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援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例文(个人事迹,抗击疫情医护人员、医疗工作者)
xx 籍援鄂医生事迹(1)
3 月 2 日,武汉下起了小雨,这是 xx 来武汉的第 11 天,绵绵的阴雨让空气中有了些许寒意。接送医护人员上班的司机已经在宿舍外等待,在武汉的这些天,她感受最多的是大家庭的温暖。
一、万众一心汇聚合力 xx 是 xx 县柳树镇丰东村走出的汉中籍中医人,她所在的江夏方舱医院,实行 6 小时四班制,不管出舱多晚,司机们都会耐心等待。一次聊天,司机说:“感谢你们来支援武汉,这个时候,我们武汉人要更加努力自强,要不然怎能对得起像你们这样来帮助我们的人?”xx听后很感动。
xx 在日记里写道:“让人感动的还有方舱里的患者,在做完治疗后,他们总是会给我们说声“谢谢”。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患者们互相关心、相互鼓励,他们会为每一个出院的病友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中,很多年轻的患者会主动帮助我们做一些消毒、发餐、组织患者练习八段锦等日常工作。整个病区氛围十分和谐融洽,我们工作起来也也十分舒心。” 今天一大早,xx 前往住地庭院领取了一些生活物资。到达武汉后,xx 和队友们不止一次收到诸如洗发水、沐浴露、晾衣架、红茶、指甲刀等十分实用的生活用品。这些来自社会的捐赠,让这里的医护工作者觉得分外暖心。
“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不是我们自己在战斗,而是全国人民在与我们一起战斗,有这样的后盾支持,我们又怎能不全力以赴!”这是
xx 写在今天日记结尾的最后一段文字。
二、抗疫前线医者担当 时间回到 2 月 21 日,xx 带着一个中医人的热忱与信念奔赴武汉,用行动诠释作为一名医生的光荣使命。前往武汉途中,xx 才将出行的目的告知家中老人,再三的解释下,老人才渐渐从不能接受到给予支持和鼓励。xx 向老人再三保证,一定平安归来。
抵达武汉之后,xx 和伙伴们进行了为期两天严格、专业的岗前培训,队员们反复进行防护演练,确保带给患者最好的治疗、护理以及安全防护。
2 月 25 日,xx 进入方舱开始工作,迎接未知的挑战。xx 中医脑病医院前几批支援武汉的小伙伴向 xx 传授经验,用碘伏处理护目镜,可以有效防止护目镜起雾的问题,xx 照此做,果然一整天没有丝毫的起雾。xx 赶紧把经验分享给同队的小伙伴,让大家都解决了护目镜起雾的问题。
进入方舱后,一个班次下来,xx 和队友们有近 10 个小时的时间是不吃不喝的不上厕所的。所以进舱前,xx 都会强迫自己多吃些。随着进入方舱的次数增多,xx 也总结了些经验。比如,要把防护衣的拉链拉到下巴处,不能拉到嘴巴处,这样呼吸就会顺畅很多,憋闷的感觉也会好很多。再就是可以把别人不用的防护服的包装袋,套在最外层的鞋套上面,这样可以很有效的对鞋套进行保护,防止鞋套损坏。
三、忘记不适全心守护 在方舱医院每日忙碌的工作,xx 和队友们常常不知今夕是何夕。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白上、白下、夜上、夜下班的区别。
上岗前,老师笑着对队员们说:“每天穿防护用品都会有不同的酸爽,以后你们就知道了。”在前几次的上班中,xx 小有体会,但在忙碌的工作中,这些不适感很容易被忽略,等出舱时才突然感觉到明显的不适感。记忆最为酸爽的一次,进舱前 xx 怕护目镜松会留有空隙,佩戴了一个比平时小一点的护目镜,当时略微有一点不适,进舱后就去病房进行夜查房。工作中,鼻部不适的感觉已被基本忽略。待查完房,处理完相关工作后,安静下来时,这才发现鼻梁处的疼痛已经开始在蔓延、刺骨的痛。这时患者需要处理的工作已经处理完成,大部分患者也都已经入睡了,xx 老师在看到 xx 很不适的情况后,坚决要求她出仓。出仓后才发现鼻梁处有一个很深的压痕,但由于时间不长,还好没有破损。这次的经验告诉 xx,在进仓前防护用品一定要做到最舒服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方舱里的患者。
深入疫区,家中女儿很是担忧,女儿在给 xx 的来信中说:“妈妈,我非常支持您做的决定,您这么做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和家人尽快团聚。您负重前行,抵御疫情,佑护生命!我坚信,只要每个人都为抗击疫情做出一点贡献,这场战斗就会很快结束!春暖花开不会太远,等疫情结束,您再陪我一起欣赏美丽的 xx 城!”
