有3名女红军借宿在了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至此,“半条被子”的故事便在小村庄代代相传,“半条被子”的精神也成为了当地凝心聚力搞发展的动力所在。近日,总书记来到了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了那“半条被子”的故事。
“半条被子”续初心,践行的是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责任与使命。“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一半留给百姓。”人民至上是我党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还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共产党始终冲在最前线,以人民安全、利益为首位,贡献自我。人民是我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所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依靠的就是人民。根植于民、造福于民,为百姓美好生活而奋斗是我党的使命所在。“半条被子”体现的是一切为了人民,更是共产党与群众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精神真谛。
“半条被子”暖人心,掀开的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近年来的沙洲村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人公徐解秀的后人朱小红,参加了扶贫工作队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开了一家“半条被子”的土菜馆,吃上了“旅游饭”。不仅仅是朱小红家,整个村子30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提高到每年40多万元。“半条被子”暖了人心,照亮了百姓幸福路。而百姓开启美好生活正是读懂了“半条被子”背后的深意,百姓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植入心间。红色教育、红色基因,积蓄了百姓奋进的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温故知新,鉴往知来,牢记共产党的努力付出、为民服务,更好地珍惜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那中华民族必将在前进的道路上意气风发,越走越自信。
“半条被子”强信心,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半条被子”厚植的是爱国情怀,延续的是革命传统。当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半条被子”的时代精神。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需坚定信心。坚定“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必然能凝聚起一股无坚不摧的磅礴动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民之所盼,施政所向。我们在不断地了解民生疾苦、百姓所需的过程中,与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然可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篇二】
近日,领导赴湖南考察,首站就去了湖南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沙洲村,以“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而闻名,四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通过领导饱含深情的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后迅速传遍了全中国。
半条被子的故事之所以闻名全中国是来于它故事的内容是感人肺腑的、是温暖人心的,故事更形象深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半条被子”的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生死与共的情怀,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是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党的初心。
然而在今天,没有人会在意半条被子,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不差这一条被子,但是在当时艰苦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一床被子是她们全部的家当。当时对于她们女红军战士来说一条被子就是生命的延续,生的希望,也正是靠着这股敢于奉献的精神,畏惧寒冷、敢于牺牲自己的拼劲,一股迎韧而上的精神力量、在红军长征路途上艰难前行,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伟大的长征胜利。
回顾历史,时至今日,半条被子的故事一直被传承就是告诫我们牢记半条被子精神,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解群众所需、解群众之想,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半条被子的故事已经过去了80多年,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昔日的战火硝烟,落魄的中国面貌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喜看如今繁荣昌盛的中国,一路走来祖国的日益强大,正是靠着中国人民,同党、同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同舟、血脉相连、同生共死的精神,是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步步壮大、壮强的。
同时,“半条被子”的故事也在时刻的提醒着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党员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上,时刻用“半条被子”的故事精神来鞭策自己。而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一员,时刻谨记祖国的来之不易。保卫祖国,壮大强国,是我们中国同胞每个人的职责,共同的愿望,未来祖国将站得更高,望得更远,让我们与祖国一起成长,一起团结携手在同一片蓝天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
【篇三】
9月16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总书记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总书记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也由此理解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今天,当我们重温这个故事时,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滴水可以映射太阳的光辉,一个温暖的故事能够折射出真理的泉和力量。总书记曾在4年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专门讲过“半条被子”的故事:1934年11月,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徐解秀老人感慨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此次考察调研,总书记来到这里驻足、停留、回望,就是为了告诫大家,不要忘记“半条被子”承载的初心、蕴藏的使命。
“半条被子”里跳动着为民初心。“半条被子”的精神能在全社会引起干部群众共鸣,就在于它生动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也正因如此,“半条被子”的故事不但没有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反而历久弥新。新时代,我们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随时愿意为党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半条被子”。
“半条被子”里沉淀着红色基因。继承和弘扬“半条被子”精神,为的是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数次踏上红色革命圣地,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在西柏坡,他曾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古田,他要求大家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在遵义,他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南湖,他指出,我们要以理想为船、信念作帆,赓续“红船精神”……回顾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总书记领导我们做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践行者。
“半条被子”里激发着前行动力。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强调“就近就便用好红色资、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前行动力”。因此,各地要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的红色资,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红色基因中寻找“合格”的标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在解决人民群众困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中凝聚不竭前行动力。
