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5-01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传达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5篇范文

| 浏览量:

【摘要】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强国”是一个高频词。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强国”目标美好,“强国”任务艰巨。党员干部投身强国伟业,势必要锚定“远景目标”,“强国”先“强己”,通过“强”心志、“强”担当、“强”本领、“强”作风,进一步提升自己投身强国伟业的硬实力,“厉兵秣马,蓄势待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添砖加瓦。

  “强”心志,铸就“忠诚所感金石开”的坚强品格。“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是鼓舞和激励党员干部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所感、金石为开。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政治底色、政治操守和政治生命线。只有对党忠诚的人,才能以“忘我”姿态和胸怀投身党的事业,甘于奉献、甘于付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矢志不渝,在“千磨万击”和“东西南北风”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秉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工作理念和责任感,以舍我其谁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强国伟业尽心竭力、鞠躬尽瘁、奋斗终生。

  “强”担当,练就“泥犁拔舌自担当”的“铁肩膀”。迎战“十四五”,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强化使命感,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将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人一之,我十之;
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积极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在干事创业中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新时代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际遇和舞台,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实践中不断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忠诚担当。

  “强”本领,增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厚重底蕴。“十四五”必将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党员干部要跟上发展的步伐、站到时代的潮头,必须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各方面着力提升自己的真本领。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在深学深研业务工作上下功夫,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发扬“工匠精神”“钉钉子精神”,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努力提高“七种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练就“铁肩膀”,挺起“硬脊梁”,能啃“硬骨头”,挑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强国”大业重担。

  “强”作风,永葆“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高尚情怀。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当官做什么。在名利追求与利益抉择时,做到大公无私、不计个人得失;
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上,做到默默奉献,“只顾攀登不问高”,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保持“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高尚情怀,放下包袱、放下欲望,保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心只为百姓谋福利,“清风两袖朝天去”,以“无我”之精神“轻装上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定信念,在“强国”伟业建设中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创出佳绩。

  “十四五”即将到来,“强国”蓝图已绘就,目标美好,重任在肩。党员干部应通过“强”心志、“强”担当、“强”本领、“强”作风,充分做好思想、担当、能力、作风等全面准备,持戈试马,蓄势扬帆,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热情和本领冲锋陷阵在各项事业的最前沿,奋力书写投身强国伟业的恢弘诗篇。


近日,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抓好干部考核条例的贯彻落实,以高质量干部考核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广大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组织部门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重任,更应谨慎细致,严把用人环节、严选培养方向、严守考核标尺,发挥核心人物“指挥棒”的作用,发挥关键少数“风向标”的作用,发挥绝大多数“助推器”的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严把用人环节,潜心发掘人才,发挥核心人物“指挥棒”的作用。选人用人,重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司马光提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选人用人重德才,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通则。我们应该严把选人用人环节,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在基层工作中发掘能吃苦、敢吃苦、不怕苦的一线工作者。要学会真正抛下面子、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从中挖掘出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一线工作者。要善于抓住核心人物这个关键词,强化思想建设、提升作风建设,让他们能自觉做到心底无私、天下为公,从而在源头上杜绝优亲厚友、厚此薄彼、拉帮结派等现象的产生。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为真正德才兼备的有能者提供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

  严选培养方向,用心培养人才,发挥关键少数“风向标”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发挥风向标的作用,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敢当先锋打头阵,正确引领前进方向,为人民群众做出榜样;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统筹大局,也要在最关键的时刻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带头战斗,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抓落实;
领导干部作为一支队伍的“领头羊”,要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垂范、走进基层、深入一线,把“给我上”变成“跟我上”。要给年轻的基层工作者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能够“有样学样”,通过关键少数这个“风向标”的引领作用,培养出一支有想法、有作为、有担当的实干队伍。

  严守考核标尺,尽心储备人才,发挥绝大多数“助推器”的作用。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支立场坚定、思想纯朴、作风优良、能力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队伍。“一个党员,一盏灯;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它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国有9000多万共产党员就有9000多面鲜红旗帜,“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对党员队伍的最好诠释。因此,我们要以考核为标尺,严格规范每名党员的言行举止,让他们成为党和国家的闪亮“名片”;
以考核为手段,为党和国家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让他们成为党和国家的“活招牌”;
以考核为导向,激励普通党员能够树立胸怀全局、心系群众,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为民服务意识。要充分发挥普通党员这个绝大多数“助推器”的作用,以点带面、以人带人,以每位党员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普通群众,共同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队伍之中。