院感医生 xx:做“第三只眼”守护一线医护人员(2)
xx 是 xx 医院院感科科长、预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11 年。
2020 年 1 月 27 日,她作为 xx 医院第一批贵州省援鄂医疗队队长
驰援湖北鄂州。在 xx 医院所有驰援湖北的 17 名队员中,她是唯一一名院感医生。一线医护人员守护公众健康,而她,则守护广大医护人员健康。在湖北抗击疫情过程中,她所负责的区域,无一名医护人员发生感染。
一、主动请缨出征湖北 2020 年 1 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作为一名院感医生,xx 就提高了警惕。她随时关注着疫情进展,并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之中。
1 月中旬,疫情在全国蔓延。xx 从院感角度提出了防控措施,并在 xx 医院全院内推广。同时,她还加入到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布局流程、人员防护等进行规范之中。
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开发区新冠肺炎救治的定点医院,在本院工作也很繁重的情况下,她多次到该院指导发热门诊及留观病房的布局流程的设计。此外,她还参与了安顺市卫健局对紫云县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1 月 26 日,xx 医院召开驰援湖北动员会。会上,xx 医院医务人员踊跃报名。“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众多医护人员在请战书中如此写道。
xx 就是请战者之一。
xx 医院院长龙拥军多次强调,xx 医院将全力支持湖北抗疫,但医护人员必须一个不能少的回来。
谁来守护医护人员?答案就是院感医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xx 被选为 xx 医院第一批医疗队队长驰援湖北。
1 月 27 日,她和另外 6 名队员一起,从医院出发,在贵阳加入到贵州医疗队之中,星夜赶往湖北鄂州。
二、改造多个病区斩断传染源 1 月 28 日,xx 到达了湖北省鄂州市。她的第一个岗位是鄂州市第二医院,在这里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当她到达时,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她立即就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这里的隔离病房并不太符合要求,而且护目镜消毒环节也存在问题,此外,医护防护用品也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xx 将发现的问题上报给了医院,能及时解决的,医院也都及时进行了解决。
当时,驰援的医院也存在院感问题,存在着不妥。她立即着手进行了改造。xx 详细查看了医院的布局,利用楼梯间做成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的缓冲间,以后,医护人员都在缓冲间内穿脱防护服,极大的减少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几率。
xx 先后支援了鄂州市第二医院、鄂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鄂州市中心医院。在这些医院内,她发现问题之后,立即进行了上报,并解决了问题,同时也对病区进行改造,最大限度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
随着疫情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加入进来,越来走越多的病区将被改造,她也继续参与了梁子湖区医院、葛店中医院、沙窝乡镇卫生院等的布局流程设计。
三、火眼金睛发现一个又一个问题 xx 重视每个细节。在支援的日子里,她发现了问题,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比如,她曾发现有工业防尘口罩被误作为医用防护口罩使用。该
批口罩当天送到医院时,xx 就发现了不对,立即进行了更换。
她还发现,护目镜是采用 1000mg/L 的 84 消毒液浸泡消毒的,因为量比较大,护目镜也比较轻,有些护目镜未被完全浸泡到消毒液里,这样的情况就可能导致消毒不彻底,存在造成感染的风险,她建议医院消毒供应室采用重物压在护目镜上使其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加盖30 分钟后达到消毒效果。
新冠肺炎的病区的医疗废物按要求是使要双层医疗废物袋, “鹅颈式”封口此举是防止医疗废物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破损,污染环境,同时,标签上要注明是来自新冠肺炎病区,此举则旨在告知医疗废物收集、转运、集中处置人员,此类废物需要按相应规范处理。起初,xx发现,每个病区都存在单层打包,随意封口,不贴标签也不注明。此时,她督导检查了一次,未有改善,第二次,她就变得严厉起来,大家最终也逐步规范了。
四、心系一线医护未有任何松懈 每在一家医院工作,xx 首先要检查防护用品的情况。她的责任是确保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务必保证医务人员的防护是到位的、准确的、有效的。所以,她也会经常与医护人员们进行交流。询问他们的情况。
医护人员们反映的问题大多涉及到防护用品。比如一些医护人员说,防护服会遮住眼角,导致不舒服,此时,xx 也想到了办法,她采用胶带在防护服的头部稍微内收一下,此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每次检查时,她都会带上胶带和剪刀,将队员们的问题一个个进行解决。
医务人员防护服穿脱是防护病毒最重要的内容。在该环节中,xx一点没有大意。每次队员穿防护服时,她都会守着他们穿好,直到没有任何漏洞之后,才让医护人员们走上工作岗位。甚至,她还会直接帮着医护人员们穿着防护服、系外科口罩、穿隔离衣,甚至穿鞋套等。
在医护人员们脱掉防护服时,她又会守在医院监控前,通过对讲系统和医护人员们直接进行交流,发现问题立即提醒。据了解,脱防护服时,可能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病毒。此时 xx 也是全程盯着监控,一刻不敢松懈。