不忘初心才能安身立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和将来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泉。只有不断从红色传承中汲取养分,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时刻牢记自身使命,不断接续奋斗,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篇三: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1雄关漫道,湖南“迈步从头越”
10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弘扬长征精神
继续新的征程》,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长征精神要融入到“四个意识”上,要落实到创新开放上,要贯穿到攻坚克难上,要体现到党的作风上。
湖南在红军长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开国领袖、十大元帅彭德怀和贺龙的家乡。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北、甘肃一带进行战略转移,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远征,这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事业开创了条件。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了英雄红军“血战湘江”的伟大历史。“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吃湘江鱼”,描述的正是中央红军
长征突围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一仗——湘江战役。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终于突破了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然而,红军将士为突破这道封锁线,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4年12月,中央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的“通道会议”,采纳了提出的“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入黔”的建议,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为后来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胜利召开打下了基础。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关于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8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湖南是“精准扶贫”策源地。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给全国人民讲述了3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长征路上,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党又提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的口号。20XX年11月3日,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湖南就此成为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
两年多来,湖南省从十八洞村开始,把问题一件件解决。十八洞村精准“识贫”的做法在湖南被广泛复制,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的靓丽答卷。
创新湖南离不开长征精神。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出发前,乱云飞渡,惊涛骇浪,长征让党和红军浴火重生,走上了胜利的革命道路。
湖南位于中国的中南部,曾因为地处内陆,被认为是“不东不西,南不挨珠江,北不靠长江”的“三不沾”地带。依靠创新,湖南的飞机飞向了世界,湖南的高铁联通了世界,湖南的水稻撒遍了世界。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相继开工和建成了一
大批重大骨干工程,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5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4591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1296公里,居全国前列。武广高铁联通粤港,沪昆高铁联通湘沪杭,武广、沪昆在此交汇,“长三角”与“珠三角”在此对接,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多年居中部第一,磁悬浮线将长沙火车南站与黄花机场联通,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湖南企业“走出去”。
创新是湖南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湖南的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湖南“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红军精神。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把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长征路上离不开“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不可能再来一次爬雪山、过草地的远征,也不可能再重复四渡赤水、飞越天堑的艰险,还需要红军精神吗?对此,杜家毫有着清醒的认识:“今
天的新长征依然需要有“跟着走”的坚定信念,需要有“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正是不忘初心,杜家毫才会把“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想清楚、看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句话挂在嘴边,把他来湖南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湘江的水更清,景更美。
正是不忘使命,3年多来,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400多家企业留下了杜家毫的足迹。
正是不忘本色,杜家毫才会“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在长沙也买了一辆”,大年初二还独自骑自行车暗访调查湘江水质。
正是“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杜家毫才会说出“干事创业是共产党人的第一责任,必须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确保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的那次远征壮举是长征,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同样是长征。就湖南来说,当前,湖南经济总量已近3万亿元台阶,但仍
面临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等瓶颈制约,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进入凸显期、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等新的挑战,特别是全省还有445万农村贫困人口、8000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亟待脱贫摘帽。我们要不断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向前进,这同样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同样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同样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新的长征路上同样需要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相信,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激励引领下,7300万湖湘儿女一定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2“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再现了当年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全县人民倍受鼓舞。”10月24日,汝城县委书记方南玲说,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汝城将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全面小康建设新征程中开拓奋进。
“半条被子”的动人故事,留下了共产党、红军与人民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唇齿相依之情,也留住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人民军队深深的信任和眷恋。这个故事在郴州引起社会各界广泛