  让我们用心领悟《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的精神,发挥好“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这“三件宝”的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勇于面对风霜雨雪、烈火考验,在新时代干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党员干部应有行者武松的“打虎”勇气。山东省委书记曾强调:注重干部担当作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实干实绩实惠的鲜明向导。工作中,不能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信心不足怕打硬仗等消极情绪,面对困难问题,更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在矛盾和风险、困难和挑战面前,只有迎难而上,不畏惧困难,把困难挑战当做自身成长修身的垫脚石,才能不断增强直面困难的锐气和勇气,不闪躲、不回避,困难越大、斗志越强,压力越大、干劲越足。

  党员干部应有拼命三郎石秀的“拼命”劲头。“拼命”就是一种敢干的气魄,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敢闯敢干势头。当前全党全国站立在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潮头,党员干部决不能畏首畏尾,怕担责任、怕出错、安于现状,这种“不想为、不敢为”的思想贻误战机、拖累大局。在改革的攻坚期,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拿出“拼命三郎”的胆识敢闯敢干,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真抓实干,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攻坚克难。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拼命三郎”式的党员干部更要坚持不懈地“拼”下去,做到目标不偏、力度不减,拼出长久。

  党员干部应有智多星吴用的“智谋”韬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重视人才工作,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新形势下的人才战略更需要“智”“勇”双全的党员干部。“学则智,不学则愚;
学则治,不学则乱。”党员干部只有在学习中反复实践,在实干中不断总结,才能够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和能力。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党员干部要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用新时代的眼光和发展理念分析、思考问题,探索新路子,融入自己的创新智慧,发挥自身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总之,党员干部要坚持“敢”字当头、“干”字为先、“实”字为上,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局意识,在困难面前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在不同岗位和职责中绽放光彩。


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更要主动提升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担起自己的使命。努力打造党建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和基层工作“四张名片”,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亮出“精益求精”名片,当好党建大厦的“施工者”。组工干部作为基层党建的直接参与者、推动者,要当好党建大厦的“施工者”,就要放下身段,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进一步亲近党群干部联系,建立组工干部能信、能靠、能敬、能亲的新形象。基层党的建设是一项主要的根底工程,党建工作肩负着把握方向、队伍建设、组织保障、引领群众、凝心聚力的重要使命。组工干部要把在组织部工作的每一天,都当做一种心灵的历练”,牢记基层党建是一线战斗堡垒,按照贴人心、接地气、有温度的原则,全面研究基层的区域特点,深度挖掘基层区域“长板”,充分利用和发挥“优势光环”,打造党建工作的特色亮点;
要抓住时代的节奏,利用互联网大平台,大胆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模式,调制出有时代印记和地方标签的精品;
要善于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党建工作迸发出新的火花,以此起到广覆盖、入人心、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抓好基层党建作业,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基层党建才能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亮出“风清气正”名片,当好干部成长的“攀登梯”。梯子,给人支撑、助人向上,使人登高望远,自己却无怨无悔。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是组工干部的工作要求,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是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干事业总要搭“梯”,搭什么样的梯、为谁搭梯,考验理想信念,体现责任担当。因此,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必须当好干部成长的“攀登梯”,因为,我们这个“梯”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之梯、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梯、是发展党的事业之梯。要当好这个“梯”,就要求我们苦练识人之功,发现“千里马”,培养“千里马”,用好“千里马”,因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就会搭错梯、渡错人,好心办坏事。我们更要有成人之美的气度和胸襟,不应有丝毫的优越感和特殊感,尤其是在名利问题上不能有不切实际的欲望。面临诱惑和风险,要过得了人情关、说情关,经得起亲友的误解、别人的不解。宁愿亲人说无情,也不因私情废公事;
宁愿别人说无义,也不拿原则作交易。组工干部只有真正体会到了梯子的朴实、淡然,领悟人梯的品质、境界,才会心有格局,甘当“幕后英雄”,愿为他人作嫁衣,甘当人梯终不悔。

  亮出“不拘一格”名片,当好人才战略的“冲锋兵”。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十九大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当好人才战略的“冲锋兵”,就要不拘一格,以行之有效的举措创新人才引、育、管工作,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组工干部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动积极地去发现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拘一格地肩负起发掘人才的政治使命,始终立足于发展需求,紧密围绕服务全局去发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人才,推动人才工作做深向实。对于符合条件又乐意付出的基层人才,要竭尽全力地挽留并培养,给予他们更多的政策关怀,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更要擦亮各方人才初心,使他们在伟大的奋斗中释放活力,切实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人才力量。