有医护人员如此评价说,xx 十分细心,她做的工作斩断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病毒的风险,让他们能在抗疫一线安心工作。
在 xx 所负责的区域内,未出现一名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
我区首位援鄂医生 xx 的抗”疫“之路(3)
她,是一名有着 25 年党龄的党员医生。2 月 9 日,作为镇海区首位赴湖北医疗支援的医生,她带领 10 名护师,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她就是镇海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工会副主席xx。
“那时我曾想,万一我被传染了怎么办?如果我不幸发生意外,我的家人怎么办?直到现在,还是不敢去想,还是后怕……”半年前的一次采访,xx 提到当年前抗击非典的心情。
即便“不敢想”,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又做了”。2 月 9 日,区人
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xx 作为唯一一名医生随我区第二批援鄂医疗支援队出征湖北。
17 年前是这样,17 年后,选择依旧不变,从“那我去吧”到“我要去”。
2 月 9 日一早即出征,但接到上级征召医务力量的消息已经是 2月 8 日晚上 10 点了,而当晚 8 点,xx 才回到家。“得到消息的时候,我老公正好坐在我旁边,我说‘我要去’,他说‘好’。”xx 说。上回与丈夫并肩坐在家中差不多是半月多前的事儿了;如果被列入出征之列,那么 xx 这半个多月在家待的时间就这么匆匆一晚。
“我要去。”2020 年,xx,决心很大。
时间回到 2003 年 4 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早晨,骆驼医院内科要立马派一名医生去临时隔离病房对发热患者及疑似非典患者进行筛查、诊疗。“那我去吧。”还是 xx,一个入行十年的普通住院医生,没有多少犹豫,主动“跳”了出来。
“那我去吧。”2003 年,xx,很平静。
如果 17 年的那一声应允,平静中还带着一点小小的胆怯;那么17 年后的今天,那一丝胆怯已被日益精进的临床技术取代,逐渐化为从容与坚决。
可再坚强的人,心里也有一块柔软的地方。直到上飞机前,xx 始终没有把驰援湖北的消息告诉母亲,“还是怕老人家会担心。” “我们服务留观病人也服务其他人” 1 月 25 日,xx 临危受命,前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并任组长。组建团队、病房改造,短短一天,26 日晚,观察点开始收住留观患者。xx
形容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序幕”。
工作开展不久就发生了“隔离衣事件”:同行的同院妇科护士长王蓉清点隔离衣时发现用得比计划得快很多,但医护人员都是按计划用的。简单排查后,她们发现一个保洁小哥最“可疑”:爱吃米饭,不爱吃水果,小便多,经常上厕所。
作为组长,xx 虽然感到无奈,但职业的敏锐让她嗅到了异样。她立马托人送来了血糖仪、采血针和试纸,一测,血糖竟高达 14mmol/L。保洁小哥这才支支吾吾说自己有糖尿病,但药已经吃完了,所以血糖才高上来。xx 又一通电话,请人送来了降血糖药。
原以为这儿过去了,几天后,xx 对保洁小哥问起血糖的事儿,他又开始支支吾吾了。这回,xx 生气了,气患者不如实交代病情,更气朝夕相处的朋友不信任自己。“有困难你就说,我们是医护人员,服务留观病人,同时也服务其他人。”尽管生气,但还是要安慰患者情绪。
原来,保洁小哥一直在注射胰岛素,自从来了这儿,便停了注射。自己是孤身一人,没人帮他打点,因为自卑,所以不敢跟人讲。听到这儿,xx 很心痛。她连夜托人准备了胰岛素,胰岛素笔和 2 盒针头。翌日一早,当 xx 把东西交给保洁小哥的时候,这个 32 岁的小伙子竟直接在她面前哭了起来。
“我看过太多人、太多事,感受了太多情暖,遇到这样的事儿,我还是忍不住鼻头一酸。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依旧像普通人普通朋友一样对待他们。”xx 说。
所有人共同的目标:回家 在集中医学观察点,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病人,有心理障碍忧郁症
的,有失聪者,还有身患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儿童及未成年人……因为对疾病认识的不足,他们都对病症感到恐惧与不安。“日日夜夜,都会有留观人员电话询问我们值班人员,每次的问题都很简单, ‘医生,我什么时候能够回家’。”xx 说。
回家。这个放在平时再稀松平常的事儿,到了现在,竟如此奢侈。
“保重身体,一定要平安回家。”2 月 9 日中午的送别仪式上,xx与前来送行的同仁一一拥抱道别,这是同事们对她说的最多的话。
隔离病人想回家,因为他们迫不及待等到痊愈的那天与家人团聚。医护人员想回家,因为他们抱着信心等待战胜疫情的那一刻的到来。此刻,所有人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回家。
xx 的“家”,不只有丈夫、孩子,不只有还“蒙在鼓里”的母亲,还有她的医护同仁和老病号们!
“九龙湖敬老院我很熟,很多老人都是我的老病号,每次住院必定找我,说起来今...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抗击 疫情最新推荐New Ranking
命案防控工作社区简报
2疫情工作方面投入精力不足的改进措施(3篇)疫情工作方面投入精力不足的改进措施
3生活纪律风险点及防控措施(9篇)生活纪律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4最新2023四季度入党思想汇报疫情(8篇)最新四季度入党思想汇报疫情
52023年的疫情思想汇报(8篇)的疫情思想汇报
62023以疫情为主题的思想汇报怎么写(5篇)以疫情为主题的思想汇报怎么写
7风险隐患防范意识风险防控方面(3篇)风险隐患防范意识风险防控方面
8三年疫情党员的表现(4篇)三年疫情党员的表现
9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预案(4篇)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预案
10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论文(5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论文