热议,郴州市的领导同志表示,讲“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永不背离群众、永远为民造福。郴州作为革命老区,作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更要恪守为民情怀,加快建设“五个郴州”,特别是坚决打赢当前的脱贫攻坚战,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记者在郴州苏仙中学采访时,很多学生和老师说,“半条被子”故事,让大家感觉自豪的同时,又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建介绍,这几天来村里采访和感受“半条被子”故事的人一波接一波,让村民感到无上光荣。村支两委还召开会议,专门学习了讲“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内涵,并就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加快村里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对带领村里30多户贫困村民提前脱贫充满信心,表示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沙洲村的关注和厚爱。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3“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是10月21日上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引用的唯一一个长征故事,号召共产党人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讲话在汝城县引起强烈反响,收听收看会议的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半条被子”当事人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村主任朱向群,听了讲话后,感慨万千,说:“我今后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立足本村实际,带领全村百姓搞好水果种植、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汝城县是革命老区,传承长征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致力旅游扶贫产业开发,以项目为抓手实施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促进百姓脱贫致富。今年,全县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15个,其中新建项目61个、续建项目54个,总投资356.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51亿元。投资20多个亿,实施热水温泉旅游产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该镇今年荣膺湖南省产镇示范乡镇——温泉小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水利风景区,投资5亿元实施罗泉温泉综合开发、3.3亿元进行金山古村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投资39.6万元兴建南洞万头野猪养殖基地,投资30万元实施益将花卉基地建设。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革命老区汝城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各项事业生机勃发,老区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书写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篇章。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4“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0月21日上午10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并在讲话中引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讲话在沙洲村引起强烈反响,村支书朱中建说:“当听到在讲话中提到发生在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正在收看会议的村民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大家热议感想,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决心。”
1934年11月6日傍晚,天气已转严寒,红军长征经过汝城文明乡时,卫生部、后勤部驻沙洲村。百姓起初对红军有误解,纷纷躲到山里去。徐解秀家却勇敢的留下来,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徐解秀夫妇慢慢地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夜晚,善良的徐解秀邀请3个年青的女红军,与自己同睡一张床,丈夫则到外面桌子上伏着睡。徐解秀家很穷,女红军们拿出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四人合盖。离别那天,3个女红军战士看着徐解秀家连一条象样的被子都没有,决定把自己的被子留下,徐解秀死活不肯。无奈,3个女红军从徐解秀家拿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一半递给了徐解秀。最后,她叫丈夫送了她们一程又一程,直到追上红军大部队。
多年来,“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共产党与百姓血浓于水的情谊也在村里代代相传。
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会议的沙洲村78岁老党员朱香云,心情激动,他说:“红军这种军民鱼水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崇高宗旨。作为老党员,更加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发扬长征精神,支持村里发展。”
沙洲瑶族村位于汝城县西大门,共142户520人,其中瑶族人口286人,共有精准扶贫户32户98人,是个以特有水果、反季节蔬菜生产为支柱产业的纯农业村,村民主要收入****为种植业和劳务输出。
“半条被子”当事人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朱向群,现在是沙洲村委主任,听了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心情十分激动自豪。
他说:“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各项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村容变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沙洲村的村主任,今后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立足本村实际,带领全村百姓搞好水果种植、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发家致富。”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5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提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0月23日
央视网)
“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的一个长征故事。如今,这个80多年前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的故事,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成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生动教材,尽显穿越历史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
我们常会说,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发生在80多年前的“半条被子”故事,之所以能被一代代相传,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这个故事是当年军民鱼水深情的缩影。这个故事时刻在告诉后人,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就与子弟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工农红军和老区人民的鱼水情深,是长征胜利的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
在和平年代,军民之间延续着爱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无论是在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一线,还是在抗震救灾战场,处处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鱼水新歌,生动地诠释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向世人证明,今日的子弟兵传承着红军的优良传统,共产党与人民过去是鱼水情深,今朝还是生死与共。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许有人会问,当年红军为什么受欢迎?共产党为什么受欢迎?从“半条被子”这面镜子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就是有一条棉被也要分一半给群众的人。
多年来,“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一代代人,共产党与百姓血浓于水的情谊也代代相传。这个故事也时刻提醒今天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也提醒人民子弟兵要勇于担当,永远继承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只有时刻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来鞭策自己,共产党人才会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地举在头顶,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只有时刻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来鞭策自己,人民子弟兵才能永远做红军的传人,成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半条被子”故事虽然发生在80多年前,但仍是我们进行新长征的力量源泉。我们今天讲“半条被子”故事,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为故事注入新内涵,汲取故事中的新营养。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破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为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物质基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人民子弟兵来说,就是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我们进行新长征、谱写“半条被子”新传的新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文库搜索)