  亮出“务实为民”名片,当好基层工作的“店小二”。基层工作永远在路上,它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工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绝不能有高人一等的虚荣心、高高在上的满足感,要时常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回答好“关乎谁”的问题。要时刻牢记组工干部的身份,时刻铭记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动走下机关案头、走进田间地头,弄清群众盼的是什么,听清群众议的是什么,摸清群众缺的是什么,把群众装在心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筑牢引领基层、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工作中,要做好基层服务工作,当好基层工作的“店小二”。更要端正服务态度,多用政策法规说话,多用道理感情说话,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只有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着力点,把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作为改进自身工作的突破口,对群众的感情不变、对人民的责任不丢,用组工干部的人格魅力凝心聚力,时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彰显组工干部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不负时代,不负人民重托。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文中引用墨子的名句,阐明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在近期召开的企业家、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科学家三场座谈会上又将人才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作为基层组织部门从事人才工作的一名“新兵”,如何下好引才、留才、用才“先手棋”、实现乡村振兴“最优解”成为我思考的问题。各级各部门应该以“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思想觉悟,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出来、引进来、用起来,为“人才强国”插上丰满“羽翼”,为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一问,如何引进人才?

  答曰,稳扎稳打下好“大局棋”,刷新人才工作“新认知”。“人材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越是重视人才,人才越会如泉眼般涌现迸发。各级各部门在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的同时,要先对人才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大局发展的高度出发,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下好“大局棋”,“第一子”必须要落得准,既要观其“名”,更要看其“实”。很多部门反映人才工作干得好坏很直观,是一个往领导脸上“贴金”的事,不可否认这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功绩,但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旗帜鲜明树立正确的引才定位。抓好人才工作的根本目标归根结底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好用”,而非“好看”。引进的人才名头再响、“咖位”再大,如果不能切实发挥人才的裂变效应,便只是徒劳。同时,下好“大局棋”,要树立全局“一盘棋”意识,做到“引”“育”兼顾。诚然,非一线城市所储备的本土人才数量和质量有限,培育一个本土人才要花费的人力、物力高,难度大,但是那些真正凭借工作实践、经过长期摸索而成长起来的本土人才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更能够因地制宜、契合当地城市发展,成长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激活人才的内在驱动力。

  二问,何以留住人才?

  答曰,用心用情下好“服务棋”,厚植人才环境“强磁场”。“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生态竞争,是体制机制的竞争,是环境的竞争。在党中央描绘的乡村振兴战略宏伟蓝图之下,影响了很多有“情怀”的人才,推动了很多地区涌现出以“情怀”揽人才的经典案例,但是“情怀”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灵丹妙药”,一线城市为什么会有磁石般的人才吸引力,不仅仅是工资待遇好,更重要的是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人才发展生态。如果一个城市,没有能够承载人才的企业平台,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旦人才缺少了“栖凰台”,自然大大折损聚集效力。在当今社会,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人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应该为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非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拼经济社会条件优势不足,唯有以真心换真心,当好人才服务的“贴心保姆”,才能“以服务之长补发展之憾”。各级各部门要拿出“商鞅南门立木”般的诚心,立信于人才,及时兑现政策扶持资金,及时到位允诺的配套设施,全方位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想人才之所想,解人才之所需,千方百计为人才的发展扫清障碍,用真心实意的“店小二”式服务推动人才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中心。

  三问,怎样用好人才?

  答曰,公正公平下好“实效棋”,树立人才评价“风向标”。“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评才用才是一步“激励棋”,是激励担当作为、促进干事创业的重要抓手。要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价机制。纵观历史,我们也能从中得到用才的启示,魏武曹操曾三下求贤令,“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然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在乱世中,无论是“乱武”的贾诩、折其子侄爱将的张绣,还是为袁绍起草檄文把曹操祖上骂得狗血淋头的陈琳,曹操都能不计前嫌、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这种“唯才是举”的人才评价机制无疑是一块人才“磁石”,为曹操吸附了大量奇才,建起了庞大的智库,为曹魏代汉奠定了人才基石。当前各地不断出现“抢人大战”,各级各部门要破除“论文、职称、学历、奖项、资历”老五样,纠正“海外留学工作经历更受青睐”的“病态”,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天花板”,以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实际贡献为“参照物”,不搞人才评价“一刀切”;
要加强人才综合素质精准识别,找寻人才的各自优势,注入人才“强心剂”,当好人才伯乐,尊重人才岗位选择,“放养”人才、才尽其用,让“千里马”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驰骋奔腾!

相关热词搜索: 党课 讲稿 传达 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
  • 文章标题

  • 上篇/下篇

  • 相关推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