篇四: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
《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半条棉被》观后感
篇1漫漫长征,不知有多少英勇的战士倒下。他们凭着必胜的信念,爬雪山,过草地,不畏严寒,风里来,雨里去,他们个个的有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正像那意大利著名的长篇小说——《牛虻》中的主人公亚瑟,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仍然毫不畏惧,从容不迫。
当干粮吃尽、无食充饥时,战士们吃起了树皮、树根、野草,有的战士甚至被活活的饿死、累死,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战斗,但绝对没有一个人像狡猾可恶的敌人低头、投降,他们拥有那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体现了坚贞不屈的高大形象。如果没有正确坚定的信念;如果没有奋不顾身的战士;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难道此时还会存在自由和平幸福的生活吗?虽然当时的战争牺牲了许许多多的战士,但是他们的优良品质,顽强不屈的精神,仍存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他们舍小家,保大家,离别自己的亲人,保卫祖国,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时刻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着;时刻为将来幸福和平的生活而奉献着,努力着。
烈士,英勇的烈士,我赞叹他们,敬佩他们,我愿做一只中国的“牛氓”,为新世纪谱写动人的赞歌。
《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半条被子”,恒久温暖;鱼水浓情,千古流芳。《半条被子》讲述红军长征时期,三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连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红军走了,徐解秀惦念了五十多年,也将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心头珍藏了五十多年。红军战士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首先想到老百姓的需求,展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和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
《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1934年11月上旬,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老百
姓家中,临走的时候,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徐解秀。
半条被子的背后启示,是三位女红军战士宁可自已受苦也不让群众吃亏的为民情怀,感受到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老百姓是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老百姓拥爱军队,红军赢得了人心。
半条被子的故事,红色精神过去如此,今天依然。谁真心实意对待老百姓,谁就赢得了人心,谁心中装有老百姓的位置,谁就有真理的源泉。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再走革命老区,追随老百姓的脚步。20__年8月12日,贵广动车队的部分党员,参观了半条被子的发生地。聆听红色感人故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万象始更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通过这次学习活动,精神上接受了红色的洗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贯彻新的理念,履行新的使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位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半条被子的初心,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树高千尺不忘根,老百姓是万水千山的源。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
红色故事是长征精神,鼓舞着共产党员的理想,半条被子是巨大的信仰财富,感悟初心,传承崇高的责任,而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要把这种精神践行到实际的工作中,在思想上深刻重视,在行动中坚决落实。
理论上大学习,工作中大落实。回到车队后,贵广的党员们理论联系实际,用红色的故事磨砺意志,找差距,抓落实。用半条被子的精神,守初心,担使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在实效上,对标找差距,发力抓落实,党员小组的设岗建区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改。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党规和党章,提高党性素质和修养,提高自我的思想建设。积极主动学习党史和学习系列讲话,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已,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二,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的地位,自觉运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客运质量。坚持在创岗建区的责任区,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岗位上以实干为荣,不图虚名,鼓实劲,办实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努力积累客运乘务的经验和总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保证安全出行的前提下,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尽职尽责,模范遵守各项和劳动纪律,踏踏实实完成本职工作。
三,加强优质服务的宗旨,对待旅客如同春天般的温暖,脚踏实地的做好客运工作,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真正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照样可以一样能发光,一样能发热,正如雷锋同志说的,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愿意滋润每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线阳光,我愿意照亮每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颗螺丝钉,我愿意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认识到位,才能行动自觉。树立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追求用心,用情的服务态度,努力完成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神圣使命,奏响高铁名片主旋律的最强音。
《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共有31个小故事,其中我对“四渡赤水”这场战役印象最深刻。这则小故事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他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追击、堵截和包围,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北上,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军方面会和,北上抗日。此举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张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重战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并歼灭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22日,他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
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调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他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艰苦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量。
看完这本书后令我心情无比激动,我们要发扬长征中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念。
20__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纪念日。在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来临之际,我通过读“红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来重温历史,让我进一补加强对党的认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共有31个小故事,其中我对“四渡赤水”这场战役印象最深刻。这则小故事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他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追击、堵截和包围,他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北上,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军方面会和,北上抗日。此举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张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重战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并歼灭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22日,他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调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他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艰苦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量。
看完这本书后令我心情无比激动,我们要发扬长征中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念。
《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刻画了共产党人时刻心系群众的形象。近日,位于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90多载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诸如“半条被子”的温暖这样的为民爱民之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胜枚举,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寻初心之根,涵养家国情怀。在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广场,“半条被子”大型雕像矗立中央,鲜红的“半条被子”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了下来。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问使命之本,勇挑责任重担。“半条被子”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担当和奉献。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
代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了任务敢拼命、为了战友不惜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充分彰显了当代军人的非凡担当。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困苦,就要以“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扬时代之帆,致力伟大实践。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未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干事创业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感悟“半条被子”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劲扬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放空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努力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篇五: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只要共产党人“只有一条棉被也要分半条给老百姓”的情怀不变,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老百姓就一定能护你走好新一代人的新长征。一起来看看《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查阅!《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1雄关漫道,湖南“迈步从头越”
10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长征精神
继续新的征程》,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长征精神要融入到“四个意识”上,要落实到创新开放上,要贯穿到攻坚克难上,要体现到党的作风上。
湖南在红军长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开国领袖、十大元帅彭德怀和贺龙的家乡。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北、甘肃一带进行战略转移,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远征,这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事业开创了条件。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了英雄红军“血战湘江”的伟大历史。“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吃湘江鱼”,描述的正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一仗——湘江战役。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终于突破了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然而,红军将士为突破这道封锁线,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4年12月,中央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的“通道会议”,采纳了提出的“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入黔”的建议,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为后来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胜利召开打下了基础。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关于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8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湖南是“精准扶贫”策源地。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给全国人民讲述了3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长征路上,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党又提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的口号。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湖南就此成为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
两年多来,湖南省从十八洞村开始,把问题一件件解决。十八洞村精准“识贫”的做法在湖南被广泛复制,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的靓丽答卷。
创新湖南离不开长征精神。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出发前,乱云飞渡,惊涛骇浪,长征让党和红军浴火重生,走上了胜利的革命道路。
湖南位于中国的中南部,曾因为地处内陆,被认为是“不东不西,南不挨珠江,北不靠长江”的“三不沾”地带。依靠创新,湖南的飞机飞向了世界,湖南的高铁联通了世界,湖南的水稻撒遍了世界。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相继开工和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骨干工程,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5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4591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1296公里,居全国前列。武广高铁联通粤港,沪昆高铁联通湘沪杭,武广、沪昆在此交汇,“长三角”与“珠三角”在此对接,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多年居中部第一,磁悬浮线将长沙火车南站与黄花机场联通,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湖南企业“走出去”。
创新是湖南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湖南的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湖南“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红军精神。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把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长征路上离不开“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不可能再来一次爬雪山、过草地的远征,也不可能再重复四渡赤水、飞越天堑的艰险,还需要红军精神吗?对此,杜家毫有着清醒的认识:“今天的新长征依然需要有“跟着走”的坚定信念,需要有“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正是不忘初心,杜家毫才会把“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想清楚、看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句话挂在嘴边,把他来湖南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湘江的水更清,景更美。
正是不忘使命,3年多来,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400多家企业留下了杜家毫的足迹。
正是不忘本色,杜家毫才会“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在长沙也买了一辆”,大年初二还独自骑自行车暗访调查湘江水质。
正是“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杜家毫才会说出“干事创业是共产党人的第一责任,必须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确保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的那次远征壮举是长征,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同样是长征。就湖南来说,当前,湖南经济总量已近3万亿元台阶,但仍面临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等瓶颈制约,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进入凸显期、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等新的挑战,特别是全省还有445万农村贫困人口、8000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亟待脱贫摘帽。我们要不断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向前进,这同样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同样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同样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新的长征路上同样需要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相信,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激励引领下,7300万湖湘儿女一定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2“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再现了当年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全县人民倍受鼓舞。”10月24日,汝城县委书记方南玲说,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汝城将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全面小康建设新征程中开拓奋进。
“半条被子”的动人故事,留下了共产党、红军与人民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唇齿相依之情,也留住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人民军队深深的信任和眷恋。这个故事在郴州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郴州市的领导同志表示,讲“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
继续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永不背离群众、永远为民造福。郴州作为革命老区,作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更要恪守为民情怀,加快建设“五个郴州”,特别是坚决打赢当前的脱贫攻坚战,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记者在郴州苏仙中学采访时,很多学生和老师说,“半条被子”故事,让大家感觉自豪的同时,又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建介绍,这几天来村里采访和感受“半条被子”故事的人一波接一波,让村民感到无上光荣。村支两委还召开会议,专门学习了讲“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内涵,并就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加快村里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对带领村里30多户贫困村民提前脱贫充满信心,表示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沙洲村的关注和厚爱。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3“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是10月21日上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引用的唯一一个长征故事,号召共产党人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讲话在汝城县引起强烈反响,收听收看会议的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半条被子”当事人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村主任朱向群,听了讲话后,感慨万千,说:“我今后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立足本村实际,带领全村百姓搞好水果种植、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汝城县是革命老区,传承长征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致力旅游扶贫产业开发,以项目为抓手实施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促进百姓脱贫致富。今年,全县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15个,其中新建项目61个、续建项目54个,总投资356.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51亿元。投资20多个亿,实施热水温泉旅游产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该镇今年荣膺湖南省产镇示范乡镇——温泉小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水利
风景区,投资5亿元实施罗泉温泉综合开发、3.3亿元进行金山古村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投资39.6万元兴建南洞万头野猪养殖基地,投资30万元实施益将花卉基地建设。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革命老区汝城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各项事业生机勃发,老区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书写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篇章。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4“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0月21日上午10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并在讲话中引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讲话在沙洲村引起强烈反响,村支书朱中建说:“当听到在讲话中提到发生在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正在收看会议的村民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大家热议感想,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决心。”
1934年11月6日傍晚,天气已转严寒,红军长征经过汝城文明乡时,卫生部、后勤部驻沙洲村。百姓起初对红军有误解,纷纷躲到山里去。徐解秀家却勇敢的留下来,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徐解秀夫妇慢慢地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夜晚,善良的徐解秀邀请3个年青的女红军,与自己同睡一张床,丈夫则到外面桌子上伏着睡。徐解秀家很穷,女红军们拿出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四人合盖。离别那天,3个女红军战士看着徐解秀家连一条象样的被子都没有,决定把自己的被子留下,徐解秀死活不肯。无奈,3个女红军从徐解秀家拿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一半递给了徐解秀。最后,她叫丈夫送了她们一程又一程,直到追上红军大部队。
多年来,“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共产党与百姓血浓于水的情谊也在村里代代相传。
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会议的沙洲村78岁老党员朱香云,心情激动,他说:“红军这种军民鱼水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崇高宗旨。作为老党员,更加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发
扬长征精神,支持村里发展。”
沙洲瑶族村位于汝城县西大门,共142户520人,其中瑶族人口286人,共有精准扶贫户32户98人,是个以特有水果、反季节蔬菜生产为支柱产业的纯农业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劳务输出。
“半条被子”当事人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朱向群,现在是沙洲村委主任,听了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心情十分激动自豪。
他说:“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各项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村容变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沙洲村的村主任,今后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立足本村实际,带领全村百姓搞好水果种植、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发家致富。”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体会5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提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0月23日
央视网)“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的一个长征故事。如今,这个80多年前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的故事,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成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生动教材,尽显穿越历史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
我们常会说,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发生在80多年前的“半条被子”故事,之所以能被一代代相传,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这个故事是当年军民鱼水深情的缩影。这个故事时刻在告诉后人,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就与子弟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工农红军和老区人民的鱼水情深,是长征胜利的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
在和平年代,军民之间延续着爱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无论是在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一线,还是在抗震救灾战场,处处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鱼水新歌,生动地诠释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向世人证明,今日的子弟兵传承着红军的优良传统,共产党与人民过去是鱼水情深,今朝还是生死与共。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许有人会问,当年红军为什么受欢迎?共产党为什么受欢迎?从“半条被子”这面镜子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就是有一条棉被也要分一半给群众的人。
多年来,“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一代代人,共产党与百姓血浓于水的情谊也代代相传。这个故事也时刻提醒今天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也提醒人民子弟兵要勇于担当,永远继承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只有时刻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来鞭策自己,共产党人才会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地举在头顶,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只有时刻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来鞭策自己,人民子弟兵才能永远做红军的传人,成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半条被子”故事虽然发生在80多年前,但仍是我们进行新长征的力量源泉。我们今天讲“半条被子”故事,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为故事注入新内涵,汲取故事中的新营养。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破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物质基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人民子弟兵来说,就是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我们进行新长征、谱写“半条被子”新传的新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篇六: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
半条被子,是每个家庭都熟悉的物品之一,它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承载着许多生活的故事。就在这简单的被子上,我体会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和人生的真谛。
第一部分:感受温暖
当我在寒冷的冬夜里被冻醒时,半条被子给了我最温暖的拥抱。它的陪伴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感。每当我被这半条被子裹起来的时候,我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和舒适。就像是一个母亲的怀抱,它让我忘记了一切的不安和烦恼。
第二部分:滋养心灵
半条被子并不豪华,但它却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我会在冷清的夜晚独自躺在床上,看着半条被子上的花纹,陷入深思。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而这时,半条被子给了我答案。它告诉我,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华丽和繁杂,简单的幸福才是真正的滋养。
第三部分:舍与得
半条被子的存在,也使我明白了生活中的舍与得。有时,我会为了追求更好的舒适而想要拥有更多的被子。然而,当我试图拥有更多时,我才发现其实只需要一半的被子就足够了。半条被子让我明白了舍弃的重要性,它教会了我拥有的珍贵和满足的心态。
第四部分:牢记感恩
每次看到半条被子,我都会想起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们为我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温暖和关怀。半条被子让我更加珍惜他们的存在,更加感恩他们的付出。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幸福来自于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而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
第五部分:传递爱与温暖
半条被子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物品,它还传递着爱和温暖。每当有人需要帮助时,我都会拿出我的半条被子,将它送给那些需要的人。这些简单的行为不仅让我感到快乐,也让我明白了爱是可以无私分享的。
结语:
半条被子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物品,但它承载着许多生活的智慧和真谛。它教会了我感受温暖、滋养心灵、舍与得、牢记感恩和传递爱与温暖。正是因为半条被子,我才明白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学会了珍惜和感恩。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始终铭记这份体会,将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加温暖和有爱心的人。
(字数:1052字)
相关热词搜索: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 被子 半条下一篇:半条被子精神心得体会(7篇)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党建工作考核实施方案
2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排查报告(2篇)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排查报告
3工会委员分工一览表(7篇)工会委员分工一览表
4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5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5党内诗歌朗诵活动方案(7篇)党内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6双减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7篇)双减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72024年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9篇)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
8怎样看待党员(5篇)怎样看待党员
9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落实情况汇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落实情况汇报
102024年地方人大提供法律援助(4篇)地方人大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